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基本问题概述

一 选题缘起

关于中国历史时期自然条件与政治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在专家们的支持下,我于1996年6月申请并获准了两个省部级研究项目,一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项目“元明北方农田水利与生态环境变迁”,二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项目“元明北京的粮食供应与生态环境变迁”。这两个项目,实际是一个问题。当时,系主任郑师渠教授建议我把两项目合并研究。

1997年9月,我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学史与历史理论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因为我在1984—1987年考上史学所研究生,跟从白寿彝先生、瞿林东教授学习,故此次是第二次师从瞿林东教授学习。由于是在职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导师建议我把博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以上两个省部级研究项目结合起来。以上两个项目,研究的是客观历史过程,而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从学科分类上讲,它们分别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史学史与历史理论等二级学科,又涉及许多专门史,如农业史、经济史、水利史、生态环境史、都城史、思想史等,所以结合起来相当困难。几年中,我与导师反复商量,2001年确定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元明时期北京、畿辅的自然条件与政治经济发展关系——略论元明人们的认识与实践。2003年5月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全文25万字,并于6月29日通过答辩。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这是一篇较为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8月申报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时,瞿林东教授建议修改书稿题目为“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二 基本问题概述

元明时期,人们认为,北京具有建都的地形优势和联系南、北两大区域的位置优势;同时认为,京师切临北边,战略位置不当,影响到统治安全,并且京师、北边粮食供应有很大的困难。作者认为,从自然条件、经济类型和政治制度看,北京处于南北两个自然条件、经济类型、政治制度交错带的中心位置,即处于农业、牧业交错带的交会处,地理条件是促成元、明都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多种因素促成北京成为元、明都城。

元明初期,统治者认为,京师及畿辅地区有不少荒闲土地,可以发展农业,确立了以农桑立国和开垦北方荒地的策略和基本国策。人们反思发展北方农田水利的实际效果,认为京师、畿辅乃至北方农业水平低下,不足以为京城提供大量的粮食等物资,不能满足政治中心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京城的粮食等物资的需求,统治者认识到,必须从山东、河南和江南等地区调运粮食,以弥补畿辅农田水利发展水平的不足。为此,统治者确立了京师粮食供应依赖东南的基本国策,并长期执行下去,而且在东南粮食中,江浙税粮甲天下。这种国策的执行,产生了两个实际后果——一方面是江南赋重民贫,另一方面是北方农业状况更加落后,也产生了两个认识上的后果——一方面,江南官员学者认为江南赋重民贫,产生了江南赋税之重的认识,并由此产生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江南官员学者产生了发展西北水利的思想主张,并在京东地区有所实践,但遭到了北方官员的强烈反对。

元明时期,为运输南方粮食以供应京师及北边,人们探索了海道,并进行海运;兴修并使用了运河,进行漕运。元代,通惠河指从京师至于通州张家湾(今通县张家湾),全长一百六十里;济州河指从山东济州(今山东济宁)鲁桥至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县),长一百五十里;会通河指从须城安山至临清(今山东临清),约二百五十里。明代,会通河包括济州河和会通河两段,全长四百里。清代,会通河也叫山东运河。人们认识到运河的自然特性,从而加强了漕运管理的法典化意识;人们在高度评价海运、漕运的积极作用时,也强烈意识到运河利用中违背自然特性的问题,并分析造成漕运弊端的自然条件因素。

本书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元明时期北京地区的地理条件与建都和粮食供应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追溯元明以前人们的相关认识与实践。

三 研究价值

京师和畿辅的政治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是自然条件与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元明时期人们对京师和畿辅政治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认识成就,是历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元、明、清定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仍定都北京。人们改造自然条件、利用自然条件时,引起了自然条件的新变化。变化了的自然条件,对政治经济又发生影响作用。研究人们这方面的认识,既有助于深化历史理论的认识,也有助于人们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的政治经济活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