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今天的遗产,昨天的生活

王媛的博士论文在经过修改和增补后要出版了。她要我为她的这一成果在出版之际写个序。作为导师我全程指导了她博士论文的写作,对她的研究过程非常了解,应该为她的工作说几句话。

在王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做一个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是博士研究生培养一项最基本的功课。她整理了数十万字的文献资料。我要求她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整理成一篇1.5万字左右的论文。论文成稿后,我把它推荐给了《东岳论丛》的主编李然忠。这就是后来发表在《东岳论丛》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的现状与反思》(2012年第3期),并很快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选择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她问我能不能就把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这当然是可以的。这就是她博士论文的由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宝库,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资源宝藏。浩如烟海,学界已有丰富的研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大量成果。如何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开辟新路,研究出新意,这是挑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有感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传承危机,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和“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概念,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重要的研究概念与范畴,对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政策工具价值。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文化政策以推动这项泽被后世的文化政策。问题是,通过建立传承人制度的生产性保护是否能够实现文化政策预期。生产性保护是建立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性认知和传承人依赖的基础上的。一旦传承人去世,传承人所掌握的这门技艺如果没有后续传承,那么这一非遗就将绝迹、消失。如何克服和跳出这一非遗传承的理论与政策困境,也就成为王媛的研究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她要挑战王文章先生提出、并已经产生广泛影响的“生产性保护”这一理论和概念。于是“生活性保护”便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和研究范式成为其研究的核心命题,实现“从生产性保护向生活性保护”转型成为确立其研究的核心理论。

今天的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昨天的生活。都是昨天(的)人们生活的反映、传递与留存,进而成为今天人们对昨天生活的某种记忆和再现。有无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对今天还有价值而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某种纪念性方式。这种生活往往具有仪式性。因而显得庄重和神圣。也就是说某种生活是今天的人们不能不过的生活。例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其间还包括了数不清的礼敬鬼神、婚丧嫁娶。如果说有许多物质文化遗产还显示了社会制度等级和不平等的历史场景的话,那么,有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没有这样的差异的。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过同样的节日。因此,也就会有同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和形态来实现和满足。这是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基本的人的生活。包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和集合在一起的社会生态形态。王媛的研究由此而切入,并以中国的经验为对象,选择了在中国最具有普遍性的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作为她的分析研究对象。“梁祝传说”“传统年画”和“皮影戏”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分布极广,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既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生活表征,又是人们精神文化和情感生活的记录,深入了中国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日常精神和物质生活之中。研究通过深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形态,尤其是从人与文化之间关系,阐释文化认同形成、流变的机制和路径特征,由此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在今天所遭遇的问题本质,继而对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战略提出新看法。这是研究的创新之处,在论文盲审时也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

虽然,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形态,也会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进化而不断更新转变。但是,对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建立起来的文化认同,却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城里人在过年的时候,也许不再张贴诸如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门神”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具有现代性的卡通式的“萌娃”和“吉祥物”。但是,“年画”这一具有仪式性功能的一种文化样式还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被人们传承下来了。不张贴年画行不行?不行!只要在春节期间到我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去走一走,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聚居区去看一看,“年画”都是炎黄子孙一年一度所必不可少的身份认同与血缘认同的档案式的证明展示和表征方式。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是旅居海外的华人和华侨对自己文化来历和身份认同的确证。而“梁祝传说”则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响彻整个人类文化的天空,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得到了世界普遍的接受。

文化认同是一种流淌在血管里的价值观,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在生活中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昨天的我们的生活的一种延续。昨天的遗产,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了生活,也就无所谓遗产;没有了昨天的遗产,我们也就失去了今天的自我。我从哪里来,又往那里去?这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之问。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这一终极之问最好的回答。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第32届大会上通过并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为了今天我们的生活和明天我们后代的生活,我们需要昨天的文化遗产。

是为序。

胡惠林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