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学教育的改造

以前的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我们不希望得到一个像“教育儿童”这样的笼统的回答。于是我们留心观察以前的担任小学教育事业的人,看他们持的什么见解。我这里所说的“以前”,指的是中国自办学校起直到今日。我不能知道中国教育界的整个情况,我常接触到的只不过是百数十位小学教师和数十个小学校,然而我从所谓的“视察报告”“参观笔记”中留心观察,也可以说知道个十之五六了。就从这十之五六来看(虽不能说是全部,然而是多数的),中国的小学教育事业立足在哪一种任务观念上,或是或非,或当或不当,就有可以注意和评论的价值。

一般担任小学教育事业的人,以为儿童所需求于学校的,是取得前人的知识和克制自己的德行。他们又以为知识是可以授予的,德行是可以勉强修炼的。所以小学教育的任务就是把知识授予儿童,勉强儿童修炼德行。授予知识的方法,便是诵习古人思想行为的记录。诵习纯熟,疏解明白,便算是得到了知识的本体了。修炼德行的方法,是使儿童将平时的习惯嗜好一概摒弃,另外过一种一言一动都须顾虑的符合玄虚抽象的概念的生活,能够耐得下过得惯这种生活的,便算是有德行了。对于古人的记录能悉数容受,对于这种特殊生活能身体力行,便是成绩最好操行最好的学生,那么,传授记录最明白,督促诵习最勤恳,责备儿童过这特殊生活最谨严的,当然就是最尽职的老师了。他们以为这个观念一定是不错的,这等方法又是万世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除了这个任务,小学教育就没有别的责任了。有时儿童对于知识竟不能容受,对于特殊的生活竟不能成为习惯,他们便非常恼怒,以为自己对于学生可谓倾诚竭力,无以复加了,而学生竟不体谅他们的苦衷,承教之后丝毫不产生影响,这不是学生的罪过吗?于是加以训斥和种种惩罚,幽闭,留级,甚至开除。惩罚之后,这些儿童如果仍旧在学校里受教育,教师还是照样只管授予知识,只管勉强儿童修炼德行。好像学校是一个模型,儿童是一种物质。玻璃厂里的做瓶子的模型,一定要把玻璃装进去才能成器,把泥土装进去是成不了玻璃瓶的,所以玻璃厂不要泥土。学校对于儿童也是如此。你若是个不中式的儿童,学校就认为是不能成器的,不合制造之用,定必将你剔出。

小学教育立足在前面所述的任务观念上,出现了什么结果呢?我见到许多进过小学的儿童,觉得他们并没有从受教育上得到什么幸福。其中也有学行真不差的,然而这样的儿童并不普遍,这就不能说是小学教育的效果。从社会的整体来观察,也看不出从小学教育上得到了什么进步。倘若一般儿童都不进学校,从儿童个人来看,从整个社会来看,也不过如此。这并非过激之词,试把许多受过教育的和没受教育的人混杂在一起,若从某些零碎的知识看,或许可以分别出谁受过教育,谁不曾受过教育;若从真的知识作为观察的着眼点,恐怕就很难加以区分了。

以前的小学教育没有效果,一定是任务观念有不惬当之处。为什么会有不惬当之处?因为担任小学教育事业的人把人生看得太简单太机械了。他们以为人生的种种行为,只不过是各不相关的表现,把这些各不相关的种种逐一学会,便是人生的真义。他们根据这个观念去教学生,列举出德目和科目来,向学生讲明这是什么意义,那该怎样修炼,有时还真个引导学生去学习。讲到老师的职务,便分出训导、教授、管理三大项,哪一事属于哪一项,划分得非常清楚,似乎彼此之间全不相关。这种设想是否谬误,只消看看我们的生活实际是否和它相应,就可以得到答案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未做之先总有一种需求,这就是目的;以为目的达不到,便是非常的缺憾;唯有朝着目的做去,觉得越来越接近目的了,兴趣也就自然来了;这样越做越有兴趣,结果便是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几曾想到这样做才符合德目所称的“勤”和“毅”?几曾想到为了要有“勤”和“毅”的德,我们才这样做?德目对于儿童来说,是绝对不会发生兴趣的。成人有着牢固的成见,不能自己破除思想里笃古尊贤的偶像,才会对德目产生病态的兴趣,并且成为种种德目的牺牲。教师把儿童当作固守成见的成人一样看待,真可谓“拟不于伦”了。把教师的职务划分为训导、教授、管理,从儿童的发展来看也不切合自然。教师预存着划分的观念,于是在教授的时候,只想着我此刻的职务全在于知识的传授,此外如养成良习、陶冶性情,都非所问。在训导的时候,只想着我此刻的职务全在于诏告善言,勉去恶德,此外如事务的经验与技术的修炼,悉非所及。这样做去,前者何异于贩卖的商贾?后者何异于传教的牧师?至于管理,计划事务的设置,稽核学生的功过,倘若离开了教育的本旨,便像商家的会计和社会上的警察了。教师既然如此,儿童的感觉会怎样呢?他们觉得一件一件零碎的知识,硬要他们理解、记忆、练习;然而这些知识并不是他们感到需要的,因而不发生兴趣;只为了教师谆谆督责,从旁逼迫,他们才不得不去理解它、记忆它、练习它。临了去考查他们,他们还并未真个理解,对他们的生活,影响非常之少。因为这样的授受,最好的结果也不过使儿童理解了老师的教授罢了。教师所教授的并不是切合人生的事事物物,儿童并不感到缺少这些知识的困苦,对这些知识自然无所需求,怎么会发生兴趣呢?教授怎么会得到成功呢?他们聆受教师训诲之时,只听得教师说:“你们应当这样!”“遇到什么时候,你们应当怎样做去!”他们可能会想:“我们觉得什么事有兴趣,高兴做就做了,你们所说的遇到什么的时候,我们什么时候才会遇到呢?即使遇到了,要先从脑子里去寻找教师说过的应当怎样做才去做,岂不麻烦累事吗?”如果儿童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不能认为毫无理由。也许他们并不提出这样的疑问,只觉得教师的训诲是枯寂的、虚玄的、拘束的,因而不加理会。也许由于特种的原因,他们早已养成了信仰教师的习惯,因而恪守教师的训诲,把教师的训诲作为立身之本,那么最吃亏的就是儿童本身了。

以前担任小学教育事业的人又把儿童的心理看得太简单太机械了,认为认识、联想、练习、应用等等都是各自独立的事,相互没有联络,没有整统的关系。他们无论教什么东西总是段落分明、按步循序,以为认识的时候只是认识,和联想等等无关,在联想的时候只是联想,也和其他无关。其实无论儿童或成人,他的一思一动,总是心灵和肌体的复杂活动。研究心理的时候固然不可不细细分析,按诸实际,哪有一件事像教师教儿童专练什么这样单纯?认识的时候,就是应用旧有的经验的时候;练习的时候,就是得到新的认识的时候;这其间参互错综,果就是后者的因,因还是前者的果,不必分开,也无法分开。如果要勉强划分阶段,以为按步循序,儿童便可以得到真的知识,其弊病就在于不顾整体的统一,忽略了根本。我不得不说这是个劳而无功的方法。

前面的两节说的是教师对于人生没有真实明确的观念:自己不明白人生的究竟,也就不明白儿童的究竟。换一句话说,便是不明白使儿童怎样才算真好。又因为不明白儿童的心理,所设计的德目和科目,以及教育步序方法,往往成为徒劳。而要明白儿童的究竟和儿童的心理,教师非先自觉不可。

教师在没有自觉之前,他羡慕往古,务求侔合,他的人生观只不过是一种虚玄的抽象的观念。这样的观念只能供空幻的默想,影响到行为,便成为笼统、散漫、迷信种种现象,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许多人以为人生的究竟只是要生活,这固然不错,然而怎样改善生活,使生活永远继续下去,他们就不去研究了。还有一些人什么都不想,对于人生的究竟从未形成观念,那就更没有可说的了。但是人生终究是实际的,不是虚玄的;生活终究是希望改善和永远继续下去的,不是随时敷衍而是需要有意识的。如果“胡天胡地”,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儿童受了教师的影响,他们的人生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又,教师的训导、教授、管理既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然而他们那欢喜观察、玩弄、仿效等本能,却仍然要随处发泄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如果不从合理而系统的路走去,就跑到了散漫无归的荒野。也有一些儿童,他们的本能薄弱,仿佛孱弱的种子,发出的芽细弱可怜,若不加培壅,等不到开花结果先就枯萎了,滋长发荣的本能就此永远埋没了。本能薄弱的儿童接受那不明白儿童心理的教育,就和这细弱的幼芽一样。——可知以前的小学教育,对于儿童没有积极的效果,消极的影响却随处皆是。

以前的教师有时也考察儿童受教育之后,有没有得到实际的效益;谁知一经考察就得了五个字:“他们不好学。”因而想,儿童不好学,或者由于他们不懂得功课的效益的缘故,于是细细地给他们讲这科有什么效益,那科有什么用处。又怕他们虽然很愿意得到这等效益,而没有途径,目的难以达到,于是学这科学那科的方法一一给他们讲个明白。这样试验了一番,哪里知道并没有好结果,他们的不好学依然如故。其实,这样的推想本身有两层谬误。第一,以为我们对于一件事物所以能达到“好之”的地步,一定因为羡慕它的效益,贪图它的用处;却不曾想到其中还有解决疑难和应付环境等种种兴趣。第二,以为儿童的心理和习性和深谋远虑的成人是没有区别的;成人对于事物力求精研,往往有为着未来的功利目的,便以为儿童的心理和习性大约也是如此。实则儿童的各种举措哪里为了什么未来的效益和功利?他们头脑里无所凭借,几曾忽然定出个预计表,而后才有举措?逢到疑难当前,他们只想去弄明白、去应付,所以他们只管自己玩弄、抚摩、观察、试验,在成人看来也许觉得可笑,而他们却有无上的乐趣。他们从解决疑难得到了快感,就欢呼跳跃,继续练习。因为对任何事物都有兴趣,他们就肯练习,新的经验就逐渐增多了。这是真的效益和功利,但是他们何尝先定下个预计表?可知儿童的不好学,一定是学校里的设施不能引起他们玩弄、抚摩、观察、试验的动机,因此不能使他们产生快感,结果就是使他们不高兴去练习。

我们且去考察一下小学校里的设施。我先说人们有一种弊病,凡是一种制度,大家受到了利益,就觉得这是最好的了,必须永远保存下去,不再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能使大家受到更大的利益。这种弊病是从“凡是成立的制度都含着真理”这个概念来的。不知任何制度所以建立,只因为当时可以使大家得到更多的利益,自然就认为是真理。时代向前推移,世事发生了变易,先前的制度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了,当然应弃去旧的,别寻新的制度。然而一般人却普遍地保守着先前的制度,不肯有所更改,以为仍旧可以满足现在的欲望,这是何等的顽固!以前的小学制度是当年比较有益的,也并非最好的,然而后人仍保守着,当作千古不变的定则。其中最显著的便是教室制度和用书制度。

许多事理往往非常浅显,而且眼前即是;人们看它过分平常,因而不加注意,于是总绕着纡远的道路,行那不切实际的方法。拿知识的获得来说,只不过是欲望、兴趣和努力相连续的结果。孩子看见人步行,非常艳羡,于是本着他的足的本能,努力学步,后来竟自己能走了。只有自己能走了,才可以算知道了走的意义,具备了走的知识。其实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与孩子学走一样。以前的教师以为这是孩子的状态,不适用于引导他们成为成人;学走路的过程,不适用于求知识:于是认为过去传下来的制度才是切当的授予知识的方法,哪里知道成人正是孩子的发展,求知识和学步的情形原来是一样的。

教室制度的好处,就在于节省教育的人力和时间,论它的起源,还由于宗教的遗制。于是历世相传,凡是学校都有教室,仿佛是天经地义。大家不想一想:这是最妥当的办法吗?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妥当的办法不使儿童受到牺牲,而能收到节省人力和时间的效果呢?我们试想,使欢喜活动的儿童离开了他们玩弄、抚摩、观察、试验的环境,坐在教室里,所占的地位不过一桌一椅,所见到的东西不出于一室之外,所接触的事物就是某某科目,这不是一种特异的拘束的境界吗?在教室里进行教授,教师即使能注意启发,引起旧观念,授予新事物,然而为什么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儿童没有预想到的事物来讨论呢?对于没有预料到的事物即使认真去讨论,哪里及事物当前,自己用思想去应付它那样亲切有味呢?即使有实观教育,得以验证,哪里及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事物,自己设法去试验它证实它那样有兴趣呢?在教室里是学习的时候,仿佛出了教室就不是学习的时候了。在教室里须要应用学习得来的知识,仿佛出了教室就不必应用学习得来的知识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印象呢?就因为教室是一种特异的拘束的境界。虽然并没有向儿童明说,然而事实如此,早已在暗地里默默诏示他们了。

书籍的效用在于传授以往的成绩,流布个人的思想。用书制度的好处,就在于使学生知道这些成绩和思想,并备遗忘。世间倘若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和发明,把人类的思想行为一一保留在书籍中,那么读书当然是重要的事。但是知识的获得并不专靠读书,读书不过是种种学习方法中的一种罢了。我们为了研究事物、应付事物,为了备自己参考,省却枉费心思,于是去读书。可见读书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后的目的。以前的人对于书籍的概念非常模糊,以为书籍便是知识,所以要得到知识只消读书,于是学校里就有了用书的制度。儿童进了学校,就觉得唯一的重务便是读书,但是不知道读书为的什么。久而久之,自己的生活,实际的事物,他们都淡忘了,心里就只有书籍了。儿童受到这样的陶冶,怎么能不走到知行不能合一的道路上去呢?也有能够知行合一的人,他们多是出了学校之后,从实际生活的经验中自己觉悟过来的。他们的心力全用在书籍上,或者注释,或者讲解,或者记忆,或者议论,自己只处于客的地位;有时也关系到自身,影响到生活,然而不过是摹拟书上所说的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知识并不是从实际的经验中得来的。真要收到知行合一的好结果,必须使儿童从实际中获得知识。书籍是非用不可的,是必需的,但是只宜于用来帮助思考,而不应该当作绝对的不可争议的结论。书籍中的种种结论,不是不可以用来做学习的材料,而且正是要使儿童获得的材料,但是怎样获得这些材料,必须让他们自己去经验;倘若经验之后,结论和书籍不同,其中的是非曲直还当诉诸事实,不当盲从书籍。总而言之,学校宜使儿童多多接触实际事物,使他们随处觉得有兴趣,随处可以研究,他们就随处可以获得切己的利益。学校里多备书籍固然是很好的事,但应当摆在图书室里,而不把书籍特定为儿童每天必须接触的东西,这样才能使书籍的权威不超出于实际事物之上。儿童要解决疑难,满足欲望,自己去观察试验,这和查考书籍一样重要。有人以为诵习了书籍,再用事物来做实证,也未尝不是什么办法。不知道我们是为了解决实际的事物才去运用书籍的,不是为了书籍上怎样说,才去找相巧的事物来做证明。所以实际事物是主,书籍是宾。如果照那些人的说法,就是主和宾换了位置,根本的观念先已谬误,还会有什么好结果呢?

儿童在进学校之前,自有他们的生活;进了学校,自然是继续他们的生活。所以两者必须顺着一个方向,不过在质的方面有所不同,便是学校生活比以前的生活合理而有系统。他们将来出了学校,终其一生,把学校生活所得的经验作为基础去应付事物,这才收到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倘使儿童一进学校,就把他们关闭在教室里,只让他们诵习书籍,他们的生活境遇可以说骤然改变了。生物的境遇改变了,能渐渐变化以求适应;儿童的境遇骤然改变,他们也会渐渐改变生活,适应那新的境遇。但是这种适应和深谷里的鱼变为盲鱼一样,是一种消极的倾向。学生出了学校,人家以为他们有知识了,他们也以为自己有知识了,实则上真实的知识,不知道究竟得到了百分之几。他们把活动的心性和丰富的兴趣,白白地埋葬在教室和书籍里头了。

有了用书的制度和教室的制度,就不得不分科目来教儿童。与实际生活相比较,就觉得科目的划分有简单和支离的缺憾。学校里选定了若干科目来教授儿童,教者以为儿童一定要学习了这许多东西,方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只要进了学校,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有兴趣没有兴趣,这些科目是非学习不可的。科目之外,关系人生的事物还有许多,这许多事物因为和日常的事物混在一起而无法区分,就没有列为专门的科目,就够不上教授的价值。儿童倘若在科目之外另有需要的事和感兴趣的活动,因为没有定在科目之中,在学校里只得舍弃而不去弄它。学校里只顾选定现成的科目,叫儿童来凑合、来购买,只为了教者的方便,哪里肯顺着儿童的需求来规定种种设施呢?不妨请教师自己来省察省察,这几个科目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包括得尽吗?这几个科目都是合理而且有系统的吗?只要学习了这几个科目,就能应付人生的种种事物了吗?这种划定科目的教授方法主客易位,不切实际,能不使知识和实际背道而驰吗?对这几个问题如果不能回答个“不”字,那么可以概括断定:划分科目的方法将使儿童误会科目就是他们的目的。这个误会深入于儿童的心中,科目的价值也就极其微薄了,因为既然把各种科目看作独立的目的,科目的价值自然只限于科目的自身了。若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一科目,他就回答,因为这是一种科目:学历史的原因就因为有历史这一科目,学算术的原因就因为有算术这一科目。科目各个独立,没有共同的出发点,支离破碎,没有相互联络之处,不切合人生的应用,并无实用的价值,儿童何苦耗费心力去学习这等没用的玩意儿呢?

话已经说了很多,现在把上面的意思扼要提纲,再叙述一遍:担任小学教育事业的人,他们的任务观念只在将知识授给儿童,还勉强儿童修炼德行。教育立在这个观念上,得不到良好的效果。这个观念的由来,是没有了解人生的真义,又没有明白儿童的心理。这样的教育“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会使儿童受到许多恶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不好学习,无从得到真知识,不能理会人生的价值。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从方法上讲便是教育的设施不得当,如教室制度、用书制度和分科制度。

我们要使小学教育得到真实的效果,必须先弄清楚以前的种种谬误,把以前的见解和态度尽行抛弃,求个彻底的改造。要知道以前的见解和态度,并不是一定不可以变更的,只要真诚地观察批评,种种谬误自然会显露出来,于是我们就有一种新的要求;有了要求,运用我们的思想可以得到新的经验和知识。这新的经验和知识,其价值就在支配我们的行动,帮助我们做出计划,使小学教育得到真实的效果。

第一,我们要明白新的人生观应当是怎样一种观念。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没有社会,我们个人就非常痛苦。这个社会,由于许多人欲求相同、利害相同、感情相同,才组合起来,做一致的有秩序的向前推进的行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个人的功利便是社会的福祉,社会的进步就是个人的快乐。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才知和能力,做那直接有益于社会的事。然而这也不单为社会,同时为了自己;因为社会进步了,自己便能成为更高尚、更合理、更幸福的人。又因为我和他人的欲求、利害、感情都相同,彼此相助,力量就愈大,收益就愈宏,所以我们尊重我们的伴侣,赞助我们的伴侣。彼此永永相助,社会永永进步,人类方始可以得到圆满的、普遍的、永久的快乐。

担任小学教育事业,便是一种帮助儿童、尽力社会,并有益于自己的活动。然而要使给予儿童的帮助确属有用,要使社会的幸福确有增进,要使自己对于本分确无遗憾,不是担任了就行,还得认清教育事业的意义。小学教育的意义,概括地说来便是使儿童在行为上得到新的人生观。要达到这个目的,须承认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而以教育做手段使学生养成这种种品德和习惯,以至达到最高的高度。那玄虚、抽象、仿效、克制、被动的人生观,当然不是现代人所应当具有的,当然不能拘守着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小学教育的意义既然认识清楚了,第二,我们就要想一想:知识究竟是什么?求知识的动机由于需求,没有需求,便得不到知识。所谓需求,就是满足现在的欲望,达到愉快的境地,所以知识是帮助我们计划、支配我们行动的。我们的行动要有意义,计划要收到效果,非有知识不可。我们不是先有了知识,才有计划有行动的。知识的价值全在于即知即行,当时应用。以前的教育叫儿童学习知识技能,预备着他们将来应用,所以儿童在学习的时候就很不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不是他们当前所必需的。教师说:“你们有了知识,可供将来应用;你们修炼品德,预备将来进入世间生活。”儿童就会想:“我们现在难道不生活在世间吗?现在和将来的分界线在哪里呢?现在的所作所为原来只是预备,那么都可以不算数吗?到了将来,就可以什么都不用预备了吗?”这等怀疑影响到实际,便是没有学习的诚意。如果改变以前的见解,认定儿童的现在就是他们整个人生的一部分;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需要他们自己去应用知识方能完成;那么他们在当前的环境中有所需求,自然会自己去研究,寻求出道理和办法来,还会自己去试验这些道理和办法是否切合实用,来证实它们的价值。经过这样的研究和试验,他们得到的便是真的知识。试问真的知识有不能支配行动、不和行为合一的吗?

教师有什么可以授予儿童的呢?除却物质的东西可以授受,属于精神方面的知识是谁也不能授予谁的。因为知识是求知者主观的欲望和兴趣的结晶体,离开了求知者的主观便无所谓知识,所以知识只有自己去求,别人的知识只能由别人去应用,我不能沾他的一些光。教师的真知识终究是教师的,与儿童没有关系;教师用语言和文字将古人的和自己的经验一一传授给儿童,即使这些经验是千真万确的、毫无疑义的,也不一定能使儿童得到真知识。因为这许多经验在教师固然已心领神会、亦知亦行了,在儿童也许不觉得需要,不发生兴趣。如果这样,这许多经验就不会加入儿童的知识的总和。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有时他们听讲看书,却不立即信从别人的经验;而运用自己的推想力去寻求实证和实验,最后得到了和听到的看到的相同的结果,这也是他们的真知识。但是这等情形不一定常常遇到,总要自己实际经验实际证实,才能得到真个理解。

我们既然认定知识不是可以传授的,那么对于儿童,我们决不能将现成的知识装进去,而要使儿童自己做将出来;不是使儿童学习了现成的知识预备应付将来的事物,也不是使他们只为了有知识而去求知识,而是使儿童从事物中寻求真知识,并用真知识来支配他们的行动。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识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怎样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社会的进步。他们何尝有为了有知识而求知识的观念呢?何尝觉得自己做了求知识这样一件特别的事呢?

知识的由来既如上面所述,那么第三,我们就要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说明一下本能、欲望和兴趣。儿童都有他们的本能,在粗心的老师看来,这没有什么意义,有时还加上一个“无意识”的评语,表示厌恶和不屑。其实本能正是教育的原料,如果不加以陶铸,对于人生不产生价值,所以无所谓善恶。如果能引导,没有一种本能没有积极的倾向,不过有的比较容易陶铸成良好的品德,有的比较难一些罢了。教师如果能留心儿童的本能,便可以在教育上找到扼要的手段,随时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儿童的某一本能倘若有善的倾向,便应该设法使他们尽量发展,渐渐成为有意识的习惯;倘若有恶的倾向,便应该设法引导他们转向积极,不使造成恶的结果。阻遏绝不是正当的方法,如果将儿童的各种本能阻遏净尽,教育就失去了原料,那还有什么教育?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欲望的起源由于感到缺陷。渡水不得,便想造船;致远累事,便想造车;推而广之,便是哲学科学,哪一件不是从弥补缺陷起源的。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当尽力的事务。顺着他们的欲望,并不是使他们纵欲肆志,而是不加摧残,不与违拗,引导他们满足欲望,归结到合理而有系统的道路上去。他们的欲望有时是不应达到的,或者是扰乱秩序的,这也不可以遏止(无论何人,欲望受到遏止将会何等懊丧!),最好用替代的方法以求补救。他们有了替代的欲望,不蹈空虚,不生恶果,终于得到了满足,那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快活!倘若为了维持秩序,不想个替代的方法,只一味遏止,秩序固然维持了,却断丧了他们活动的原动力,实在得不偿失。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所感兴趣的范围以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视若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平常大家以为我们的环境便是围绕我们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其实我们所寄托的只有我们经验过的一部分事物罢了。所以人的生活,以他的兴趣所及的事物来划定广狭远近的范围。一个人兴趣所及的事物很少,那么他的生活就非常狭小浅近。以前的小学教育,较好的也不过求教授有趣味,至于儿童是否真有兴趣,他们就不管了。他们这样做,怎么能不收到儿童的人生非常狭小浅近的结果呢?今后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他们养成终身的习惯。一个人影响他人的能力的大小强弱,多半靠他自己的兴趣的多少和深浅。无论何人,如果要影响他人,必须同情和了解他人的兴趣所在。所谓同情和了解,就是从他人的观点去看当前的事物。所以教育者需要扩充自己的兴趣范围,更需要真切了解儿童的兴趣可能涉及的范围。

要使儿童经常有求知识的动机,须要根据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方法来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教育者要尽这许多义务,仿佛戏台上值场面的人,把种种事物都安置妥当,但是怎样表演怎样说白,还要让演员自己去做。教育是有最终的目的和价值的准绳的,教育者的义务便是使儿童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知识,确定他们的新人生观。如果能给儿童布置个极其适当的环境,自己却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且使儿童也忘记了我是个教师,只觉得我是他们的环境之中的一个同情的互助的伴侣,这才是今后所需要的教育者。儿童和教师生活在一个环境里,彼此是同情的互助的,那么学校便是社会,学校生活便是社会生活。

小学教育设施的要义既然如以上说的,那么第四:小学教育的设施应当怎样安排呢?以前的制度既然造成了种种恶果,必须根本铲除,才有改造的基础。今后小学必需的设备是会场、工场、农场、运动场、试验室、娱乐所、图书馆、博物馆、卫生处等,一个学校便是一个社会;因为各种设施都是从现在创造的,可以脱去历史的拘束,进入比较圆满的境界。儿童进了学校,只是与各种事物相接触,只是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做;有必要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到会场里去讨论,会到图书馆里去看书。他们对于环境,兴趣所及有所不同;他们各从所好,随时运用心力和体力,或是工作,或是游戏,来满足各自的欲望,便随时长进经验,随时有所创作有所进步。教师对儿童自然要担负帮助和指导的责任,但是教师自身也随时长进经验,随时有所创作有所进步。教学事业就是教师的社会生活,帮助和指导儿童就是他的“尽其所能”。

照上面所说的,儿童在学校里便知和行合一、修养和生活合一。他们的本质是创造的、进化的,所以教育愈进步,他们便养成更健全的人。同时,这样的学校生活便是社会生活,而且更有系统、更有价值、更有改进的精神。他们并不觉得进了一个特殊的境界,游戏依旧,工作依旧,社交依旧,却不知不觉得到了做社会中的一员的经验。全社会都包含着这样的个人,社会便永永改进!

1919年11月4日作,

刊《新潮》2卷2号,署名叶绍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