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回荡:杨国桢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舶商与私贩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的贸易史解读

黄纯艳[1]

非常高兴回到母校来祝贺杨老师的八十华诞,祝杨老师健康长寿!

我今天报告的文章是关于《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的一些想法。这艘沉船的完整性、丰富性在沉船考古的发现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目前,“南海Ⅰ号”的沉船考古报告是一个阶段性成果,今天谈的一些想法在全部的信息公布后可能还会有修正,主要是希望引起大家对这艘沉船的关注。

我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主要谈了三个问题:第一,这艘船在宋代到底算多大的一艘船;第二,它是如何出海的;第三,它是从哪里出海的。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报告的内容主要围绕第一个问题——“南海Ⅰ号”在宋代到底算多大的船。

要讲清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介绍一下这艘船的堆货方式。据《报告之二》所载,这艘船目前共发现了70000件文物,从种类来看,包括:金属品、瓷器、动植物残骸等,船体结构为水密隔舱,共15个舱位。金属品中,铜器是少量的,铜钱有17000件,年代最晚的是宋孝宗的“淳熙元宝”(1174~1189)。铜钱主要分布在10~13舱表面,这个舱位大致是船员生活区。金器与今天的主题关系不大,暂且略去。值得注意的是银,目前发现了290公斤,主要出土于第3、4层海泥中。另外就是铁器,《报告之二》中反映的数量和重量上都不亚于瓷器,堆放在最表层,其下方是瓷器,而且广泛分布在各舱,又以第6舱、第7舱数量为多。瓷器是当时最大宗的商品,主要分布在甲板下方和舱内,位于铁器下方,特别是舱面以下,基本是瓷器。

今天主要还是来讨论“南海Ⅰ号”在宋代是多大的船,能装多少人。这是一艘福建船,相关研究已经明确地反映了这一点。这艘船的最大宽度是9.7~10米,残长是22.1米。宋代时,衡量内河船的标准是“料”,称“三百料”“五百料”,海船主要是看梁宽面阔,即船中间最宽的尺度,代表海船的大小。按照“南海Ⅰ号”9.7~10米的最大宽度来看,合宋制的3.1丈。3.1丈在宋代算多大的船?我们以福建船来做比较。南宋时,征调民船有一个标准,起征点是面阔一丈二尺,其中的大型船是二丈一尺以上。所以,二丈一尺以上的归为大型船。雇募民船也有一个标准,最大的一类是二丈四尺以上,在这以上的都是大型船。宋徽宗时,出使高丽的徐兢使团所雇用的福建商船面阔是二丈五尺,为大型船。我们从宋代的文献中,见到面阔最宽的除了宋神宗和宋徽宗朝两次打造的两艘作为出使高丽使节座船的“神舟”以外,是面阔三丈的南宋福建左翼水军的船。由此来看,“南海Ⅰ号”面阔三丈一尺,在宋代属于上等船,也就是大型船。

这样的船,能装多少人呢?船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人员,一类是搭乘人员。搭乘人员是无法完全确定的,按照宋代文献记载,可能是两三百人,无法统计数据。但是,操作人员是有规定的,多大的船配多少水手是一定的,即“其合用梢、手各视船丈尺阔狭而增损之”。也就是说,根据船只宽窄来确定需要用的人数。比如,福建海船的用人标准为:梁宽一丈二尺至一丈三尺的船需要操作人员16名,其中梢工、招头、碇手各一人,水手13人。人员数量随梁宽依次增加,到面阔一丈九尺的船共需29人,二丈一尺以上的船至少需要40人。徐兢所乘的船梁宽二丈五尺,共60人。所有一丈九尺以上的船都要配两名梢工。宋徽宗时,有一个泉州商人李充,他的公凭保存了下来。这艘船只用一名梢工,说明他的船应该在一丈九尺以下,但是该船共有69人,也就是说它的操作人员应该在29以下,搭乘人员是非常多的。从这个比例来推算,“南海Ⅰ号”的操作人员应该在60人以上,至少有两名梢工。

黄纯艳在大会演讲


[1] 作者系云南大学教授、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