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发展观
【原文】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①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②也。故以智治邦③,邦之贼④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⑤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⑥。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⑦矣,乃至大顺⑧。
【注释】
①愚之:使之返朴,即回到老实本分上来。
②以其智:因为人是有思想意识的。智,人的见识及其意志。
③以智治邦:按照人为意志治理国家。
④邦之贼:窃国之贼。
⑤稽式:势不两立的模式。稽,针锋相对。
⑥玄德:真的德。玄,真的、本质的。
⑦与物反:与物质形态相反的(意识形态)。
⑧大顺:完全自觉地顺乎自然。
【译文】
古来善于以“道”执政的人,不是用(知识)使人民狡猾明智,而是使人民真朴自然。人民之所以难统治,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巧智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方式也就是一个法则。永远了解这个法则,就是深远的“德”,这深远的“德”是那样的深、那样的远,与万物复归到真朴,然后归于自然。
【评析】
章有“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数句,从文字的表面意思上去看,很容易得出“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而且谋划的都是阴险狡诈之术”的结论。自古及后的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群众实行“愚民政策”,与老子“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能说毫无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结论。因为就老子的本意来讲,他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的。有的学者说:“他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的许多龃龆纷争。”
也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愚民思想,后来被法家所吸取,成为越来越荒谬的愚民政策;而且一脉相承下来,要对形成以阿Q精神和不怒、不争为特点的国民性负责。对于这种论点,我们不能同意。正如陈鼓应所说,“老子认为政治的好环,常系于统治者的处心和做法。统治者若是真诚朴质,才能导出良好的政风,有良好的政风,社会才能趋于安宁;如果统治者机巧黠滑,就会产生败坏的政风。政风败坏,人们就相互伪诈,彼此贼害,而社会将无宁日了。居于这个观点,所以老子期望统治者导民以‘愚’。老子生当乱世,感于世乱的根源莫过于大家攻心斗智,竞相伪饰,因此呼吁人们扬弃世俗价值的纠纷,而返朴归真。老子针对时弊,而作为这种愤世矫枉的言论。”对老子“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主张,陈鼓应先生有深入切实的评价,这个评价极为中肯。老子希望人们不要被智巧、争夺搞得心迷神乱,不要泯灭原始的质朴、淳厚的人性,要因顺自然,而本章所讲的“愚”,其实就是质朴、自然的另一表述词句。
【解读】
国贵民富民上进,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人有了财富生活就不会再拮据,有了事业生活就不会再迷茫。因为既没智慧又没财富,所以就要投机取巧,或以争或以抢或以盗。如此一来,社会风气大败坏。所以国家得不断地进行改革,来完善教育体制,完善经济体制。完善教育体制,人民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完善经济体制,人民有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国家以征税的方式将国民的部分财富征收,再以财政支出的方式支助给那些需要的人,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改善国计民生。
什么样的国民教育制度就产生什么样的国民。国家的走向必须是正道所向,以创造实用主义的价值,以增加高服务型的价值为主,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体。对于既不创造实用主义价值,也不提供服务型价值却以投机取巧损人利己获利的人,那就以法律的手段进行治裁,毫不手软。这些人都是犯罪分子的组成者,从来就没发现过可怜的罪犯,尽是自作自受,甚至是自作孽不可活。并非是因生存危机,也非是天要亡人之路,而完全是想要不劳而获,喜欢投机取巧的性格。投机的人多了就是国家的不幸,投机的人少了就是国家的福气。有福之国,国贵民富国运大顺。
【故事】
萧何为官居安思危
汉代初期管理者吸取秦代灭亡教训,居安思危,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奖励农耕,以巩固新生政权。这一基本国策,不仅使先秦时期的“公仆意识”有了新的内涵,也促使了西汉初年第一个有忧患意识的清廉官吏的出现,他就是萧何。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代末期辅佐刘邦起义,后任刘邦的丞相,位列众卿之首。
萧何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无上的尊崇面前,他没有居功自傲,因为他一直相信“祸福相依”。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他的处世态度的正确性。
那是在刘邦登上帝位后不久,刘邦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萧何身居要职,依然殚精竭虑,继续对刘邦的大汉王朝的稳定和兴盛勤勉工作。在行赏分封诸侯后,定都的问题又迫在眉睫。起初打算定都洛阳,后来考虑到关中的险要形势,决定定都咸阳,刘邦暂居栎阳。于是命丞相萧何营建咸阳。
萧何在营建咸阳时,完成了“两宫一库一仓两阁”的工程建设。两宫指长乐宫,未央宫;一库指武库;一仓指太仓;两阁指大禄阁与石渠阁。
长乐宫是汉代开国时朝廷所在地,未央宫是君臣朝会的地方。武库用于藏兵器,其用意非常明确。太仓是国家的贮备粮库,关系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天禄阁是藏典籍之所,石渠阁是藏国家档案的地方,相当重要。两阁作为国家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对保护文献资源,发扬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公元前199年,皇宫竣工,萧何奏请刘邦从栎阳迁都咸阳。刘邦指着未央宫的四周,对萧何道:“此处可以添筑城垣,作为京邑,就叫长安吧!”从此,咸阳便更名为长安了。西汉定都于长安,历时200余年,萧何成为该城的最早的规划者和设计者。
建都关中,经营长安,是萧何在汉王朝正式建立之初做出的第一业绩,它起到了稳定汉政权的重大作用。此后,萧何转入了制定律法、健全制度和“无为而治”的全面建设汉王朝的工作之中。
公元前195年秋,黥布起兵反叛,刘邦御驾亲征。萧何因为多有功劳,刘邦曾经对他恩宠有加。但刘邦身在军中,对萧何有些不放心,就多次遣使者问相国萧何在做什么。
萧何的身边有一名都尉率领500名兵士做护卫,因为他圣眷日隆,众宾客纷纷道贺,喜气盈庭。萧何也非常高兴。
这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席庆贺,喜气洋洋。突然有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却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大怒道:“你喝醉了吗?”
这位名叫召平的人,原是秦王朝的东陵侯。秦国灭亡后隐居家中种瓜,味极甘美,时人称之东陵瓜。萧何入关,闻知贤名,招至幕下,每有行事,便找他计议,获益匪浅。今天,他见萧何仍未领会他的意思,便说:“您不要再这样喜乐了,否则后患无穷!”
萧何不解,问道:“我进位丞相,是皇帝对我的宠眷,而且我遇事小心谨慎,不敢稍有疏虞,君何出此言?”
召平说道:“主上现在南征北伐,亲冒矢石。而您安居都中,不与战阵,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怀疑您。您不见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吗?”
萧何一听,猛然惊出一身冷汗。
召平接着说:“您位极人臣,富贵之至,百姓们都亲附您。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图谋不轨。如今您何不买些民间田宅,败坏一下自己的名声,皇上对您就放心了。”
萧何恍然大悟,马上先是强买民间田宅,自污名节,然后低价卖了自己的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作为军需。
刘邦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
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
刘邦凯旋时,百姓们拦路上书,控告相国贱买、强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之多。
刘邦回到宫中,萧何去拜见,刘邦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百姓的财产,为自己谋利啊!”然后把控告信全部交给他,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吧!”
萧何觉得对不起百姓,乘机请求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荒废,希望您下令让百姓进去耕种,他们收了庄稼,留下禾秸作为苑中禽兽的食料。”
刘邦一听大怒,说:“你一定收了很多商人的财物,替他们来算计我的上林苑!”下令交给廷尉法办,还给他上了刑具。
过了几天,刘邦手下一个姓王的卫尉问刘邦:“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
刘邦说:“我听说李斯做秦始皇的宰相时,办了好事都归功于君主,有了过失则自己承担。现在相国却收了商人们许多财物,替他们求取我的上林苑,想以此讨好百姓,所以把他关起来治罪。”
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事情只要有利于民,就为他们向君主请求,这真是宰相应做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是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呢?况且,当初陛下在外征战多年,那时相国留守关中,如存异心,只要稍有举动,函谷关以西就不属陛下所有了。
“相国不在那时为自己谋利,现在难道会贪图商人的金钱吗?再说秦始皇就是因为不知己过而失天下,李斯为主担过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怎能如此浅见地怀疑相国。”
刘邦听了,心中虽不愉快,但还是当天就遣使赦免了萧何。
萧何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自己,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立即回府沐浴,然后上朝谢拜天子之恩。
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道:“相国不必多礼。这次的事,原是相国为民请愿,我不允许。我不过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
刘邦的这段话虽然言不由衷,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终于还是默认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
萧何虽然常驻富贵乡里,内心却一直有种忧虑,不只对生前,也对身后。他初封侯时,食邑8000户,后来又加封了2000户,而他的父子兄弟共10余人全都有食邑。这样的待遇算得上是全国的首富了,但他依然勤俭持家。
《史记》记载:萧何购置土地房屋,必定选择穷乡僻壤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
萧何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意思是说: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萧何的这种思想,比那些贪心不足、欲为子孙谋百世计的官吏,其实高明多了。而他身居要职,不居功自傲,能够居安思危,做人做官克勤克俭的精神,更是很值得发扬光大。
黄霸为政外宽内明
汉代初期推行教化治国,因而教化大行其道。在以教化为己任的官员中,黄霸可算是一位佼佼者。
黄霸,是西汉时期著名大臣。他性情温良懂得谦让,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为当时第一。
黄霸自幼学习法律之学,有大志,喜欢做官,年轻时就成为乡里豪杰。汉武帝末年,他因纳钱以待诏的身份被赏官职,管理郡国钱粮的出入之数。后因为官廉正,又精明能干,足智多谋,富有领导才能,升任河南郡太守丞,成为辅助郡守县令的主要官吏。
黄霸善于观察,思维敏捷,又通晓法律,温和善良又能谦让,足智多谋,善于驾驭众人。他担任太守丞时,处事及议论都符合法律,适合人心,太守非常信任他,吏民都爱戴尊敬他。
汉宣帝即位时,听说黄霸执法公平,便征召黄霸担任廷尉正,多次决断疑难官司,众廷尉都称赞黄霸公平。不久,又下诏以德行最优命其担任颍川太守。
在当时,颍川郡管辖20个县,有好几个县的居民聚集,围攻县府,郡太守逃往京城向汉宣帝求救,要求派武将镇压“刁民”。黄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马上任的。
黄霸不坐轿,不骑马,不鸣锣开道,而是微服私访,骑着骡子带一个管家进入了颍川地界。在一路上,他看到逃荒要饭的百姓一拨又一拨,就和这些百姓聊起来,问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
逃荒者说他们的土地被豪强恶霸掠夺去了,无田可种,不逃荒就得饿死。黄霸问为何不去县衙告状,逃荒者哭诉:进衙门告状,未开口先挨打,谁还敢去啊!
黄霸明白了,不是颍川“刁民”难弄,而是豪强恶霸作祟。于是他向汉宣帝写了一份奏章,火速发往京城,恳请皇上恩准在颍川开仓放粮,把颍川郡几万流亡农民安置好,这样皇上的新政新法令就能在颍川实行,颍川的“刁民”也就治理好了。
汉宣帝答应了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所以,黄霸到颍川第一件事就是出安民告示,教化百姓,学习法令。并还派人到邻县和官道上贴告示,号召流亡农民回乡,凡回家开荒种田者发放粮食,发放种子,免税免劳役。
为了赢得百姓的信任,黄霸带头脱掉官服官靴,下地拉犁耕地。他的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外出逃荒的流亡农民纷纷回来了。
为了让流亡农民安心,不再外逃,黄霸责令各县县令安置逃荒者,违者重罚,不听者革职,到各县暗自察访,检查督促。
他训令各县:
流亡农民不想造反,也不想背井离乡去逃荒。各县应该明白,这些逃荒流亡农民既是劳动力,又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把这些流亡农民安置好了,也是你们尽心尽职的政绩了。
黄霸到颍川上任,不光安抚平民百姓,还着力对官员进行教化,让他们心服口服。他把颍川郡20多个县令叫到大堂来,让他们一个个背诵汉宣帝的新政新法令“六条问事”,会背诵的就放走,不会背诵的留下来读。他说连皇上的新政新法都不懂,如何去治理百姓?这一招比打20板子还疼。
有一个县令读“六条问事”读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地说:“大人,我认罪,我错了,请大人赏我一个全尸。”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与“六条问事”条条沾上了边,如按法惩办,必死无疑。
黄霸认为,考察的目的应在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发后的追究与处理。所以,那个县令和其他20多个县令个个心悦诚服。
所谓“六条问事”是考察地方官员的标准,内容包括不许“田宅逾制”、“背公向私”、“侵渔百姓”、“聚签货赂”等。黄霸到任后将这“六条问事”法令在大街小巷到处张贴,大张旗鼓地宣传,老百姓个个知道了,人人感恩皇上,让官吏自觉遵守。
为了培养和稳定官员,黄霸大力推行教化,让他们在职位上长期工作,并尽职尽责,从不轻易替代,以避免损伤长吏。
有一个姓许的县丞,年老体衰,患有耳病,督邮将此事告诉太守黄霸,并建议赶走他。
黄霸说:“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年纪老,还能做接待迎送的工作,只是稍微耳聋,有什么妨碍呢?姑且好好帮助他,不要伤了贤者的心啊!”
有人问这么做的缘故,黄霸认为,频繁地更换长吏,送别旧人和迎接新人的费用,以及有的奸诈官吏在交接之际藏匿簿书,盗窃公家的财务,致使耗费非常大,而这些耗费都是从百姓那里取得的。况且所更换的新官吏又不一定贤良,有的还不如旧官吏,只是相互增加制造乱子。
他说:“大凡治理之道,不能太过苛求。”因此,坚持以教化的方式对待职官。
黄霸安抚了平民百姓,教化了官员,待经济上打下了一定基础后,又开始打击豪强地主、恶霸、地痞。凡证据确凿,便狠狠地打击,让他们补足拖欠朝廷的税款,返还强占百姓的土地、粮食、牲畜、房屋。
当然,黄霸也不忘教化他们,给他们出路,让其全家老小开荒种田,自食其力。其他豪强地主害怕了,便老老实实上缴税收,偷偷地返还强占来的土地,黄霸也就不再追究。
黄霸又鼓励农民种树、养猪、养鸡鸭、养蚕桑,并下令禁止用粮食喂马,把汉宣帝的休养生息政策逐一贯彻,使百姓安居乐业而感恩皇上。
这一方法也使那些顽固不化的豪强地主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害怕戴上反抗朝廷的罪名。
黄霸颍川大刀阔斧、布施恩德,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实现了汉宣帝倡导的国家安治。而黄霸也因为他的外表宽厚而内心清明,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爱戴。
汉宣帝认为黄霸是良吏中政绩保存时间最长的优秀者,于是下诏称赞他:
颍川太守黄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往教化,子孝、弟悌、妇贞、孙顺一天比一天增多,耕作者相让于田界,道不拾遗,看顾鳏寡之人,供养贫穷之人,有的监狱八年没有犯大罪的囚犯,吏民向往教化,品行道义兴起,可称得上是贤人君子了。
汉宣帝认为黄霸贤能,封爵关内侯,赐黄金100斤,俸禄2000石。黄霸却把100斤黄金捐献给颍川郡治理河道,自己分文不留。此后不久,汉宣帝征召黄霸担任太子太傅,后迁升为御史大夫。
黄霸的才能在于擅长管理百姓,东汉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
召信臣一心为民兴利
西汉时期由于实行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因此能否为百姓谋福利,被认为是判定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之一。召信臣继承勤俭廉政传统,为官励精图治,为民兴利,堪称一个合格的父母官,赢得了时人和后世的赞誉。
召信臣,因明经甲科出身任职郎中,补授谷阳长。后因官吏的考绩优等,升迁为上蔡长。他为官视民如子,所到之处都为民众称颂。后越级提拔为零陵太守,又因才调任南阳太守。
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时,正是西汉王朝由极盛开始衰败的时期。南阳与其他地方一样,旧的风俗盛行,腐败的社会风气使南阳社会秩序混乱,盗贼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在当时,南阳民间遇到红白喜事都要大操大办,破费巨大,弄得百姓叫苦不迭。许多人家因嫁女娶媳生老病终而花费大量钱财,从而数年不得翻身。有的只图一时好看而忍痛借高利贷,最终家庭破败。
召信臣深知陋俗的危害,下决心改变这股恶习。他一面大力倡导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一面下令禁止婚丧嫁娶时铺张浪费。从此以后,南阳风俗大变。
南阳地区地主势力很大,攀比之风更盛,豪富们与府县官吏、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相互勾结,依仗权势,推波助澜,鱼肉乡里。
召信臣对南阳的地主势力非常反感,曾对他们多有规劝,晓以利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办法。对游手好闲的责令痛改前非,对已经当官的罢黜不用,对违法乱纪的则绳之以法,严厉打击了地方恶势力。一时间,南阳社会安定,盗贼狱讼之事罕见,郡中之人莫不努力耕稼农田。
召信臣为人勤奋努力,有办法有谋略,喜欢替老百姓兴办有益的事,一心要使他们富足。他亲自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田间小路出入,停留和住宿都不在乡里的亭台馆舍中,很少有安闲地休息的时候。
他巡视郡中的水流泉源,开通沟渠,修筑水闸和防水的堤坝总共几十处。先后修成六门堰、钳卢陂等著名水利工程,溉田多至20万公顷,南阳遂成为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的全国三大灌区。百姓得到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有了多余的粮食来贮藏。
他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定,刻在石碑上竖立在田边,以防止争斗。
府县官吏家中子弟喜欢闲游,不把耕田劳作当重要的事看待,他就斥责罢免他们,严重的还要追究他们,用行为不法的罪名处治他们,用这种做法显示他崇尚劳动厌弃懒惰。
召信臣管治的地方教化得以广泛推行,郡中的人没有谁不尽力从事农业生产,百姓归依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以至于停息。
召信臣千方百计除奢靡之风,倡导勤劳节俭,深受百姓欢迎,百姓都称他为“召父”。为纪念这位“召父”,南阳吏民为他立祠造庙,世世祭祀不绝。
当时南阳郡归属荆州刺史部,荆州刺史曾经上报召信臣替百姓做好事,他管辖的郡因此充实富足。皇帝赏赐召信臣黄金40斤,又迁召信臣为河南太守。召信臣一如既往,治行考核常常都是第一等。
汉元帝最后一年,召信臣升任少府。他坚持勤俭治国节约开支。任职不久,奏请压缩土木工程,一些皇帝很少光顾的宫馆,停止修葺和铺张陈设。又奏请取消由宦官组成的皇家乐队,提议将供给宫馆卫队的物品削减一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腐化风气的发展。
召信臣任少府以前,太官园中就已经种植冬天生长的葱、韭等蔬菜。这些植物种在暖房中,白天夜晚都要燃烧没有光焰的火,植物也要等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生长。这样的温室耗资可想而知。
召信臣任少府后,认为这些设施劳民伤财,应该取消。于是,他提出这些都是不合季节的东西,对人体有害,不适合用来供奉给皇上,就奏请皇帝免除这一切。仅这一项,每年节约开支数千万钱。
《汉书》中,两次将召信臣列为西汉“治民”的名臣之一,可见在当时召信臣也已声名卓著。后世人认为,召信臣对南阳的贡献,足以和修都江堰的李冰对四川、开“漳河十二渠”的西门豹对邺县的贡献相媲美。
诸葛亮坚持勤俭廉政
诸葛亮的形象在世人眼中,除了神机妙算的军事才能外,洁身自好,忠君、爱国、为民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都能找到许多事例。他一生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廉洁奉公。其精髓就是勤俭廉政,令世人感怀至深。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青少年时期历经忧患苦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这就使他具有平民的特质。后来登上相位,仍然自称是“东方下士”、“一介布衣”,在他身上没有什么特权思想。
诸葛亮十分赞赏春秋时期楚国廉吏孙叔敖的节俭作风,特地发布“教令”,以孙叔敖事迹律己励人,既以身作则,也号召部属向孙叔敖学习,养成节俭之风。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诸郡的叛乱中,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节约朝廷的开支,他两天只吃一天的饭,“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诸葛亮从不贪污受贿,这是古今所公认的。
他的家里没有存款,妻子黄氏连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其清贫可见一斑。
诸葛亮在《自表后主》一文中曾经自报家产说道:
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
这是诸葛亮的一份家庭财产申报单。
“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俸制度,15顷薄地,这在当时地广人稀的四川,实在不算多;“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当指诸葛亮的家人在妻子黄氏带领下从事种植和蚕桑等农事活动,可保温饱无虞。至于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维持;“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这显然指俸禄之外,没有别的生计,不搞经营,也不依靠别的收入发财致富。
尽管诸葛亮的合法收入在当时本该是很高的,但他“内无余帛,外无盈财”。这是诸葛亮毕生追求和实践的清正廉洁的理想境界。
诸葛亮廉洁自律,在蜀国官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史载他任用的官员,大多勤于政事,廉洁自律。
例如,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神祎“家不识财,儿子毕布衣素食,出入无从骑,无异凡人”;名将姜维“据上将之重,外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邓芝生活俭朴,家无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时也“家无余财”。
诸葛亮治家也以节俭为宗旨。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严格的家教,使得诸葛一家,上至夫人,下及子孙,满门英烈,世代忠良。
诸葛亮深知,倡行勤俭廉政,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严格监督,则贪污渎职,“作奸犯科”之人将难以受到制裁,而廉洁奉公勤恳负责之人,反而会湮没不彰,甚至受到排挤打击。因此,必须厉行法制赏功罚过,以树立严明公正的政风。为此,诸葛亮主张加强教化,实行以法治国。
诸葛亮十分重视教化,注重宣传教化的风气,有悖于法令的话不说,触犯法制的事不做。同时,要求各级执法官吏必须以身作则,然后才能“正己教人”。
为了搞好勤俭廉政,诸葛亮对各级官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所谓“八务”,即要求各级官吏在做好本职工作时必须完成的8项任务;至于“七戒”、“六恐”、“五惧”,显然是对足以引起人们应戒、应恐、应惧的各种情况提出警告,以免违法乱纪。
当教化无效时,诸葛亮就认为必须无党无偏,依法究办,特别坚持“刑不择贵”、“诛罚不避亲戚”的原则,通过法制本身的严肃性、公正性,来教育广大臣民。
诸葛亮以“法不阿近”影响军内外。他在一出祁山时,因马谡失掉街亭而挥泪斩之,并写了《街亭自贬疏》。这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诸葛亮的勤俭廉政思想,其主旨是以“安民”为根本,以勤劳任职、廉洁爱民为要务,以法令为制衡,从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诸葛亮病危时,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依山造坟。他在遗嘱中说:“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意思是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这简短的3句话,是诸葛亮廉洁自律、高风亮节的具体体现,其至真至诚,惊世骇俗,感人寰,泣鬼神,成为千古之典范。
诸葛亮的智慧、作为、人品、治国方略、理民之干和军事才华,构成了那个时代伟人的真身。他以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在当时就受到了敌我友各方的肯定。如他的老对手司马懿曾赞叹说:“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勤俭廉政,励精图治,他的风范被当作民族精神而一代一代传承,历朝历代都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精神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