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贾逵隔篱听课
贾逵,字景伯,东汉平陵(今咸阳)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家里,父亲贾徽在贾逵幼年时就外出求学去了,常年在外。贾逵同母亲、姐姐在一起,过着贫苦的日子。
贾逵从小聪慧好学。5岁那年,有一天姐姐带他到院子里玩,忽然听见附近的私塾里传来了一阵阵读书声。私塾外围有一层篱笆,贾逵人小个矮,就嚷着让姐姐抱起他看个究竟。姐姐抱起贾逵,小贾逵手抓篱笆往里一看,原来是私塾老师正领着学生在诵读经书。小贾逵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诵读,久久不肯离去。姐姐见弟弟如此喜欢读书。于是每天抱着他隔篱听课。
小贾逵学习真有一股恒劲,一年四季坚持不断,有时姐姐没时间陪他去,他就自己趴在篱笆旁听课。遇上风雪天,他照听不误,小脸蛋与双手冻得通红,也不肯回家暖和。
就这样,暑去寒来,贾逵隔篱偷学了5年,对老师讲授的《五经》与《左传》竟能全文背诵下来了。10岁那年,父亲贾徽求学回家,发现儿子对经书十分熟悉,能背诵《五经》,非常惊喜。姐姐向父亲述说了贾逵的5年苦学,贾徽听后,赞叹不已。
贾徽也是研究经学的一位学者。所谓经学,就是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著作的一门学问,东汉时颇为盛行。贾徽曾经向西汉末年的著名古文经学派开创者刘歆学过《左传》,功底很深。他发现贾逵虽然能背诵《五经》与《左传》,但对经学的微言大义并不甚理解,而且贾逵隔篱听课时没有教材,文字写作能力差。针对儿子的薄弱环节,贾徽因材施教。在父亲指导下,贾逵剥下庭中桑树皮作书板,对着教材边诵读边默写,桑树皮用完了,他就趴在门上、墙壁上写字,等把写下来的东西背熟了,又涂掉另写。
贾逵就这样刻苦地自学,而且10年不中断。当他刚满20岁的时候,竟令人惊奇地为《左氏传》和《国语》写了51篇注释。贾逵的名声传遍乡里,不少好学的青少年纷纷前来求教,大家都把他的教书生活称为“舌耕”,以赞扬他的勤奋刻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