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明中,“孝”为百行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我国拥有深厚的“孝”文化的底蕴。《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孝、知孝、行孝。
当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有一个通病:孝敬父母和长辈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愿或不懂得回报。现实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人们传统观念中那种“养儿防老”的意识逐渐淡化,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随之也越来越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图回报的溺爱过度。今天的孩子在社会、学校以及家里都充分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这种客观上的优越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自私、贪婪,以及非人性意识,但主要原因还不在于优越生存环境的本身,而在于家长、老师的主观意识和教育行为,在于对“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所采取关爱备至的养育态度。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时,我认为社会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重新回归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感恩”?
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然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趋倍增。“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如何呢?请班中的学生担任小记者,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邻居老公公、老婆婆等进行采访,特别要询问老年人是否有受到冷落、虐待、遗弃等不孝的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象,自主发问,真实记录情况。了解以下这些情况:
1、你家的老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和你们住一起吗?若不是,他们住在哪?
2、老人的房间里有彩电看吗?有冰箱、空调用吗?若没有,那是什么原因?
3、年老体弱,有的已失去劳动力,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本身无养老保险费,晚辈给他们赡养费、医疗费吗?
4、当老人生病卧床不起时,晚辈会带他们去医治吗?会有人去护理吗?
5、老人在家里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吗?这是为什么呢?
6、你是怎样对待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长辈的,有什么不孝之言行吗?
7、假如你老了,处于一种被冷落、遗弃的处境,你的感受将会是怎样的呢?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身临其境,去探索问题的奥秘,去探求问题的核心与主题,去亲身感受那些不幸的老年人的滋味。经学生的采访调查,晚辈对老人的一些“不孝之举”令人深思、催人警醒。这一幕幕真实事例的采访,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振憾。可见,“感恩”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啊!
领略“感恩”教育的时代内涵
小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光凭课堂上单纯、空洞的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在上好“感恩”教育课、开展好“感恩”教育主题班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搜寻活动,进行心灵对话,从而去获取“感恩”有关的知识。
(1)与父母对话。学生爱听故事是天性,请父母讲述前辈孝敬的故事,从纯朴的语言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
(2)与教师对话。明确“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拚弃什么。
(3)与同伴对话。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辈的故事,了解“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4)与书本对话。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通过查阅圈划、摘录笔记等形式来知晓前辈“感恩”的动人事迹。
(5)与电台对话。经过声讯,认识“感恩”的含义、内容与方式。
(6)与网络对话。学生对网络爱不释手,引领他们进入教育信息网络,搜寻,了解新时代赋予“感恩”的新的涵义。
……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典型的事例中去感知理解“感恩”的时代内涵,懂得“感恩”的内容与方式,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感恩”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是当代小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
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振憾。因而,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长、活动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根据搜寻的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创作,并进行展示。
(1)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用优雅动听的童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是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
(2)创办“感恩”的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显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个案的所见所闻,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得到感染。
(3)设计“感恩”的广告。用既真实、生动,又讽趣、幽默的画面去感染学生。
(4)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歌舞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犹如亲身感受一般,从中得到熏陶。
……
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各自的形式施展才华,使“感恩”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孝、知孝、行孝”的热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
体验“感恩教育”的真实情感
开展活动之前,对本班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一次调查,内容是:
(1)知道父母生日
(2)只知道其中一人的
(3)经常做家务
(4)偶尔做
(5)在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
(6)偶尔使用的
通过调查,学生认为长辈也像他们那样生活优越,也许比他们还更舒适,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艰辛。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希望他们能从内心深处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发出“感恩”的真实情感。
(1)结合节日,开展活动
①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庆祝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时,开展“感谢妈妈”的活动。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
②“九月十日”教师节,师生之间一次坦诚的交流,一句真心的话语,一件特别的礼物(自制的,作业本、小作品等)都在述说着人间至纯的真情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
(2)学做父母,体验辛劳
①妈妈十月怀胎后才把我们生下来,那是什么滋味呢?我们用一定质量的米袋(等同于刚出生小孩的质量)绑在自己的腹部行走、扫地、读书、写字……感受一下母亲的辛苦。
②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动。“寒风呼呼地刮着,当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时,犹如刀绞一般,冻得直痛心头,实在难熬。”小古说,“难怪妈妈一到冬天,满手都是冻疮。有时口子裂开还流血……”
③夏天高温,参加户外劳动。“今天好热,室内气温高达40℃,室外甚至超过了50℃。这样的天气,作为农民出生的爸爸、爷爷还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虫治病。午餐后,我也赤着脚跟着他们一起去插秧。一踏进滚烫的水田时,我的脚马上缩了回来,差点被烫伤了,连活也不干!我看到爸爸和爷爷额头的汗珠像黄豆似的不停地落下来……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干农活的疾苦,他们真是好辛苦呀!”
……
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使学生们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为此,请学生围绕与“感恩”主题有关的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地、真诚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1)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古人云:“言为心声。”语言是一个人内在思想、情感的外在体现。作为学生,晚辈对父母长辈如何表达才称得上是尊重、有礼。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此,鼓励学生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感恩”卡——例如:生日卡、节日卡等,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2)少说多做,让父母省心。“爱的不必说,爱就是需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行动,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动,也比那些美丽动听的浮泛语言强千百倍。因而,在生活中学生力求自强自理,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碗、拖地板、烧饭、做菜等;多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例如“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3)诚实守信,让父母放心。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做人”是小学生一生的头等大事。如果一个无论做啥事,总让人担惊受怕,不是违纪违法,打架坏事,就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给父母带来耻辱,这样的人,即使他有孝心,也是不能使自己的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甚至整天让父母提心吊胆,不放心。为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新三字经》印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边学边做,强化品行的培养,力求使学生形成人人争做诚实守信、积极上进、举止文明“孝星”的良好氛围,真正让父母满意、放心的好孩子的良好氛围。
(4)勤奋上进,让父母开心。为人子者,要让父母真正感受到你的一份孝心,还必须有真才实学,掌握日后自立于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过硬的本领。有了这些本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对人类社会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才会使父母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父母的脸上才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5)虚心好学,让父母称心。常言道:“天下最慈父母心。”天下的父母大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子女,加上父母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当学生们遇到大事难事都主动与父母商量,多向父母学习,并尽可能尊重父母的意见。当与自己父母不符合道义的事时,不仅不盲从,而且能勇敢地站出来纠正。这样,既显示出学生的一片孝心,又不失自己的人格。
(6)宽容豁达,让父母顺心。世界是多情的:爱情、友情、亲子之情、手足之情;世界又是复杂的:矛盾无处不在,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代人也有矛盾。面对矛盾,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去化解。“唠叨”是父辈的通病,我们常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父母的唠叨,在父辈的唠叨中,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尽力维护父母的感情与尊严,消除其“代沟”。
(7)真诚坦荡,谏父母真心。对父母的感恩,并不是盲目服从或迁就父母的过错。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克服自己的依赖性,能勇敢地脱离父母的翅膀庇护,克服懦弱行为,又不能为了所谓的“感恩”昧着良心,甚至帮你母瞒坏事,干坏事。“孝星”旭丽父亲曾一度酗酒成性,不但使工作效率一度下滑,而且还影响了家庭和睦。自小就很懂事的她,眼看父亲一天天堕落下去,心里非常痛苦。为了挽救父亲,她一边认真读书,一边不断趁父亲清醒时和他谈心,还坚持劝他戒酒。日复一日,终于使其父醒悟,改掉了恶习。
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过程的探究,又要把实践活动过程完整的记载下来,作为“感恩”笔记。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孝敬行为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使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广大。
(8)持之以恒,使父母安心。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感恩”活动蔚然成风。一方面根据《感恩实践细则》对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行自评、互评、家长评。最终评出“感恩标兵”,使之学有方向。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开展更扎实有效的感恩活动,并把“感恩”的真情实感由父母推广到邻居、乡亲、师长、同事以及全社会成员,使“感恩”的中华传统美德超越家庭,使我们生活着的社会主义将变成一个充满爱心的温暖的大家庭。学生根据已拟定的“感恩”主题开展具有深度、广度的系列实践探究活动。
(1)“感恩”迁移到尊师爱生上。开展“爱心在涌动”学雷锋助学活动;“爱心捐款”活动,师生为贫困学生计捐款,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解难排忧,使他们能在校安心读书。开展野外“感恩”活动,学生自带餐具、自购菜肴,自己搭灶,亲手烧饭做菜,为教师献上一顿丰盛的野外午餐,教师们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2)“感恩”迁移到爱班爱校上。学生自发组织“护绿”小队,“清洁”小队,“维护秩序”支援队,助学“解困”救急队……每天都有学生活跃在校园各个执勤岗位上,礼貌示范,文明督查,卫生保洁。
(3)“感恩”迁移到爱社会上。开展“队旗在我心中”的文明新风活动,少先队员的身影活跃在社区里、敬老院、幼儿园等地,他们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小朋友带去快乐;课余时间往返于街道,扫地、清除非法广告纸,扶老携动,礼貌示范。开展“争做环保的小卫士”、“绿色购物”等环境保护的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希望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为社会尽义务的情怀。
(4)“感恩”迁移到爱党爱国上。结合学校大队部开辟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举办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进行清明节烈士扫募、百分百爱国征文活动、春游观光活动等等,让学生懂得一个连自己父母、自己家长都爱不起来的人谈何爱国,一个有拳拳爱国心的人,必定有浓浓的爱乡情、爱父母心。“爱党爱国”情感并不是抽象的,她是十分具体的:立足本岗,建功立业,奉献社会,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也才是真正的“爱党爱国”。
根据“感恩”这个主题,围绕上述四个层次开展“学会关爱”、“感受被爱”、“爱心基金”、“为贫困学生解困救急”、“为孤寡老人送温暖”、“节日为师生送贺卡”、“感恩读书征文”、“感恩成果展示”等活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使“感恩”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学生的品质,真正做到“一日学孝,终生行孝”。
目前,我们有幸地看到:上海市将对当前百万中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培育校园的“感恩文化”。多么渴望这股“感恩”的心灵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让我们数以亿万计的芸芸后生们可能蒙尘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涤荡,使你们真正认识到“感恩”之举在人生与生活中是占着多么崇高又多么神圣的位置。曾听过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感动: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让我们在教给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这样一首歌,让他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
让你们学会“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让你们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让你们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使这个世界充满爱,让你们学会“感恩”就是学会施予世界一点恩赐而感受到世界将施予他们更多的恩泽。与之相反,也应该让你们懂得:一个丧失“感恩”之情的人,他的人生就会一片苍白,一个丧失“感恩”的社会,世界将变得光怪陆离,一个丧失“感恩”的民族,他们的祖国必将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