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了新房 娶了新娘
王春生
2020年4月20日上午,和风吹拂,阳光灿烂。鲁山县张良镇姚吴程村绿树掩映,53岁的刘阳出现在村里时,一些村民与他聊天,平静的村子变得热闹起来。
姚吴程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村里原有百余户贫困户,刘阳家曾是其中的一户。这几年,光棍汉刘阳来了一次华丽大转身:在距离村子6公里之外的镇上安了家,有了一套住房,还娶媳妇成了家,一时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
家里穷,年过五十仍单身
穿过村子土路走到村东北一高坡下,有两间破旧的老房子,老房子一侧是一片空地,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破砖烂瓦。
这里是刘阳曾居住多年的旧宅。刘阳说,如今的这两间房子,是他哥家的房子。空地上原来有两间老房子,是他和母亲居住的地方。2018年5月,因国家有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他选择搬迁到张良镇上居住,分得了一套两居室,原来破旧不堪的房子就扒掉了。“一下雨就漏,墙体有可大的裂缝,基本上住不成了。”站在旧宅前,刘阳感叹道,“如今每次回到村里,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
“家里原来的条件太差了。”刘阳说,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因家里负担太重,他初二休学帮父母干农活。1997年,30岁的刘阳前往浙江瑞安打工,“我也没啥手艺,只能在建筑队下苦力。”刘阳说,他最高每月也就能拿个七八百元,留下自己的生活费后,剩余的钱都寄回了家。“当时也没想着成个家,能顾着生活感觉就不赖了。”刘阳憨憨一笑说。
7年前,刘阳的父亲去世,他不放心有病在家的母亲,不再外出打工,回村里照顾母亲。2016年,刘阳家被确定为贫困户。而刘阳则到2018年仍未娶妻。
“你这一搬走可真搬对了,有了新房子,又有了媳妇,这两年你是交着好运了,以后要常回来啊!”80岁的村民李振怀说。“回来,咋不回来哩,还有地得种。”刘阳回答。
政策好,分到一套新房子
刘阳的“时来运转”是在2018年。这一年的5月28日,刘阳和附近山区其他村里的百余户贫困户一起搬迁到张良镇思源居社区,他和母亲分到一套50平方米的两居室。
“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我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4月20日上午,回到思源居新家,刘阳说这套房子他一分钱没花,“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让我赶上了。”
刘阳的新家位于思源居社区2号楼一楼,家里的电器都是搬进新家才有的,其中电视机是镇里配的,冰箱是买的二手货。
张良镇扶贫办主任、思源居社区居委会主任姬新会说,整个思源居社区有7栋楼,共有来自姚吴程村等8个山区村庄的119户472口人。根据易地搬迁相关政策,每人按6万元的标准分房。
“当时他们搬迁进来时,这里水、电、网线、电视都是安好的。”姬新会说,为让搬迁群众从“搬得出、稳得住”到“能致富、生活好”,做好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镇里还多方采取措施帮扶搬迁群众。刘阳说,居委会把他安置在附近的扶贫工厂工作,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有空的时候他再打个小工,“日子越来越好!”
有缘分,娶到称心的媳妇
“我真是没有想到搬进新房后还能娶到媳妇成了家。”刘阳说,去年5月份,母亲贫血,在鲁山县一家医院治病,他与同在一个病房的来自洛阳洛宁的女子周红相识。之后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走到了一起。
谈及当时如何处对象时,憨厚的刘阳哈哈笑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当时周红的腰椎病非常严重,一直走不成路,他看周红一人住院生活很难自理,就主动帮忙,赢得了对方的好感,“我们也算是有缘分,活了大半辈子,遇到她真是我的福气。”他动情地说。
今年40岁出头的周红说,她老家在洛宁县,她以前在上海超市和工地上打工,落下了腰椎病,去年5月份病重得不会走路了,因在鲁山有亲戚,就到鲁山的医院治疗,“当时在医院里他一直照顾我,他对他母亲可孝顺,人也可好。后来他在张良镇找到医生帮我治病,直到治好能走路了。”周红说。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他们于2019年12月31日领了结婚证。
“他干活不惜力,吃苦耐劳,为人又好,原来我们都在想着帮他找对象哩,没想到他自己找好了!”一同从山区搬进思源居社区的曹松奇以前也是贫困户,如今被选为思源居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他说,刘阳可谓“搬迁搬出新天地,奋斗迎来好日子”。
刘阳新家楼前的绿化园里有几株百日红,刘阳说,再过一段时间会开出一树大红花,“很好看”。这或许就像他易地搬迁后的幸福新生活,越来越红火。
读者网评
家住贫困山区,仅有两间破房子,和多病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年过五十还是一条光棍汉……贫困户刘阳在易地搬迁之前的生活可谓举步维艰,没有任何希望。然而,他却极其幸运地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他一分钱没花,在镇上易地搬迁分到了一套两居室。有了新房,加上他本人勤劳善良,他在53岁时又娶到了新娘,有了一个真正的家,他的“时来运转”,是国家扶贫“搬迁搬出新天地,奋斗迎来好日子”的最好注脚。
——网友“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