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基于MySQL平台、PHP网络脚本语言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我们建成了“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数据库”。数据库的结构和存储字段针对史料中自然灾害的记录特点而设计,并兼顾不同学科的研究需求,提取了全灾种、全要素、全过程的灾害信息,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资料基础和信息平台,也为其他历史灾害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集成、管理与共享的方法。
数据库的结构及功能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据库采用三层结构设计,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原始文献、记录信息提取、专题记录集成三种数据分别存储在原始文献库、原始记录库及专题数据库中。三个数据库之间相互链接,既可向下派生,也可向上印证校核,形成了一个灵活且严谨的数据库系统。
(2)数据库的网页平台主要基于数据库的中间层——原始记录库而建立,使用数据库的研究人员可针对每条灾害记录进行反馈,也可对检索到的灾害记录进行再处理,建设自己的专题数据库,以实现数据库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促进数据库的长久建设与维护。
(3)“清代自然灾害信息集成数据库”不仅是一个资料共享平台,而且具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制表绘图、动态演示等功能,实现文本与图谱的有机结合,为数据库在科学研究以外的领域,如灾害教育、科学普及等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1]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13&ZD092)阶段性成果。
[2]方修琦,自然地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赵琬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宋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思宇,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硕士研究生。叶瑜,自然地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
[3]竺可桢:《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第52~57页;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竺可桢文集》,第58~68页。
[4]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2011。
[5]林振杰、郑斯中:《自然灾害史料的信息化处理》,《灾害学》1989年第4期。
[6]郑景云、张丕远、王桂玲、简慰民:《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史料的信息化处理》,《中国减灾》1992年第3期。
[7]王静爱、史培军、朱骊、陈晋、张远明、王平:《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1期。
[8]郑景云、郝志新、狄小春:《历史环境变化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9]中国经典水利史料数据库网址为http://slsl.digiwater.cn/。
[10]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清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1]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清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2]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清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为http://bzdt.ch.mnr.gov.cn/,审图号为GS(2016)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