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几年,为了贯彻种草种树、治穷致富的方针,甘肃省拨出专门的款项和粮食,补助给种草种树的农户。在定西,按照耕地种草和三荒地种草的等级,种1亩草分别补助5元或2.5元。这种以钱、粮补草的办法在初始阶段是有效的,它起到了提高群众种草积极性的作用,可是随着种草面积的不断扩大,以钱、粮补草的效果却越来越弱,甚至还引出了新的矛盾。

据介绍,因种草同进一步的经济利益还没有挂起钩来,在初步解决了烧的问题以后,有许多农民种草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和可以拿到补助款还在继续退耕种草。因此,有个别乡、村虚报种草亩数,还有个别农户上年种草,下年度又把草地翻过去种上了粮食。

由积极种草到消极应付,原因就在于草的价值在定西农民心目中发生了变化。过去,因缺柴草,有救济粮也变不成锅里的饭,因此,那时人们视柴如命,加上种草还有补助,种草的热情也就自然高涨起来。可是,现在的定西,柴垛成行,干草有余,人们也就不再用煮饭不大方便的节柴灶,而将大把的草丢进炉膛中烧掉。柴草余量较多的农民,还觉得储草是个不必要的累赘。听说干部在动员一位家中只养1头小猪,却有3年存草的青年农民完成种草任务时,他反问道:草不能当饭吃,你还叫我种,难道让我吃草?

草不能当饭吃,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种草种树,恢复生态平衡这件大事必须与农民切身的经济利益相联系,成为群众致富的手段,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

草固然不能当饭吃,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草可以转化为吃得更好的“饭”。在我的家乡吴江县,有好几个乡都腾出一些亩产超过千斤的好地栽种花卉和席草,还办了花木公司和编席厂,农民的收入远比种粮食高。在内蒙古,听说牧民不时为争草而发生纠纷,原因就在人食牛羊,牛羊吃草,草通过牛羊的转化成了他们生活的“食粮”。民以食为天,草的争执自然性命攸关。

因此,草的转化就不单是自然生态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文生态如何与自然生态协调平衡的大课题。这里所说的人文生态,是指社会劳动力,据其所处的经济地理条件和它达到的智力水平,形成何种生产结构以达到最高的生产率,以及劳动力的组织形式、劳动成果的分配形式等达到最佳配合的历史进程。说通俗一点,就是人们干什么最为有利?怎么干才最有效?

从定西的实际情况看,该地区共有1076万亩耕地,其中在靖远、会宁北部和临洮、渭源西部有引黄河、洮河之水灌溉的水田112万亩,有梯田260万亩,其余绝大部分是广种薄收的坡田,坡田中已退耕种草的为280万亩。如果我们把在一般年份平均亩产粮食约100公斤上下的梯田也算作适于耕种粮食的土地,再加上旱涝保收的水浇田,共计372万亩,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3强。除了水田,定西有90%的耕地要靠雨水滋养。然而据统计,全区耕地有70%以上处于年降雨量小于500毫米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还有一小部分耕地在海拔2300米以上。

土地状况和自然条件表明,定西很大部分地区不宜种粮而适于种草。这两年栽种的280万亩草地长势良好也说明了该地区的种草优势。

有种草的优势,然而人们并没有在种草上得利。问题就在于草的转化还不具备条件,自然优势受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它不仅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了种草无用的证据。

鉴此,定西的干部意识到,以钱、粮补草的老办法应当改变。要发挥优势,就得从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着手,大力发展畜牧业,为草的转化提供条件。他们设想将原来的补助款粮作为牧业生产的基金,发放扶助性的低息有偿贷款,实施以牧促草的新措施。

在定西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说是为生产力的提高找准了突破口,走上了正道。可是从原有的经济结构上看,牧业不是正业。因此,要实施以牧促草的措施,必须认识定西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