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的铁腕政治与平凡生活(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初任保守党候选人

初谙政事

我之所以从事政治,是因为我有某些信仰,并试图把它们付诸实践。

——撒切尔夫人

牛津大学为帮助应届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新成立了一个职业介绍委员会,该委员会安排玛哥利特参加了几个单位的面试,其中之一是帝国化学公司在北方的一家工厂,地点是在比灵赫姆。

几位经理对这些毕业求职者进行面试,并写下了书面意见,交给总经理。总经理最后又对他们进行面试。

在接受面试时,玛哥利特发现经理们给她写的评定意见放在桌子上,就忍不住从桌子对面偷看一眼。这些评价有的令她鼓舞,有的令她不安。一位经理写道:“此女子个性大强,不宜在此工作。”

玛哥利特一共参加了三四次这样的面试,虽然均未成功,但她很喜欢这样的考试。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被带入了一个新的工业世界,还在于那时的主考者均彬彬有礼,乐意倾听每个人讲述他们个人的抱负和憧憬。

最终,玛哥利特被一家塑料公司的研究开发部录用,该公司就在科尔切斯特附近的曼宁特里,生产一系列工业用和民用塑料产品,包括胶卷。

很少有人喜欢一项新工作的开始阶段,玛哥利特也不例外。当初她同该公司负责人面谈时,她就理解自己的职务大概是研究开发部主任的私人助理。玛哥利特之所以想得到这个职位,就是因为她想通过这个职位更多地了解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并施展自己在化学知识及其他方面的才能。

可是。当玛哥利特报到上班时,她就穿上了白色工作服,一头扎进了那丰富多彩的塑料世界里。

研究与开发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刚刚成立,万事开头难。玛哥利特很快就有了一两个朋友,一切变得容易多了。她的上司帮助她渡过了这个难关。

研究与开发部也已搬到劳福德附近的一幢相当漂亮的房子里。像公司的很多其他人一样,她也住在科尔切斯特。

玛哥利特越来越喜欢这个小镇,她在镇上找到了舒适的住处,班车每天接送上下班。

同以前一样,玛哥利特还是离不开政治。工作后,她立即加入了当地的保守党协会,积极参与党的各种活动。

她特别喜欢参加一个叫三九四五讨论小组的活动。在那里,参加过二战的保守党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看法,针对当时各种政治话题各抒己见。玛哥利特也尽可能地与一些如爱德华·博伊尔那样的老朋友保持联系。

有一次,玛哥利特参加完了一次讨论会后,同别人探讨起未来想干什么的问题。年轻人经常谈起这样的话题。一位牛津时的朋友约翰·格兰特说他认为玛哥利特将来会当一名议员。“嗯,是的。”玛哥利特回答。

那时,保守党协会正在物色一名候选人。

当时有人提议:“有个年轻妇女,玛哥利特·罗伯兹,你们也许可以见一下面,她真不错。”

回应的人说:“是吗?但达特福德是一个工业重镇,我想选一个妇女恐怕不行。”

提议者认为还是可以先见见她。就这样,他们同意与玛哥利特在星期六见面。

这天,玛哥利特应邀前来,与达特福德妇女协会主席弗莱彻夫人在兰多诺码头餐厅共进午餐。弗莱彻夫人大概对一位妇女成为达特福德议员候选人持有异议。虽然如此,他们对见到的玛哥利特还是喜欢的,玛哥利特跟他们也很谈得来。后来成了亲密的朋友。

弗莱彻夫人很有风度,玛哥利特很快对她产生了一种敬慕之情。午餐后,她们沿着码头走回会场,找个好座位,听党的领袖温斯顿·丘吉尔发表演讲。

大会开了一周了,玛哥利特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斯顿·丘吉尔。那时,党的领袖并不出席年会,只是在星期六的最后集会上露个面。自然,温斯顿·丘吉尔讲话的重点是外交事务。

1948年,玛哥利特在一次保守党会议上结识了肯特郡达特福市保守党协会主席约翰·米勒。米勒鼓励她报名参加保守党达特福选区的竞选。玛哥利特经过努力,在1949年3月,正式成为保守党的议员候选人。

玛哥利特在一次电力公司大厦举行的选举演讲会上,发表自己的政见指出:抨击工党的经济政策,特别是统购政策;坚决主张减低税收;强调“帝国特惠制”是保守主义的柱石。

在8月6日的群众集会和9月在爱德华·希思的选区贝克斯和邻近的妇女午餐俱乐部里,玛哥利特在演说中再次强调保守党的一贯路线,特别强烈地抨击了国有化。

通过这几次演说,玛哥利特在选民中亮了相,使人们了解到她政治思想的若干基本点。从这时起,撒切尔夫人的政治见解已经在萌芽了。

1950年选举,玛哥利特的对手是工党候选人多兹。参选这天,联合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玛哥利特从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变为达特福区的保守党候选人,虽然第一轮竞选败在多兹的手下,但是给人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选民们继续推举她为候选人,还送给她一枚矿石饰针,以示同情。

玛哥利特立即投身于第二轮竞选,她到处发表演说。其内容囊括了国家的各方面问题,如战争与和平问题、住房问题、养老金、“帝国特惠制”、伊朗政府宣布英伊石油公司收归国有、英国企业的国有化和私有化问题,等等,但玛哥利特仍然没有拿到达特福区的席位。

一个政界的陌生人、涉世不深的青年女子,在复杂的政界初试锋芒,毕竟还嫌稚嫩。虽然报界出自好奇,也说了不少好听的话,但是要取得政治界的普遍承认,还需要一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