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导向的心里咨询模式,第二阶段是积极导向的人本主义模式,第三阶段是社会心理服务导向的本土化发展模式。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由心理引发的。例如我从你身旁经过时,看了你一眼。这个看也分很多种,如抬着头看,勾着头看,斜着眼看,平视看。但不论我采用哪种方式,“看”这个行为都是由心理活动引发的,是由一定的动机驱使的。抬着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你很坦诚,勾着头看有点打趣的感觉,斜着眼在某些场合中代表着敌意。心理活动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理。比如你的情绪体验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焦虑还是愤怒,都和行为有关系。

但心理学的发展,却是很短暂的。正如艾宾浩斯曾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里“漫长的过去”指的是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领域内普遍认为,现代心理学的开端是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在此之前心理学由于缺乏严谨的实验论证过程而不被认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不过这个章节并不是要阐述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而是要围绕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心的变化来进行探讨。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导向的心理咨询模式,第二阶段是积极导向的人本主义模式,第三阶段是社会心理服务导向的本土化发展模式。

一、心理学的最初阶段是以诊断与治疗为主

1.起初:精神病人是妖魔附体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缺乏对精神病的认识,不知道有些人为什么会疯,为什么会自残。那时候科学不发达,生物学、医学都还比较落后,于是人们就把那些精神病人当作是被灵魂附体,撞了邪了。为了驱赶妖魔,人们会专门请巫师作法,类似现在的“跳大神”。这是东方人的基本做法。

西方人的思想和东方人基本上没多大差别,他们主要受宗教的影响,认为精神病人是受到了上帝的诅咒或惩罚,又或是魔鬼撒旦的入侵。在教会看来,那些被诅咒或被附身的精神病人都是有罪的,只有驱除了他们的罪恶,才能使他们恢复正常。教会驱除罪恶的主要手段就是驱魔。驱魔仪式是非常隆重的,由专门的驱魔司铎主持,司铎会通过洒圣水、念祷文来驱赶病人体内的恶魔。如果病人在驱魔仪式后没有恢复正常,则被视为上帝的弃儿。

2.发展:精神病人是生理出了问题

后来,随着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明白那些精神病人不是被鬼魂附体,而是生理上出现了疾病。古希腊人认为身体和精神均由冷、热、干、湿四元素构成,在人体内表现为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混合,血在四种体液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当四种体液平衡的时候,人健康且理性。古罗马时期的医生盖伦认为血是人体产生的,会经常“过剩”,由此产生了放血疗法。

随着20世纪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病的产生是由于患者大脑出了问题,当时的医生又开始对精神病患者的脑子“动手动脚”。引起最大轰动的就是“冰锥疗法”,这种疗法也叫“额叶切除手术”,发明这一手术的医生莫尼兹还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同一时期,电击疗法也开始逐渐兴起。当时的精神科医生发现如果精神病人的癫痫发作,就会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改善。于是就有了人工引起癫痫发作的电击疗法。在电击开始之前,患者会被捆绑在床上,带上牙套,防止他们因为太过痛苦而咬断舌头。在电击期间,精神病人会肌肉强直、抽搐,甚至昏厥,这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被人残忍折磨的绝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然现在的电击疗法已经得到了改良,并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痛苦。

3.进步:精神病人是精神动力出了问题

精神病人在弗洛伊德时期得到了广泛关注。弗洛伊德曾经在恩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接受生理学的训练,也曾在弗朗兹·布伦塔诺的指导下接受哲学训练。弗洛伊德发现,精神病人实际上是精神动力出了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含欲望、冲动、思维、幻想、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中发生与进行。凡是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表层,它感知着外在的现实环境。前意识又称下意识,调节意识与无意识,更多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它无时无刻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从最深层次支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精神病人的产生就是源于潜意识的力量太强,冲破了前意识的监督与阻止,直接上升到了意识层面,所以精神病人的一些行为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最开始的任务是诊断人出了什么问题,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疾病发作的。

心理疾病诊断清楚之后就开始按症状进行分类,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歇斯底里症、神经衰弱、恐怖症都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分类后,后续的治疗也就慢慢开始完善了。如一个人得了抑郁症,想要自杀,咨询精神科医生后,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来减弱他神经活动的兴奋,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其自杀倾向。

二、心理学的第二阶段是以教育为主

随着心理学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风潮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且于七八十年代达到巅峰。在这个阶段,心理研究工作者的目光开始着眼于健康人群。与此同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本主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在经济发达的背后,社会问题却日益严峻,人们的精神状态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此时急需运用心理学来改善这个危机。

这时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已不能解释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人本主义就应运而生。人本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应该为全体人员服务。这里要强调一点,心理学刚开始主要服务于疾病人群,健康人群是不关注心理学的,心理学也不服务健康人群。而此时的美国人,并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而焦虑和痛苦,而是由于战争灾难,导致很多人认为生活没有意义而产生空虚、焦虑与烦恼。所以人本主义倡导自由意志与人的价值。

人本主义使心理学界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强调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这种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点是一致的。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而这种思想到了明代心学代表、思想家王守仁这里就更加的深入与深刻。

所以,无论是人本主义学者还是中国的古代思想家,都认为人本身是具有积极的内在力量的。正是由于这种转变,一些心理学者例如人本主义理论创始人罗杰斯,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马斯洛都开始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马斯洛曾经说过:“对自我实现的渴望,即个人在潜在的事物中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被表述为渴望变得越来越真实,成为一个人能够成为的一切。”

在此之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自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以来,许多学者对幸福、积极情感等概念进行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使正常人在某些良性条件下更加健康地发展,且认为心理学有三大使命:治疗心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开发潜在人才。积极心理学的兴盛标志着心理学者对人性光辉面、积极面的推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人本主义开始,心理学开始服务更多的人。即便是现在,我们也是用人本主义的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适应与发展。例如在学校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在部队开展军人心理教育,甚至在监狱、戒毒所也开始逐步实行心理教育。要知道过去监狱和戒毒所主要是以惩罚为主,现在转化为教育,这是我们人类的进步。

三、心理学的第三阶段是以服务为主

现阶段,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不只是教育,也开始转向了服务,开始为大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但是有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没有跟上时代,还停留在治疗疾病的阶段,一说起心理学,就是有问题的人才去学习,自己身心健康,不需要学习心理学。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学是可以帮助、服务他们的。

现在各地政法委等相关部门都接到了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任务。为了建设更好的心理服务体系,相关部门需要在市区、镇街,尤其是基层社区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也要聘请心理咨询师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然而常规的心理咨询师所学的大多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技术手法,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和健康人群期盼过得更好的精神需求。为了解决当下中国社会心理问题,提供大众更优质有效的心理服务,我们要清楚意识到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区的心理咨询室有一个事例,一位子女长居国外的高龄老人,由于长期与子女分离而苦恼,这位老人既思念自己的子女,又怕联系子女会影响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最终老人选择寻求社区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与交谈,从而缓解思念之苦。面对这样的咨询对象,我们就不能采取常规的、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而要将心理咨询从治疗转化为社会服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我们需要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在此之前的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全盘舶来了西方的心理学知识,然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就需要进行一些改变了,需要加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从而达到帮助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目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关于社区心理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对社区青少年的研究、对社区老年人的研究、对社区其他人群的研究。由于我国的相关研究发展起步较晚,所以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以“德”治国是我国加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了社会治理的层面,转向了社会服务的层面。服务的目标变了,服务的过程就要进行转变,服务的形式也要跟着改变。

早在2012年,我们就提出了254社区心理服务模式,预计到了心理学就是要扎根社区,从而发展出支持性的陪伴服务。它既不是治疗也不是干预,既不是教育也不是预防,而是为社区居民幸福提供支持性、陪伴性的心理学服务。在以上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出版了《社区心理学:254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书。

“254”模式中的“2”代表着“自我”和“重要他人”,主要侧重于呈现个体当下状态及其和他人的关系。“5”则代表的是“五伦关系”,侧重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和双亲、夫妻、同事、朋友、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及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后的“4”则是代表“指向未来的心理资本”。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是走向未来幸福生活的精神基础。254三个部分的结合即是代表个体过去、现在、未来的立体呈现和整合统一。

2017年,我们在“254”模式的基础上创设了心理茶馆,目前该服务项目已经在东莞南城雅园社区开办并被惠州等多个地方的地方政府所购买,已开始为社区进行服务。在进行心理茶馆培训班的过程中,我们表明心理学工作者开设心理茶馆的目的就是立足于社会服务,解决大众的心理困惑。

现阶段的心理学,主要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服务代表着尊重,代表着平等,代表着合理以及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我著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意识到我们与心理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要运用心理学服务我们的生活与工作。

我讲心理学并不是为了改造大家,也不是为了给大家做思想动员,而是想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心理学是能够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服务的。如果我们一直对心理学抱有偏见,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很多色彩。作为一名心理学者,我希望运用我的学问,运用心理学来让更多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

[1]韦志中,漆德安,林平光.社会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9.2—8.

[2]许波.西方心理学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