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经验: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实践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历程概述

一 海西州经济社会基本概况

(一)自然地理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东邻青海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总面积325785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5.17%,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州。海西州处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青藏铁路横贯全境,是我国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也是支援西藏、新疆的重要保障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海西州地处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南麓山地和青南高原西南部,地势呈北高南低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高山、盆地和丘陵,形成波浪式狭长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峻山、丘陵、盆地、河谷、湖泊交叉分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州境大部分地区处于柴达木盆地,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关隘。海西州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严寒多风,干燥少雨,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地区间气候差异巨大。

州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有40余条,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一亿立方米的河流有疏勒河、格尔木河、巴音河、察汗乌苏河等16条。共有大小湖泊96个,主要有察尔汗、东西台吉乃尔、托素、茶卡等,其中盐湖27个。州境内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宜农土地546.71万亩,可利用草场1.06亿亩。州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野生动植物重点保护区。野生动物有196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2种,主要有野骆驼、野牦牛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胡杨、沙棘、沙柳、锁阳、枸杞等,其中枸杞品种优良,驰名全国。州境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部旅游资源都保持了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奇美、神秘。区内的名山大川、长江源区、荒漠戈壁、昆仑文化传说、“外星人遗址”、茶卡“天空之境”、西台吉乃尔水上雅丹、大柴旦翡翠湖等旅游资源,均体现出青藏高原原始、淳朴、粗犷的特点。

海西矿产富集,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全州现已发现矿产114种,产地1999处;探明储量的矿产90种,矿产地637个,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188万亿元以上,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是全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尤其是钾肥产能占到全国的90%以上,为全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钾盐、镁盐等9种资源量居全国之首。此外,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特别丰富,年平均日照数在3000小时以上,年风能可利用时间达3500~5000小时,全州太阳能发电理论装机容量40亿千瓦,相当于177个三峡。

(二)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海西州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是青海先民重要的生存之地。青海著名的诺木洪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年代为距今2900年左右,下限可能延至汉代以后。诺木洪文化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畜牧业比较发达,毛纺织业、制陶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有一定的发展,说明当时居民的综合生产力已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秦汉时期,海西东部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的活动范围,西部则属于婼羌国。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王莽在环青海湖地区设置西海郡(治今海晏县三角城),下辖五县,使中原王朝的行政管辖范围第一次向西拓展到了今海西东部地区。王莽末郡废,复为羌地。东晋后期,今海西西部为草原王国吐谷浑属地,东部为鲜卑乙弗国地,后并于吐谷浑。吐谷浑立国青海期间,海西地区曾是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必经之地。

隋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击败吐谷浑后,在吐谷浑故地及归附的西域设置西海(治伏俟城)、河源(治赤水城)、鄯善(治鄯善城,即古楼兰城)、且末(治且末城)四郡,今海西东部属西海郡,西部属鄯善郡管辖。隋末,吐谷浑复据故地。唐贞观十年(636),吐谷浑成为唐属国。龙朔三年(663),吐蕃击败吐谷浑后,吐谷浑王室东迁至唐朝境内避难,吐谷浑余部则臣服于吐蕃并长期活动于今海西地区,后隶属吐蕃腊城节度使管辖。

宋代,今海西西部为撒里畏兀尔(即黄头回纥)地,东部为青唐吐蕃地方政权的势力范围,再度复兴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多取道海西境内。元代,今海西州西北地区为甘肃行省沙州路辖区,其余大部为宣政院所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元顺帝时,设曲先答林元帅府,封卜烟帖木儿为宁王,镇守今柴达木西部地区。

明初,今海西为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等塞外四卫地,由西宁卫兼管。武宗正德七年(1512)左右,东蒙古诸部开始进入青海,攻破塞外四卫,至此,今海西地区成为东蒙古诸部的驻牧之地。崇祯五年(1632),在喀尔喀蒙古内乱中被击败的却图汗率部进入青海,征服了东蒙古各部,统辖今海西地区。崇祯十年(1637),驻牧于今新疆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在其首领顾实汗的率领下进入青海,经过激战后击败却图汗,统辖今海西地区。

清初,清廷平定罗卜藏丹津反清活动后,于雍正三年(1725)将青海蒙古各部编为29旗(札萨克旗),今海西州境内编有9个札萨克旗,分别是和硕特西前旗、和硕特西后旗、和硕特西右翼后旗、和硕特西左翼后旗、和硕特北前旗、和硕特北左旗、和硕特北左末旗、和硕特北右末旗、和硕特西右中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乾隆二十二年(1757),班禅商上喇嘛移驻今都兰县香日德一带,为班禅香加旗。咸丰八年(1858),藏族汪什代海部落迁入今天峻县境内驻牧,当地的和硕特北前旗北迁祁连。至光绪年间(1871~1908),藏族沟里、日安两个百户部落迁入今都兰县境内落居。

民国元年(1912)7月,青海办事大臣改为青海办事长官,今海西地区属之。次年增设蒙番宣慰使,管理蒙藏事务。民国4年(1915),改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管。民国6年(1917),时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的马麒在都兰寺设置都兰理事,今海西地区统为都兰理事管辖。民国19年(1930),改都兰理事为都兰县,辖今海西州全境,隶于青海省。民国27年(1938),在都兰县、共和县和兴海、通新两设治局辖地设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共和曲沟。民国28年(1939),青海省政府报经内政部批准,由都兰县析置通新设治局,驻可鲁德令哈(今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民国29年(1940)元月,青海省政府决定在汪什代海、麦仓地区设置西乐设治局,辖地在今海西境内。同年,青海省政府增设第八行政督察区,辖区从第五行政督察区中析置,辖都兰县、通新设治局和西乐设治局,专员公署驻夏日哈,后移驻都兰县察汗乌苏,经两任专员任职后被撤销。民国32年(1943),青海省政府决定析都兰县宗家、巴隆、台吉乃、香日德4旗置香日德设治局,驻香日德寺。民国35年(1946)批准撤销,辖地复归都兰县。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都兰县解放,辖今海西州全境,直隶青海省。1952年9月26日,撤销都兰县,设立县级都兰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1954年1月25日,将县级都兰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改建为专区级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自治区政府驻察汗乌苏,辖都兰蒙古族自治区(县级)、天峻藏族自治区(县级)、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区级)。1955年6月,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更名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天峻、都兰也先后改自治区为自治县。为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1955年7月30日,在格尔木设立了柴达木工作委员会,为青海省人委派出机构,处理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的日常工作。1956年2月,更名为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同年3月驻地迁至大柴旦。1957年4月撤销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设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1958年1月更名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同年4月,设立德令哈县。11月,以都兰县东部地区析置茶卡工作委员会(县级),驻茶卡。1959年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乌苏迁驻大柴旦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合署办公。同月,合并都兰县一区和茶卡工委设立乌兰县。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格尔木市(县级)。1963年8月26日,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全政区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66年4月,州府迁驻德令哈。1984年5月,州境内的哈萨克族群众自愿要求并经国务院同意,全部迁返新疆。1985年5月21日,定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截至2018年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茫崖市3个县级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3个县以及大柴旦1个行政区,代管玉树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地区。全州共有35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05个行政村。

(三)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海西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园区,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主线,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等一系列矛盾和挑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经济稳步发展、文化繁荣昌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好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5.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3.3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42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63.5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3∶68.5∶26.2,人均生产总值达120966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2.55亿元,其中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79亿元、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2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48亿元。

农牧业基础日益巩固。截至2018年底,全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33.83亿元,其中:种植业17.48亿元、林业1.3亿元、牧业14.52亿元、渔业0.06亿元、服务业0.47亿元。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91.54万亩,年末全州草食畜存栏306.54万头(只)、草食畜出栏113.71万头(只),出栏率为41.06%。全年育活仔畜136.41万头(只),仔畜成活率为93.57%。

资源开发速度加快。依托资源优势,海西已逐渐建成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生产厂矿。2018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1亿元,实现利润68.45亿元,实现税金总额87.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664.86.40万吨、天然原油223.3万吨、天然气64.05亿立方米、铁矿石原矿279.04万吨、铅金属含量3.99万吨、锌金属含量10.22万吨、石棉5.16万吨、原盐262.82万吨、焦炭172.47万吨、硫酸6.49万吨、纯碱432.02万吨、钾肥(实物量)713.3万吨、硫酸钾镁肥5.3万吨、精甲醇57.64万吨、发电量77.54亿千瓦小时。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至2018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4952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2865.18万吨、周转量75.37亿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量231.23万人、周转量3.36亿人公里。全年铁路运输货运周转量完成165.37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完成40.56亿人公里。航空运输航班起降4213架次、旅客吞吐量(运输量)36.7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运输量)2116吨。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51亿元,全年函件业务29.46万件,全年快递业务量137.9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038.27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2.93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6.42万户。

城乡市场日益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海西州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流通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购销两旺,城乡市场日益繁荣。至2018年,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4亿元。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75.47亿元,乡村完成零售额5.57亿元。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35.35亿元,零售业完成39.94亿元,住宿业完成2.87亿元,餐饮业完成2.88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各族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购买力越来越强,物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至2018年时,全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772元,人均消费支出16573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718元,人均消费支出1869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55元,人均消费支出10557元。全州参加养老保险职工125599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40912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91974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90624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4280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71617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2645户4727人,累计发放保障金4289.39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2207户5475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190.19万元。

人口数量增加、素质提高。据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州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占全州总人口的比重,由1964年的51.3%分别提高到1982年的67.9%和1990年的71.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量比重由1964年的5.35%,提高到1982年的10.7%和1990年的16.22%;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数量的比重由1964年的29.9%,下降到了1982年的20.42%和1990年的18.01%,分别下降了9.48个和11.89个百分点。1998年,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和西部三个行委都已达到国家无文盲县标准。另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州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401人上升为114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675人下降为151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599人上升为29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913人上升为3119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州常住人口中的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873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8674人,文盲率由10.13%下降为5.87%,下降了4.26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海西州已逐步形成了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018年,全州共有中小学校(不包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82所,在校学生60192人。其中普通中学45所,在校生23734人;小学37所,在校生3645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6269人。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15613人。全州教职工人数5936人,专职教师5167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3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2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9%。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普通中学4所,在校生2409人,教职工人数402人,其中专职教师276人。小学4所,在校生2456人,教职工人数199人,其中专职教师186人。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经过40年的发展,海西州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门类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本地防病治病能力,提高了全州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2018年末,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28所。其中医院2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个,乡镇卫生院34所,妇计中心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监督所9所,采供血机构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56个,村卫生室328个,病床数3127张。全州有各类卫生机构人员4396人,包括卫生技术人员3436人、执业(助理)医师1317人、注册护士1274人、药师(士)172人、技师(士)219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30人。全州卫生机构总诊疗169.71万人次。全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春色满园。改革开放40年来,全州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业余生活。至2018年,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9个、民族博物馆3座、文物保护机构4个、电影译制站1个、影剧院21个、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6%,广播人口覆盖率98.5%。

生态保护成效明显。海西州以“生态立州”为目标,把防沙治沙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在全省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全州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明显改善。2018年末,全州自然保护区面积214万公顷,林地面积249.6万公顷,湿地面积380.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8.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