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长株潭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腹地,以占湖南省1/7的面积、1/3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0%以上的经济总量、70%以上的科技成果,成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重要引擎。
长株潭发展的定型目标和发展模式是什么?第一次提出是2001年,2001年我写了对长株潭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历史回顾与展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由来曲折和发展新阶段》。长株潭1982年被提出,1984年进入省委决策,1985年成立长株潭规划办公室,经过三年的运作和初步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并总结为《长株潭经济区规划办公室1986年工作总结报告》。但由于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社会对提高长株潭的地位不能形成社会共识。
1994年10月,中共湖南省代表大会期间,长株潭三市市委书记聚集在一起,共同认为湖南经济的发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说,关键是要发挥长株潭这个城市群体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作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这篇大文章。如何启动?会后长沙市委书记邀我商议。我认为靠个人意见、写报告无济于事,要靠集体,靠集体权威性的意见表达和诉求。
1996年11月,长株潭三市市委、市政府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在株洲召开了“长株潭经济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三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省直各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86人。
研讨会引起了省委决策者的重视,1997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长株潭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三市党政的主要负责人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会议否定了1995年开始实施的“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战略。要进一步突出长株潭的作用,把长株潭建成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现代化网状城市群。
1998年7月,成立了以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计委。并确定按“总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先行”的思路和指导思想,由省计划委员会牵头组织省直各有关部门编制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交通、电力、金融、信息和环保等五项网络规划。1999年2月,召开专题座谈会讨论研究后决定付诸实施。2001年,五项网络规划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长株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条件也越来越好。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步入新阶段。新阶段发展的前景,也就是定型目标和发展模式是什么?通过对几种可能的比较分析,发现采用大都市区样式为好。大都市,即一个城市密集区,各个城市对所辖区域行使的行政管理权是独立的。相互之间的联系,如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治理、社会安全保障、社会保险转移等实现同城化。长株潭实施的五项网络规划是基础性的同城化,之后又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信部批复关于长株潭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等。2016年,由张萍主编,史永铭、胡亚文副主编,出版了《长株潭一体化三十五年文献选编》,它是一体化、同城化走过三十五年实路的历史记录,说明长株潭大都市圈已经形成。在产业一体化发展上实施差别化、特色化战略。长沙是工程机械之都,长沙是从这里推进、从制造之都向智造之城转型的。2019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639亿元,其混凝土机械产品占全球产量的80%。株洲是中国动力之谷,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轨道交通产业产值2015年也达到1250亿元。打造两个世界级产业群,发展空间达一个小时通勤圈。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对应《指导意见》,长株潭已具备发展现代化大都市圈的条件。2019年6月始,我对此作系统研究。
2020年2月12日,我完成并提交了《关于发展现代化长株潭大都市圈的建议报告》。2020年2月19日,省委书记杜家毫对该建议报告作了肯定性批示,并批示由省长株潭服务中心承担推动和落实的责任。
张萍
2020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