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生产与生产率

劳动与自然

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那种形式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Marx 1976:283-284)[1]

从最初的一般性定义来看,“生产”是一个通过劳动改变自然以满足人类生活条件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意味着能动性,即劳动者的目标、知识、技能和精力。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过程中,劳动者改造了他们生活的生态系统,当然,他们本身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2]生产率——这一概念与生产密不可分,也与人类如何满足生活条件的问题息息相关。生产率表示的是相对于其他方式,某些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结果。生产率的高低一般通过一定量的资源条件下产品数量的多少来衡量。

在农业领域,衡量生产率的一种方式是土地的产出或产量,即在一定土地面积下收获的作物产量[3]。生产率的另一种衡量方式涉及劳动,即在劳动者付出一定努力条件下的作物产量,而劳动者付出的努力一般用平均工作时间或劳动时间来衡量,或折算成平均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使用的技术或工具。例如,同样生产1吨粮食,使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美国农民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就比用牛和犁的印度农民少得多。而印度农民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又比使用锄头和其他手工工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农民少得多。

或者,我们也可以设想,生产者在某一段时间内使用不同的工具平均能够获得多少产出。在农业领域,一年是一个适当的时间段,因为从天气条件来看,几乎在任何地方季节性都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发现,若非洲农民一年能生产1吨粮食,印度农民则能生产5吨,美国农民则能生产2000吨。印度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是非洲农民的5倍,美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则是印度农民的400倍,是非洲农民的2000倍。法国农学家马塞尔·马佐耶(Marcel Mazoyer)与洛朗斯·胡达尔(Laurence Roudart)(2006:11)提供了这些惊人的数据。他们发现,自1950年以来,世界农业系统内最低与最高平均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在急剧扩大(见第五章与第六章)[4]

回到我所举的那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发现。首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使用人类体力之外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关,如役畜的畜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内燃机动力等。因此,控制并应用其他形式的能源能够使生产与生产率不再受到人类体力的限制。其次,这也使一定数量的劳动者能够耕作更多的土地。美国农场工人的人均耕作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倍(Weis 2007:83)。再次,类似于土地生产率(产量),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与耕作中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关,而且反映了其他“投入”的质量,如所用的种子、肥料、灌溉设施等。最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者人数减少,却能够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

生产率的不同概念和衡量方式可能彼此矛盾。例如,在某种情况下,采用土地的产出而不是劳动力的产出作为衡量标准可能更为恰当。上文表明,美国的平均粮食产量远远高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但相比于劳动生产率上的巨大差距,两个地区在平均粮食产量方面的差距没有那么巨大。

另一种度量方式是由于对环境的关注而产生的,例如能量计量(这可以追溯到19世纪),还有近期的大气计量。这种度量方式考虑的不再是投入恒定,而是劳动过程的另一端,即产出恒定,也就是生产能够提供一定能量(或热值)的食物需要消耗多少单位的能量(卡路里)。若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则“低投入”农业,如锄头耕作,比“高投入”的机械化农业更有效率,哪怕它的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都低得多(因此能够养活的人更少)。

而且,我们可能还想计算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之后的隐性成本,例如,农机具所消耗的石油,以及污染和其他环境损害所带来的成本(如水土流失或土壤退化)。在农业和其他经济活动中,这些就是某种特定形式的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行文至此,我已经说明了生产率的一个方面——在农业中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也约略提到了另一个方面——劳动力的质量(以及数量),即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能力。如果劳动者并不完全具备这些能力,劳动生产率将会受到影响,例如,缺乏正确使用工具的技能(不管这些工具是锄头、犁,还是拖拉机);或者,非洲、印度农民由于贫困导致营养不良和普遍的身体不健康,因而不能干重体力活。这里还暗含了第三个因素:不同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千差万别,可能也得到或优或劣的管理——它们或许得到保护,或许品质退化,或许得到改良。因此,生产率也取决于:

□ 土壤肥力,由于施用了有机肥或化肥,以及采用了不同的耕种方式,土壤肥力可能会得到保持、提高或退化;

□ 种子的类别和质量,这可能得到改良;

□ 水的供应和有效管理,包括在非灌溉地区应对降水的不确定性。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谈到的生产与生产率是关于农业的一些技术条件(technical conditions)。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Marx 1973:86),“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技术学”。农民通过农业活动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可能发生在农业的劳动过程之中或以外;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他们用于耕作或放牧的土地)可能属于自己,也可能属于别人;他们的劳动所得可能完全归自己所有也可能不完全属于自己,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引导我们考察生产的社会条件(social conditions),即影响生产组织过程(包括技术条件)的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