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爱上一座城,并不一定是城里住着某个人。只是因为这座城,能给你带来些许安宁、放松和欢愉。不需要刻意地去迎合,也不需要强装悲喜,只需用心感受,感受这里的景,感受这里的人。
就像邓丽君的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邓丽君生前极其钟爱这座小城,在这里度过了她生命的最后阶段。
清迈就是这样的一座小城,没有太多高楼大厦,没有妖娆艳丽。这里谈不上大都市,即便它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但更像我们国家的一座三四线城市。
这样一座小城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游客,慕名前来。气候适宜,暖和,对于北半球还处于冬天的人来说,却是极大的福音。人们可以穿上轻薄的便装,恣意潇洒,抬起脚丫子撒欢。
这里的天气尤其适合小朋友,二月的天气早晚比较凉快,短袖、长袖皆适宜,即使中午热些,抹上防晒霜或者带上个遮阳帽,却也能适应。还有一个受小朋友欢迎的便是冰淇淋,在国内喝温水都嫌凉的冬季,能吃上酸奶味的彩虹之梦,莫不是极大的幸福。
在一个清凉的上午,沿着古城闲逛,房屋矮小,城墙斑驳破旧,却很有历史沧桑与厚重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七百年前的兰纳王朝。耳边不禁响起金戈铁马,号角连连,大象声鸣,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了兰纳王国,从此开启泰国的历史文化源头。
护城河像一根翡翠的带子,围系着古城,防止敌人的入侵,守护一代一代的清迈人。残存的城墙,不曾完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历史的长河不会淡忘曾经的丰功伟绩。红砖堆磊,在斜阳的照耀下,屹立在河边,留给后世更多的是自豪。
庭院深深深几许?路边的小院子,门庭种花种草,星星点点,红色黄色紫色,色彩斑斓,给小城带来清新淡雅。铁门半掩,偶尔一只大黄狗躺在院中间,眯着眼睛,竖着耳朵,暖和的阳光打在身上,享受着岁月静好。有时候运气好,还可以看到披肩长发的靓丽泰妹款款走出,回眸一笑百媚生。
任由清爽的微风撩拨拂面,淡淡的花香钻入鼻尖。闭上眼睛,让脑神经放松,阳光洒在身上,温暖的能量贯穿全身。处处可见的鲜花,在门廊下,城墙上,走廊里,桌上、树上,星星点点、颜色各异,清新的画面让人心情大好。
这里是背包族的天堂,随处找一个小酒店或者咖啡馆,一杯咖啡或者额一小壶酒,找一个街边的位置,坐在高脚椅上,靠着桌子,闲看路边来来往往的人群。金发碧眼的欧美人士、皮肤麦色,额阔嘴大的东南亚人,手牵手的老年人、携儿带女的中年人、年轻的单身背包客,应有尽有。让你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在这种休闲场所里,还可以看到活力四射的乐队,吉他声、贝斯声、击鼓声,交相呼应。厅堂里人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杯觥交错,手舞足蹈,表情错综复杂,不得不佩服外国人闲聊的功底和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
兰纳王朝风格的寺庙穿插其中,尖顶拱形,金光闪闪,似在像世人展示王朝的繁荣与昌盛。最有名气的是迪契龙寺和帕辛寺。
这个庙宇建于15世纪,与帕辛寺齐名。寺庙的正中央四方佛塔,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地震的摧残,依然守护黎民百姓。佛塔现在高60米左右,却是古城里最高的建筑,见证了古城的兴衰成败。
塔身由灵蛇和大象托起,因为年久失修,风华侵蚀,处处显斑驳,长满黑色的苔藓。但是依旧可以看出当年这座佛塔的精美。
来来往往的本地信徒和游客虔诚地祈祷,心中有信仰,内心会签很多恐慌,多一些安宁。据说泰国百分之九十民众信佛,上至国王,下至普通村民。
在街上或酒店里,随处可以看到神龛和佛像。泰国男人一生必须有一次当和尚的经历。寺庙既是学校,晚上也可以夜市。男性可以带发修行,晚上回家。
寺庙里传来僧侣诵经的声音,悠扬有力,间隔钟响。走近一看,众僧盘腿坐在佛堂大殿地面上,披着橘黄色的袈裟,一边肩膀露出。他们面向佛像,聆听着圣僧的教诲经文。
穿着短裤,吊带的人是不让进入庙宇的,充分展现了佛教的清心寡欲。
如果你愿意,可以租一辆自行车,从东头转到西头,从塔佩门转到北门,累了就在街角的咖啡店稍作休息或者做一个马杀鸡,泰国的马杀鸡闻名遐迩,来此的人都乐意去体验一番。
一代又一代人守护着这片土地,坚持着心中的信仰,传承着优秀的历史文化。我们,现在活着的人还能给后世留下些什么?留给我们更多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