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斗士
(1967—2019年)
1981年5月18日,四名华尔街银行家前往堪萨斯州威奇托市,准备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等规模能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科赫提出一份要约。这些来自摩根士丹利的银行家想说服查尔斯·科赫让其家族企业上市,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公司股票。他们的方案完全符合当时美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通常做法,对于科氏工业(Koch Industries)这样的公司来说,公开上市是一条理所当然的发展路径,既能为公司带来大量的资金,又能给现有的高管团队提供高额的薪资,而获得这一切的代价,仅仅是首席执行官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而已。作为回报,摩根士丹利将收取“少量”费用。
那一年,查尔斯·科赫45岁。由于父亲突然离世,他从32岁便开始接手经营科氏工业集团。身材修长的他有着运动员一般的体格,与银行家们开会时说话声音很轻,令人觉得有些冷漠。银行家们介绍了为科氏工业设计的首次公开募股方案,并向在场的高管展示了可能是最吸引人的细节:如果查尔斯·科赫同意这项交易,他一夜之间就能将2000万美元收入囊中。当其他银行家看到一份记载查尔斯·科赫当时反应的内部备忘录时,他们完全无法相信上面所写的内容。
“他不想要这些钱。”备忘录上记载道。
查尔斯·科赫平静地向银行家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帮助科氏工业公开上市的提议毫无意义。他的公司牢牢把持着美国能源工业的枢纽部分,盈利能力惊人。在20世纪80年代,科氏工业是美国最大的原油采购商和运输商,不仅拥有一座炼油厂,还拥有规模庞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团队,交易团队买卖种类繁多的原材料和金融产品,从汽油到各类期货合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首席执行官可能会选择将公司上市以募集更多资金。然而,科氏工业并不想让外界知道自家交易员的个人收入情况,而选择公开上市会暴露公司太多秘密。
“科氏工业的某些大宗商品交易员特别担心,一旦向公众披露他们的薪酬水平,交易对手就会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他们。”备忘录中记载道。
保持低调隐秘对科氏工业今后的发展具有战略必要性,查尔斯·科赫不想放弃这一原则。他同样不想放弃的还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查尔斯·科赫对如何经营自己的公司有着具体而清晰的规划,不需要华尔街的投资者们指手画脚。
如果银行家们希望查尔斯·科赫遵循那个时代的普遍认知,那么结果就是,他们会像许多局外人一样永远无法理解他。在看似温和低调的外表下,查尔斯·科赫的内心深处是一个斗士。他对事情应该如何发展有着难以动摇的主见,在受到挑战时不会退缩。当被亲弟弟挑战科氏工业的控制权时,他与之展开了数十年充满愤怒与仇恨的法律战。在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前几年里,他受到工会组织强有力的挑战,在面对由工会发动的一场几乎摧毁科氏工业炼油事业的罢工行动时,他也不曾退缩。当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司法部对科氏工业的原油收集业务展开刑事调查时,查尔斯·科赫用自己所能使用的一切法律和政治手段进行了斗争。当贝拉克·奥巴马总统和一个由自由派控制的国会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试图强化对化石燃料工业的管制时,查尔斯·科赫以改变美国政坛的方式与之抗争。
每一场战斗,查尔斯·科赫都是胜利的一方。
1981年查尔斯·科赫让银行家们铩羽而归,仅仅是争夺科氏工业控制权这场大型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通过一次次赢得战斗,查尔斯·科赫建立了一家符合自己愿景的公司。科氏工业摒弃了按季度披露信息的思维,以年度为单位运营,不用背负困扰许多上市公司的枷锁——需要每三个月向投资者报告一次财务状况。科氏工业有一个叫作发展集团的内部智囊团,同时也是交易决策委员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衡量一笔商业交易。相较于其他公司的步履蹒跚,这种长期的展望使科氏工业的步伐显得轻盈灵活。比如2003年,当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愿意承担风险时,科氏工业收购了一批亏损的化肥厂。如今,这些化肥厂的盈利能力就像坏掉的自动取款机一样,不分昼夜地向外吐着钞票。与上市公司不同,科氏工业不用向投资者支付丰厚的股息。查尔斯·科赫坚持将公司至少90%的利润用于再投资,推动公司不断扩张。
这一战略奠定了公司几十年持续增长的基础。科氏工业集团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涉足新的行业,使自己的规模不断扩大。它专门从事现代文明不可或缺但大多数消费者从未直接接触过的领域。公司业务嵌入了日常生活中不显眼的基础设施中,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使用科氏工业的产品,却从未亲眼见过科氏工业的标志。科氏工业提炼并分销化石燃料,从汽油到航空煤油,全球经济依赖于这些燃料。科氏工业是世界第三大氮肥生产商,而氮肥是现代粮食体系的基石。科氏工业生产用于婴儿纸尿裤、腰带和地毯的合成材料。科氏工业生产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塑料瓶和塑料管材。科氏工业旗下的佐治亚-太平洋公司(Georgia-PacificLLC)生产建造住宅和办公楼所需的墙板、横梁与胶合板。科氏工业还生产餐巾、纸巾、文具、报纸和个人卫生用品等产品,在休斯敦、莫斯科、日内瓦等地都拥有自己的大宗商品交易网点,这些是现代金融业的血液循环系统。科氏工业的交易员出售包括化肥、稀有金属、燃料到衍生品合约在内的所有产品。科氏工业集团的年营业收入高于脸书、高盛集团和美国钢铁公司的年营业收入之和。
科氏工业的利润惊人。查尔斯·科赫和他的弟弟大卫·科赫拥有集团大约80%的股份,加起来价值1200亿美元,兄弟俩的财富比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或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财富还要多。然而,查尔斯·科赫和大卫·科赫并没有发明任何新的主流产品,也没有给任何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科赫兄弟的财富源自在复杂且不透明的条件下抓住机遇,这是一种充满耐心的长期战略。
本书讲述了科氏工业集团的历史,并展示了科赫兄弟是如何攫取财富的。与此同时,本书也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美国经济进行了描绘。科氏工业的业务横跨整个美国经济版图。这家公司的故事是美国能源体系的故事,是蓝领工人的故事,是富有的衍生品交易员的故事,是企业说客的故事,同时也是私募股权投资人的故事。研究科氏工业就等于研究现代美国经济。
这部作品源自长达六年、数百个小时的采访,被采访人包括查尔斯·科赫在内的数十名科氏工业现任和前任员工、经理、检举人与高级管理人员。此外,还采访了政府监管机构、检察官、政治家、银行家和科氏工业的竞争对手。除了上述这些采访记录之外,公司内部备忘录、第一手证人所保存的行政会议记录、为本书解密的政府文件、法律文本、监管备案、同期新闻报道等文件,也对本书所描述的内容进行了佐证和补充。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过,一家公司就是一个人的影子。这一观察似乎尤其适用于科氏工业集团。自1967年以来,该公司一直由同一位首席执行官领导。查尔斯·科赫彻彻底底地掌握着这家公司,他的肖像挂在公司大堂里,他的演讲视频是公司员工的培训材料,每个员工都必须接受经过查尔斯·科赫系统阐述的经营理念,即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Market Based Management,MBM)理念。但爱默生的这句话只反映了一半的真相,公司不仅是人的影子,也是公司所在国家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影子。例如,中国的一家大公司与美国的一家大公司一定会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法律、文化和经济激励机制在每个国家都截然不同。因此,科氏工业集团的增长和繁荣反映的是美国的体系。
当查尔斯·科赫接手这家公司时,美国正在“新政”的政治框架下运作,这一政治框架的特点是,政府对私有交易市场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赋予工会权力,严格监管能源公司,并束缚了金融行业。查尔斯·科赫对此嗤之以鼻。他引用了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哲学思想,冯·米塞斯认为,政府干预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造成更多的伤害。在查尔斯·科赫的职业生涯中,“新政”体系崩溃了,但是也并没有如同他所期待的那样,被自由主义社会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机能失调的政治经济形态,蔓延着在福利型国家和监管型政府中常见的选择性放松管制。查尔斯·科赫不仅在这个政治框架下运作,甚至毕生致力于改造它。他创建了一个有政治影响力的关系网络,这一行动可以说在美国诸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科氏工业集团拥有美国规模最大、资金最充裕的游说组织之一,其与一个叫“繁荣美国”(Americans for Prosperity)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合作组织了全国性的活动人士和志愿者队伍,以及科赫家族资助的一些智库和大学研究项目。查尔斯·科赫的政治观点代表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极端观点,是关于政府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即政府从本质上应该保护私有财产,不应该轻易越界。与之针锋相对的政治人物认为,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应该提供安全网,约束大公司的影响力。至今这两种观点仍未达成共识。
虽然这些理念之争慢慢陷入僵局,但是现代美国经济最终演变成有利于大企业而非中小企业的形态,经济与政治的联系也逐渐紧密,不再形同陌路。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大企业掌控错综复杂的局面,尤其是日趋紧密的全球市场,以及广泛涉及、无孔不入的监管制度。
查尔斯·科赫经常嘲笑当前的政治时代是“裙带资本主义”,但他所建立的公司却非常适合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发展壮大。科氏工业集团组建了一支由资深律师组成的队伍,以此来抵挡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频繁侵扰。同样,由大批市场分析师和交易员组成的团队也让这家公司能在支离破碎、充满拜占廷式钩心斗角的能源市场中穿行。这表明,科氏工业几乎处于一个集排他性扩张、缺乏竞争、由垄断公司主导、与政府补贴和监管紧密结合于一身的行业。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科氏工业今天的大部分利润来自炼油业务。成品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自1977年以来,美国再也没有新建炼油厂。这个行业充斥着根深蒂固的玩家,以接近满负荷运转的陈旧设备攫取着世界上最丰厚的利润。哪怕一个炼油厂停产都会导致整个美国的汽油价格飙升。造成这种失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清洁空气法案》中的一大堆漏洞。这个于1963年通过的法案(在1970年范围再次扩大)对新建炼油厂实施了污染方面的限制。而包括科氏工业的炼油厂在内的已建成的炼油厂,则利用法案中一些晦涩难懂的条款的漏洞扩建旧设施,同时规避适用于新设施的清洁空气标准。这使它比任何潜在竞争对手都更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没有新增炼油厂,行业和价格竞争就不会加剧,最后吃亏的是美国消费者,他们为购买汽油支付了更多的钱。
科氏工业集团已将其利润最大化。2018年,科氏工业位于威奇托的总部园区就像一座由防御工事组成的小王国。该园区于2014年扩建,在科氏大厦这个地标性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千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成为一个外表由深色窗户和深色光面花岗岩墙面组成的大型建筑群。扩建还包括在园区北侧竖起一堵高高的土墙,并且为了保证过路车辆无法窥视园区内部,科氏工业自己出钱将社会车辆通行的道路改道,让车辆从墙外绕行。很少有一家公司能在扎根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中,科氏工业做到了。
科氏工业的员工早早到了公司,在保安的注视下,园区入口出现了小规模的交通堵塞。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地下人行通道进入科氏大厦,地下人行通道的墙上挂满了纪念科氏工业发展历程的照片。来到一个地下大堂的电梯间,这里的墙上挂着查尔斯·科赫的肖像,那是一幅由无数微小图像组合而成的大型肖像画,小的图像是公司员工,大的肖像画是查尔斯·科赫。在大堂的另一边,员工可以在一个叫“热门商品”的公司内部商店购物,在那里他们可以买到咖啡或者与创始人弗雷德·科赫生平有关的音频光碟。商店中有一个杂志架上放满了公司的内部刊物《探索》(Discovery),它以经常刊登查尔斯·科赫的专栏文章为特色。
每当新员工被科氏工业雇用,无论男女都要接受一个为期数天的培训课程,学习查尔斯·科赫的经营哲学——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查尔斯·科赫说过,这个经营哲学是实现繁荣和自由的蓝图。它适用于商业活动、个人行为和政府运作,当然对于科氏工业的员工来说,该套理念必须遵守。查尔斯·科赫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思想转变”对于实现管理理念的有效性是必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不能零碎地被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的十项指导原则悬挂于公司总部每个办公区域的上方。在员工喝免费咖啡的休息室,这些指导原则就印在一次性杯子上。员工学习着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的特有词汇,并且以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的语言进行交谈,比如“心智模型”、“实验性发现”和“决策权”等短语时不时会从员工的口中冒出来,这些短语能言简意赅地向内部人士传达背后的深刻含义。在这种情况下,科氏工业的员工已经不仅是员工,他们还成了有着自己的语言、驱动和目标的企业公民。科氏工业在财务报表数字上的成功只会继续强化一种观念,即他们所做的都是正确的,而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的核心原则确实成了公司不断发展的关键。
翻看本书时,读者们将读到:希瑟·法拉格,科氏工业的一名员工,她揭发了公司内部的系统性违法行为,却要承受残酷的后果;伯纳德·保尔森,一位积极进取的高管,他帮助科氏工业赢得了与激进工会的斗争;迪安·沃森,科氏工业的新星,他对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深信不疑,但他的职业生涯却在雄心壮志的重压下坍塌了;菲利普·杜博斯,科氏工业的一名员工,为了让上级领导满意而窃取原油;史蒂夫·哈蒙德,一名仓库工人,与公司高层展开关于劳工权利的谈判;布伦登·奥尼尔,一个来自威奇托、努力奋斗着的中产阶级,在科氏工业大宗商品交易大厅成了百万富翁。不幸的是,随着科氏工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许多人会来到这里,然后为之奋斗一生。这就是大型企业的本质,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如果读者觉得追踪这么多人物有些困难,可以在本书的附录部分查找人名和相关介绍。
然而,有一个人,在这个故事贯穿的50多年里始终在场。他几乎一直高居科氏工业集团的权力巅峰,推动着公司不断发展前行,按照自己的理念打造这家公司,并收获了巨大回报。如果说科氏工业集团是一本书,那么查尔斯·科赫就是它独一无二的作者。
尽管查尔斯·科赫在科氏工业集团乃至美国整个政治体系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他仍然让人无法捉摸。他对自己的隐私讳莫如深,喜好低调行事。无数人试图去了解查尔斯·科赫,试图从科氏工业总部的高墙和深色玻璃幕墙外窥探一二,其中一个人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詹姆斯·埃尔罗伊,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致力调查科氏工业的领导层。1988年,埃尔罗伊确信查尔斯·科赫及其副手们参与了一场大规模有组织的犯罪。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天,埃尔罗伊会置身于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奶牛牧场中,手中拿着一个带广角镜头的相机,试图监视查尔斯·科赫的员工。本书就从这一时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