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导弹之战
一
1943年的夏天,冯·卡门收到了美国军方送来的几张被列为高度机密的照片。照片显示,在已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北海岸,出现了几座犹如水泥跳水台的奇怪建筑。
冯·卡门、钱学森、马林纳仔细分析后,认为这应该是火箭发射台。由此推测,纳粹德国正在大规模发展火箭武器。来自英国的情报也证实,纳粹德国已经研制出了可用于作战的火箭,并已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这表明,纳粹德国的火箭技术已经远远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这对盟军在战场上构成了极大威胁。
1944年1月,美国陆军炮兵部向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正式下达了名为“ORDCIT”的绝密计划。“ORDCIT”是“炮兵部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计划”的缩写。该计划要求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尽快研制可以用于实战的火箭。
以冯·卡门为首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始了美国第一枚火箭武器的研制工作。
为了了解纳粹德国火箭情况,冯·卡门特意派马林纳从洛杉矶飞往战火中的伦敦。根据马林纳的实地考察,德军火箭被英军击落的比较多,原因之一是比较笨重。冯·卡门、钱学森等人研究后,立即调整计划,决定再研制一种小型火箭,由于它的体积比“下士”火箭小得多,犹如娇小的女士,就以“女兵下士”作为该火箭的型号。
1945年10月11日,钱学森参与研制的美国“女兵下士”火箭成功升空
“女兵下士”火箭全长4.9米,直径20.5厘米,总重302公斤,尾部装有三片稳定翼,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为680公斤,工作时间45秒。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45年10月11日,“女兵下士”试射取得成功。这标志着美国也有了可用于实战的火箭武器。
而此时,纳粹德国已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天皇裕仁也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
根据冯·卡门的建议,美国国防部陆军航空兵于1944年12月1日成立了科学咨询团,由冯·卡门任咨询团团长。钱学森被推荐为这个科学咨询团的成员。
冯·卡门后来回忆说:
我的朋友钱学森是我向美国陆军航空兵推荐的科学咨询团成员之一,他是当时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流火箭专家……钱学森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元老,曾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的火箭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
成为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成员的钱学森,此时已被授权,可以自由出入美国国防部,也就是美国的五角大楼。
1945年4月,苏联和美国军队相继攻到柏林城下,纳粹德国即将战败。
美国国防部立即派出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赶往纳粹德国,执行代号为“Operation Lusty”的绝密任务。这个代号如果翻译成广东话,就是“生猛作业”。冯·卡门认为这个代号“不符事实,但很有趣”。
1946年,钱学森(站立左二)出席了冯·卡门(正中)主持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他们肩负的真正使命,是要抢在苏联人之前,审讯为纳粹德国服务的科学家,特别是火箭方面的科学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火箭技术,并协助美军把一切与此有关的人员、档案、资料和仪器设备运回美国。
原本都是科学家,现在都成了佩戴军衔、一身戎装的美国军人了。担任科学咨询团团长的冯·卡门是少将军衔,34岁的科学咨询团成员钱学森则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钱学森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成员证件
这是钱学森第一次来到欧洲,来到当时火箭技术最为领先的纳粹德国。对德国,钱学森并不是很陌生,他在北京上高中时选修的第二外语就是德语。
去诺德豪森火箭基地,冯·卡门和钱学森最想见到的人是沃纳·冯·布劳恩——纳粹德国V-1、V-2火箭的总设计师,世界顶级的火箭专家。
在奥伯阿梅高小镇,冯·卡门和钱学森提审了冯·布劳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火箭专家之间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1945年4月,钱学森(右四)以美军上校身份,随冯·卡门率领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飞赴战火纷飞的纳粹德国进行考察
冯·布劳恩基本不会英语,而冯·卡门在德国生活、工作了很长时间,会讲一口纯正的德语,钱学森也基本能听懂德语,于是,审问用德语得以顺利进行。
冯·卡门和钱学森详细了解了纳粹德国研制火箭情况之后,让冯·布劳恩写出书面报告。这份报告与其说是审问记录,不如说是火箭技术报告。冯·布劳恩给报告起了一个题目:《德国液态火箭研究与展望》。这份报告后来对美国制订火箭发展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最令冯·卡门和钱学森感叹不已的,是在纳粹德国西北部城市哥廷根与路德维格·普朗特教授的会面。
普朗特是哥廷根大学的著名教授,世界公认的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冯·卡门在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普朗特与冯·卡门之间的师生关系,犹如冯·卡门与钱学森之间的师生关系。
遗憾的是,这次会面,不是冯·卡门以感恩的心情,作为昔日学生去看望昔日恩师,而是作为美军科学咨询团的少将团长,去审问为纳粹德国工作的战俘。
这是一次历史的巧合,也是正义和非正义的碰撞,让普朗特、冯·卡门、钱学森三代空气动力学家,在战争的名义下,聚到了一起。
1945年5月,钱学森(中)与导师冯·卡门(右)在德国哥廷根会见冯·卡门的导师路德维格·普朗特(左)
这些战败后的纳粹德国科学家,似乎对他们的罪行缺少忏悔之意。在审讯中,普朗特埋怨美国飞机把他住的房子也炸了,还问冯·卡门,往后他的研究经费该由美国哪个机构负责。
冯·卡门谈到这次会面时说:“我不知道该说普朗特和他的同事是过分的天真、愚蠢,还是邪恶。我宁愿相信他们是天真。”
后来,冯·卡门在回忆录里感叹地写道:
一个是我的高足,他后来终于返回中国,把自己的命运和“红色中国”连接在一起;另一个是我的老师,他曾为纳粹德国卖力工作。境遇是多么不可思议,竟将三代空气动力学家分隔开来,天各一方。
四
回到美国之后,科学咨询团在冯·卡门领导下,对这次纳粹德国之行进行讨论和总结,撰写考察报告。这份报告的题目叫《迈向新高度》。
《迈向新高度》共分13卷,由科学咨询团成员分别撰写。开始,钱学森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但冯·卡门看了其他人写的初稿后,对许多部分不满意,又都交给了钱学森,让他重新写。最后,《迈向新高度》13卷里,有5卷共7个部分是由钱学森执笔完成的。
1945年,钱学森参与了《迈向新高度》其中5卷的撰写
钱学森在这份考察报告里,对高速空气动力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内容涵盖脉冲式喷气发动机、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固体与液体推进剂火箭、超音速导弹、核能作为飞行动力的可能性等,并对这些技术已有的研究成果、当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和理性的评估。
1946年2月13日,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在致钱学森的信中表彰其在火箭和喷气推进等领域作出了“巨大而无价”的贡献
《迈向新高度》受到美国国防部和军方高度肯定,成为美国战后火箭、导弹、飞机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蓝图,为美国空军未来5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未来战争的形态,也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取代德国成为世界航空强国和火箭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在一篇评价钱学森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钱学森的帮助下,使大大落后于德国的非常原始的美国火箭事业过渡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他对建造美国第一批导弹起过关键的作用。他穿上军装随同盟国军队进入德国去研究由希特勒的工程师们设计的可怕的空袭武器。4年以后,他就成为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飞机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的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钱学森的贡献的价值,一次又一次地得到美国官方的赞扬和确认。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