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平原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地形地貌

1.3.1地形

银川平原被围限在贺兰山、牛首山和鄂尔多斯台地之间,成为一个盆地式平原,主要由黄河冲积和贺兰山洪积形成,平原整体上呈北北东向延展的梭形,长165 km,宽42~60 km,海拔1100~1200m。黄河从平原的东部流过,由南而北纵贯全区,黄河以西,地形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西坡降大,南北坡降小,西部近山地带坡降10~30 ‰,向东至黄河附近降至0.17~1 ‰,南北坡降约0.3 ‰。在西岸形成广阔的三级堆积阶地,阶地高差一般为2~3m,有的地段高达20~30m。阶地面上沟渠纵横,湖沼星罗棋布,以平罗、银川一带较为集中。低洼地沼泽化、盐碱化严重。三级阶地西缘与贺兰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相接,倾斜平原宽15 km,最宽25 km,最窄处仅4~8 km。地表坡度由西向东渐减,起伏变小;洪积扇顶部坡度为5~7 °,中部为3 °左右,扇前缘仅1 °,地势低平,常形成洼地、沼泽。黄河以东,地形自东向西缓倾,地形坡降1~3 ‰。

1.3.2地貌

受新构造运动影响,银川平原西部贺兰山山地呈持续抬升态势,主体走向NE10°,海拔2000~3556m,山势巍峨雄伟,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东部鄂尔多斯陶灵盐台地宽缓展布,海拔1300 ~1600m,由于黄河大断裂及黄河侵蚀切割的影响,台地边缘以陡坎与银川平原相连,地貌差异明显。平原区由于地势开阔平坦,有近2000年的垦殖历史,沟渠纵横、农田密布、湖沼星罗棋布,是重要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区。东部陶灵盐台地地势波状起伏,较高处有零星的第四系砾岩残积物,低洼处多为洪积、风积的砂砾石、粉细砂、黄土状黏砂土。研究区地貌按成因划分,主要为侵蚀构造地貌、剥蚀堆积地貌、堆积地貌以及风积地貌,主要地貌单元介绍如下(图1-2):

冲洪积台地:分布于平原东南部山前边缘地带,由上更新统洪积物和冲洪积物组成,海拔高度1110~1200m,台地宽1~4 km,其前缘一陡坎高10~20m,横向坡降10~30 ‰,地面因冲沟切割,多较破碎。

山前洪积斜平原:由洪积层组成,近南北带状展布在贺兰山东麓。伴随着盆地中心间歇性的升降,在山前形成了由洪积扇裙组成的斜平原。洪积扇主要由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洪积物组成,海拔高度1095~1400m,扇面坡降10~30 ‰。洪积扇顶部乱石累累,植被极少,洪积扇前缘洪积物颗粒变细,植被稀少,洪积扇上散布有浅平的洪水沟道。

冲洪积平原:西邻山前洪积斜平原,东与冲湖积平原相连。呈南北带状分布于暖泉农场至玉泉营农场一线,东西宽5~15 km,由第四系冲洪积物组成。海拔高度1100~1150m。自西向东倾斜。其南北、东西向坡降分别为0.7 ‰和3.3~6.6 ‰。前缘有一高3~8m陡坎,局部1m左右。部分地方已开垦成农田。

图1-2 银川平原地貌略图

冲湖积平原:它是银川平原的主体,沿黄河两侧广泛分布,由黄河冲积和湖积形成,海拔高度1090~1140m。沿黄河两侧依次为黄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二级阶地分布面积最广。冲湖积平原地势低平,湖泊沼泽广布。该地区大部分已开垦成农田,沟渠纵横,沃野无垠。

风积沙丘:包括活动沙丘和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动沙丘主要分布在五堆子-高仁镇东部,银川林场南、南梁农场东北等地。多以活动和新月形和垄岗沙丘出现,其长轴为北东向。沙丘西北坡平缓,东南背风坡陡峻。沙丘高一般3~5m,个别10~20m,主要由细砂组成。地势波浪起伏,因活动性强,植被稀疏。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五堆子-高仁镇一带,平吉堡火车站等地,分布范围小。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态似馒头状,高1~3m,呈单个不连续状态,沙丘间为平铺沙地,地形较平坦。表面覆盖植被主要为耐干旱的白刺、芨芨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