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推动家政扶贫脱贫

案例11 北京市丰台区创建县域就业扶贫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依据《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丰台区积极动员全区各方力量,按照聚焦精准、强化协作、突出脱贫、注重增收的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输入协作机制,搭建全方位、多功能的劳务输出暨家政劳务对接协作平台,帮助林西县率先在内蒙古脱贫,促进开发区域就业扶贫新模式,探索以家庭服务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基本情况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总面积达3933平方公里,辖7镇2乡2街道,总人口为24万,是内蒙古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区之一,到2017年初,仍有1147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2017年4月,按照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工作要求,北京市丰台区与赤峰市林西县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要求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助力林西县脱贫奔小康。

为了帮助林西县脱贫,北京市丰台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建立了劳务协作和扶贫工作六大机制,征集了涵盖养老护理、月嫂、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岗位2.2万个,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引导优质企业到林西县注册办企。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开展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困难就业人员专项行动,有效助推了林西县就业和扶贫工作的开展,助力林西县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脱贫。

主要做法

1.夯实基础,完善就业扶贫机制

成立了以区人社局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职能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劳务协作和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劳务协作扶贫行动协议》,印发了《对口支援就业帮扶方案》,建立了岗位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产业项目对接、务工人员服务、干部职工交流、工作经费保障等六大项工作机制,为就业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2.突出培训,提高市场就业能力

进一步整合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每年安排财政资金,建立受援地区培训补贴和师资支教补贴制度,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优质培训机构上门办学,根据就业需求开展培训,提高建档立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鼓励和引导北京市丰台区居家养老企业、优质培训机构到对口帮扶县注册经营、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培育孵化创业企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收入。

3.送岗上门,拓宽外出就业渠道

在了解受援地区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北京市丰台区人力社保局每年送岗上门,精心挑选能够解决食宿、待遇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提前交由受援地区就业部门在当地进行信息发布、组织报名,根据报名情况组织企业深入对口受援地区开展面试、招聘工作。截至2018年,共为林西县带来28家企业、4000余个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00余人,不断提高招聘工作的实效性。

4.智志双扶,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北京市丰台区与林西县共同投资1447.3万元,建成3930平方米的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北京无忧草家庭服务产业集团、北京贝奥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形成了集信息推荐、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远程面试、远程培训、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直接提升了当地家庭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培育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研究开发了“人人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将平台端口向受援地区延伸,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通过手机终端实现与丰台同步的岗位信息检索、求职简历生成、远程终端面试,为受援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验效果

一是业务融合是基础。为了帮助对口受援地区人力社保部门拓宽视野、转变理念、提升能力,北京市丰台区建立了人力社保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机制,组织受援地区领导干部赴北京开展培训,统一扶贫思想、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帮扶任务和帮扶路径。邀请受援地区就业系统领导干部到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参与政策起草、活动组织、业务经办,组织业务骨干参与对口帮扶县就业工作的筹划、指导、服务,实现同频共振,进一步提升受援地区干部队伍能力和业务经办水平。

二是就近就业是关键。从就业扶贫实践来看,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外出就业意愿不强。尽管组织了北京企业到受援地区开展招聘,但促进就业效果不佳。丰台区结合这一实际,组织优质企业到受援地区注册办企,在当地培育、开发岗位,一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另一方面培育了新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北京无忧草集团以林西县家庭服务业为突破口,合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采取“政府推动、无忧运营、政企共建、落地深耕”模式,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催乳师、育婴员、养老护理培训,截至2018年共培训500余人,436人通过职业技能评定并上岗工作。2018年9月,北京贝奥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健康大数据及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正式落户林西,公司预设席位500个,截至2018年已招聘300余人,该项目在填补林西县数字产业空白、带动更多就业的同时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提前布局和谋划。

三是公益性岗位托底是核心。就业扶贫工作帮扶对象大多因年龄大、技能低、病残和家庭需要无法外出,企业也无法安置,如果一味要求就业安置,就脱离了工作实际。为了保证这些扶贫的“重点人”如期和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北京市丰台区主动与受援地区共同研究,结合护林、护草和村域保洁等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从区财政帮扶资金中支付每人每月350元岗位补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人生价值和劳动报酬,达到就业脱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