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村农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劳力估计

在导言中已说过,我将从土地利用中劳力方面入手说明禄村人多于地的比率,因为我认为劳力的供过于求,是内地农村雇工自营的农田经营方式的基础。因之,我们在这里一定得先对于单位农田上各种农作活动中所需劳力作一估计,根据这些估计,我们才能指出禄村农业中劳力的供求差额。

怎样着手来估计农作活动所需的劳力量呢?第一步我得先问自己:在禄村的当地人中有没有知道每节农作活动中所需劳动量的?在农田上劳作的人是否记得他在每一丘田上,在某一种活动中,花过多少时间?若是我们随意拉住一个在农田上劳作的人,问他这劳力估计的问题,他时常会说这可没有数,除了插秧收谷等工作比较上是整批整日工作之外,很多活动是零零散散的。在甲丘做一上午,在乙丘又做了一下午,于是计算每丘做了多少时间,就得费一些计算,普通农民不大耐烦来这样仔细的推考。在那些整批整日的工作中,又时常是很多人一起做的,每一个人每天做多少工作又不是直接就可以说出来,因之,劳力估计的知识并不是每个农民都有的。可是禄村有没有人在那里对于这问题打个算盘呢?有的。在下文中我将详述禄村那种雇工自营的方式,在这里可以简单的先说这方式是指在村子里有不少小土地所有者,他们自己并不下田劳动,而是雇工来做的。他们既然靠雇工来经营农田,在每节重要农作活动中要预先知道在他们的农场上要雇多少佣工,几天之内可以做毕,要花多少工资。而且在事后,也时常记得在哪一节农作活动中付过多少工资,从工资的总数上,他可以记得一共雇了多少工人。换一句话来说,劳力估计是雇工自营的人们所必有的知识。

我的房东就是一个雇工自营的人,我们依着日历逐项的讨论,他拿了算盘,算给我们听,他一共有几工田,哪一节活动中,花了多少钱请工人,合起来是1工田多少人工。他说自己并不精于计算,可是有一位精明的周二爷,“走路都在计算的”。关于这些他全有数,由他的介绍,我们就和二爷又逐一计算了一遍。除了那些他们认为说不上用劳力的工作,好像播谷,碾谷之类的工作外,我们得到了一张劳力估计的底稿。

第二步,我就多方设法来校核这底稿上的数字。校核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逢着有这些知识的人就问他们的意见,看有没有出入;一是以实例来计算,好像掼谷时,我就问了好几十家,哪一天掼多少田的谷子,用了多少人。最初的底稿虽则有些地方在校核中曾修改过,好像收谷一项中二爷没有把背谷子回家的一项工作列入,但大体说来是很正确的。当然,我已说过,这里所用的单位是以佣工的效率为根据,所以若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农田上工作,或是包人家的田来劳作,效率比较高,所需劳力量(以一人一天为单位计算时),也就比较低了。

各种农作活动中所需劳力是依技术而改变的,所以我在劳力估计的数目后面加上一个括弧,说明活动中所用的工具。

总结来说,在禄村,1工种豆并种稻的两熟田上,一年在农作活动中,一共需要女工103个人工,女或男工15个人工,男工85个人工,一共是203个人工。

我的估计若和L. J. Buck的估计相比较,有相当的差异,不妨在这里一提。据Buck在华北,华中及华东七省的调查,“谷类所需的人工以稻为第一,通常的稻每公顷(Hectare)需117人工单位,而糯稻则需142人工单位”。(6)有四处,他调查了关于蚕豆所需劳力,是每公顷91.14,108.52,73.81和89.06人工单位;平均是90.63人工单位。他所谓人工单位,“系指每一普通工人在每天10小时内所能成就的工作量”。后来,他又调查西南水稻区的情形(云南即属此区),通常的稻每公顷需137天的工作。(7)这里他没有说一天工作是多少时间,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他第一次的调查,假定第二次的调查所用单位也是10小时。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些数目全化成100方公尺内农田上所需每天10小时的劳力多少单位了。

表2 劳力估计的比较

    
      
         Buck(1930)         Buck(1938)         禄村(1939)
稻(普通)         1.67         3.38         4.40
蚕豆         0.90         1.26         1.24

在比较中可以见到云南的稻作所需劳力特别高,较华北,华中,华东的平均高出一倍以上。这一点很使我怀疑的,因为依我在江村的印象(可惜当时没有对于劳力加以估计),似乎在灌溉上,江村农民要费很多的劳力。在云南因地势倾斜的原因,不必在水车上日夜做工。为什么云南的稻作反而需要一倍以上的劳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以云南来说,Buck的估计较我的估计为低,可是在他所列表下有一附注,“西南水稻区中太高的数目曾经删去,不列入平均数中”。(8)也许这被删去的数目正和我的估计相近,可惜Buck没有把删去的理由说出来。


(1) The Chinese Year Book,1937,第37—39页。

(2) 见中华文化基金董事会编,《中国分省图》,云南省分割,商务印书馆出版。

(3) 依禄丰县政府所存地图的比例估计。

(4) Peasant Life in China.

(5) 《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278页。

(6) Chinese Farm Economy,1930,第227页;《农家经济》下册,第323页。

(7) 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1938,第302页。

(8) 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1938,第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