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兴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城市的印迹

银川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的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银川的历史名片和精神财富。

兴庆府的建设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李德明在位时(1020年)为初期,元昊及其子谅祚在位时(1034—1055年)为续建期,乾顺在位的1099年之后为重修期。兴庆府的建设很多方面借鉴了唐、宋都城的设计方案,甚至连城市的命名也借鉴前人,如兴州源于隋大兴城,兴庆府源于唐长安兴庆宫。西夏官署名,如开封府,为宋都有名的官衙,反映了西夏源于中原文化又与其分庭抗礼的政治心态。

兴庆府城郭设计成长方形,应该与城址所在地的地势有关。为避开黄河改道、泛滥等威胁,怀远城迁至远离黄河的贺兰山下,位于唐徕渠侧的相对高地上,但城市及其以北一带正是银川平原第四纪以来地面沉降最严重的重沼泽化地段,受城址周围湖沼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城郭,并且因地势而略呈偏西方位。地理,是最直接、最决定的因素。

兴庆府城池呈长方形,“相传以为人形”,后来演绎成凤凰形,其实“人”形、凤凰形基本说法是一致的。据说城郭为躯干,头部是城东黄河西岸的高台寺,双足直抵贺兰山。西夏帝陵也是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其围墙长宽比约为一点六比一,正好与兴庆府城郭的长宽比大体一致。所谓“人”形,一层意思是指人躯干的平均高度比为一点六比一。这种比例的长方形,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筑上方便、构图上匀称、艺术上美观的长方形,它与圆形、正方形等几何图案一起,为古今中外各类建筑广泛采用。“人”形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建筑的平面布置与人体一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即整个城市有明显的纵轴线和横轴线,城门、道路、河渠、宫殿、城坊、市集及其他各类构筑均呈规则布局。兴庆府城池的内部空间就是这样安排的。“人形城”还有城池本身与郊区不可分割的含义。在西夏统治集团心目中,以兴庆府城为核心,贺兰山和黄河之间东西长达40余公里的整个地区,都是完整“人体”大兴庆府的组成部分。作为双足的贺兰山居于都城立足基点的重要地位。相传城西的驸马城(今沙城子,古称北沙城)、贺兰山麓的克夷门,均为拱卫兴庆府的驻军要塞。900多年前就提出协调城区与郊区关系的设想,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嘉靖·宁夏新志》绘有礼拜寺的图址,并注明“回纥礼拜寺在宁静寺北”,而据宁夏学者胡迅雷《朱旃与宁夏》,朱旃“创编宁夏一志”即《宣德宁夏志》载:“回纥礼拜寺。永乐间,御马少监哈孙所建。”据此推测,哈孙所建回纥礼拜寺当是有记载的兴庆区最早的清真寺。明朝末年兴建于南门外的清真寺,于1915年迁至城区南关,故名“南关清真寺”, “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1981年群众募资在原址重建,可容纳1300多人做礼拜。南关清真寺是模仿阿拉伯国家的建筑,大殿顶上有一个大的绿色穹顶,周围有四个小穹顶,大穹顶上一弯新月挺向天空。大寺落成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使节和外宾,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寺院考察。位于兴庆区解放西街的中大寺,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2000年银川市政府拨款修复。寺内正面为面宽和进深各17米的大殿,南北两侧有厢房。斗拱飞檐,壁砖上刻有花卉、云彩等图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

拱北,阿拉伯语Qubbah的音译,原义为拱形建筑或圆形墓厅,中亚、波斯及中国新疆地区称为“麻扎”,意为“先贤陵墓”“圣徒陵墓”。马金贵拱北在兴庆区通贵乡通北村。通贵道堂(亦称通贵门宦)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嘎德林耶学派的支系门宦之一,创始人马金贵(1865—1938)是通贵乡人,农历正月十三是马金贵忌日,教众多来通贵过尔麦里。沙滩拱北位于唐徕渠畔东200多米处,拱北顶上所竖貌似月牙,是“穆罕默德”一词的阿拉伯文变形。

传统回族民居多为平顶房,坐北向南,一般一字形排列。有的地方回族民居还多有水房,另建有专门的储藏间、工具房等,厕所多建在房后或房的一侧。室内多挂有山水风景画、几何图形画、植物画、中堂字画。有些回族家庭挂(贴)有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写成的匾额和条幅等,即通常所说的“都哇”(意为“祈祷”)。“都哇”的内容以“太思米”和“清真言”等为主。将“都哇”张贴或悬挂在门楣上,表明自己是穆斯林。

宁夏平原,包括兴庆区在内的半荒漠地带,应该说是最有生命力的地带。“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贺兰山脉南北绵亘200余公里,与平原高差2000余米,形成天然屏障。尤其是兴庆区,高而不寒,平原海拔1100~1200米,如一个盆地。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3℃左右,生长期达200天以上。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3℃以上,光照特别充足,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积累。虽然银川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上下,草地蒸发量600余毫米,但过境的黄河水量充沛,引水、输水条件优越。大气干燥而土壤不旱,为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天下黄河富宁夏”并非妄谈。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汪一鸣先生在银川市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曾经对新的区划范围内主要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的资源特色、开发前景、知名度等指标进行综合研究,根据历史上银川八景的说法,提出新银川八景,其中一多半在兴庆区。

双龙晨曦:金水园旅游区黄河与明长城小龙头汇合处。万里长城蜿蜒西来,九曲黄河奔腾北去,双龙聚会,晨晖中交相辉映,气象不凡。

唐渠春水:唐徕渠流远追汉唐,外卧长虹,原野春绿,风光无边!

连湖鸣翠:鸣翠湖、鹤泉湖、阅海湖等,烟波浩渺,绿树护岸,莺雁和鸣。

古塔凌霄:海宝塔(北塔)、承天寺塔(西塔)。西塔为西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大寺经声:南关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寺。

贺兰夕照:贺兰山岩画(贺兰口)、国家森林公园(苏峪口)、西夏皇家林苑(拜寺口、滚钟口等处的离宫、皇家寺院遗址)等。夕阳中,骏马(指贺兰山)与落霞齐飞,峭壁岩画,看不完山中胜景,峡谷松涛,荡涤净游子心灵。

夏陵秋风:西夏陵园。9座西夏帝陵,200余座陪葬墓,矗立于贺兰山东麓,秋风萧瑟,苍凉古朴,构成千古绝唱。

影城新景:华夏西部影视城——中国好莱坞。

无论是明八景、清八景,还是如今的新八景,都是对一个地方典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总称,是一种文化现象。清代的银川八景全在兴庆区内,其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对称和谐的意识等,对当前的城市及其景观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

贺兰山远景

可以说,兴庆区这块土地很早就接受了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浸润并与之融合。庆靖王朱 吟唱的“北来南客添乡思,仿佛江南水国乡”,清代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塞上江南”,指的都是明长城以南地区,滔滔黄河以其乳汁染绿了银川平原,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青铜峡引黄灌区成就了“塞上江南”。但,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因素。“塞上江南”是一个地域概念,但也涵盖了精神的甚至人文的东西。据《银川小志》记载,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命长信侯耿炳文弟耿忠为指挥,立宁夏卫,到宁夏卫城定居之人,“吴越居多,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风”。“江左之风”应怎样理解?从玉皇阁、文庙(即孔庙,原址在旧二中、今十五中)、银川书院那种瓦坡陡立的建筑中能寻找到答案吗?城市建筑号称“凝固的音乐”,它是人们精神的象征与寄托。比如,人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修建了文庙,这是移民屯田戍边、开发建设的精神所在。统治者为的是教化,老百姓为的是感恩、向善。文庙建于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经明清多位地方官员慷慨解囊修缮,最终“置备如制”, “礼度焕然”。晚清民末,除大成殿和一个龟形石座外,其他建筑荡然无存。文庙的最后消失是在1984年。当时的二中因扩建教学楼及操场,要求拆除文庙,有关部门以“没有重大历史价值”为由批准,一座具有58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就这样消失了。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和世界,“以人为本”“和为贵”“礼为序”“经世致用”的理念,是和谐社会、世界大同的宝贵财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发表宣言:“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汲取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智慧。”联合国一致通过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黄金律令。21世纪更有70多个国家成立孔子学院,总计达300多所。以现代西方普世价值为傲的美国众议院也于2009年10月28日通过一项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孔子在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孔子倡导的“仁”的思想(《中庸》“仁者,人也”),与西方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不同,具有明显的人文色彩。儒家文化讲究“天下一家”,避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相互敌视、相互攻讦的现象,客观上加快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塞上江南”各民族是大受其益其惠的,文庙的消失,在城市建设上、文化延续上是个遗憾。

银川市民、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呼吁重建文庙,旧二中拆迁后,在原址上新建的银川市第十五中学校园里原孔庙的地基上建了一座仿古的大殿,人们在感慨的同时也看到了背后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