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故事会(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上古传说(7)

宋朝的门神,最常用的是神荼樊垒与秦琼尉迟恭两种。但是,那些非常贫穷的人家买不起门神,但是他们也不能无视门神的存在,这样就会亵渎门神。他们为图简单,就在除夕晚上用一把扫帚和一根黑炭棒顶在两扇门的后边,用以代表黑脸和白脸两个门神。

元朝的时候,除了上面的门神外,还出了一个女门神穆桂英。到了清代,张天师也被用来充当门神,他的画像一般是:上为符录,下面是张天师持剑跨虎。因为虎是百兽之王,在神荼樊垒的门神故事当中,虎是吃众小鬼的,所以用虎为站神也就有镇鬼祛邪与招神消灾的意思在里面。

门神祭祀是古代五祀之一,一般是在秋天。在台湾,门神已成了门户守护神,并设有专门的庙宇,还有特定的祭日。一般而言,庙宇、宫廷的门才绘有门神像,一般民宅和房舍,都是抽象的,仅于门旁设置插香处,每天早晚祭祀神明及祖先时,都顺便祭拜门神。门神的崇拜,主要意义在拜谢门对家守护之功,感谢门神庇佑一家人平安和兴旺。

城隍神灵

城隍,相传是古代城池的保护神,道教称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证老百姓五谷丰足。城池与百姓的生存密切相关,所以城隍是由最初的护城沟水渠之神而转化为城市的守护神——城隍神,后来城隍被人神化,人们又把故去的英雄或名臣立为当地城隍神灵,希冀他们的英灵能像他们生前一样护佑百姓,打击邪恶。

最早有记载的城隍神灵为吴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唐代以后城市崛起,经济发达,凡有城市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庙,庙里供奉着城隍神灵,这样城隍的信仰就更为普遍。到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必须祭祀城隍神灵。这样,城隍由民间俗神演变成为天下通祭的高级神祗。又由于城隍庙内多供奉道教神像和民间俗神,所以人们又习惯将城隍庙归属于道教寺庙。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大肆抬举城隍,为各地的城隍封爵位,建神庙,配以陈设、饰品等等,京都等较大城市的城隍在百官中除皇帝本人以外级别最高。各府的城隍为正二品,与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尚书的等级相同。各州城隍为二品,县城隍为四品。

在建京都城隍庙时,朱元璋还下令神像要为木雕像,刷上红漆,迎神像入庙时,要用王者仪仗,他自己还亲自写文告示天下。并诏示天下府、州、县重建城隍庙,规格要与当地的官府正衙相同,甚至连几案也要相同,这样,各地方政府就有了“阴”、“阳”两个衙门。明太祖还命令大臣们专门撰写文章颂扬城隍。这是为什么呢?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而土地神是城隍神的下级,他感恩城隍和土地神,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其实也并非全是这样。当初,朱元璋曾对大学士宋濂明确说道:“朕建造城隍神庙,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忘为。”原来朱元璋只不过是为了震慑臣民,为他的皇权服务。

传说,热河这个地方的城隍神是康熙帝的一位皇子,乾隆帝的叔叔,名叫允礼。

允礼,是康熙帝的妃子纯裕勤妃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所生。排行十七皇子,他自幼聪明稳重。九岁后常随康熙帝到承德避暑山庄及塞外巡视,他勤奋自律,不参与皇子之间的皇权之争,深得康熙帝的喜爱。雍正元年,他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皇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封他为亲王。因为,允礼身体较弱,雍正帝便命他在其私邸中办理政务,隔十日左右进宫一次,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寻常的特殊照顾。雍正帝临终时,又命允礼辅政。乾隆继位,允礼任总理事务,管吏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的赏识,直到乾隆三年二月的时候去世。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办理丧事。因允礼无子,乾隆皇帝便把雍正第六子弘瞻过继给他作为儿子。乾隆皇帝时常思念这位忠君叔父,以至于几十年后还常常想起,依恋之情十分厚重。热河当时是直隶辖区,任总督兼工部尚书的大臣周元理得知皇上这份悲伤的心情。一天,他就在避暑山庄淡泊敬城殿,奏请皇上,说热河现已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都市,又离京师较近,何不建一座城隍庙,既附合皇家礼制,又可安慰神灵,乾隆皇帝听了大臣奏请,若有所悟:热河这地方自皇祖建立山庄以来,不断繁荣,人口越来越多,且风调雨顺,百姓安宁富足,这一定是有一位善神在默默地不记功名的保佑着大清王朝,保佑热河这方土地的缘故。于是他就批准了督臣的奏请,随即从国库拨出银款,组织技术精湛人员立即营建施工。不久,新庙落成了,乾隆皇帝感念他的叔父允礼忠心辅国佑帝之恩,就封他为热河城隍神灵。庙内建筑等级陈设均按帝王的标准来安排。城隍神像为金脸、金袍、端严慈祥一副帝王像。由于热河地方是当时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北京是清王朝夺取天下掌握皇权的象征,而承德才是清王朝特别是在康、乾兴盛时期建造的纯正的清朝京城,可见,热河城隍神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每座城市都有该城的城隍庙。但是,因为城隍爷是人们心目中的阴间长官,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爷常以当地去世的英雄或名臣来充任。老百姓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和生前一样护佑百姓,除暴安良。例如北京的城隍爷有文天祥、杨椒山。文天祥是南宋忠臣,这是人所共知的。杨椒山是明代大臣,因弹劾奸相严嵩,被捕入狱,死于昏君奸臣之手。杭州城隍爷是周新,周新在明朝永乐时任浙江按察使,铁面无私,人称“冷面寒铁”。后遭奸臣污陷而死。南宁、桂林的城隍爷是苏缄,浙江绍兴的城隍爷是庞元,这些人都是忠臣良将,对百姓宽厚仁慈。郑州的城隍叫纪信,在刘邦被项羽围困期间,他扮刘邦假降,刘邦则趁机冲出城门。纪信后来被项羽焚烧致死,百姓念其忠烈,尊其为郑州城隍。

最使人感兴趣的是上海的城隍爷,近百年来,供奉在上海城隍庙大殿中的“三城隍”都是大有来头的名人。上海老城隍庙原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东汉名将霍光神主。上海建城隍庙,相沿成习,霍光成了上海资格最老的城隍爷。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过。传说他是一个孝子,因其母亲感叹自己从未见过金銮殿,于是,他就为母亲专门建了一座像金銮殿的建筑。可是却被人告了密,皇帝派员来查,他就连夜将殿改成金山神庙,这才躲过了一场灾祸。清军南下时,遭到上海地区人民的强烈抵抗,清军将领原来准备屠城的。可是在屠城的前夜,清军将领梦见了秦裕伯,秦裕伯警告他们不准杀人,清军这才取消了屠城计划。因为秦裕伯“显灵”,救了全上海的百姓,所以被上海的百姓列为城隍爷。上海人还有第三位城隍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血染吴淞口、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当年被供奉在大殿后的陈化成塑像,被民间雕塑家塑成满面火红、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全真七子

说到全真七子,首先应该说王重阳。王重阳(1112~1170),字知明,号重阳子,生于陕西咸阳刘蒋村的一个豪门巨族家庭。少年时候他就精心研读儒家的经典。他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他也喜欢舞枪弄棒,还在金朝初年应试武举时,一举成功,取得了功名。他少年得志,意气昂扬,常常踌躇满志。后来,他把名字也改成了“世雄”,因为他一心想成为一世枭雄,光宗耀祖,名震天下。但是,可他却跟他的上级官员之间没有处理好关系,被分派到一个贫寒的村落里,当了一名收酒税的小官,这样的一个安排让王重阳愤怒至极,不但不能让他感到光荣,相反他深感屈辱,于是不久就弃官回家了。

回到家乡后,王重阳整天郁郁不乐,天天借酒浇愁,行为狂放不羁,开始了自暴自弃的生活,在乡里人的眼里,他由“王世雄”变成了“王害风”,在此期间他还一度打算皈依佛教,但是没有成功,因为没有哪个方丈肯收留他。

然而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这位整天泡在酒馆里的疯子,说自己在十八岁那年,曾于甘河镇的酒肆中,遇到了二位仙人,他们向他传授了金丹口诀。后来有些好事的人说,王重阳遇见的两位神仙就是八仙中的钟离权和吕洞宾的化身,是他们专程下来点拨他的。受到别人的传闻的影响,王重阳后来还真的就归信道教了。到后来,王重阳遇到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神仙的奇异的经历也被后来全真教的徒子徒孙们称为“甘河遇仙”。

甘河遇仙后不久的第二年,王重阳又遇见了另外一位著名的神仙刘海蟾,这使他坚定了信心,要去修道成仙。于是,他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和喧闹的凡间人世,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还在终南山的山底下挖下了一个深达四十几米的洞穴,自己给它命名为“活死人墓”,这以后就一直呆在墓中静修,以此表明他与过去的生活告别,从而脱眙换骨。

过了好几年,他又回到刘蒋村来修行传道。可是乡里人对他的成见没有改变,以为“王害风”又发什么疯,因而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也就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一起修行。王重阳没有办法,只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远走到山东去重新开创局面。

俗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王重阳虽然不是和尚,而是道士,他同样在山东受到很大的欢迎。他先后在宁海、文登、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了三教七宝会,以示兼收并蓄儒释道三教的精髓,开创了新的教别——全真教。从此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戴,很多人纷纷加入全真教。自丹阳子马珏之后,他又陆续招收了长春子谭处瑞、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这七个人号称“全真七子”,成为全真教的骨干成员。

王重阳在山东创建的全真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便想再回乡传教,可是当他刚回到开封,王重阳就病倒了,而且从此一病不起,第二年就去世了。

王重阳仙逝之后,由大弟子马珏执掌教主之印。“全真七子”为王重阳守丧三年之后,由马珏留守在刘蒋村作为全真教的本部,其他的弟子都四出传教,广招门徒,从此全真教的声誉就越来越大了。

在全真七子当中,最为有名的是长春子丘处机。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的时候就在宁第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死后,丘处机在龙门山中潜心修炼,并创建了全真教的支教——龙门派。他在修行期间总是一蓑一笠,即使是寒暑易节也不会改变。因为他这副装扮,世人都称呼他为“蓑衣先生”。

1220零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西征欧洲的途中派特使前来问候丘处机。这时,年过古稀的丘处机毅然率领弟子等十八人,一起西行一万多里路,历时四年,在雪山之巅,如今的阿富汗境内,谒见成吉思汗。丘处机知道,成吉思汗那时特别喜欢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他就跟成吉思汗大谈养生之道以及治国的方略,得到了成吉思汗赏识。成吉思汗再而又向他问及长生不老之药的事情。丘处机对道:“只有长生之道,并无长生不老之药。”成吉思汗看到他这样诚实,心里更加喜欢。于是,他又问起统一天下的计策。丘处机回答说:“要想统一天下,杀人不能太多,嗜杀的人终究是统一不了天下的。”

他进一步建议成吉思汗要“减少杀戮,节制自己的欲望,敬奉天神,爱护子民”。成吉思汗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尊封他为“国师神仙”,赐予他一道军事的虎符,还给了他一个大玉玺,让他敕领全国信奉道教。到这时,由于朝廷的倡导,全国上下人人信奉全真教,全真教可谓盛极一时。

后来,丘处机回到山东,先后活动在栖霞昆嵛山、青州的云门山一带。后来,全真七子一同来到了崂山,弘扬全真教法,崂山所有的道士都接受了全真派理论,归依全真教派,崂山的各道教庙堂分别纳入全真七子的门派中。随后丘处机就在崂山洞窟中修行。

元太祖二十一年丘处机在白云观去逝了,死的时候他已经七十九岁,当时并没有把他出殡,只是把他的灵柩放在白云观的处顺堂里,供弟子们参拜。这样过了三年之后,他的弟子打棺柩为他重新更衣时,发现他的手和脚如同棉花一样轻柔,面色像活人一样红润。

铁拐李

铁拐李是八仙之首,本名叫李玄。他少年的时候是一个眉目清秀、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他也参加过多次的科举考试,可是因考场失利,屡屡不能考中。最后便不再执迷科举,而且看破红尘,离家远走,到处去求仙访道。

铁拐李的求道之心非常恳切。为了早日修成正果,他不畏艰险阻在深山幽林之中寻找到了一处茅舍作道庵,在这里潜心修炼。后来,为了更快地提升自己的道行,他离开了这处茅庵,经历数个月的餐风露宿,涉深滩登高山,最后在一处幽谷的山洞里居住了下来。

在这个山洞里,铁拐李一住就是十几年。可是他还是自感道行进展甚微,如果这样下去,他离成仙的日子将相当的漫长,更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仙了。于是他很想得到高道名仙的指点,这样他的道行就能事倍功半,终有所成。他最先想到的是华山上的太上老君,因为太上老君李耳与他同姓,而且是道教之始祖,如果能得到太上老君的指点,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得道成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