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访拉卜楞寺
甘南行的最后一站是夏河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甘青地区喇嘛教的圣地,每天有从各方来的藏族善男信女到这里朝拜。他们绕着寺院打转,口中念念有词,有些甚至每步一叩,四肢舒直,五体投地。拉卜楞寺自从开放以来又成了各国旅游者的胜地,他们手持相机,东跑西窜,寻觅新鲜镜头。
我去拉卜楞寺既非朝圣,又非猎奇,也许可说是还愿,偿还我很久以来的宿愿。人类学这门学科里最难念的一课应当说是宗教。一个无神论者怎样去认识另一个民族的宗教精神世界呢?耳闻不如眼见,我总想有个机会亲自访问一个藏族地区的喇嘛教寺院。这次既然到了甘南,怎能不去久已闻名的拉卜楞寺呢?8月16日午休后,我们从合作启程去拉卡楞寺的所在地夏河,行程只有70公里,但因正在修筑公路,傍晚才到达。
车子在曲折的山岗里走了半天,夕阳西下时,接近夏河,眼前豁然开朗。遥望山谷里一片人烟稠密之区,平顶土屋中矗立着不少寺院的金顶。公路穿过市区,一座座宏大的庙宇,闪过眼前。夏河市容别具一格,和临夏、合作迥然不同。直到此时,我们才真正感到身入藏区。
拉卜楞寺初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正是《平定朔漠方略》编成的一年。这一年可说是清朝统一版图的鼎盛时期。其时与清皇室联盟的青海和硕特蒙古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创议在他的势力范围内的甘青地区建寺,一方面迎合清廷“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政策,一方面用宗教巩固他的地方势力,他物色到了本地出生、正在拉萨“留学”的嘉木样大师,迎他返籍选择扎希奇谷地建筑这个寺院。最早称扎希奇寺,后来因为嘉木样的名声大振,就用他住所专称拉卜楞作为一般习用的寺名,而且在拉卜楞寺的势力扩大的过程中又被用成该寺控制地区的地名。
该寺创始人嘉木样一世,从他的传记来看,是一个好学深思、在神学上颇有造诣的喇嘛教徒。他矢志要在他的家乡建立一个可以和拉萨匹敌的喇嘛教佛学中心。拉卜楞寺不只是一般祀奉神明的寺院,而主要是个喇嘛教的高等学府。从嘉木样一世起,拉卜楞寺在230年中不断发展,陆续建立了6个学院,不但在神学上,而且在天文、历算、医药、艺术等学科上都有专业设置,在保持和发扬藏族文化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拉卜楞寺作为一个高等学府,它的主干部分是嘉木样一世创业时(1710年)建立的闻思学院。在这里进行喇嘛教经典的基本训练,因而也是藏族文学的研究中心。学习时间最长,课程也多。解放前在学院学习的经常有3000喇嘛。其次是续部下学院,也是嘉木样一世1715年建立的,可称之为神学院。第三是时轮学院,1763年嘉木样二世所建,可称之为艺术学院,学习宗教舞蹈和音乐。第四是医药学院,1784年嘉木样二世所建。第五是喜金刚学院,可称之为历算学院,1881年嘉木样四世所建,学习天文和算法。第六是续部上学院,是与续部下学院性质相同的神学院,1939年嘉木样五世所建。在这五个专科学院里学习的喇嘛为数较少,最盛时也不过百余人。
作为一个高等学府,该寺有严格的学制、课程、班级、考试和学位。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入学,但必须拜一个在寺的有学问的喇嘛为师。一个老师只收少数学生,负责指导他们参加各学院各班级的日常功课学习。学生的生活都得自理,对寺院或老师不交学费,但要为老师服役。师徒之间存在着亲密的关系,听来他们确有尊师爱徒的好传统。寺内所有喇嘛都是由自己家庭供养的,只在有人来寺布施时才能吃到“大锅饭”。每个学院的公共厨房里都有个大锅,可以煮几百人的斋食。普通喇嘛生活清苦俭朴,当然寺庙本身过去拥有巨大的财产,因为许多信徒甘心情愿地把一生劳动的积累,一下子都施舍给寺庙,自己再去过乞讨的生活。
这座藏族的高等学府在群众眼里只是一般的大寺庙。在这里进香朝拜,做功德,祈求来世的幸福。我这个世俗者的心里实在有说不尽的感叹。这是一种社会制度,一个人生出来就在这种制度里成长,把这种制度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规范视作当然,封锁在这笼子里过一生。他们那种忠厚虔诚的性格只应引起人们的尊敬,但是他们所得到现世的报答却是艰苦和悲惨,那又怎能使我心安呢?
我这次到拉卜楞寺做客被视为嘉木样大师的上宾。承蒙他和我同起同坐、同车出游,我对他的热情真是不胜感激。出行时,所遇到的藏民无一不毕恭毕敬地低着头,鞠着躬,摊开双手,站立在路旁。车子一停,他们就一拥而上,把头伸过来,意思是要求我们摩顶,有人甚至用头冲撞我们的汽车,这些行为,完全是他们内心世界一片虔诚的自发流露。我对他们真是感愧交加。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因为他们是有理想的人,没有理想怎能这么虔诚?但是他们自小从社会接受的理想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如果一个无神论者也可以用祈祷来表达他的心愿,我很想祈求他们所信奉的神明能允许他们在现世预支他们后世应得的报应。
我参观拉卜楞寺的藏书院和医药学院时,听到闻思学院1985年失火的事件。当我看到这么多珍贵的经书重屋叠架地堆积在黑黝黝的经堂里,想的却是这样一大批藏族文物的安全保障。与其受灾之后动用大笔款项去重建,实在不如赶紧采取一些防卫措施。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我是18日离开拉卜楞寺返回兰州的。朝发夕至,乘对草原印象犹新。在车上口吟一绝:
朝辞甘南古寺前,千寻高原早入秋。
草香醇处如容醉,牛羊同群不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