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成就、问题与新思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农村贫困治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调研发现,农村贫困治理受内外因素影响。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是政府扶持政策目标偏离、社会力量参与明显偏弱和医疗保障作用发挥不够;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是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一)政府扶持政策目标偏离

近些年来,贫困村获得了大量政府投入资金,但大部分集中在村组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电力、住房改造、沼气、太阳能、天然气、光伏发电等基础设施和亮化工程上。文教卫、产业扶持等投入相对较少。从对S县20个贫困村政府投入的考察发现,近些年政府基础设施投入占到了80%以上,而文教卫和产业发展扶持投入不足20%。基础设施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基础,要促进贫困村可持续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更多地关注基础设施和亮化工程,挤压软环境投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资金,容易带来短期效益递增而不利于长期发展困境的解决。目前政府的扶持主要是从支出补贴角度考虑减轻贫困户的负担,对其收入增长这条线考虑明显不足,有短期性。扶贫中“注重输血,轻视造血”,对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

(二)社会力量参与明显偏弱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靠政府“单打独斗”难以持续下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势在必行。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鼓励下,社会力量在农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减轻了政府的一些负担,减少了一些贫困户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例如,S县通过建立基金组织,精准向一些地贫困户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助学金和医疗救助资金。但目前的扶贫仍没有改变“政府热、市场冷、社会弱”的情形。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积极性不高,一些社会组织、企业和企业家认为扶贫主要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扶贫主体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几乎没有民营企业参与结对帮扶,扶贫帮扶主体单薄,社会力量潜力发挥不够。已有的民营企业和非公组织在脱贫帮扶的方式上主要通过直接给钱给物,注重“帮”轻视“扶”,这种“临时性”扶贫方式对贫困户可以起到暂时的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容易出现效率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造成贫困地区的扶贫绩效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内卷化”。[1]

(三)医疗保障作用发挥不够

总体上来看,贫困村条件较差,诊所、医护人员少。从诊所数量来看,许多贫困村甚至没有诊所,贫困村诊所数量要少于非贫困村,贫困村诊所数量均值为1.17所,而非贫困村为1.54所。从医务人员数量来看,贫困村每个村医务人员数量均值为2.58人,非贫困村每个村医务人员数量均值为3.13人。[2]同时,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90%以上的贫困户认为现有医疗开支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一些家庭因为许多病不在报销范围或者医疗费用较高,平时大部分病没去住院,也没去大医院看病,经常在小一点的医院看或买点药,买这些药没有报销,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1] 靳永翥、丁照攀:《贫困地区多元协同扶贫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探索》2016年第6期。

[2] 徐勇、邓大才:《反贫困在行动:中国农村扶贫调查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