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留下的问题是:边区大企业怎样扩散它们的技术力量,带动全区的工业发展?我带了这个问题观察包头的情况,看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具体事例。

上面已提到,不论包钢还是包头的其他国营大企业,过去基本上都是封闭性的“大而全”的单位,封闭性的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办社会,职工和他们家属的生活,包括孩子的就学和就业问题在内,企业全都得管,最后不得不采取“顶替”的办法来安置职工家属,但是包头这些大企业近十年来每年待业的职工子女有上千人,只靠“顶替”解决不了问题。

另一个解决职工子女待业问题的办法是办所谓的大集体。我起初听到这个名词实在不明白,一问才知道,他们先把待业的职工子女集中在厂里训练,然后把他们分散到各车间去帮师傅们操作劳动,实际上是当了工人。但是由于没有招工指标,他们只能是“计划外用工”,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低于正式工人。

人口在继续增长,“大集体”也不能无限扩大,于是又出现了“二集体”。“二集体”是把待业的职工子女组织起来,成立各式各样的加工厂,承包大企业的活,或成立各种劳动服务公司为大企业打杂。“二集体”和“大集体”的不同之处是,这些公司是按“全民所有、集体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建立的。现在这些“二集体”的工人每年还在增多,不得不一个个再分出去,成了“三集体”。

从“大集体”到“三集体”都是封闭性企业用来解决本单位由于人口增殖而发生青年就业问题的办法。由于这些青年都是职工子女,所以大企业和这些“集体”也是由亲属关系联系起来的。懂得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个企业实质上成了一个大家庭。主干企业像是家长,“二集体”像是长大了的子女,分房自炊。分房自炊的集体实际并不脱离主干企业,和没有分家的子女并无两样。

主干企业采取了“派、请、培、帮”的办法来照顾他们分出去的“集体”企业。“派”就是由主干企业选派有经验的技术骨干去担任“集体”企业的各级领导,而且明确规定这些领导干部是向主干企业负责,主干企业随时可以撤换他们。“请”就是聘请退休的老技工、老干部当“集体”企业的顾问和老师,进行传、帮、带。“培”是选择“集体”里的青年职工到厂内或厂外去深造。“帮”就是主干企业在资金、材料、设备等方面无偿贷予集体企业使用,并且协助后者开发新产品,推广销路。总之,是大家庭里家长对待分房自炊的儿女们的一套传统做法。他们之所以做得那样自然,那是由于这种所谓“大集体”“二集体”的设置实质上是按传统家属模式行事的。

如果我们在包钢看到的有些集体可以称之为大家庭里的分房自炊的模式,那么我们在内蒙古第一机械厂看到的却是儿女分家自立的模式了。一机厂开始也走过分房自炊的道路。但是,现在他们遵循中国亲属制度的轨道,又向前走了一步:在生产和经济上能够自立时,就让它们独立。独立是指不再作为主干企业的一部分,成了名副其实的集体所有了。

我是初次在工厂企业里进行社会调查,没有料到一开始就见到这样的经营方式。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具有日本特点的“Z”型经营模式了。看来现代工业引入东方国家,确实一下子离不开当地民族特点。

从包头见到有限的事实中,做出具有概括性的理论为时过早。但是在包头所见到的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用亲属原则来经营我们的企业,甚至其他社会机构,恐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亲繁殖的现象显然不限于边区一隅。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且不论上述这种近亲繁殖的企业扩散的方式是否利少弊多,我们可以想象,只靠这种方式是很难贯彻“包钢带动全市”方针的。利用亲属关系来进行扩散,实质上是企业封闭的结果,不能认为是一种开放的模式。大型企业真正的扩散是不能走亲属渠道的。不过我们毕竟在包头见到一些开放性扩散的苗头,虽然还没有成为一种趋势。

包头地方国营拖拉机厂生产的小四轮拖拉机,就是在包头国营大企业一机厂的帮助下投产的。一机厂为拖拉机厂提供技术资料,做好某些生产准备,还派了技术人员协助解决技术难题,在投产过程中又为小厂培养了技术人员。这样才使“小四轮”在内蒙古转动起来,并成了一种畅销产品。又如包头内燃机配件厂接受国营大企业的外协任务,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在这基础上用两年时间从美国引进了内燃机活塞的先进技术,成功地搞出了一代新产品。

包头的内蒙古第一机械厂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主动与地方企业联系,对地方企业的设备状况、生产能力、技术力量、质量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把适合于地方企业制造的零部件委托它们制造。同时还把一些地方企业的人员请到自己工厂里来,召开专门会议,把准备扩散的零部件提供给他们选择。在地方企业承担制造零部件时,一机厂还提供锻料、铸件毛坯等等。以大企业为中心,采取产品扩散的形式可使各级企业成龙配套,协调发展,在技术上、人才上、产品上以及经营管理上,国营大企业对地方企业进行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能量扩散是边区发展工业大有前途的一条道路。

最后,包头的大企业究竟具不具有扩散或辐射的能力呢?我们见到大企业里人浮于事的现象,曾问过一些厂长和经理:如果允许他们精兵简政,在维持目前生产任务的条件下,有没有多余的人力可以转移?他们回答说,只要现有人力的一半甚至1/3就够用了,况且这还没有把机器设备的更新估计在内。如果这个估计是实事求是的,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城市企业和农村一样会发生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由此看来,智力和人力的扩散是边区大企业本身的需要,其中部分有技术的人员,可以转移到地方或乡镇企业中去,一部分非技术人员则可以转移到方兴未艾的第三产业。这正是边区企业逐步走上开放的有效途径。

我在包头访问只是为今后关于边区开放的调查研究做一些破题的工作。着眼点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是按所见到的和想到的做如实叙述,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