论语(第六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雍也仁而不佞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⑤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⑥。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

②佞:能言善辩,口才好。

③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④不知其仁:指冉雍有仁与否不可知。

⑤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门徒。

⑥说:同“悦”。

【解释】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可惜咱们没有好的木材啊。”

【故事】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在登基之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采取政治策略,努力开疆拓土,进行文化建设。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即“推恩令”。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

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他还一次性削去了当时一半的侯国,从而奠定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汉武帝为了打通和加强同西域的贸易往来,他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300多随员,携带大批金币丝帛以及牛羊向西域进发,到达乌孙。张骞回来后,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武帝又派出使者联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连接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

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即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创建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官制度。

为贯彻自己的命令,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汉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他将全国分成了13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作司隶校尉,其他12个州都叫刺史。

公元前127年,匈奴贵族以2万骑入侵上谷和渔阳。汉武帝派青年将领卫青率3万骑出云中,西至陇西,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

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长安的威胁。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骑兵赶走了匈奴的右贤王,生擒匈奴王子10余人凯旋。汉武帝破格提升卫青为大将军,成为全军的统帅。

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又涌现出一位18岁的将领霍去病。他是卫青的外甥。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几十万兵,在漠北共击匈奴首领单于。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尽在掌控之内,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还通过远征大宛、击败姑师、攻破楼兰、征战龟兹和莎车等战役,开拓了西域疆土,进一步恢复和加强了西汉在西域的统治。

汉武帝还派兵消灭了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卫氏朝鲜政权,在那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史称“汉四郡”。四郡的设置,说明将朝鲜半岛北部纳入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汉武帝还统一了闽越和西南各部。从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先后攻克南越、闽越、东越等地,基本上将西南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

汉武帝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诗人。他能诗善赋,不遗余力地开展文化建设。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广开献书之路。又建藏书之所,置写书之官,各类图书,皆在数十年间广充秘府,史称“书积如丘山”。

晚年的汉武帝穷兵黩武,后来以实际行动自责悔过,下罪己诏,将注意力转向“富民”。

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葬于茂陵。

陆象宽厚为人先为政

陆象先是唐朝一个很有气量的人。当时,太平公主专权,宰相萧至忠、岑羲等大臣都投靠她,只有陆象先洁身自好,从来不去巴结太平公主。先天二年,太平公主事发被杀,陆象先在暗中周旋,救了许多人,但那些人事后还蒙在鼓里,都不知道。

先天三年,陆象先出任剑南道按察使,临行之前,有一个司马劝陆象先说:“希望您采取一些杖罚来树立威信。要不然,恐怕没人会听我们的。”陆象先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当政的人讲道理就可以了,何必要讲严酷的刑法呢?这不是宽厚之人所为!”

先天六年,陆象先又出任蒲州刺史。当地的百姓有罪了,他大多是开导教育一番,就放了。手下对陆象先说:“您不鞭打他们,哪里有威风!”

陆象先说:“呵呵,人情都差不多的,难道他们不明白我的话?如果要用刑法,我看应该先从你开始才对!”手下听了陆象先的话,惭愧地退了下去。

这位陆象先经常说:“天下本来无事,都是人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才将事情越弄越糟,其实都是庸人自扰。如果在一开始就能清醒这一点,事情就简单多了!”

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明王朝危机四伏,出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为官者,张居正就是肩负“举废饬弛,肩劳任怨”历史使命的代表性人物。

张居正,自幼聪明过人,15岁考中秀才,26岁中进士,46岁进入内阁,48岁至58岁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他的治吏张法、爱国利民的业绩,至今仍为国人所称颂。

明代中期,吏治腐败。张居正以国家大业和人民安定为本,针对混乱不堪的时弊,制定并推行了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和管理的“立限考成法”,这是对明代吏治的重大改革。

张居正认为: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主张不仅要对各级官员进行定期考察,而且对其所办的每件事都要规定完成期限,进行考成,即所谓“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这就是张居正“立限考成法”的基本思想。

张居正根据“立限考成法”,对从朝廷至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严格控制。

1574年,张居正责令吏部尚书张翰和兵部尚书谭纶,把全国知县以上文武官员的姓名、籍贯、出身、资历等自然情况登记造册,由六部和都察院按簿登记,要求对所属官员承办的每件事,逐月进行检查,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如不按时完成,必须如实审报,否则,以违制罪论处。这样,层层检查,层层负责,推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

张居正在考核地方官时强调,要把那些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对那些花言巧语、欺上瞒下的官员列为下考。

在考核中,张居正还善于将整顿吏治和为民做好事结合起来。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形成了朝廷命令朝下疾如迅风的良好政治局面。

张居正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减轻人民负担,首先必须从官员做起。他说,每个官员必须明确职守,对那些只吃皇粮不管事的冗官,要进行裁减,并宣布,各地不得擅自添设机构和人员。

1580年,张居正亲自下令撤除苏松地区私自添设管粮参政人员,并立即则成吏部认真核实上报各省擅自添设官员人数。张居正对不谋其政多余官员,坚决地进行裁减。1581年一次就裁革冗官达169名。在他当政期间所裁革的冗官,约占官吏总数十分之二三。

张居正一边裁革冗官,一边又广罗人才,把那些拥护改革、政绩卓著的官员,提拔重用。

一次,明神宗朱翊钧审阅关于山东昌邑知县孙凤鸣贪赃枉法的案卷,随即问张居正:“孙凤鸣身为进士,为何这样放肆?”

张居正回答说:“孙凤鸣就是凭借他的资历才敢这样妄为;以后用人,要先视其才,不必求资历。”

明神宗非常赞同张居正的意见。如此一来,张居正就以圣旨为令箭,大胆地启用人才。实践证明,凡被他启用的人才,都成为改革中的骨干。

张居正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对各级官员凭借职权滥用驿站行为,也进行了整顿。当时驿站的使用日益混乱不堪,不仅官员滥用,而且常出现将勘合转借他人使用的现象。一些不法权贵,手持勘合到驿站,随意索求,享用奢靡,残害百姓,人民极为愤慨。

张居正为整顿一些官员借用职权之便大肆挥霍国家之财的享乐行为,对凡违反制度使用驿站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据《明实录》和《国榷》记载,1580年,张居正处罚违制使用驿站人员达30人之多。其中革职7人,降级的22人,降职的1人。

张居正在执法上一视同仁。一次,张居正弟弟由京返乡,保定巡抚无原则地发给他一张勘合使用驿站。张居正得知此事,立即责令其弟将勘合上缴,同时对滥发签证的保定巡抚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经过整顿,从根本上改变了滥用驿站的状态,保证了国家军事要务的畅通,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减轻了人民负担。

在整治中,张居正强调把执法和尊君结合起来,以此严肃法纪,彰显国威。张居正把破坏法纪的权贵,视为祸国殃民的大患,予以坚决打击,从不手软。

当时横行在江陵一带的辽王朱宪,是张居正少年时代的好友。此人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地方官和朝廷派去查办的人员都不敢惩治。张居正得知后,毅然决定审理此案。

张居正根据朱宪犯罪事实,秉公执法,毫不留情地把他废为庶民。同时对关于此事隐情不报和失职的官员,也给予了应有的惩处。这些严格执法、惩治恶官的行动,抑制了强豪的猖狂,顺应了人民的心愿,实为张法利国之创举。

在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国家财政开始好转之后,张居正又开始清丈全国土地。

当时的赋役制度不能适应封建商品经济渐趋活跃的新变化,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政治经济危机。对此,张居正认为,只有使人民“足食”,才能做到“国富兵强”;只有改革赋税负担,才能使人民“足食”。而要改革赋役负担,减轻民生疾苦,必须从清丈土地开始。

1578年,张居正下令对全国各种类型的土地进行清丈。限3年完成。并规定凡是破坏清丈者,要“下诏切责”。清丈的结果是,把地主豪强隐漏的土地清查出来一部分。同时核实了贵族豪绅的税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又实行赋税制度的改革,于1518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基本内容:

赋役合并,摊丁入亩,按亩征收,计亩征银,按照土地实际占有情况向国家交纳赋税。

“一条鞭法”虽然不可能彻底执行,但因为它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简化了赋役名目和征收手续,使官吏不易与豪强地主通同作弊扰民,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对于挽救社会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575年,黄河、淮河相继决口,水患严重、修治不力,张居正不忍坐视人民流离失所,决定治理黄河,为国造福,为民解忧。

张居正知道自己不是水利专家,缺乏治河的实际经验,便推荐水利专家潘季驯总理治河工程和漕运。潘季驯以科学推算为根据,一反传统方法,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由于张居正的支持,潘季驯的方案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

于是,被淹没的土地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农桑;而且畅通了运河,便利了漕运。通过治河,既减少了人民由于水患所遭受的损失和痛苦,也对当时国家的财政好转及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居正能顺应民心,锐意改革,于国于民有利,因而受到了后人的称赞与肯定。作为一代名相,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爱国为民、任劳任怨、举废饬驰、造福社稷的功绩将永存。

于成龙享誉清官第一

清代康熙皇帝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除了军事和经济措施外,廉政建设也是他稳定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对于像于成龙这样的清官自然大加褒奖。

于成龙,居官20多年,以其政绩和廉洁蜚声朝野,康熙皇帝褒奖他“清官第一”。于成龙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他在1639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

1661年,年已44岁的于成龙,接受清代朝廷委任,到遥远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当时罗城,由于长年战乱,环境和条件极差。于成龙上任前,亲朋好友都来相劝,让他不要到那“蛮烟瘴雨”之地去吃苦。

于成龙不为所动,变卖了部分家产,凑足路费百两,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毅然登程。于成龙来到广西罗城后发现,县衙院内荒草丛生,中堂仅有3间草房,内宅的茅屋内没有墙壁,破陋不堪,有时大白天竟有野兽出没。

于成龙面对这些困难,没有退却,他用石块垒起“案几”,在堂前支锅做饭,夜里睡觉头枕刀枪。用茅草搭建官署房屋,用棘条树枝编屋门。室内设置也非常俭朴,桌子是用泥土堆的,床上铺的是几捆干草,而且办公、生活全在这一间茅草屋内。

在整治边荒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开销,于成龙出外考察时从不坐轿子,而是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有时冒着酷暑,有时踏着泥泞的道路,到乡间巡视。

为改变罗城面貌,于成龙努力招抚流亡,发展农业生产。他经常到田间察看,并与农夫农妇亲切攀谈,宣传耕作的道理,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诱导、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百姓们见于成龙实心任事,却如此清苦,心中十分不忍。

一次,百姓见于成龙身体不好,就凑了些钱送去,他们跪在地上恳求于成龙收下:“我们知道您辛苦,请收下这点盐米钱吧!”

于成龙说:“我一个人在这里,要钱干什么?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也就等于给我了。”

百姓们只好将钱拿回。

有一次,于成龙的大儿子从家乡来看他,他很高兴。可是在儿子临走时,他既没给钱,也没有给他带什么特产。当时厨房中正有一只咸鸭子,于成龙觉得这已经很丰厚了,于是就割了半只给了儿子。

百姓得知此事,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有人编了这样一句民谣:

于公豆腐量太狭,

公子临行割半鸭。

于成龙在罗城奋斗几年后,使罗城县面貌大为改观,百姓的生活很是富足。

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罗城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呼号:“大人离去,我们没有主心骨了!”赴任之日,百姓们依依不舍,送出三四百里。

于成龙一到合州,首先免除官员的随从之费,自己仅有一匹病马,以家仆自随。当时的合州,地方的官员以土产馈赠上司的习惯几乎成了风气。

一次,知府下帖,让合州送鱼。于成龙不但不送鱼,反而向上呈文,备陈合州百姓困苦之状。知府自知理亏,不但没怪罪他,反而裁革了10余件对合州不合理的摊派。

1678年,于成龙因政绩显著,升福建按察使。赴闽之前他特意嘱咐手下人买了200斤萝卜放在船上。他的一位属下听到后十分奇怪,问道:“大人为何买这么多萝卜?萝卜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于成龙解释说:“我们这一去,路上要走好几天水路,萝卜便宜,可当菜吃,不是水和菜都有了吗?”

属下听后感慨地对别人说:“于大人太节俭了。要是为官的都能像于大人那样,很多事就好办了。”

于成龙船载萝卜上任,是对:“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为官只为财的颠覆,成为后世从政为官者的一面镜子”。

于成龙到福建上任后,仍以清苦自励,不改初衷。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官署后院的槐树叶子一天比一天少。开始人们没有在意。后来,人们发现于成龙的仆人每日去摘树叶,便好奇地向他询问。

仆人说:“于大人非常喜欢喝茶,只是苦于当时茶价昂贵,不舍得花太多的钱去买茶叶,就想了这个主意。”

同僚们知道了这事后,有的笑于成龙“太会过”,也有人说他是“小气鬼”。可于成龙听到这些后,却认真地说:“现在百姓生活相当艰苦,我们这些当官的,还真得学着‘会过’,学着‘小气’些!”

在当时,外国商人前来福建做贸易,有的人经常给当地官府送礼。对此,于成龙一概谢绝,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由于于成龙的清廉名扬天下,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褒奖,1682年,提升他为两江总督。

这个消息传出后,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大小官吏们便为迎接新总督忙开了。他们有的借机广收本地名产、特产,想等新官上任先奉上丰厚的见面礼,以此来博得新上司的好感;有的则忙着为新总督挑选豪华的府邸,想以此使自己和新总督的关系更亲近。

就在这些官吏们准备在新总督面前讨好争宠的时候,一天,突然有人报告:新任的总督于成龙已经到了总督府。

原来,在赴任之前,于成龙先请假回家葬母,然后雇了一辆驴车,与幼子同行,各怀钱数十文,沿途住小店不入公馆,悄无声息地到达江宁任所。于成龙做官从不带家属随任,这时因年已65岁,而且身体多病,所以,才带小儿子在身边侍奉。

新任总督一路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也没有随从,只带着儿子,雇了一辆小毛驴车就上任。这一切,使那些整日花天酒地的贪官污吏们大为震惊。

于成龙上任后,第一件事是把所管辖范围的下属官吏传来,严肃地说:“为官的,一定要带头奉公守法,勤恳办事,绝对不允许铺张浪费,追求奢靡。”他还告诫大家:如有违背上述规定的,一定认真追查,严惩不贷。

于成龙身为两江总督,以身作则,他的内室陈设十分的简陋,除了破旧的案几,一个装朝服的竹箱,两个饭锅之外,其余的都是他的文卷书册。

于成龙自奉简陋,每天粗茶淡饭,所食只青菜一把。他身居高位,却要求自己以粗茶淡饭度日。在封建社会,总督一级的官员,一年到头丝毫不沾美味佳肴,实属难得。加上他府中有一幅《青菜图》,因此,江南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于青菜”。

在于成龙的影响下,江南民俗有很大改变,过去人们喜欢穿着艳丽,后来,上行下效摒弃了绸缎,都以穿布衣为荣。就连士大夫家里都不再攀比奢华,自动减少了车马家奴,府邸不那么辉煌了,婚嫁也不再吹吹打打了。

1684年,年近70岁的于成龙病故在两江总督任上。人们在整理于成龙的遗物时,发现他的私人财产少得令人难以置信。他的所有遗物是:床头旧竹箱一个,里面仅有一套粗丝衣服,一双靴子;床头上有盥洗用具一套;另外还有一只旧缸,缸中有少许粗米,少许盐;除此之外便只有书籍了。

人们见于成龙生活如此清苦,忍不住哭出声来。就连平时心惮于成龙的人,也都感动流涕。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一传出,江南百姓悲痛万分,商人罢市聚哭,家家绘像奠祭。

康熙皇帝闻知,十分感慨,提笔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还追赐他一个“清端”的谥号。

于成龙为官清廉自守,多行善政,其节操至死不变,不仅受到了时人的爱戴和敬仰,也给为官者树立了廉吏的榜样。

刘统勋的文正廉洁

清代乾隆皇帝也是一代有为之君,他发展的“康乾盛世”局面,当然少不了刘统勋这样有古大臣之风的优秀臣工。

刘统勋,为官数十载,自奉节俭,尽职尽责,清乾隆皇帝说他颇“有古大臣风”。“古大臣风”指的是具备德高才能,达能廉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有这种“风”的“古大臣”,是集忠臣、贤臣、能臣、廉臣于一身之臣。乾隆此说,源于刘统勋做人为官之所为。

刘统勋于1724年进士,选庶吉士,从此步入仕途。后来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

刘统勋自任官之日起,都是在朝廷内任职。但他却从不以此炫耀,更不与他人在荣华富贵上去攀比。即使身居要职也自奉极俭。刘统勋为官清廉,不仅表现在自奉俭节,而且还能在任何场合拒绝贿赂,真正做到了“立朝侃然”。

一次,刘统勋的一位老友之子出任湖北巡抚,为寻求刘统勋对其子在日后给予关照,特派仆人登门馈送黄金千两。

面对世交故友送来的黄金,刘统勋心中十分清楚:这是有求于我。按说他可以一口拒绝,但为了给老朋友留个面子,他思索再三,最后唤其仆人来见。

刘统勋对老友的仆人说:“你家主人不忘世谊,前来问候,我很感激。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让他把这份厚礼赠送给故交中贫穷的人吧!”

仆人听后,深为感动,代主人表示谢意,携金而回。

又一次,一位带有厚礼的人深夜来访。门人告知刘统勋后,刘统勋深知其中之奥妙,因而拒不会客。

第二天早,刘统勋来到政事堂,传人让昨夜来访者入见,并以责怪的口气对他说:“昏夜叩门,这不是贤者所为。你有何事禀告,可在众人面前说出来,即使是我的过失,也可让我受益于你的劝诫规谏。”

来者听罢支支吾吾,后只好面带愧色退了出去。

刘统勋自我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他人也理直气壮。他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对那些贪赃枉法者从不宽容。

据史载,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巡抚郭一裕、山西布政使蒋洲、西安将军都赉、归化将军保德、江苏布政使苏崇阿、江西巡抚阿思哈等人贪污、受贿案,都是经刘统勋外出审查处理的,而且结论公允,让人不能不服。

刘统勋多年察看黄河、运河的河工,对河工症结非常清楚。与一般官吏多注重治工方略不同,他认为河工中的财物管理是治河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河工侵吞国库专拨的工程款这一痼疾,刘统勋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对治方法。

1753年,江南邵伯湖的减水闸及高邮的车逻坝决口,乾隆派刘统勋等前往检查决口的原因。

南河工程的总负责人就是大学士两江总督高斌,他在雍正一朝就是江南河道总督,同时也是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父亲。此时这位治河能臣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高斌虽然本人清廉不贪,但是其属员却放肆地侵吞治河专款、偷工减料、贻误工期,以至于酿成了决口的重大事故。

刘统勋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真相,将情况如实向乾隆作了汇报。乾隆遂将高斌及其副手张师载以失察罪名革职。这件事对其他河工中饱私囊是个严正警示。

1756年,刘统勋取代被革职的富勒赫被派往治河工地勘测,主持完成加高堤坝的工程。一年后,他又前往徐州督修近城石坝。此时刘统勋已年近花甲。

在徐州,刘统勋事必躬亲,亲临治河工地,风餐露宿,保障了堤坝的质量与按时完工。

有一次刘统勋去杨桥工地视察,发现那里加固堤坝的工程已经逾期一个多月,仍然久拖未完。他询问误期的原因,有关人员解释说是由于柴火供应不上。

刘统勋听后,知道其中必有弊端,便微服私访,结果发现几百辆装满柴火的车辆就停在路边。忽然,刘统勋听到赶车人群里传来哭泣声,就马上前来询问。

赶车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地说:“河员必须收取钱财才接受柴火,我们因没钱行贿,柴火即使运到工地也不能卸车。”

刘统勋立即回到工地,对有关河员进行严惩,并积极协调柴火车辆马上进场卸车,然后迅速发放。杨桥堤坝很快就完工了。

刘统勋在朝数十年,一直以清廉著称。乾隆皇帝也深知其人。然而,真正使乾隆皇帝感动,并真正了解刘统勋,却是在刘统勋病逝之后。

1773年11月的一天,刘统勋于黎明时坐轿入朝。行至东华门外,抬轿的人突然感觉轿子一侧偏重,很不对劲,就连忙掀起轿帘查看。一看之下,大吃一惊,只见刘统勋歪身轿内,已经去世了。

乾隆皇帝闻讯,急派尚书福隆安送药急救,但已不及。朝廷重臣死在上朝的途中,满朝大为震惊。乾隆皇帝十分悲痛,哭着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并决定亲自去刘统勋家里吊唁。

刘统勋的家在礼士胡同。乾隆皇帝来到礼士胡同刘统勋家门外,但刘家门庭矮小,轿子抬不进去,只好将轿子顶盖拆下才抬进院子。待入室之后,又发现室内极其俭素,心中不免为之大恸。

回朝之后,乾隆皇帝对左右近臣说:“刘统勋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他让在朝的官员们向刘统勋学习。并追赠刘统勋为太傅,祀贤良祠,又赐予“文正”谥号。

清代礼制尤重“文”字和“正”字,唯有翰林出身或官至大学士者,方得谥“文”,而“正”字尤为难得。“文正”两字联璧,更非臣下所敢擅拟,非皇上特恩不得用。

清代,芸芸众生,衮衮诸公,得谥“文正”两字者,不过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8人而已。可见“文正”两字旨在彰显名臣风范。

刘统勋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在当时的官场之中可谓清风独标,实不枉“文正”二字。正所谓计天下利者,必得万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