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传统向现代的转向:不同文明间如何建立彼此的认同

不同文明之间存有差异,对这种差异的无限放大势必引发矛盾与冲突,使得相互认同缺乏可能。因此,在多元文化或文明共存的世界格局中,不同文化主体间在一定价值维度上的彼此认同是保持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支撑。就此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多样性的文化生活方式,作为人类精神生产乃至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恰恰是一种以多样性表现方式,参与建构着人类共同体的精神家园。从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元地区分布中就可看出: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表现形态或意义内涵,获得了持有不同生活方式人们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一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共享,使人们集体地保有了基于这种文化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尽管人们赋之于文化的意义或有差异,但是人们仍共同持有了一种文化。这应当是共同体价值的存续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认同,无论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还是基于对自我、群体身份的选择和归属,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能动性的社会建构过程。即便受到了外来压力或环境的影响,但是,只有人们能动地将对事物的阐释意义渗透于自身的生活当中,这种认同关系最终才能确立。也就是说,当人们建立对文化的认同,无论这种文化被人们接受或整合的形态多么不同,但都是基于能动的意义阐释和意义内化才建立了认同。由此,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尽管拥有不同的文化,或持有对相同文化的不同实践方式,但是,人们在认同文化、实践文化的意义基础上是存在同一性意义可能的。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尽管叙事文本千差万别,但是在文本的背后,可能都表征着对人类起源的想象;对不同神灵的不同祭祀仪式,可能透露着对生存世界的相同想象。或者通过口头传承,或者通过技艺传承,人们都希望能够将对历史的记忆,对血缘亲族的价值纽带维系下去。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传统社会多样性的生活实践方式,在其历史的存续过程中,既承载着一定的普遍性价值和意义,又经由不同文化主体能动性的对象化实践,获得了多样性的存续方式和差异性价值。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实践,被构筑为一种开放的文化体系。人们以多样性的文化生存方式,共同建构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精神秩序,集体无意识地“存储着”人类共同体的生存价值与意义。从这一点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立不同民族、地区以及文明之间的彼此认同有着现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