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钱的梦想永远不会停止
致富即使有实现的可能,不过致富的欲望还是被当做梦想来看待较合适。如果研究这个梦的特征,可以发现几个主调。
首先,人人都渴望安全感。有时候女性会为安全感而结婚;聪明的年轻人则为安全感而把储蓄投放养老金或长期公债中,以便将来没有工作能力的时候能靠自己的投资安度晚年。
一位高级企业商人兼财政家说:“以前我穷困的时候,我的目标是为自己和家人提供安全的生活资源,好叫家人不必担心下一餐的来源。在梦想中,我认为自己如果能赚取5万英镑的资金,我们就能生活了,不必再为钱而忙碌了;最初只想要这些。这个目标成为我青年时期生活的最大动力。结果,我超越了自己的目标,竟然赚了5000万英镑。”
这便证明了安全感的渴望有多么强烈,达到安全感所需要的财富数又是时刻变化的。格林的一则童话中有这样的梦想。故事中的魔桌只要听到“餐桌,摆满”的命令,就会马上亮出桌布、盘子、刀叉、一碟碟烤肉和烘肉,还有红酒。那时的小伙子自语道:“现在我终生够用了。”从此他就不再担心食物的好坏、物品的盈缺了。
《伊索寓言》中,曾有一篇《酸葡萄》的故事,葡萄架上果实累累,看起来一定是很甜的。有一只狐狸经过葡萄架,不禁垂涎三尺。它屡次跃起想撷取可口的葡萄,然而在多次失败之后,便打消吃葡萄的念头,只忿忿地说了一句:“哼!这葡萄八成是酸的。”
这种“酸葡萄”心理正和穷人视富者为恶霸的心理是一样的,凡是发财欲望越强的穷人,必不甘于过平凡的生活,而对有钱的人便视为“酸葡萄”,大多嗤之以鼻。而且这是世俗之人的通常想法,他们之所以贬低有钱的人,完全是对于自己的穷困感到不满所致。
除了“酸葡萄”心理之外,还有一种大同小异的“甜柠檬”心理。本应是酸的柠檬,一旦到了自己的手中,便认为是香甜可口的柠檬,而感到莫大的满足。
对于这类人,理财专家建议,欲求致富之道,首先要抛掉“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其次要改正掩饰自己小气的行为,例如乱花钱,购买高级品;最后要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理财计划。
渴望有私房钱的人能靠积蓄度日,希望为终生做好准备。这事实上是退休者的梦想,他们是想靠积蓄过日子,不必工作。虽然这种愿望很消极,但却非常普遍,而且并不仅限于奋斗、挣扎而疲倦不堪的人。
一个稍有成就的人说“我可以退休了”,这实在是个令人不解的说法。其实这种人一刻也不想退休,但是他们想到的是自己要退休便可以退休,那样心里会很高兴。
探求这种退休者的幻想,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含有辉煌的满足感、不必听人使唤、不听任何人指挥。
在整个动物世界中,人类依赖别人的时间和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动物,也难怪人们会讨厌依赖。我们梦想经济上的独立,以便解除对其他人的各种依赖,这是很富人情味的幻想。安全感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大家很可能会进一步走向比享受金钱更刺激的乐趣。
下面是一个裁缝师为终生做准备的故事:
“在童年时代,我要的只是同一条街上别人有而我没有的东西。我不羡慕大轿车,因为我那条街上根本没有大轿车。我心目中所谓有钱就是拥有那条街上最好的房子;目的就是让整条街的人瞧瞧,让大家瞧瞧我比他们行。我的梦从来没超过漂亮的住宅,我也没有街外的相关资料。我不想做电影明星那一类的事情,因为我不懂那个。电影明星纯粹是幻想的人物。
“记得有一年,我大约21岁的时候,有个人穿着漂亮的西装走过这条街。我注意到他对那套西装漫不经心的样子,印象很深。我干的就是裁缝这一行,完全知道这套西装有多贵。但他竟然能漫不经心地穿用,使我羡慕极了。于是,他成了我梦想的人。我不羡慕百万富翁,因为我那条街上根本没有百万富翁。”
强烈的财富渴望感一定能压倒别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压倒周围的人。
起初梦想目标也许很小:希望能漫不经心地穿一套贵西装,而不是战战兢兢地当大礼服来穿。随着求胜渴望的增长,梦想也逐渐扩大。做梦的人想像自己有一天衣锦还乡,真正地在人们面前神气一番。
在度伦马的剧本《拜望》中,一位非常富有的太太回到她的出生地,她馈赠巨款给故乡,却要求钉死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因为此人年轻时和她相爱,后来却将她抛弃了。
这是曾经遭受冷落、屈辱、抛弃的人最普遍的报复梦想。有一天,有一天……等着吧。不管是只让他们瞧瞧,还是真的采取行动,金钱都被视为报复的力量。
旅馆经理拒绝给我们房间住,或者不让我们住自己想要的房间,我们心里便幻想着报复的一刻——买下旅馆,把他开除。
有位富翁真的做过这种事:希腊船王尼阿哥斯曾经要住巴黎丽兹大饭店的主套房,但遭到经理拒绝,因为那是永远保留给芭芭拉·荷顿住的。尼阿哥斯就叫经纪人着手购买饭店的股份,将近50%时,他要求董事会开除经理。
当我们觉得孤独无援时,就幻想用钱来弥补那种状况。在幻想中,金钱是万能的。钱能买下丽兹大饭店,也能处死变心的爱人。
在我们的社会,人们总是羡慕而嫉妒地谈论某一位富翁随随便便地花大钱满足其小小欲望的传闻,可见我们对这种梦想的深深着迷。
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出色地表现了人们对金钱力量最原始的喜爱,只要擦擦神灯,施诡计的宰相就会惨遭失败,眨眼间宫殿就会矗立眼前,主人就会赢得苏丹公主的芳心,最后甚至继位成为苏丹王。
在这个故事中,阿拉丁神灯与神秘的金钱力量相似。
金钱也能带来爱。作曲家利欧尼·巴特说:“《孤雏泪》之所以获成功,是因为我渴望爱,认为用钱可以买到一切。我太需要人爱了。众所周知,被我当做朋友的人可以从我这儿得到一切,钱更不成问题。我觉得,送人贵重礼物是买到尊重最简单的办法……”
在年轻人的梦想中,早就把爱情和金钱看成同一回事了。依照传统,年轻人要先出外奋斗,发了财再向心爱的少女求爱。据说,如果他们能带钱回来,就能得到爱情。
事实上,女孩子常常选择身边猛追的人。但是我们还是相信,自己一旦有钱,被爱的机会就会相应增多。
这并不是极度地宣扬金钱买爱情的力量,而是相信金钱的神奇性质,相信它有力量改变自己。
影星一夜成名,接着钞票如雪片般飞来,这位幸运儿也更讨人喜欢。影视圈中一切短暂的婚姻和恋爱史并不能改变天真姑娘的梦想,她认为自己若有钱有名,大家对她的爱一定远远超过现在不冷不热的状况。
金钱可以作为一种改造力。有些人因为自己不好,而他们自认为金钱能带来改变。正如灰姑娘从灰烬中站起来,净化了自己。我们若有足够的金钱,也可以如此。
的确,金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东西的主人。有了金钱,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金钱的欲望是很奇怪的,但是在幻想中,那位“富有的我”不但有钱,基本上也像换了个人,会更强壮、更勇敢、更迷人、更聪明、不再脆弱等。金钱能赋予主人神奇的威力。
由此进一步生出一种信念,金钱能带来某种程度的不朽。新不列颠的土著认为,得到大财富(贝壳)的目标就是在死后大家会悲叹,并开盛宴来祭拜他。
金钱能使人们伟大、受人怀念,譬如诺贝尔因为他的奖金而受人怀念,福特因为他的基金而常被人提起。
IBM的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在1933年曾直截了当地说:“我要你们了解,这个公司是要永远存在的。”
就算生命不能真正永恒,但至少可以在此时此刻有个“美丽的生活”。《花花公子》杂志曾一个月又一个月地仔细列出这些梦想,因为创始人海夫纳显然过着那种梦幻生活,以便使生命与自我的疑惑和不安有效地被隔离开。
由《花花公子》杂志的读者人数来判断,那种生活的梦想已经大大超过我们的想像。
美梦的内容是生活在奢侈的怀抱里,而且这种欲望的起源来自小孩子在母亲怀抱中舒服的状态。
有了金钱,我们可以丢掉一切工作,避免烦重的苦差事,一心追求快乐。金钱,是人类一切幸福的来源。
小说家兼电视剧作家罗拉·慕勒说:“到法国南部精致的饭店中度过两周的假期,非常痛快。这就难免让人以为,这种生活如果能无限延长,一定会很快乐。事实却不见得如此,但是大家都这样认为,所以就叹息道:‘唉!如果能一直这样过下去该有多好啊!’”
最后,如果奢侈的生活在期待中也变了味,那么还有一项最终更能令人满足的梦境——成为最伟大的人物。
有一位昔日当侍者的人,自己开饭店,生意不错,进而就想要拥有当地最大的饭店联锁企业,而且他根本说不清理由。
“只是,你若当了将军,就想当最伟大的将军,不是吧?”他说。
拿破仑的野心并不只限于军事方面。做梦的人想像自己的收税圈遍及全球——报社网、电台、电视网、纸厂、保险公司、租车行、银行、航空公司、油田、电影院、饭店、超级市场,他要拥有一切。
梦想太大了,除非心灵能最终惊骇于自己的贪得无厌,否则追求金钱的欲望永远也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