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从徐州市,我们东行入连云港市境。连云港市除市区外有3个县。这3个县都不是一县一镇,而是一县多镇了。东海县的县城在牛山镇(1.5万人),西有桃林镇(1万人),赣榆县的县城在青口镇(2.2万人),东有海头镇(1万人),南有沙河镇(1.1万人)。灌云县的县城在伊山镇(3.6万人),北有板浦镇(1.2万人),东有徐圩镇及扬集镇(7000人)。连云港市府所在地新海区(23万人)外,北有猴嘴镇,南有南城镇(6000人)。除了县城所在镇,上面这些镇都没有建制,因为据当地的干部说,没有建镇的原因是想取得税率的优惠(现在对乡镇工业的优惠税率已经取消)。事实上一般都承认这些地方是“镇”,在我们所用的地图(1∶100万)上,许多在地名后有镇字。凡是地图上不加镇字,而在当地政府给我们的材料上称“镇”的,我们在上述地名后都加上*号。
徐州市的一县一镇,连云港市的一县多镇,在地名上徐州市范围内没有“镇”,连云港市范围内没有“集”,这些明显的对照固然值得注意,但是实际上的区别并不是那样绝对。我在叙述集市时已说过,比较大的集市上都有经常营业的商店,而且很多前门是店,后门是田,亦农亦商,集上有多少非农业人口不易计算。一到赶集的日子,就有许多本街道和附近各村来的人在街道两旁摆摊子,出卖批发来的货物,他们只是间断性的临时商人。还有许多农民背着自己生产的鸡蛋、蔬菜等等到集上来出卖,卖得了钱,就在集上买他们所要的东西回家,他们还不够格称作“商人”,只是进行交换的生产者,在徐州一带的集市上后面那两种人比较多,固定的商店比较少,也许就因此称集不称镇。
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桃林镇和赣榆县的沙河镇平时有比较多的商店和工厂经常营业。桃林街上有20多家企业,其中3家是有名的酿酒厂,还有40几家商店;沙河街上有针织厂、面粉厂和大小商店。但是一到赶集的日子,四方客商,蜂拥而至,赶集的人平时在2万人以上,春节和会期(指传统的集市大会,有些地方称庙会,一年有好几次)多至5万人。如果在赶集日子去参观,它们和睢宁县的大李集并没有多大不同,但不在赶集的日子,大李集的面貌就不如桃林和沙河了。所以“集”和“镇”的差别在苏北主要是集期从间隔到连续,营业从临时到经常,门面从摊子到商铺的变化。由于商店多了,天天有贸易活动,像桃林和沙河那些地方一般就被称“镇”了。在苏北被称为镇的地方一般依旧是赶集的地方,每逢集期四乡来的人就多。人数尽管多,但生产者之间交换性质的贸易额却比较少。只是在一些赶集人数在几千人的小集市上,商店和摊子少,生产者之间的交易在比重上才多些。这类小集民间称作“青菜集”或“草鞋集”等。看来,集市必须分大小和层次。商店、摊贩的营业额的增长和集市的大小相关,最后也就成了“集镇”。
我们这次到苏北访问,正当各市县领导干部开会传达贯彻今年1号和4号文件,宣传提高农村商品生产,积极发展集镇的战略方针。同时干部和群众都听到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智不进”这句话。因之,当时已不是要不要搞乡镇工业、要不要发展集镇的问题,而是搞什么工业和怎样建镇的问题了。
在建镇问题上,我们感觉到有些人似乎还认为只要在原来的集市上设立些行政机构和挂上一个新牌名就可以了。事实并不这样简单,所以有必要把集(市)和(集)镇的区别再着重说一说。我们认为只有在农村相当高水平的商品生产基础上才能形成名符其实的镇。而高水平的商品生产单是靠农业是不容易达到的,还必须发展乡镇工业,苏南有镇无集可能和很早就有生产商品的农村手工业有关,而近年来乡镇工业的发展更使集镇兴旺了起来。农村传统工业不发达的苏北,单纯依靠农业商品生产的地方,集市已经足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甚至集市还处于一定的优势,所以集镇也就不易发展。工业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的商品生产不同,不仅需要出售产品的市场,还需要产前原料的供应和户中的种种服务,乡镇工业的经营更大地依赖于作为农村经济中心的集镇。这样看来,苏北要建镇还有待于乡镇工业的兴起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商品化,也就是说,建镇包含着在原有集市上进一步发展乡镇工业。
苏北的农民温饱问题刚得到解决,只有很小一部分农民开始富了起来。温饱靠农业,富裕靠副业和工业。乡镇工业上苏北比苏南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在上面已说过,据当地干部的估计徐州市区的工矿业除外,郊区和6县的工农业产值上的比例还是三七开,而连云港的工业比重略高,大约是四六开。这种估计和我们在东海、赣榆所参观的几个集镇的印象是符合的。但是还没有用统计资料来核实。徐州市原是省属市,统计数字和所属各县容易划开,而连云港市区本身据说是3个镇联合构成,至今在地区上还是不相连接的。哪些企业应当划归乡镇工业还不那么清楚。如果只从所有制上着眼,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一共1002个(占企业总数的80%),而产值只有3.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数的28%)。我们知道有一个时期,集体企业办得好了就会收归全民所有,所以单从所有制来划分也不能真正反映乡镇工业的比重。这些问题将留待进一步研究。
从现在资料来看,乡镇工业在苏北还是不发达的,只有扬州去年产值超过20亿元(其中大部分应划归苏中区),其他各市都不到10亿元,盐城7.9亿元,淮阴4.3亿元,徐州是5.3亿元,连云港如果以2.8亿元计算,是居末位,但是以地区来说,面积最小,只包括3个县,相当于淮阴市的四分之一。大体说来苏北一个市的乡镇工业,产值上只相当于苏南四市里的一个县。这是因为苏北的乡镇工业起步比苏南迟,在今年1号和4号文件下达之前,乡镇工业一般说来还没有被认真作为发展方向来对待。
由于起步迟,乡镇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基础较差。当农民吃饱穿暖要求富裕的时刻,国家的政策已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专业户的发展。这种历史条件和乡镇工业起步早的苏南就有所不同。苏南乡镇工业是在公社制度下起步的。公社、生产大队以及生产队作为集体单位办工业,资金是集体积累,经营和分配由社队领导,经过了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期,社队的集体经济实体大多已经巩固和壮大,底子比较结实。
苏北乡镇工业起步迟,联产责任制落实得早,个体专业户发展得快,因此,我们很想知道专业户对发展乡镇工业所起的作用。那些在苏南早期就由集体经营的企业,在苏北是否将先由专业户或经济联合体开始经营,其后又将怎样发展成地方性的集体或超越地方的同业性的集体企业?这些问题还有待今后加以观察和研究,现在还只看到一些苗头。
据赣榆县提供的资料,今年该县专业户近6万户,经济联合体1087个,发展相当快。赣榆县委1984年3月编了一本《勤劳致富一百例》,提供了该县自从三中全会以来“两户”的109个具体例子,其中工业(修理、农具、加工、建筑材料、采掘)42例,商业运输10例,养殖28例,种植27例。可见这些专业户和重点户主要还是经营家庭副业,养猪、养鸡、种菜、种果树的能手,一面兼种口粮田,一面发展专长,收入近万。其中带有集体性质的有一户养鸡专家,除自家养鸡外,建立了47家联系户,给他们技术指导和提供雏鸡。还有一例是4家共同承包一条小渔船,出海捞捕,按劳分配。在工业方面组织形式比较多样,最多的是个体户单独开办或承包一个企业,如烧窑、修理、箍桶等小作坊。也有一例是9个人向集体共同承包一个农机修理厂,由集体拨给厂房和工具,每年上缴定额利润。还有一些由个人承包,招收职工、付工资的例子,如耐火材料厂、塑料厂、柳编厂、磷肥厂、翻砂厂等,其中雇工最多的达15人。以赣榆县现在的情况看,从个体专业户发展到集体企业还有一段距离。
我们在赣榆县参观一个个体户集资联合办的百货商店,这个商店里的职工,入店时都得交一笔款作为投资,工作期间除工资外享受利润分红。据说这种方式集资快,并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能为农民接受。人们说,现在农民手上钱多了,为了孩子花一笔钱找个事做,都愿意。这种个体户联合体看来正在增加。据说全县已有375个这类的企业,资金270万元,参加的有2000多人。
从个体经营发展到集体联营的例子,我们是在徐州市丰县听到的,也不妨插在这里一提。丰县的单楼乡许庙村,有家姓董的,兄弟几家合起来有32口人,制造镜框条,畅销京、津、宁、鲁、豫等省市,人均收入2000元。今年和县供销社搞联合体,由社提供县城里的厂房和营业所,配备会计和营业员,投资3万元,供应原料,以后利润按协定比例分红。
我们看到苏北地区农业丰收,农民手上有钱了,而且又听说由于劳动输出,每年有几千万元流入农村。由于考虑到发展乡镇工业需要积累资金,因而想知道分散在千家万户的钱农民是怎样花的。苏南乡镇工业是集体企业,得到的利润首先积累作再生产之用,然后通过工资和集体分配流到农民手上。农民拿到钱首先改善生活,从吃、穿已经进入到住的领域。盖新房子,一层改两层,这几年苏南农村里盛极一时。在苏北,吃穿的问题刚刚解决,房子也开始更新,从土墙茅屋,逐步转向砖墙瓦顶改造,但速度似乎不那么快,有些地方旧的草房还占一半,有些房子的茅草屋顶,只在四周换上一圈瓦片。农民的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我们在赣榆公路上看到五六辆带拖斗的手扶拖拉机一连串、一连串地前进,印象很深。询问之下,知道这些都是今年农民新添置的生产资料。据说今年1月以来这个县的农民已买了汽车50辆,船300条(共850吨),拖拉机850台,折合成本有二三百万元,表明了农民投资再生产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当前运输是热门,赣榆几家自备汽车搞运输的都成了万元户。农民迫切要买汽车、搞运输,反映了运输工具的供应远远赶不上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个体户的投资,用来发展专业的。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积累和使用的问题。以苏南来说,这5年多来农村经济建设基本上已做到自给,不像以往那样要向国家伸手了,而且目前农村积累的资金已有的向城市投资,这是一个新的苗头。苏南农村之所以能达到这样发达的水平,在我们看来,是由于苏南在农业的原始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公社、生产队等各级集体经济实体,自己投资创办了工业,工业里累积的资金除一部分分给社员,实际上是以工补农,扣一部分支持各级社区的公共建设和公益事业外,都用来作再生产的资金。这是通过集体渠道的积累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
现在苏北,如上所述,这几年中农村的发展主要靠个体农民、专业户、经济联合体以及劳力输出得来的报酬,这些生产和服务所积累的资金分散在千家万户。从什么渠道能把这些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使其成为发展工业的资金呢?银行储蓄固然是一个已有的渠道,但这个渠道能在农村里吸收的储蓄额,有人估计不会超过农民手上可以用来投资再生产的一半。还有一半怎样办呢?上面我们已提到农村中已在实行“带股金进厂”的集资办法。这种办法实际上已包含了“股票”的性质,只是不能转手的股份。是不是有地方还有更灵活的措施而出现一种新型的股份企业呢?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