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论明代吴门词派
本文所说的“吴门”,与通常所说的“吴中”不是一个概念。“吴门”概念小,主要指苏州市区,即当时的吴县和长洲二县,稍微扩大一点,也不过是算上周边的吴江县。相比之下,“吴中”要大得多,一般泛指春秋时吴国之地,或作为后来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明代苏州府辖吴县、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六县,以及与县平级的太仓州。而吴郡包罗范围更广,不仅包括现在隶属江苏的苏(州)、锡(无锡)、常(州)、镇(江),连上海、湖州、杭州亦包括在内。这就和现在通常所说的“长三角”地区差不多了。
吴门词派的主要成员为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征明,而以沈贞、徐有贞、吴宽、史鉴、杨循吉、陈淳等为外围人物。熟悉明代文化尤其是吴文化的人一眼就可看出,这和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以及诗史上的吴中诗派,差不多就是同一个文人群体。是的,在明代前中期的苏州,无论是文学中的诗文词曲,艺术中的书画印鉴,以及藏书、考古、文玩、鉴赏,几乎都有一个以这些文人为骨干的群体或流派。论绘事则称吴门画派,论书法则称吴门书派,论文学则称吴门诗派或吴门词派,基本阵容都是这一群体。不过论画会加上仇英、陆治、钱谷,论书法会加上李应祯、王鏊,论诗文则加上蔡羽、王宠等人而已。统而观之,毋宁说这是一个文化流派,一个涵盖文学、艺术等多个分支的区域性的文化流派。它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或底色,向各个文化分支渗透延伸,从而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称画派、书派、诗派、词派,不过各得其一个侧面而已。而多种人文艺术的兼擅与互动,既是这一文化流派的最大特色,也是造成某一种艺术形式左右逢源、转益多师、互动互渗、出新变化的内在原因。比如说,如果没有书画艺术之专长,像未入仕途的沈周、唐寅以及短期出仕又辞官还乡的祝允明、文征明等人就不会活得那么潇洒;而从另一面来说,如果没有在诗文词曲等文学方面的造诣,他们的书画艺术也不会具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集多种人文技艺于一身,不仅对其文学或艺术创作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潜在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念与价值取向,从而让他们在出处、辞受之际,在人生姿态与创作风度等各个方面,重塑了一个与往古有别的全新的文人群像。考察明代的文化、文学与艺术,对这样一些传承中的新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