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显微镜
1590年的一天,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制造技师哈里耶斯·詹森有事外出了,他的两个儿子便偷偷溜到爸爸的工作坊里去玩。当兄弟俩顺手拿起一些镜片,放进一个铜管里对着一本书看时,竟发出了惊讶的喊声:“呀!字母的一个小点大得像一只蝌蚪啦!”
后来,爸爸听到了兄弟俩兴奋交谈的话,便将信将疑地走向工作台,拿起了那个铜管和两块镜片,果然也看到了奇迹,于是,詹森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研制。不久,一架由一个双凸透镜和一个双凹透镜组成的仪器诞生了。由于它的放大率远远高于放大镜,因而人们将它称作显微镜。
在詹森之后,列文虎克经过多年的辛劳,终于在1675年磨制出一种放大率超过了200倍的显微镜。列文虎克用它来观察一滴积贮的雨水,却惊奇地发现其中有许多活动着的小生物。这数不清的小生物有的像曲线、有的像小棍、有的长着毛、有的有小尾巴……它们仿佛鱼儿往来穿梭不停,波浪似的在扭动、舞蹈。这便是人类第一次见到的微生物世界。
通过列文虎克的不断改进,人们得到了观测效果更理想的光学显微镜,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光学显微镜已不能满足医学研究的需要了。1931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他发现当电子束通过一个磁场时,就会像光通过透镜一样将物体放大。而且电子有比光更短的波长,能提供更大的放大倍数。鲁斯卡和同伴诺尔开始用电子束和聚焦线圈进行实验,来研究磁场线圈对电子束的效应理论。实验开始于1928年,到1933年底,鲁斯卡终于制造出了一台超级显微镜,放大倍数高达12000倍,已经远远超过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