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从历史、现在、未来的联系上看,人类社会发展时刻都面临如何解决所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问题,针对全球共性问题我们如何破解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解决好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是对全人类的贡献。二是从我们承担的历史使命看,中国发展到今天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解决好这个重大问题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命题。三是放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看,全国各族人民对优良生态环境的向往、享受全面的生态服务是努力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富裕的重要内容。四是放到民族复兴的角度看,过去数千年中国资源环境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攻坚克难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难点问题。五是放在世界大局中看,全球日益兴起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要求中国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时提出中国方案,不断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美丽云南建设,是云南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西南边疆的重大课题,必须在国际视野范围内审视中国及云南的生态环境问题,把美丽中国作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云南建设的新方位。

一 中国快速发展的资源效应

(一)资源环境问题及其特点

人类与自然界的任何生物一样,都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的基本资料,满足种群持续不断发展的需要。在人口数量少、需求生存资料相对少的情况下,自然供给比较充裕,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因此较少受到限制和制约,但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自然能够有效提供的生活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资源短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源短缺问题时时困扰着不同区域的族群和人群,但这种短缺是相对的,主要是手段和工具的落后,很多潜在的生活资料一时难以获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不断加强,而且这种能力几乎影响和延伸到我们这个星球所有空间地带时,这时的资源短缺就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生存压力,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成为整个人类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也称为资源问题。

不难看出,所谓资源问题(Resource issues),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过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导致资源数量的持续减少和质量不断降低,进而出现难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系列问题。

资源问题由来已久,甚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不同的是,起初的资源问题可能是局部的,短期的,部分人群所面临的问题,但进入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问题不断扩展成为全局性、长期性、整个人类社会都将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普遍面临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以人口激增为中心,以资源短缺及不合理利用为焦点,从而酿成了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可以说资源问题是人类面临所有问题中的核心问题。现在,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生存质量和福祉,而且将影响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人类不能及时破解持续上升的资源问题,整个地球将沦为万劫不复的境况,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将蒙受巨大的灾难。资源问题及其与之相伴生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作为半个世纪以来常讲常新的话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人类共同的行动。

资源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因此说到底也是个发展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人类社会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式,建立一种与地球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自然供给水平相适应的合理规模、合理结构、合理布局、合理速度,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往往与资源问题耦合出现。资源的过度利用,影响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和不同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就会形成生态破坏(ecological destruction),也称为第一环境问题。它是农耕文明时期经常出现的环境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环境问题。曾经辉煌的南美洲玛雅文明、中东苏美尔文明、印度河哈拉帕文明等都最终走向衰落和消亡,究其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退化有关。与自然过度利用相应地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就是资源使用不完全,或人类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排放到大自然,超过自然可接受的能力,最后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和人类生存环境遭到损害,这就是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也称为第二环境问题。它是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环境问题,也是现在正在进行工业化国家经常出现的环境问题。200多年的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农业历史时期。但工业社会的发展曾严重依赖于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建立在依靠消耗以化石资源为主的不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工业化,以对大自然进行野蛮的开发掠夺、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增长,使世界环境迅速恶化。

人类长期过度利用地球资源,导致地球环境恶化的发展之路,是难以持续下去的。人类应该尽快掌握资源和环境问题形成、发生、发展的规律,寻找将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协调的步履,调整自己的需求并与自然可以接受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协同进化。

(二)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

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就是获取所需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就是最基本的资源。当资源能够满足当时的需要时,人类社会就能够顺利向前迈进,而当资源无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适时地供给满足这些需求时,人类社会就面临生存危机和发展困难,这就是资源问题的基本状态。

随着全球一体化推进和不断深化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机体中的每个单元(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获取、加工、消费都是世界资源进行采集、利用和分配的一个方面。当全球资源供给水平高时,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得到一定的分配并维持其发展;当资源供给不足,或资源匮乏时,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面临相同的挑战。人类社会整体上正处在共同的境遇,生存和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变得短缺,而且随着资源需求水平的快速飙升,资源短缺发生的速度和规模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呈现在全社会面前。发达国家,以及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通过自己的技术进步和资源储备能够换来一些时间调整应对这种局面,而欠发达国家以及资源短缺的国家,面临这种形势缺乏应变的能力和手段,很可能就会演变为直接的生存危机,进而发生严重社会动荡。

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其中,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世界上很多资源目前已经进入衰竭期,变得更加稀缺。21世纪以来,世界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已经从侧面反映了资源的短缺情况。国际铁矿石价格2010年比上一年涨价10%~15%,2009~2010年全球谷物总产量比上年度减少4400万吨,约为17.48亿吨,价格上升12%左右。这里所说的还只是资源供给的数量问题,如果从质量的角度看情况更不容乐观。目前,除了为数不多的国家有较高品质的铁矿石供应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高品质的铁矿石已经消耗殆尽,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钢铁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原料进口,产业成本显著升高,不仅严重打击民族产业的发展,而且助推了国家原材料价格和制成品价格的上涨。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简称WWF)报告显示,过去30年,世界人口几乎翻了2番。如果人口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增加,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才能维持需求。这个数字还是保守的,因为它还没有包括突发的风险及连锁反应,例如气候变化加速。随着生产力潜在的永久丧失,过度承载时间越长,生态服务的压力就越大,生态系统崩溃的风险就会增加。而在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国家能够依赖于自然资源生存,但到近期世界上3/4的本国人口消费超过了其当地能够提供的资源。

(三)中国发展的资源效应特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禀赋整体较好的国家,中国的资源问题是世界资源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中国的资源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

在农耕文明时期,不同族群之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以获取和占有土地资源为焦点,通过战争和朝代的更替,重新进行资源的分配,周期性地排解资源矛盾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文明中心区域一直都存在人地矛盾。人地矛盾又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的。纵观中国的历史,皇室王朝的变更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战争,从而导致社会组织机构的解体、人口的剧烈下降和自然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一个王朝建立之初,人口稀少、社会物质财富贫乏。为了巩固新的王朝统治,新政府都实行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鼓励耕种土地并扩大耕种面积。轻徭薄赋既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也使人口大量增长。但土地对人口的环境容量总是有限的,以至于最后产生了对土地的超强度耕种以及长期在土地上强取豪夺,使土地不能得到休养生息,土地生产力日益下降;同时,大量人口的薪柴消耗、耕地扩大以及住所修建等活动,使森林及其他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日渐贫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仍。同时,越到王朝的后期,官僚政府机构膨胀、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使普通民众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一旦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很容易相伴走上反对朝廷的道路,推动着社会动荡的发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危机导致了生存危机,而生存危机诱发和强化了社会危机,并且相互之间彼此强化反馈。随着战争的进行,人口大幅度地减少,土地大面积荒芜,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从而又得以休养生息。战争结束后,胜利者将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从而开始了又一轮的生态破坏与复苏的周期。

2.近代中国的资源问题,因人口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管理体制等问题,又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1)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各类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迄今为止,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自然资源中国都拥有,幅员辽阔,各种生物资源应有尽有,但是,中国人口数量巨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适时执行合理的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速和人口基数巨大,也使得中国很大的自然资源总量,变成了一个很小的人均占有量。居于世界各国的后列。中国的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我们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国家。

(2)中国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一种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了能耗高、资源消费量大、产出少。2005年,从工业能源效应来看,八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了40%以上,而这八个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总量的73%;单位水资源消耗生产的粮食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比如建筑节能、建筑高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同时,中国资源开发利用集成度低,大量的小矿山进行小作坊式的开采和利用,取富弃贫,单一开采,伴生矿产废弃,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使很多宝贵的资源浪费不可挽回,严重破坏了矿脉,并使一些有能力进行全面开采的大企业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开采。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显著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资源浪费程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的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从2002年到现在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的速度。未来需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提升资源利用率产出水平;改变和调整产业格局,发展新兴产业,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依赖。

(3)中国资源的保护程度低、储备水平低、重复利用水平低。中国的稀有金属的矿产资源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但利用水平低,主要低价出口原矿,反过来却要高价进口工业制成品,在世界的贸易之中处于相当的弱势地位。而美国石油资源丰富,但开采比例并不高,主要从国外进口。日本的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但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进口所有的木材制品。近年来,中国进口的原生资源越来越多,包括铁矿石、原油等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铁矿石、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因缺乏基本的资源储备,相关企业和产业缺乏回旋的余地,直接蒙受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损失。我国铁矿石储备少,石油储备也不够半年的消耗。而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资源储备达到了3年,稀有资源更是达到了十几年的储备。中国对于自然资源的回收率低,2008年为30%的水平,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末已达到50%之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需要尽快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保护资源,增强储备,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4)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程度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土地复种指数较高,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开发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优质耕地仅占我国耕地资源的1/3;我国部分耕地污染、土地盐碱化、沙化和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资源减少和短缺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农作物旱灾面积4.12亿亩,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年均损失粮食200亿~300亿公斤;旱情严重时,全国农村有上千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城市缺水日益严重,2000年我国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北方和沿海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正常年份缺水量近7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同时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量开采、水位下降、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城市化发展进程。2003年,全国缺电350亿~450亿千瓦时,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到2020年,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这对能源的可供量、承载能力,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仅从满足国内煤炭需求来看,就面临着煤炭储量不足、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和环境容量不足等四大压力。重要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根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已发现矿产173种,主要矿产中37种查明资源储量增长,11种减少,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用量大的大宗矿产资源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质量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二 中国高速发展的环境效应

(一)全球环境问题概貌

1.生态危机还在延伸

在今天的地球上,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占29%。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达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一项国际研究表明,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所导致的生态危机远比经济危机更加严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活力星球》报告警告,人类每年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要多于地球本身再生资源的30%,由此造成毁林、土壤退化、空气和水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减少。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其结果是每年的生态债务高达4万亿~4.5万亿美元,估计生态危机造成的损失是全球金融危机损失的2倍。这个数字是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如作物降水减少或洪灾增加等)计算得出的。

2.污染问题仍在加剧

酸雨沉降、臭氧层变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曾经或正在经受的环境劫难。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30万~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万~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人类制造和合成了近千万种化学药品,其中市场上广泛流通使用的约有7万~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

(二)中国环境问题还在深化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已经持续快速发展30多年,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出来。

一是大气环境形势严峻。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酸雨的影响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1/3,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我国占了16个。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空气污染尤其突出,1/5的城市人口居住在污染严重的空气中,台风、洪涝、沙尘暴、热浪等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

二是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中国先天就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虽然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一方面水资源浪费普遍,另一方面水环境污染严重。在21世纪初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Ⅲ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Ⅴ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2006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

三是土壤污染加剧,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的5846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在调查的81块工业废弃地的775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4.9%;在调查的146家工业园区的2523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9.4%。此外,《2018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3.2亿吨,综合利用量仅为18.1亿吨,综合利用率为54.5%;全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2亿吨,其他城镇约2.48亿吨,合计4.5亿吨,无害化处理量2.1亿吨,无害化处理率仅为46.7%。塑料包装物和农村地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呈全面扩展之势。

四是土地沙化严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20世纪90年代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北地区大规模滥挖发菜、干草和麻黄等野生中药材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面积草场遭到严重破坏,其中约0.6亿亩的草场面积被完全破坏且已沙化,1.9亿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放牧。土地不断沙化、水土不断流失,部分区域已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成为生态扶贫、生态移民的重点区域。

五是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在很多地方,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至2010年的前20年当中,每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比例高达10%;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3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

三 创建生态文明,破解资源环境短板

从传统农耕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国经历了从不知道环境问题、忽视污染危害,到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到从上至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同阶段,进而到近年来,“环保觉醒”成为热门词,并开启了全社会全方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阶段,这就是中国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虽然中国当时仍然在十年动荡时期,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决定派代表参会,这也是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后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当时,中国对环境科学的基本问题都不清楚,“大家都把环境问题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然而,从瑞典大会归来后,与会代表对照中国现实,发现当时中国已经面临各种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业化初期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对环保认知不足而忽视这些污染事件。1973年,中国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全国300名代表参会,共同完成了新中国的“环保启蒙”。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对环境保护也有了进一步认识。1979年,新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开始试行。自80年代开始,与海洋、草原、大气、水资源等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相继出台,中国政府开始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之一。1992年,中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曲格平认为,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环保立法其实比发达国家晚不了几年,但差别在于“有法不依”。1993年开始,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大规模经济建设伴生的是环境的急转直下。1993~2001年,“许多江河湖泊污水横流,蓝藻大暴发,甚至舟楫难行,沿江沿湖居民饮水发生困难;许多城市雾霾蔽日,空气混浊,城市居民呼吸道疾病急剧上升”,于是环保部门启动了规模污染治理的行动[2]。2002~2012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也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2006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数值为二氧化硫2588万吨、氮氧化物1523万吨、化学需氧量1428万吨、氨氮141万吨,“达到历史最高点”。在此之后,虽然中国大力促进节能减排,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与环保相关的事件也屡屡发生,促使全民经历了一场“环保觉醒”。

2010年,我国知名的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显示,51.6%的受访者认为“环境危机”是未来十年的严峻挑战。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很多挑战,比如2009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我们当前的最大危机是金融危机,但是从更本质上看,我们当前及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危机是资源和环境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是相当有限的,经济增长率减少1到2个百分点,但环境问题及其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损失则非常大。仅2010年,气候的异常变化如冰、冻、雨、雪灾害的损失超过了1500亿元人民币,汶川地震的损失有10000亿元人民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总干事詹姆斯·莱珀(James Leape)在分析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说,经济危机只是一个警告,提醒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可能造成的后果,但全球金融危机是无法与可能到来的生态危机相比的[3]

当今时代,不仅中国,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共同挑战,只是中国面临的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更加严峻,特别是面临人口众多、未富先老、国际不公平的政治经济环境对我们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式留下的余地十分有限,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和环境解决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必须要把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综合解决,必须把人的需求和发展建立在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谋求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这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唯物辩证观范畴的基本价值理念,解放生产力,一定是解放生态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定是发展绿色生产力。只有解放生态生产力和发展绿色生产力,作为人类更高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体现到底在何种程度上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分准确,他形象而生动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这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又指出了人与自然协同发展、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树立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建立健全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内在动力,表明中国已经进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 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生态智慧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5]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原则。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团队潘家华、黄承梁等学者所提出的:“生态文明与中国梦”范畴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使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论,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内在属性的问题;“生态文明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凸显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方法论、实践论、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的问题;从千年大计到根本大计,凸显和昭示出生态文明对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时代重任。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和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这样高的历史地位和战略地位,并把它确立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鲜明特色。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经进入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体系。比如:关于生态文明的历史规律,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实质,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即“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宗旨,即“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与发展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即“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等。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向世界贡献了一系列的生态思想,其中有两个方面的生态智慧,当为这个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包括水在内的各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系统综合、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文明实践。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系统治理”工作方针的提出,不仅为新时代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整个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提供了思考问题的基本遵循。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阐释了水资源与其他自然生态要素之间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山是流域水资源与降雨径流的策源地,治水就应做好山区水源涵养;森林素有“绿色水库”之称,不仅能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草是地面最重要的地被物,素有“地球皮肤”的美称,不仅能固沙保土,而且可为林木的生长创造条件;农田是天然透水性土地,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场所,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区域;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调蓄洪水的主要水域空间,保护河湖也就是保护水资源之“本”。事实上,不仅水问题的破解需要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整体来整治,而且这五个要素的任何一个方面的保护和治理,都需要建立在其他各个要素的系统整合中进行,才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因此,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应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的协同关系,进行系统化治理和保护。

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抓手。全球变化及其影响,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置身事外,每个国家都是这个问题的受害者,也是问题的产生者,更是问题的解决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以来,“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积极推动治国理政更高视野、更广时空的全球性理念,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中国作“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号召。一方面,作为占世界总人口1/5、GDP占世界经济比重稳居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和示范。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要揭示的是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社会的特殊运行规律,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先进后进,都需要建设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全球的视野和胸怀,把自己的建设和发展与全人类的生态利益、世界的环境发展、全球的生态健康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全世界人类福祉的提升,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这个世界才能建设得更加宜居、更加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