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标准的界定
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认识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应采取“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即不能等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之后才予以关注,而应当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时,就要像锻炼身体一样去培养、训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然而,这仅仅针对的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上的一种创新,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即学生怎样才算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界定和深入的探讨,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对良好的心理素质标准给出了描述性的框架:
保持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保持对学习、研究较浓厚的兴趣,有高速处理信息、数据、知识的能力。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学习和科研是在校生的主要内容。心理素质好的学生珍惜学习与科研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其中的困难,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在兴趣之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问上发生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所以学生应该具有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既不妄自尊大去做非力所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自己可以发展的机会:挫折包括挫折源和挫折感受两层意思,学生由于对生理、心理、物质或精神动机的需要有了比高中生更深、更广的要求,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的机会也会随着目标的提升而增加;心理素质好的学生遇到挫折会清醒认识现实,考虑对策,不断分析自己的动机,修正目标,调动潜能,激活思维,将挫折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环境适应能力则包括正确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意志是指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进行选择、决定和执行的心理过程。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个人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意志薄弱、顽固执拗、言行冲动:而人际关系状况能充分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素质的状况,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以上提及的这四项要求顺次提高,其中,自我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对一个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体现了高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同时,学生时光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准备,同时也是最充分的一个积累过程,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对于未来的自我认知,对于挫折的正确对待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大发展,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工作中,团队协作都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学生协控能力和自我解压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最后,也是最高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