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培养人才第一
按上两节所谈到的关于林牧的情况来看,把甘南建成藏族现代化的跳板是不是空想呢?我看不能这么说,但得承认,要实现这个设想确是要费一番工夫。甘南理在藏族现代化上先走一步,就得恢复林牧业和发展工业。发展工业一要原材料,二要能源,三要技术,四要资金。我说的不是空想,是因为甘南在原材料和能源上底子好,得天独厚;我说还得费一番工夫是因为技术和资金两不足。
得天独厚的资源主要是指森林和牧场。现在情况诚然不那么好,森林还在破坏,草场还在退化。但是情况一明,扭转局面决心就大,领导上确实是在为改变恶性循环、朝着平衡生态的方向努力,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金饭碗毕竟还是金饭碗嘛。
说到能源,甘南不用愁。它有两条江,即白龙江和洮河。它们分别是长江和黄河的上游,水势湍急,落差很大,大可发电。据估计可以利用的水力资源有2400万千瓦。现在只开发了20万千瓦,还不到1%,可谓潜力巨大。
技术和资金不足是甘南发展工业的最大困难。技术要人去掌握。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或已经掌握现代工业技术的人在少数民族中确是不多的,甘南也不例外。要迅速发展甘南的工业,第一位重要的是必须抓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人才之关键又在于教育。说到这里我们不妨了解一下甘南的教育情况。
民族地区办现代学校教育可不简单,民族间语言不同。如果缺少会说本民族语言的教师,上课时学生听不懂老师说的话,教学实际上是无法进行的。甘南在1974年前就碰到了这个困难。甘南人口几乎一半是藏族,但是连小学都找不到合格的藏族老师。请了汉族老师来,学生不懂汉话,教室里秩序很难维持。据说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念书时,学生乱闹,他大声喝了声“不要吵”,全堂顿时齐声跟着说“不要吵”,还以为是在念课文。这样的课堂自然吸引不住学生,学生到课率很低。有些家长索性不让孩子上学,入学率因之也很低。
1974年以后,情况好些,少数小学里对藏族学生用藏语上课了。目前这个问题据说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但是教师质量不高,小学的入学率还不过64%。我没有得到分民族的统计,说不出在入学率上藏、汉的比例。
这里的中学,除了民族中学外,其余都用汉语上课。之所以可以请汉族老师,是因为藏族学生已经学会汉语,语言上没有隔阂了。但是要到外地去请老师上高原来执教又很不容易。尽管已经采取优惠政策,在甘南工作的干部一律有高原津贴,现在一个小学教师每月的工资可以有100元,中学教师150元,可是这点优惠吸引力并不大,甚至留不住人。从1979年到1985年这7年里,省里分配到甘南来的师资名额为193人,实际报到的只有157人,同期调走的教师为96人,结果实增仅61人,平均每年不到10人。分配来的是新手,调走的大多数是老教师。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教学质量是很困难的。根据当地教育机关的统计,目前各中学共有教师1400人,缺额达469人,竟占1/3。
另一方面,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甘南录取的大专院校新生共605人,每年约75人,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回来的极少。甘南不仅教育战线上人才流动出现出超,其他战线上同样发生人才外流的情况,主要是外地干部要求回原籍工作。
当地人才要当地培养最为可靠,这是这几年的一条经验教训。甘南教育战线已有打算,他们准备设立一所培养本地中小学教师的师范学院。这所学院的师资又从哪里去请来呢?这又回到老问题上了。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摸到教师的心理,要把他们调到高原来是困难的。有句话说:“上珠穆朗玛峰不怕,因为下得来,去甘南可不成,一去回不来。”因此,他们想出了个办法,这个学院筹划着要同兰州师范学院联办。教学部分由兰师负责,拨出一部分兰师的教师来甘南担任教课,每周、每月来回,半年、一年轮换都行,经费由甘南担负。
联办学校是一个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新构思,在甘南这样离开城市不远的民族地区是具有可行条件的。我想各地民族学院是否可以考虑采纳这种创见,灵活机动地发挥民族教育师资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就地培养本民族的工作干部。当然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有待于甘肃省政府和兰师是否有决心、肯出力把甘南迅速发展起来。
甘南藏族的现代化可能是整个藏族现代化的先行者,而走上这条道路的第一步是培养人才,教育要先行。要办好教育,师资的培养又是第一位的。我对甘南师院的创建寄托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