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管理与行为系列9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亚历克斯喜欢看年幼的儿子泰迪踢足球。只要一切进展顺利,比如泰迪所在球队赢了,或者泰迪进球了,就万事大吉;但是当泰迪没把球射进球门,或者传球失误,或者他所在球队输球,他就会失控。泰迪会立马大发脾气,上层脑的前额叶失去了整合作用,下层脑开始接管控制权。当轮到泰迪坐在场外观战,换其他孩子上场时,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况。泰迪会不断往场上跑,亚历克斯有时不得不抓住他,让他待在边线外。

泰迪对失望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只有8岁,非常好胜。8岁的孩子在遭遇不顺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泰迪的情绪爆发太频繁了,而且令他爆发的情况并不会惹恼其他8岁孩子。在观看泰迪的足球比赛时,一看到糟糕的苗头,亚历克斯就会很担心。如果你看过8岁孩子踢足球,你就会知道令亚历克斯担心的情况有很多。亚历克斯知道只要球队一落后,或者泰迪没铲到球,抑或裁判判泰迪或他所在球队犯规,泰迪就会开始生气、大哭,有时甚至会跺着脚气哼哼地走出球场,直接罢赛。

泰迪在人生的这个时刻需要什么?平衡,开放式大脑的第一大基本特质。泰迪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也就是平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所以一点小事就会让他失控。

我们猜你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你的孩子不能随心所欲时,就可能表现得像泰迪一样,或者表现出他们自己特有的失控方式。年幼的孩子在失去平衡时,可能会发脾气,扔东西,又打又踢或者乱咬。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失控时也会出现其中某些行为,但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对人的心理也有了一些了解,他们有意无意地学会了如何惹恼父母,因此会用言语来伤害父母。还有一些孩子会封闭自己或躲藏起来,把别人挡在外面,自己独自承受痛苦。

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情绪失衡的情况。有的孩子爆发得频繁些,有的不常爆发,无论频率如何,情绪失控在童年期都是正常的。如果你的孩子好像从来没有出现心烦意乱或失控状况,那反倒令人担心。有些孩子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来没有失控过。如果他们过度控制,有可能导致情绪受阻,从而体会不到情绪平衡所带来的活力感。孩子在童年时应该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状态和情绪强度。虽然有时强烈的情绪会压倒理智的思维,导致情绪失控,但这才是正常人呀!

缺乏平衡和经常做出冲动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 年龄;

2. 性格;

3. 睡眠问题;

4. 感觉加工障碍;

5. 疾病;

6. 学习、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和失调;

7. 养育者放大了倒霉的事情,或者对其的反应冷淡;

8. 环境要求与孩子的能力不符;

9. 心理障碍。

以上各项原因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但结果显而易见——情绪混乱。主要表现为:大发脾气,比如大喊大叫、无礼大闹;非常焦虑,比如退缩、封闭、抑郁或自我孤立。不平衡的反应就像河的两岸:一边是混乱,另一边是刻板。而中间就是整合的平衡之河。平衡就是学会顺着中间的河流,做到灵活、适应、有活力、稳定、一致。这是整合带来的FACES平衡之河。

为什么开放式大脑四大基本特质的首要特质是平衡力?因为其他三大基本特质——复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均有赖于平衡状态下控制情绪的能力。其实,我们想教给孩子的,以及我们想看到的结果,都有赖于平衡力。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包括孩子自觉主动,和家人、朋友形成有意义的关系,睡眠良好,学业有成,拥有幸福生活。当孩子失控时,他们是没法参与学习和领悟生活的。所以,给发脾气的孩子上课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甚至听不到你在说什么,更不要说遵照你的指示或自觉对自己的情绪做出明智的反应。

简而言之,平衡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当孩子失去平衡、失控时,无论原因是什么,冲动的反应都会让情况变得紧张,给每个人都造成麻烦,尤其给他自己。因此,作为父母,无论你的孩子多大,你的首要任务都是通过“共同调节”,帮助他们变得更平衡。那意味着你要支持他们重新变得平静,教给他们有助于他们未来保持平衡的技能,使他们更容易做到自我调节。

我们想要教给孩子的,以及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都依赖于平衡力。包括孩子自觉主动,和家人、朋友形成有意义的关系,睡眠良好,学业有成,拥有幸福生活。因此,作为父母,无论你的孩子多大,你的首要任务都是帮助他们变得更平衡。

下面,让我们来说一说你该怎么做。

平衡是一种可学会的能力

尽管泰迪在足球场上有失控行为,但他不一定存在情绪或行为障碍,也不一定需要医学评估或长期治疗。当然,爸爸也不应该对泰迪做出防御式大脑的反应——惩罚他或羞辱他。相反,泰迪需要爸爸给予开放式大脑的反应,帮助他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情绪平衡。

上面就是亚历克斯找蒂娜咨询时,蒂娜对他说的话。有些孩子需要专业的干预,这对扩大他们的“容忍窗”,改善他们调节大脑和身体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容忍窗”是丹尼尔发明的词,指的是大脑的激活范围,在这个范围里我们能够很好地调节情绪和行为。超过容忍窗的上边缘,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超过容忍窗的下边缘,我们会变得僵硬刻板。如果一个孩子的某种情绪的容忍窗太窄,比如悲伤或愤怒,那么就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失控。但他其他情绪的容忍窗可能比较宽,比如恐惧,那么他就不太容易变得混乱或刻板。

很多问题都会导致孩子的容忍窗太窄。例如,泰迪的行为说明他的挫败容忍窗太窄,可能是由感觉加工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过去的心理创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专业心理评估和干预会对泰迪有益,但是正如蒂娜对亚历克斯所解释的,泰迪主要需要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泰迪的行为,就像所有孩子的行为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方式。泰迪在球场上对爸爸和其他人尖叫,是因为他没有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所需的能力或方法。蒂娜指导亚历克斯,要帮助泰迪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扩展他的容忍窗。

平衡力的真正含义是:做到情绪稳定的能力,能够主动调节身体和大脑的状态。拥有平衡力意味着你能主动思考你的选择,做出明智的决定,且具有灵活性;意味着你在遭遇困境和难以应对的情绪时,有能力快速恢复平稳——这是平和的基础;意味着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很好地应对棘手的情绪和情境;还意味着当你偶尔冲出容忍窗时,你最终会恢复平静。

平衡力的真正含义是:做到情绪稳定的能力,能够主动调节身体和大脑的状态。

大脑平衡的孩子会更具灵活性。当发生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时,他不会立即大发脾气,而是自觉地去适应它。他会暂停下来,思考做出怎样的反应最好。刻板是对环境做出被动的反应,而灵活与之相反。具有灵活性的孩子能主动意识到有其他选择,可以灵活地做出明智的决定。灵活的程度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泰迪感到沮丧、愤怒和失望完全没有问题,这些情绪对他是有益和健康的。记住,有意义的生活是情绪丰富的生活。但是,泰迪还需要掌握在感受情绪的同时,以健康有益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平衡的大脑不仅能够感受情绪,还能适当地表达情绪,并且灵活地复原,不让情绪控制自己。

低龄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还不能使他们一直保持情绪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有“可怕的两岁”“恼人的三岁”和“令人沮丧的四岁”的说法。由于孩子的上层脑还没有充分发育,所以作为养育者,我们的任务之一是用我们成熟的大脑帮助孩子恢复平衡。这时候就需要“共同调节”。我们陪伴孩子,安抚他们,这会让他们放心,让他们相信在被这些强烈的情绪淹没的时候,我们会和他们在一起,帮助他恢复平静。

我们会在本章及第3章中更详尽地阐述这个观点: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帮助他的关键在于提供抚慰人心的爱的陪伴。大多数时候,孩子行为不当的原因是他们当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而不是因为他不愿意那样做。因此,在你开始教育他们,或者告之希望他们怎么做,或指出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之前,需要你先帮助他们恢复平衡状态。推荐做法是:抱着孩子,安抚他们,认真倾听,感同身受,给他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们。这样,先让孩子恢复平衡,然后再和他谈恰当的行为或将来更好地控制自己才有效。

记住,孩子不喜欢失控的感觉,情绪失控会让他们感到害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恢复情绪的平衡。如果得不到我们的帮助,孩子就不得不自己处理这种强烈的情绪失调。这时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大发脾气的可怕场景,比如:“金鱼饼干的尾巴掉了,这是我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把它装回去!把它装回去!”

在某个年龄段,这种强烈而冲动的反应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可以让他们安全地体验各种情绪,甚至强烈的情绪,然后帮助他们灵活地恢复平衡,就可以让他们享受到开放式大脑的好处了。

平衡与绿色区

我们有两个进化程度比较高的神经系统分支:一是交感神经系统,它发挥着类似油门的作用,能让我们振作,提升我们的情绪和生理唤醒程度,比如让我们心跳、呼吸加快,增加肌肉张力,让我们能站起来活动;二是副交感神经系统,它发挥着类似刹车的作用,能让我们平静下来,降低神经系统的唤醒程度,使我们呼吸减慢,肌肉放松。

当我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这两个分支神经系统流畅地相互作用,我们一天中的各种状态主要来自它们的相互作用。比如,若你下午开会时睡着了,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比较活跃;当你被堵在下班路上,感到沮丧而焦急时,或者当孩子惹得你心烦意乱时,你的交感神经系统比较活跃。

研究者斯蒂芬·波奇斯(Stephen Porges)提出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该理论解释了神经系统的唤起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和社交系统。

三色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波奇斯的这一理论。三色区模型聚焦于孩子在某一时刻会经历的三种神经系统状态,用简洁直观的示意图表示(见图2-1)。

图2-1 三色区模型

绿色区

当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达到平衡时,我们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这种状态就是“绿色区”的状态。它意味着我们处于开放式大脑状态,处于容忍窗内。当孩子处于绿色区,他们的身体、情绪和行为是可控的。他们处于平衡状态,其交感神经“油门”和副交感神经“刹车”在协调运转。即使在面对逆境或感受到沮丧、悲伤、恐惧、愤怒或焦虑等消极情绪时,孩子也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红色区

孩子在遇到不如意时,强烈的情绪会让他们失控,这意味着情绪的强度越过了他们的容忍窗。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是不能再吃一根冰棍,朋友们不带他玩,或者学骑自行车时总撞车。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是比赛失利,考试分数低,或者兄弟姐妹让他们恼火。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孩子也无法事事如意,他们有时会感到强烈的惊恐、愤怒、沮丧或尴尬。就是说孩子无法应对情境的要求,突然之间,要保持平衡和停留在平静满足的绿色区变得非常困难,于是孩子就可能进入红色区。

泰迪是红色区的常客。当泰迪的情绪“油门”被踩到底时,亚历克斯能看到泰迪表现出明显的红色区生理特征:心跳和呼吸骤然加快,眼睛眯起或睁得大大的;紧咬牙关,攥起拳头,绷紧肌肉;体温升高,皮肤变红或出现斑点。

对红色区的科学描述是:孩子的自主神经系统进入了过度唤醒的状态,激发了强烈的应激反应。这时,下层脑接管了孩子的情绪和身体,控制了他的行为。行为表现是:大发脾气,攻击周围的人,或扔东西,甚至同时把这些招数都使出来。典型的红色区行为包括:大喊大叫、身体攻击或言语攻击、颤抖、大哭、不合时宜地大笑等。现在你可能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想到了他进入红色区时的种种表现。

这种红色区的歇斯底里发作是孩子失控时的表现。这就是防御式大脑状态,它解释了孩子和有些成年人在表现出反常行为时发生了什么。很多使孩子受到惩罚的问题行为其实都是红色区症状,这些行为不是他们主观故意选择的,因为他们失去了控制,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没办法主动“停止哭闹”或“立即平静下来”。这些都是防御式大脑反应。

蒂娜和亚历克斯一起想出了建立开放式大脑反应的四种方法,来解决泰迪遇到的问题。

1. 把红色区的知识教给泰迪。

2. 教给泰迪让自己平静的方法,比如放慢呼吸。

3. 用角色扮演游戏和桌游锻炼泰迪应对可容忍挫败的能力。虽然游戏的进展不会总顺着泰迪的心愿,但这些都是利害关系不大的游戏。经历小挫败可以让孩子为应对大挫败做准备,比如足球比赛输了。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泰迪扩大挫败的容忍窗。

4. 在泰迪生气时,先安抚他,让他平静下来,只有这样他才能认真地去听爸爸在说什么,之后再解决他的行为问题(见图2-2)。

图2-2 家长面对孩子受挫时的不同反应

蓝色区

有时,生气的孩子并没有进入红色区,而是进入了蓝色区。此时的防御式反应不是战斗或逃跑,而是沉默或晕倒。在蓝色区里,孩子对消极情绪的反应不是用行为去宣泄,而是自我封闭。每个孩子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有些孩子只是情感上退缩,变得很沉默,拒人于千里之外,让别人没法帮助他们。有些孩子会离开当时的环境。有些孩子会出现被称为“分离”的极端状态,即他们的思想感受和身体感觉的内部断开。如果孩子经历过创伤,则比较可能出现分离状态。

蓝色区的生理表现包括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肌肉松弛、松懈的姿势及不和人进行目光交流。这看起来很像负鼠为了避免危险而装死的状态。我们有时也能看到孩子有僵住不动的反应,表现为肌肉绷紧、心跳加速、一动不动。这也是一种应激状态,只是没有表现出动作。蓝色区的反应是向内的,而不是向外爆发。红色区代表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唤起,而蓝色区也是另一种过度唤起,是一种独特的刹车方式:晕倒反应关闭了内部的生理过程,僵住停止了外部的活动。当孩子觉得无法逃避令人不舒服、令人害怕或危险的环境时,他们可能会进入蓝色区。

大多数时候,进入哪个区不是孩子自主选择的结果。神经系统会自动决定哪种反应最适合目前的情境,它会基于多种因素去做出决定,包括目前情境、对过去经历的记忆和天生的性格。

人类对困境和强烈情绪的反应是复杂多样的,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的观点,我们进行了简化。我们的主要观点是,绿色区里的孩子能很好地把控自己,做出明智的决定,保持平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他们对周围世界保持开放的态度,以健康、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其中,并且非常乐于学习。

绿色区的孩子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他们处于容忍窗里。当情绪或环境中的威胁让孩子无法承受时,他们会进入混乱、爆发性的红色区或封闭、刻板、无反应的蓝色区。无论是进入红色区还是蓝色区,孩子都不能达到平衡,都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而处于绿色区的孩子会找到有效的新方法来应对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时刻。所有孩子在某一刻都会进入红色区或蓝色区,我们也应该鼓励他们体验复杂多样的情绪。牢固、宽阔的绿色区是孩子的内在资源,拥有这样资源的孩子虽然也会感到沮丧、失望、悲伤和恐惧,但他们会停留在绿色区里。他们对各种情绪体验都具有宽广的容忍窗,哪怕是非常强烈的情绪。即使在面对逆境和挑战时,他们也能保持平衡和良好的适应。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想让他们可以保持自我调节能力,能优雅而沉着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就要去帮助孩子变得更平衡。我们需要完成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当孩子心烦意乱时,帮助他们回到绿色区;二是帮助孩子扩展他们的绿色区。

父母要完成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当孩子心烦意乱时,帮助他们回到绿色区;二是帮助孩子扩展他们的绿色区。

宽广的容忍窗是我们送给孩子的人生礼物,他们可以在这样的容忍窗里体验世界。我们将在第3章介绍如何扩展孩子的绿色区。而在本章让我们聚焦于怎样帮助孩子回到并保持在绿色区。

测一测孩子的平衡力

从情绪灵活性和行为平衡性的角度观察你的孩子。问一问自己:孩子的绿色区有多宽?什么样的挑战、多强烈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哪些情绪的容忍窗比较窄,哪些情绪的比较宽?

正如我们说过的,孩子有时候情绪失衡是正常的。对父母来说,重要的是要思考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防御式大脑反应。一旦孩子无法很好地自我调节,出现了混乱、狂暴的红色区反应,或者退缩、刻板的蓝色区反应,父母该如何帮助他恢复平衡。基于布鲁斯·麦克尤恩(Bruce McEwen)(4)关于毒性应激的研究,我们开发了一套测试题,多年来我们用这些问题帮助父母了解,他们做什么才能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

观察你的孩子,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应对某种情绪时,孩子的绿色区有多宽?

他应对不安、恐惧、愤怒和失望的难易程度如何?

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他能在不快速滑入红色区或蓝色区的情况下应对挫折吗?

2. 孩子容易偏离绿色区吗?

什么样的情绪或情境会导致孩子进入混乱的红色区或刻板的蓝色区?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是否一些小问题就会让他情绪爆发,使他偏离绿色区,陷入情绪失调的状态?

3. 是否存在导致孩子失衡的典型触发事件?

触发事件是否和身体需求有关,比如饥饿或劳累?

孩子是否缺乏某些情绪或社交技能?需要进行相关练习吗?

4. 孩子离绿色区有多远?

当孩子进入红色区或蓝色区时,他的反应有多强烈?

偏离绿色区后,孩子的混乱或刻板有多严重?

5. 孩子在绿色区外会停留多长时间?他回到绿色区的难度有多大?

孩子有多么坚韧不拔?

一旦他自我调节不良,重新获得平衡感和自我控制感有多难?

对孩子独特的能力和性格的评估越准确,你就能越好地运用我们介绍的方法。我们介绍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你的孩子在短时间里变得更平衡,使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从容、更平和;也是为了帮助你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让他们能更多地停留在绿色区里,成长为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青少年和成人,变得自觉又主动。

丹尼尔曾经成功地帮助一位年轻的妈妈体验了开放式大脑的短期好处和长期好处。当时,这位妈妈的儿子刚上幼儿园,虽然经过了几周缓慢而体贴的调适期,但儿子每当和妈妈分别时,还是会情绪崩溃。幼儿园的其他孩子已经逐渐习惯了和父母告别,而他严重的分离焦虑让他的父母在幼儿园门口没法离开。他保证会去幼儿园,他和妈妈会预先制订详细的计划,但每天早上8点他还是会进入红色区。在该下车时,他就开始大叫、吐口水、乱咬,甚至撕自己的衣服。

这位忧心的妈妈找丹尼尔寻求帮助。在和妈妈分离这件事上,儿子的绿色区很窄,窄到几乎没有。这个诱发事件会让他的情绪很快失去平衡,进入红色区,直到妈妈保证不离开才能恢复平衡。

丹尼尔的方法就是教给年轻妈妈本章所讲解的主要内容。丹尼尔告诉这位妈妈,妈妈的在场是儿子保持良好调节的最佳策略。问题是当妈妈离开时,儿子并没有其他能让自己保持在绿色区的有效策略。只有和妈妈的联结才能让他保持自我调节能力。儿子的需求令妈妈难以忍受,甚至让她有时感到怨恨。丹尼尔的解释是,和妈妈在一起的需求是她儿子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应对策略,帮助他应对焦虑和恐惧。这就像在听到可怕的声音时,婴儿会哭泣,学步儿会向父母跑去。儿子依靠她来抵抗环境的压力,以应对自己内心的混乱和不平衡。这种应对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他没有其他能帮他调节情绪和忍受分离的能力和策略,所以造成了母子二人的痛苦。

父母若是采用防御式大脑反应,就是把“成功”建立在儿子的顺从上,不管他感受到多少痛苦。防御式大脑反应往往依靠“其他孩子都不要妈妈”去引起儿子的羞愧,或用“你是个大男孩了,没什么可难过的”来弱化男孩的感受(见图2-3)。而丹尼尔帮助这位妈妈采取开放式大脑的反应方式,承认、尊重并回应儿子的情绪。

图2-3 面对情绪化孩子的两种反应

首先,妈妈和儿子一起又写又画地创作了一本书,描述了早上说再见有多困难,也描述了幼儿园的生活多有趣。然后,他们在男孩感到舒服和安全的地方练习短时间的分离,并逐渐延长时间,让分离变得越来越可以忍受。其次,妈妈还和儿子谈论了“勇敢男孩”应具备的态度,它和“担忧男孩”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并且带领儿子练习了“勇敢男孩”的态度。最后,他们请老师帮了个忙,让老师到幼儿园门口迎接他们,并允许男孩先和妈妈待一会儿。之后让妈妈在孩子可以容忍的情况下尽快离开,渐渐离开得更远一些、时间更长一些,逐渐扩大他的分离容忍窗。通过这些步骤妈妈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儿子的感受和情绪。

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对这个孩子很有效,但是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应用的要点不在于记住一套步骤,而在于帮助孩子获得能力,创造能促进大脑平衡的空间和机会。帮助孩子变得更平衡、坚忍的基础是你和他的联结。这一切永远始于你们的关系。

亲子关系中的平衡

前文中我们谈过大脑的整合如何形成开放式大脑。我们说的“整合”就是大脑的不同部分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也能团结起来更有效地完成重要的任务。相同的概念也适用于亲子关系。

各个部分既不相同又相互联结,这就形成了整合。例如,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保持着他们的独特性,同时作为一个协调的整体一起工作。整合不同于混合,也不同于让所有的部分都变成一样,变得同质。整合的本质特点是保持差异,建立不会抹杀差异的联结。这也就是为什么建立健康、整合的关系很具挑战性的原因之一:我们既需要差异,也需要相互的连接。

在亲子关系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两个个体紧密相连,但同时也尊重差异,因此促成健康的整合。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理想的亲子状态。

你告诉3岁的孩子,他不能再看电视了,因为他已经把当天的时间配额看完了。孩子很生气,他进入了红色区,开始大发脾气。你马上和他交流,让他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倾听。你的语调表达出你的感同身受,表情柔和。你这样对他说:“你特别想再看一会儿吗?你是不是觉得很生气,很难过?是的,这很难。我明白。我会陪着你。”

你没有改变不许孩子看电视的想法,但他知道你在倾听,你随时都会帮助他。这就是整合中的联结部分。大脑与大脑的联结使你能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在他开始失控时依情况灵活提供适合的反应。“依情况”的意思是你立即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孩子。这样你理解的是孩子的内在状态,而不只是外部行为。通过这种充满理解的交流你会注意到孩子什么时候跑向了红色区或蓝色区,陷入了无助和无望,然后你可以提供帮助。你没有只是对外在行为做出反应,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内心世界是红色、绿色还是蓝色,和孩子交流内在的状态。你还提供支持,帮助他学会忍受那些难以应付的情绪,让他明白,即使在他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你也可以帮助他控制情绪。通过你充满理解的沟通,孩子会学着扩大他的容忍窗。

我们在其他书里也详细探讨过这个观点,尤其是在《去情绪化管教》里。正如我们在书中解释的,管教就是教育和培养能力,这样,一段时间后管教就会减少,因为孩子具有了自律的能力。既然管教的本质是教育,那么孩子就必须处于可以学习的心理状态,那就是绿色区。帮助气恼、冲动的孩子回到绿色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联结。孩子各有各的特点,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发展差异和个体差异。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孩子失去平衡而失控时,父母最有效的回应方法是充满理解的交流和引导。

这种交流策略需要我们先和孩子建立联结,然后再试图教育或解决行为问题。就像如果孩子身体受伤,我们也会先安抚一样,在孩子情感受伤时,我们应该先安慰他们。联结意味着通过拥抱、爱抚、感同身受的表情、充满爱与理解的言语去安慰孩子,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如果你可以以放松的姿势坐着,坐得比孩子的视线低,充满理解地说“我会在这儿陪着你”,那效果会更好。这种联结有助于孩子回到绿色区,他们会变得平静,能够听进去我们要说的话。然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和决定,和他们谈一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尝试的其他策略。这时候我们应该设限了,一方面使孩子有安全感,另一方面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把东西归位,进行一些修理等。这就是“连接—引导”的方法,它依赖于和孩子建立联结,对他们的情感感同身受。

父母采用健康的开放式大脑反应也会给自己的差异化留有余地。如果你既不想失去差异化,也不想打破平衡,你和孩子就可能会变得过度联结。失去平衡的关系意味着和孩子的联结使你失去个体差异化,从而会导致孩子难以获得内在的平衡。整合的平衡并不代表让你与孩子保持距离或不再爱孩子,而是强调联结和差异都是爱与支持的基本组成部分。

当孩子封闭自己或者大发脾气时,你的任务不是把他的情绪复制过来,或者彻底把他们从中解救出来,或者帮他们逃避困难的事情。比如,在孩子的金鱼饼干尾巴断了时,你不应该赶紧去找强力胶水把金鱼饼干的尾巴粘回去,或者赶紧冲进商店买一盒新饼干。你应该保持联结和感同身受,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差异性。比如说:“亲爱的,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金鱼坏了。这真是令人沮丧。”

因此即使你当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他也会感到你明白他的感受,你爱他,和他心连心。这会让他恢复平衡和良好的自我调节。感受到你的差异性,知道你能包容他的调节不良,不会跟着失控,其实会带给他更大的安全感。你和你成熟的上层脑帮助孩子的上层脑恢复工作,因此他能重回绿色区。在这种共同调节中,你让孩子体验自己的情绪,同时提供让孩子“可以跌落在柔软地方”的情绪安全网,这样他就不会独自陷入痛苦。

想象一下如果你放弃自己的整合状态,以配合孩子的调节不良,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们会失去个体差异化,变得过度联结。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他在哭闹,你也坐在地板上开始抽泣,那么,你们有了过多的共鸣,却没有差异化。相反,你应该陪着他经历挫败和情绪混乱,但不要马上解救他。然后通过你的感同身受和充满爱的陪伴,帮助他恢复绿色区的平衡状态。亲子关系中的差异化意味着你允许孩子自己体验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消极情绪,联结意味着你和他保持交流,保证他的安全,帮助他恢复平衡。这就是整合对培养幸福感的作用,也是开放式大脑的教养之道。

理想的开放式大脑状态是:既保持足够差异化,使孩子能面对逆境,体验自己的情绪;又同时保持足够的联结,使你能确保他不出格,能安慰他,帮助他快速回到绿色区,甚至扩展绿色区。我们将这种理想状态称为“开放式大脑的平衡有效点”。

开放式大脑的平衡有效点

我们给孩子的反应要么促进要么妨碍他们开放式大脑的发展,最理想的是我们能恰好处于平衡有效点,既与孩子足够联结,又保持足够差异化。但是最理想的教养是不存在的。没有父母能时时刻刻做到最好。我们常常不能把两者整合起来。

整合度图谱的一个极端是父母太过差异化,和孩子疏远(见图2-4)。这种处于极端状态的父母轻视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他们的情绪没什么大不了或者因此批评孩子,导致孩子不得不独自应对问题。哪怕从孩子的发展阶段来看,他们也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图2-4 整合度图谱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当我们指责或轻视孩子的感受时,我们在给孩子造成伤害。当我们否认孩子的情绪,贬低、指责他们,让他们感到难为情,教育他们要自己消化情绪,或者不理睬他们时,我们其实是在因为孩子感受和表达了正常的人类情感而惩罚他们(见图2-5)。

图2-5 轻视孩子情绪的教养方式

这会导致孩子丧失各种情绪,让他们认为不应该分享情感和体验。这既没有帮助孩子回到绿色区,也没有培养他们未来可用的技能,他们依然处于无法自我调节的状态中,得不到支持。因此,他们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变得更加心烦意乱,远离绿色区;要么学会了隐藏真实的情感。没有足够联结的差异化会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经受猛烈情绪的暴风雨,也就难怪他们无法达到情绪和行为的平衡。

整合度图谱的另一个极端是,父母只有联结,却没有足够的差异化(见图2-6)。我们有时称之为“陷进去了”。当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个体性或父母仅剩下“家长”的身份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会造成一种被称为“直升机式养育”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4岁的孩子只让爸爸哄他睡觉,妈妈也许会觉得很震惊,感情很受伤。或者爸爸会替上中学的孩子写作业,而在参加女儿学前班的亲子课堂时,不能遵从老师的告诫,让女儿自己费力地剥香蕉。

图2-6 过度联结

这些父母就需要少些联结,多些差异化,为了孩子,也为了父母自己。当孩子感受到某些情绪、愿望和个性时,这些父母就会感到不安。这些父母对孩子的不快或挣扎只有很窄的容忍窗,会一再越俎代庖,试图拯救孩子,而不是让他们感受、尝试、犯错和学习。

我们是不是都会过多地卷入孩子的生活?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很容易做得过多。我们帮他们系鞋带,或者到柜台替他们再要些番茄酱,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做这些事。有时孩子会面临困难或调整,我们会立即跳出来拯救他们,替他们出头,把事情搞定。我们找老师谈话,解决他们和朋友的冲突,或者替他们给教练打电话。

当然,有时候我们需要为孩子出头,维护他们,甚至有时我们需要很强悍地维护他们。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没有什么比你和孩子的关系更重要。如果你读过我们这些年写的书,你会知道我们是多么强调亲子关系。给孩子多多的爱或关注并不会“宠坏”他们,你不用担心因为给予他们很多爱而成为“直升机父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十年里,父母为孩子的幸福和发展付出得比以前更多,孩子也因此变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安全。孩子更少惹麻烦,在学校里的时间更长,学业成绩更好。几乎从所有的衡量标准来看,父母越重视亲子关系,越理解孩子,孩子就会发展得越好。

但是,爱孩子也要避免过度联结,而失去差异化。否则,我们会过多地插手干预孩子,替他们处理问题,使他们失去学习如何应对困难的机会。对孩子而言,找老师讲理或解决和朋友的问题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能锻炼用于解决问题的上层脑,锻炼他们的口才和沟通能力。此外,通过让孩子自己应对状况,他们会知道自己有能力承受不安和不适。培养复原力和信心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让孩子不得不应对很有挑战性的状况,并最终取得成功。如果孩子时不时需要评估状况,设法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他们的大脑就会得到锻炼,未来才会更擅长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想教导孩子要自信,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应对。这样,孩子会发现自己有多强大,多能干。他们可以轻松应对困难,说一句“我处理过这种情况”。

我们不想用安全的气泡膜把孩子裹起来。虽然孩子很宝贵,但他们不是易碎品(见图2-7)。

图2-7 气泡膜

如果我们对孩子保护过度,让他们免受任何不适、痛苦或潜在的挑战,我们其实是在让他们变得更脆弱,使他们越来越不能自己达到平衡。我们漫不经心又明确直白地说:“我不认为你能处理好,你需要我保护你,需要我替你做。”这样做其实是在否认孩子的权利。让孩子练习感受并承受不适,练习坚忍,然后才能找到出路,知道自己有多强大,有多足智多谋。

想让孩子知道你相信他们吗?想让孩子变得足智多谋、坚忍、情绪稳定吗?想培养孩子的坚毅品格,以及牢固而宽广的挑战容忍窗吗?想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情绪和情境的受害者吗?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感受,让他们和犹豫不决、不安、气馁和失望作斗争。

和孩子联结过度,会导致他们失去了差异化的空间。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不是把孩子从困境和不舒服的情绪中解救出来,而是陪着他们一起经历困苦,给予理解和支持,允许他们自己去感受并成为问题的主动解决者,发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正是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想保护他们。但如果我们让爱带给我们勇气,让我们强大到允许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力量,那他们的能力才会增强。

我们的任务是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困苦,给予理解和支持,允许他们自己去感受并成为问题的主动解决者,发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我们的任务是陪伴孩子,当他们崩溃时,随时帮助和安慰他们;同时让他们吸取教训,学会平衡。我们要找到开放式大脑的平衡有效点,既有健康的差异化,又有健康的联结,且两者的程度适当(见图2-8)。

图2-8 避免整合度图谱的两个极端

平衡的日程,平衡的大脑

前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要帮助孩子获得内在的平衡,这样他们就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有助于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你在孩子的生活中创造了多少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换言之,平衡的大脑和平衡的日程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联系。平衡的日程允许孩子做小孩,不会把他们的每秒钟都安排满,不会让作业和规划性活动占据每时每刻。

儿童主要通过友谊、随意玩耍和自由时间来培养情绪调节能力。这些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探索和想象的机会。适当空闲的日程安排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习得人际关系中的经验教训。即使孩子感受到无聊也会为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创造重要的机会。父母都非常担心孩子的学业,但有价值的教育是,当你听到孩子在夏日里抱怨“我好无聊”时,对他说:“看一看你能想出在院子里干点什么?我看到一把铁铲、一些管道胶带和破旧的浇花软管。去痛快玩一场吧!”

我听一位朋友讲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我的朋友在她14岁左右见过费曼,她问费曼是怎么变得这么聪明的。费曼说这很简单。费曼的父母从他4岁起就常常锁着家门,让他待在后院。后院是个废物堆积场。年幼的费曼会在那儿摆弄废弃的机器和马达,后来甚至开始修理钟表。无聊和没事找事做让他接触到各种心智挑战,增长了智慧,最终成长为近几十年来最杰出的“头脑”之一。当然,我们不是提倡把孩子锁在屋外或放任他们在废物堆里玩耍,我们也不能保证这样做就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鼓励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去探索世界。

这符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新提出的招募要求。以前的招募要求应聘者是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但实验室渐渐发现这些优秀毕业生不一定善于解决问题。他们学会了如何掌握学术体系,获得了很多学术荣誉,注重“在框架内操作”,在防御式大脑的文化中表现良好;但他们并不一定善于找到独创的方法来解开困局。因此这些机构在招人时开始重视童年期和青春期时动手能力很强的毕业生。他们小时候建造过东西,很会玩,这样的毕业生最擅长解决问题。

我们除了强调亲子关系很重要之外,还介绍了可以让你帮孩子建立平衡的另一种方法,那就是:保护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有大量的机会进行孩子主导的自由玩耍,让他们有时间进行探索和发现。通过玩耍和试错,培养重要的情绪、社交和技能。如果把孩子的时间都排满,他们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自由玩耍发展平衡力

对今天的很多孩子来说,自由玩耍已经“濒临灭绝”,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在家里,自由玩耍时间被结构化的活动、课程和练习挤占。在学校,孩子的课业学习开始得越来越早,更多的教学聚焦于提高孩子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帮助孩子考出好成绩,留给孩子搭积木、捉迷藏和过家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此外,其他现代产品也在蚕食孩子的自由玩耍领地,比如媒体、电子产品等,它们在孩子的生活和头脑中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些竞争力量本质上不是有害的。但是当它们越来越多地替代了孩子的自由玩耍时,问题就出现了。玩耍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发展至关重要。神经学家雅克·潘克塞普(Jaak Panksepp)通过研究发现:即使老鼠的上层脑皮质功能不良,导致老鼠的记忆和学习等认知能力出现障碍,但它仍会玩耍。这说明,玩耍的需求和欲望是本能的,即使低等的哺乳动物也有这样的欲求,就像生存和社交的本能欲望一样,它涉及下层脑。下层脑的脑区会直接影响上层脑的脑区的发展,影响大脑的整合。斯图尔特·布朗(Stuart Brown)(5)对某监狱里的杀人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些杀人犯的童年有两个主要共同点:受到过某种形式的虐待;被剥夺了玩耍的权利。

以上研究没有证明把童年时光用在钢琴课、化学夏令营或课后辅导班上很重要,而是证明了玩耍是孩子的基本需求,要让孩子做回小孩。音乐、科学和学业当然很重要,但孩子也应该有看电视和玩耍的时间。我们当然不是反对孩子掌握技能,如果孩子对某方面特别热爱,父母当然应该支持他们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但是代价不应该是剥夺他们想象、探索和玩耍的机会。因为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获得成长、发展和对自我的认知。

自由玩耍是属于开放式大脑的活动。因为自由玩耍时,孩子是在不受评判或威胁的情况下,探索自己的想象,通过行为进行尝试和与他人互动。自由玩耍不同于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两者在儿童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体育运动中有规则和共同的体制,通常一方会赢,另一方会输,这常常带来对错的评判。而自由玩耍会解放孩子,让他们探索自己的想象。

玩耍是人类原始的需求,代表了人类特征固有的一部分。最近的研究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有研究显示人们本能地认为玩耍能减小压力。无论在成功富有的社区和学校,还是在生活艰难的贫困社区和学校,我们都能看到这个结果。还有一些令人吃惊的其他发现。例如,有研究发现玩积木能促进婴儿的语言发展。还有,幼儿园里的一些孩子玩耍,另一些孩子听老师读书,和听老师读书的孩子比起来,玩耍的孩子较少出现焦虑不安,能够比较平静地忍受和父母的分离。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看,玩耍这种简单的行为起到了稳定情绪的作用。

有人认为,孩子玩耍的时候只是在消磨时间或找乐子,虽然这也是有益的,但他们没有“做成”任何事情,这不会让他们变得更聪明。然而,关于玩耍的科学研究证明,除了开心之外,玩耍还有其他无数好处,包括认知方面的和非认知方面的。玩耍是孩子的工作。它能发展认知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促进其他执行能力,比如计划、预测及适应能力。这些都是开放式大脑的能力。

玩耍还能促进大脑整合。当孩子玩耍的时候,他们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提高。因为在玩耍中,他们必须商议游戏策略,决定游戏或团队的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暗示性的。孩子必须想办法参与玩耍。当事情不顺利时,孩子需要和别人谈判,他们在玩耍中学到了公平、秩序、灵活和道德(见图2-9)。

图2-9 玩耍的作用

在决定如何对待被冷落的小朋友时,他们还学会了面对共情困境。

除了提升社交能力之外,玩耍还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的平衡,有助于发展平衡的大脑。在玩耍的时候,孩子会练习各种开放式大脑的品质,比如应对失望、保持注意力、理解周围世界等。孩子在玩耍中尝试各种角色,战胜恐惧和无助感。他们建立情绪平衡、培养复原力和抗挫能力。以上都是因为我们允许他们自由玩耍。

测一测孩子日程的平衡度

当我们和父母们谈起玩耍、自由时间和平衡安排日程的重要性时,父母们常常会问到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处理的。

蒂娜在生孩子之前就决定,如果她做了妈妈,她的孩子一次只参加一项活动。蒂娜听说过日程安排太满对孩子的危害,也了解参加太多活动会导致孩子疲劳,甚至被压垮。这些孩子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他们精疲力竭,甚至开始讨厌父母想让他们参加的任何活动。蒂娜对此很理解,所以她宣布如果她的孩子想上舞蹈课,那么在舞蹈班课程结束前,不再让孩子参加其他活动。如果她的孩子想参加体育比赛,那么在赛季结束前,不再让他们参加其他任何活动。她不想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太满。当时,蒂娜是假想孩子的理想父母。

后来,蒂娜的长子出生了。她发现儿子兴趣爱好广泛,且机会众多。蒂娜很快意识到一次一项活动的承诺会经受艰巨的考验。她和丈夫都希望儿子学钢琴,儿子自己还想和朋友一起参加童子军。除此之外,儿子还热爱体育运动,他想参加每一季的每一项体育运动。

钢琴、童子军、体育运动,还有和朋友玩耍、作业、与家人外出,怎么能把它们都安排进日程?他还只是蒂娜的第一个孩子。现在蒂娜已经有了3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

丹尼尔在安排孩子日程上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各种音乐表演和排球比赛中度过了很多忙碌的夜晚和下午。虽然养育孩子时难免出现这种情况,但孩子们有如此多宝贵而有趣的选择让我们心怀感恩。不过,多少算太多呢?

归根结底还是要考虑平衡和尊重个体差异。很多家庭确实存在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过满的问题,但也有些家庭的问题是安排的活动太少,比如让孩子一天看好几个小时的电视。我们两家的孩子上的都是对学业要求较高的学校,参加的活动也非常多。我们有时也担心孩子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花了好些年尝试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实现健康的平衡,但我们也必须考虑现实和合理性。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活跃的生活,只要这样做是健康的。而且,只要父母给孩子留出了自由时间,没有让全家人围着孩子的活动日程团团转,那就应该让孩子发展他们的爱好,参加他们喜欢的趣味活动。

那么,如何达到健康的开放式大脑平衡?当父母找我们咨询时,我们会鼓励他们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1. 我的孩子经常看起来很疲惫或脾气暴躁吗?

有没有表现出其他不平衡的迹象,比如焦虑或充满压力?我的孩子是否心力交瘁?

2. 我的孩子是否太忙,没时间玩,没时间发挥创造力?

3. 我的孩子睡眠充足吗?

如果孩子参加了太多活动,到了上床时间才开始写作业,那就成问题了。

4. 孩子的日程安排得太满,以至于没时间和朋友或兄弟姐妹一起玩吗?

5. 我们是否太忙,很少在一起吃晚饭?

不必每顿饭都一起吃,但如果很少一起吃饭,那就需要担心了。

6. 有没有总对孩子说“快点,快点”?

7. 我自己是不是太忙,压力太大?

8. 我和孩子互动时是不是经常不用心,不耐烦?

如果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需要思考一下了。如果肯定的回答超过一个,那我们建议你要认真考虑给孩子安排的事情是不是太多了。

相反,如果孩子没有任何日程安排过满的迹象,你就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你的孩子既活跃,又快乐,还获得了成长。也可能是你已经找到了孩子的健康平衡点,使孩子开放式大脑能得到发展壮大。记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需求,对生活节奏的忍受限度也都不同。所以,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很重要。

你能做什么:用开放式大脑策略促进平衡力

开放式大脑策略1:科学睡眠

我们发现美国国民长期睡眠不足,也发现很多年轻人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这两种疾病的很多症状会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变得更严重。父母和学校出于好心,想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尽可能丰富多彩,结果占用了他们的睡眠时间。除了给孩子安排和学业有关的活动之外,父母还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有玩乐的时间,有和家人共处的时间,却导致上床睡觉的时间一再往后推迟,牺牲了最重要的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减少是个大问题,因为睡眠对大脑和身体的平衡很重要。新的睡眠观认为,为了清除神经元在白天放电产生的毒素,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我们才能头脑清醒、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一天。大脑健康离不开睡眠。没有充足的睡眠,各种大脑和身体机能都会受损,比如专注力、记忆力、学习、保持耐心和灵活性的能力,甚至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得不到正常的加工。

儿童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睡眠。美国睡眠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公布了各个年龄段的建议睡眠时间,这份建议也得到了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认可。

表2-1 孩子需要多少睡眠

注:表中数据只是建议。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也不一样。

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孩子的绿色区和容忍窗就会缩小,使他们更容易情绪反复无常,自我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减弱。

当孩子睡眠不足时,他们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失去平衡,更缺乏复原力。这就是为什么当孩子提出去朋友家过夜的要求时,你会隐隐担心潜伏其后的暴躁脾气。父母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周六或周日下午孩子非常疲惫,变得很容易生气,要么处于蓝色区,要么处于红色区。

但是导致孩子出现睡眠问题和进入蓝色区或红色区的原因不只是去朋友家过夜,还有以下5种干扰睡眠的因素。

1. 安排太满的日程表。

想一想是否活动太多而导致孩子的上床时间推迟,侵占了孩子的睡觉时间。

2. 混乱或嘈杂的环境。

家里或邻居一直太吵,或者同屋的兄弟姐妹上床睡觉的时间不同,会让父母很难保证孩子的睡眠。而且,这些环境可能不容易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发挥一些创意,比如:设法挡住光线,等孩子睡着后再抱回他们自己的房间,或者用白噪声盖过其他声音。

3. 父母的工作时间。

如果父母不能按时回家吃晚饭,只能很晚的时候辅导孩子作业,那孩子的睡眠肯定会受影响。如果没法改变回家晚的状况,你就需要发挥创意。比如可以让兄弟姐妹或邻居帮忙辅导功课;或者让孩子先吃饭,晚下班的父母先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讲完再吃晚饭。每个家庭都需要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方式。

4. 临睡前的较量。

如果睡觉前的氛围像打仗一样让人紧张、愤怒或恐惧,那么大脑就会把消极情绪和睡觉、睡前程序联系起来,因此孩子常常会变得更加抗拒。相反,我们应该创建和睡觉相关的积极联系,这样孩子会认为睡觉是安全的、放松的甚至是亲密的,而不是紧张的斗争。你可能需要把睡前程序设计得更长些,让孩子有时间读书、依偎在父母身边,享受当下。重视联结会让孩子更快、更平静地入睡,这样父母能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而不会和孩子长时间较劲。

5. 没有足够的“减速”时间。

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越多,就越知道满足个体的神经系统需求有多重要。说到睡觉,父母尤其需要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安定下来。我们不是直接从清醒到熟睡,而是存在一个“减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系统的活动开始放慢,使我们逐渐入睡。我们需要让孩子的大脑做好准备,给它时间过渡到较慢、较低的身体唤醒状态,这样孩子才能入睡。

睡眠与平衡之间的关系当然不仅适用于孩子。想一想你自己的经历。当你睡眠不足时,你的大脑是否会不平衡?你是否变得不太耐心,不太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区别在于,成年人经过多年的练习,即使在疲劳时也能自我控制。虽然我们并不总擅长控制,但是我们的大脑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有更多的机会改善相关脑区。成年人更了解自己的缺点,当睡眠不足时,我们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然而,睡眠不足的孩子很快就会进入红色区或蓝色区,他们还没有充分发展出像我们那样能控制自己回到绿色区的能力。所以,你要想办法让孩子晚上尽量多睡觉,这样他们的情绪能更平衡,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开放式大脑策略2:“健康心智餐盘”

2011年6月,美国农业部用健康膳食餐盘取代了食物营养金字塔,前者更形象地展示了健康的食物选择。餐盘里摆放着水果、蔬菜、蛋白质、谷物和奶制品,提醒我们若要身体健康,每日推荐饮食包含哪些食物。

谈到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与情绪平衡,要想获得强大而平衡的大脑,其“每日推荐饮食”是什么呢?什么体验能促进整合,帮助我们连接大脑的各个部分,连接家庭成员和社区,既尊重个体差异又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结?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丹尼尔联合组织咨询界的领导者戴维·罗克(David Rock)提出健康心智餐盘(Healthy Mind Platter),其中包括7种日常心智活动(见图2-10)。它们能改善大脑,建立平衡并产生幸福感。

图2-10 健康心智餐盘

1. 专注时间。

当我们为实现目标而专心致志时,我们在努力构建大脑中的深层联结。

2. 玩耍时间。

当我们随性而富有创意,顽皮地感受新体验时,我们在构建大脑中的新联结。

3. 联结时间。

当我们和他人面对面交往时,当我们欣赏大自然,感受与大自然的联系时,我们在激活和加强大脑中的关系回路。

4. 运动时间。

当我们运动时,尤其是进行有氧运动时,大脑的很多方面会得到强化。

5. 内省时间。

当我们静静地内省,聚焦于自己的感觉、想法、情感时,大脑会得到更好的整合。

6. 放松时间。

当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思绪漫无目的地游荡,或者只是放松时,我们在帮助大脑充电。

7. 睡眠时间。

当大脑得到它所需的休息时,我们在巩固白天学到的东西,让大脑得到恢复。

这7种日常心智活动构成了全套“心智营养餐”,这是让大脑功能达到最佳,人际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所需的营养。每天给孩子提供进行这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在促进他们的大脑整合,使他们的大脑能够实现协调和平衡。这些重要的心智活动能够增强大脑内部的连接,增强人际网络,增强他与周围世界的联结。长期过多或过少进行某种活动都会引起问题。

因此,促进平衡的第2条开放式大脑策略是:保证孩子的日常安排里有健康心智餐盘中的各种成分。例如,孩子在学校里已经有了大量的专注时间、玩耍时间和联结时间;上舞蹈课或体育课时,他们享受了运动时间。但当查看一周的日程安排时,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没有足够的放松时间或内省时间,或者睡眠时间不足。

或许你有一个擅长内省的孩子,他在很多时候都会安静地待着,享受大量的内省时间。但是,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运动时间或联结时间,和朋友们玩一玩或和家人一起吃饭。

或许你太强调学业成绩,让孩子付出了过多专注时间,很难在其他活动上投入应有的时间。各科都能拿A,各项作业都能做得完美的孩子很少。如果你对孩子学业优秀和成就的强调超过其他一切,那孩子永远会觉得他做的任何事都不够好。儿童心理学家兼作家迈克尔·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说他听很多儿童和少年说过,父母对成绩的关心胜过对他们的关心。越来越多父母的关注点是目的地,而不是成长过程;更强调结果,而不是努力。难怪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抑郁,甚至无法借助亲密关系来缓解这些情绪。

除了给出睡眠的建议时间以外,我们对健康心智餐盘中的其他活动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建议。之所以没有健康心智的明确“食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需求会随年龄变化而改变。健康心智餐盘的重要意义在于让父母了解全部有益心智的活动,认识到它们就像身体所需的基础营养物质,并尽可能保证孩子的心智饮食中有适当的成分,至少每天都有一点。就像我们不希望孩子连续几天都只吃比萨一样,我们也不应该只给他们安排专注活动的时间,而导致睡觉时间减少。关键是一天中对这些重要心智活动的安排要平衡。平衡和心智健康都是为了加强我们和他人及周围世界的联结,加强大脑内部的联结。

我们意识到真正追求孩子生活中的平衡会让人感到有点不放心。有时很难不随大流,削减课外辅导班,完全相信过程的重要性,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向发展,这会让我们觉得不踏实。但也要尝试着让自己超越狭隘的成功的定义,和孩子的学校谈一谈作业负担,停止对所谓的“成功”的孜孜以求,采取对孩子、对家庭最好的做法。

最好的做法就是给孩子一盘健康的“心智营养餐”。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这盘“心智营养餐”中的各种活动上时,就为大脑提供了以不同方式获得发展的机会。父母平衡地将时间花在玩耍、工作、反思或联结上,才能给孩子传授和培养能力。为每种活动都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能通过多样的心智活动为大脑神经元提供放电和形成联结的机会,而且能让孩子了解平衡的节奏和感觉。我们应该始终把有益健康的“心智营养餐”放在心上,并且把它传授给孩子,这会让孩子产生对平衡和心智健康的“食欲”。

亲子互动 教给孩子平衡力

我们可以把平衡的理念教给孩子。和孩子聊一聊平衡力和开放式大脑状态,有助于他们理解心理、情绪健康的基本概念。孩子对平衡的重要性理解得越深,当他们失去平衡时,就越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亲子互动”部分,这有助于你把开放式大脑的理念传授给他们。“亲子互动”主要为5~9岁的孩子设计,你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对内容进行调整。

感受自己的情绪

我知道当一切正常,你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时,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把这称为“绿色区”。

但是有时你会心烦意乱,会很生气、害怕或紧张。你想大叫,你想大哭。我们把这称为“红色区”。

或许当你心烦意乱时,想一个人待着,谁也不理。你可能感到身体像面条一样软弱无力。我们把这称为“蓝色区”。

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你回到绿色区。坐下来,把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然后深呼吸。现在就试一试。感觉一下,是不是平静一些了?

今天晚上,当你觉得困了,眼皮发沉,身体开始放松时,再一次练习这种方法。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练习这种方法,感受它带给你的平静。

重回绿色区的练习

在学校里,当朋友不邀请奥利维亚一起玩时,她就会采用这种方法。被冷落让人很难过,她觉得自己进入了蓝色区。她开始哭,希望自己能消失。

奥利维亚意识到这是蓝色区的感觉。她把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腹部,深呼吸。她立即觉得好多了,重新回到了绿色区。她依然有一点难过,但她知道自己会没事。

当你感觉难过、愤怒或害怕时,试一试这种方法。通过练习,每当你需要时,你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重新回到绿色区。

父母成长 如何提升自己的平衡力

现在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你自己在生活中的平衡感,以下3个问题有助于你了解自己的平衡感。你可以把你的回答写下来,也可以和其他父母聊一聊这些问题对你有什么影响。

1. 思考你自己的绿色区。

你是否容易偏离绿色区,从红色或蓝色区重新回到绿色区对你来说有多困难?你可以从多个方面思考这些问题,但请主要从教养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你大多数时候处于绿色区、红色区还是蓝色区?

2. 思考你在亲子关系中的整合程度。

你是否过度差异化,缺乏联结,使孩子不得不在情感上自己照料自己?你是否过度联结,缺乏差异化,导致卷入太深?你处于整合平衡点的时间比例有多少?处在平衡点时,一方面你了解孩子的情绪,能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你给他留出了保持个性化的空间。

3. 你的“心智营养餐”是否健康?

参考健康心智餐盘列出的“心智营养餐”,思考自己的日程安排,以及你的时间和精力是如何分配的。

现在花几分钟时间画出你自己的心智餐盘,想一想你的大部分时间是怎么过的。画一个圆,像饼图一样把它分成24份,代表一天中的24个小时。标出一天中分别用于睡觉、运动和人际交往等活动的时间(见图2-11)。

图2-11 时间分配图

请依据现实情况,想一想哪项有益健康的心智活动总是被你忽视。作为父母,我们的现实状况使我们的时间安排不太容易符合健康的标准,当孩子年幼时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你连找时间吃饭、上厕所都困难,更不用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找时间反思或者画出时间分配图了。对此,我们非常理解,我们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无论如何,评估你的生活平衡程度一定是有帮助的,无论目前看来这是多么不现实。了解自己缺失什么,无论是睡眠、锻炼、内省、放松,还是其他活动,都能对个人目前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有所认识,至少为你提供了思考未来如何更好地满足它们的机会。我们的平衡对保持我们绿色区的稳定至关重要,这样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提供帮助。

我们的平衡对保持我们绿色区的稳定至关重要,这样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提供帮助。

在你照料孩子,为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负责的同时,要实现大脑的平衡绝非易事。但是,你越努力地追求平衡,塑造自己的开放式大脑,就越有能力帮助孩子获得平衡并塑造他的开放式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