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双进村卷:湘西土家族“一村一品”走上富裕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针对贫困问题、贫困与社会保障、扶贫脱贫模式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问题的内涵

首先提出贫困概念定义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4],他在对英国工人家庭贫困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贫困:城镇生活研究》一书,朗特里将贫困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根据最低量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及其价格,从而得出了划分贫困家庭的收入标准,即贫困线(povertyline)。这是关于收入贫困和贫困线的经典研究,朗特里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曲线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也就是说他认为贫困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贫富差距随着经济发展而自然消除,贫困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得到解决。[5]

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在1990年的报告中,世界银行把贫困定义为“消费不足、低水平教育和低健康水平”,并把推行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广泛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对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减贫的主要手段。在《200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指出“贫困不只是指物质匮乏,同时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卫生、面对困难时的脆弱性及需求表达困难和缺乏影响力”。[6]

(二)扶贫脱贫的模式

Peter的《少数民族发展》[7]一文,通过对东亚、东南亚少数民族民族贫困问题的研究,认为要使全球3亿少数民族人口摆脱贫困,必须实现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社区谋生发展计划。强调了少数民族贫困瞄准机制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少数民族信息完备性建设,在民生福祉、社会保障、参与开发、乡村企业建设、文化自觉方面对少数民族人口进行倾力帮助。

“一村一品”模式加速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日本在短期内成功地实现农业产业化。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倡导发起“一村一品”运动——农业产业化模式。指出“一村一品”运动的实施需要依靠农民合作机构,对本地有特色的优势产品进行培养、加工、包装,使产品的利润发挥到最大。同时提出开展“一村一品”模式的三个原则:必须发展本地特色,着眼全球市场。即一定要发展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将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必须立足自身,不断进行创新。即必须由当地人民决定选择和发展的项目及产品,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8]

Harold Goodwin提出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之间的关联[9],概述了PPT在旅游业和消除贫困中的演变过程,指出PPT在早期的英国政府部门的国际发展部和环境、运输和地区的要求编制中就有体现。Marx,Saskia指出[10],减少贫困和环境问题是旅游业发展的心脏,旅游业应高度重视规划和发展进程中当地社区的参与。同时,旅游业作为扶贫工具得到认可,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扶贫模式已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

(三)扶贫脱贫对策

莱宾斯坦认为[11],发展中国家要打破收入低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必须保证足够高的资本投资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缪尔达尔认为[12],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以提高投资引诱,同时他还主张采取“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即通过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形成“扩散效应”来带动临近地区的发展。

世界银行专家Kevin和Christine在Enhanced Market Practices:Poverty Alleviation for Poor Produc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中根据世界银行和美国2010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全世界在新的 2 美元/人·天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的人口为26亿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人口16亿人,小农生产者占了6.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9%。他们引入了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等理论,建议在减贫工作中鼓励市场机制的引入,让更多的小农生产者投身到市场中去实现自主减贫[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