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谈价值观:知整体,不争抢,顺应道
- 百品《道德经》:悟道行天下
- 王小丹
- 956字
- 2021-05-06 11:13:27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一个人知道雄性的勇猛、变化、创新,却能够守住雌性的包容、忍让、慈爱,甘作溪涧,就不会失德。溪涧是两山之间的河沟,因处于低处,可以源源不断地汇聚水流,源远流长。能够汇集天下的溪流,也就具备了恒久的德,当能够守住恒久的德时,人又会回归到婴儿般柔的状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一个人明白什么是明亮光耀,却不为所惑,能够守住黑影和幽暗之处,这样的人可以做天下的范式。一个人能够安于不荣耀的状态,才能最自在地做好每件事。毕竟荣耀作为奇,不是常态,唯有从平常中发现真、善、美,才能够做到乐行天下。能认知到这些,就能不离德,人才能悟出真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一个人知道荣耀是什么,却能安守屈辱,甘愿做天下的川谷,包容一切,他的德就会充足,他就可以回复到自然而然的纯真状态。
老子用上面三句话谈到了做人的三个维度:
第一,知雄守雌。我们要以雌性的慈爱为中心去发展雄性的刚毅性格。
第二,知白守黑。我们认知事物时不能割裂对立,要看到整体。而认清那些我们觉得不好的层面,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三,知荣守辱。不能把握好屈辱的人,往往也难以把握荣耀。面对得失的时候,我们不要以求荣为核心,而应能安于不好的环境和地位,以此为修行之道,将辱与荣视为一体,进入返璞归真的境界。
这三个维度都是在道的指引下,可以实现的状态,只要你能够顺应道去做事,自然可以持续获得好的结果。
同时,老子指出:“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在这里,他用“朴散则为器”做比喻,用经过雕琢后大有用处的器具,比喻那些返璞归真的人,一经培养,就会成为人才。圣人治国,可把这些人用作国之栋梁。同样,管理者做管理,也不可舍弃这样朴实无华的人。
至此,我们通过这一章完整地理解了《道德经》传递的价值观:知整体,守雌、守黑、守辱,不争抢,顺应道去做事,返璞归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