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边塞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花马池 长城边关“夜不收”

盐池明长城有三道,一道称作“头道边”,一道称作“二道边”,两道长城蜿蜒曲折,一直向东,横贯整个盐池境内,在东郭庄处进入陕西省定边县。还有第三道长城称作“固原内边”。

两道长城在县城北边,一道紧靠县城,深沟高垒,内筑墙,外挑壕堑修筑,称作头道边,是嘉靖十年(1531年)三边总制王琼修筑。一道再向北十余里,黄土夯筑,以山形地势修建,称作二道边,为成化十年(1474年)都督范瑾、都御史徐廷章修筑。

长城的故事有多少,有人说长城有多长,故事就有多长。真的,在这几年的接触中,对盐池明长城有了很多了解,有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有的故事使人振奋精神,有的故事催人泪下。长城在我们脚下,这么多年,我们对长城的故事知道的真的很少。

2014年盐池长城保护学会在盐池成立,我是一名会员,但不知究竟要做些什么,难道一群人坐在这里就把长城保护了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保护长城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长城保护学会的同仁们努力地做着各项工作,我也向原来所在的大学同学发起了倡议,同学们集体捐助保护一段长城,我自己感到很高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杂志《万里长城》,里面介绍了盐池长城的一些情况,大多都是我熟知的东西,但当我读到《长城军事间谍——夜不收》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些震惊了,我的头脑里立刻涌现出了黑衣侠客的形象,我都不知道我当时怎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夜不收”,多么让人浮想联翩的一个名字,看到这个名字,就有让人赶快读一读这篇文章的冲动,而且立马读完。从这以后我就开始注意和收集有关盐池长城上发生的“夜不收”的故事。

所谓“夜不收”,乃指“军中探听贼中动静消息及专备急干使令之人”。“夜不收”哨探往往因为白天埋伏,晚上侦哨,所以有了“夜不收”的称呼。“夜不收”是明朝边防情报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侦察兵,“夜不收”在营堡、墩台,均有设置。事实上,“夜不收”因工作地点和习惯不同,有很多名目,如:“守卫夜不收”“近哨夜不收”“远哨夜不收”“出哨夜不收”“本堡夜不收”“摆拨夜不收”“监孙真台夜不收”“看死河浅夜不收”“督哨夜不收”“走报夜不收”“守墩夜不收”“守口夜不收”“在边夜不收”“在边监双沟台夜不收”“督台夜不收”“直楼夜不收”“坐塘夜不收”“爪空夜不收”“架炮夜不收”“拨夜夜不收”等等。看看,有多少明堂。当时“夜不收”是一个比较大的军事组织,所动用的人员也是很庞大的,盐池明长城上发生了多少“夜不收”的故事,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每当走在明长城上,我就会想起“夜不收”,站在古老沧桑的长城墩台上,向北瞭望,似乎能看到“夜不收”正在急匆匆地行走,穿着侠客似的夜行服,头戴斗笠,腰挎宝剑,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义无反顾地深入到敌军的最前沿,甚至进到敌军的心脏区域。

盐池长城自毛卜喇堡开始,每隔十五公里筑一小城,三十公里筑一大城,大城原都瓮以砖石。民间有三十里一堡,六十里一城之说,自毛卜喇堡向东,依次是兴武营、英雄堡、安定堡、高平堡、花马池城,其中三座大城花马池城、安定堡城、兴武营城各距三十公里。沿着这一线的城堡,明代的时候派出的“夜不收”有多少,据说一个堡有十名“夜不收”,一个城有五十名“夜不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多尖哨深入到茫茫的大草原上,打探军情,他们互相沟通,互通情报,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去,让守军将领做好部署。

“夜不收”使命重大,一般人担当不起,都是一些“谙虏情,通夷语,熟地利”的人,还必须具备“机警,有胆气,矫健,能行快走”的特点,可见,“夜不收”都是一些能力极强的人。“夜不收”中的尖哨,又分为明哨和暗哨,明哨穿蒙古人衣服,会说蒙古语,深入到蒙地,多方打探消息,一般是两三个月回来一次,长的有半年回来一次的。明哨身份比较高,他们往往携带金银等贵重物品去找当地人作为内应,叫“伴头”(打掩护的意思)。暗哨不分昼夜地侦探,一般随身带西瓜纸炮两个,火镰石一副,干粮煤炒计日取足,着蒙服,说蒙古语,在一定的地方,轮流瞭望,昼夜不停,如果发现敌情,立即发炮两枚,各炮依次传递至墩堠。

据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练兵实纪》载,每营有“夜不收”五十名,按此计算,盐池长城上那时候应该有“夜不收”近五百名(我的估计,没有确切依据)。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决定到盐池明代设立的各城各堡去走一圈,不是为了确切知道“夜不收”的数量,只想感受一下,当年“夜不收”从这里出发时的情景。

先从毛卜喇堡走起。进入毛卜喇堡,废墟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悲怆的感觉,到处是青灰色的瓦片,风蚀了的青砖和裸露的残破城墙,显得更加沧桑和悲凉。城里已种上庄稼,还打了机井,在废墟里的庄稼倒是长得很壮实。黄土夯筑的城墙残高有九米左右,残宽二米左右,堡的大概轮廓还是比较明显的。《嘉靖宁夏新志·卷三》载,“城周回一里七分,高二丈三尺。置旗军一百名,操守官一员,守堡官一员。征操八十四匹、走递骡两头,官厅一所、操守一所、仓一所、草场一所”,“东墙正中辟门带瓮城,领烽堠二十一座,管里边墙五十三里,置有暖铺五十二个”。没有“夜不收”的记载,我很失望,但我仿佛从东门处看到几个身影矫健的,从容地奔向了大草原。

毛卜喇城遗址很清晰,虽然一片荒芜,但冷清清的城垣在这里几百年了,而今依旧沧桑地矗立在长城上,可城里的“夜不收”,则一点印记都没有了,或许他们是远哨“夜不收”,还在赶路。望着毛卜喇城,我多少有些悲戚,最后瞭望了一眼,便转向了兴武营。

兴武营距毛卜喇城三十里路,转眼间就到了,城池巨大,高墙耸立,墙体基本完整的古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兴武营唐代已有之,属六胡州之鲁州如鲁县,为月氏族居住地,俗称“半个城”,相传为西夏元昊的营地。明正统九年(1444年),巡抚、都御史金濂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筑,以都指挥守备。成化五年(1469年),改守备为协同。正德二年(1507年),右都御史杨一清奏改兴武营为守御千户所。城周回三里八分,高二丈五尺,四隅有角楼,置旗军1120名,马230匹;户1135,人口3453人。设协同官1名,千户3名,百户6员、镇抚2员、仓大使1员;司吏1名、典吏1名,仓攒典1名。史料上的这些设置,虽无名姓,但有这一行业,说实话,我对有些官职还不清楚,可我想从中查到“夜不收”的字迹,可惜,“夜不收”却无记载。当年兴武营派出的“夜不收”,我敢断定一定都是精明强悍、勇猛无比、身怀绝技的武士。我们从东边爬上了兴武营古城,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辽阔,远处与它呼应的东、西、南、北的烽火台清楚可辨,在遥远的北边,有一处烟雾在缭绕,让我感觉到,那就是“夜不收”发出的西瓜纸炮,向我传递着信息。

兴武营的“夜不收”至今不知回来了没有,恐怕也永远没人知道了。走出兴武营城,阳光格外刺眼,我们继续转东,向英雄堡进发(天池子古城依稀不可辨,我没有去过),到那里找“夜不收”的足迹。

英雄堡原名叫永兴堡,实为永清堡,是明代的屯兵之所,以操守官领之,土筑城墙呈“凸”字形,门向南开,城墙已被风沙壅埋。城内荒芜,杂草丛生。地面散布着明代的粗瓷和青花瓷片,《嘉靖宁夏新志》只记载了兵部尚书王琼筑深沟高垒后拓展东半城,再无其他。“夜不收”在永清堡一样无记载,我想因为这是一项秘密活动,一般不让人知道,所以流传下来的也少。可能是因为这样,“夜不收”的影子一点也没寻到。

安定堡也是长城上的一座大的城池,城址、形状、轮廓、四址清晰可辨,筑于嘉靖年间,原为砖包城。城内荒芜,遍地砖瓦残片。安定堡是当时战事最多的一处城池,驻有兵马500员。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部时,于二月二十一日驻跸安定堡。可见,在清代安定堡还是一处完整的城池。安定堡战事频发,自然就会加强“夜不收”的侦查力度,这里曾经出发的“夜不收”,恐怕是任务最多的也是最为危险的。我们环绕着安定堡古城转了半圈,为这座当时的军事重镇感到惋惜,也为查找不到“夜不收”感到遗憾。

沿着长城东行,走了三十多里,一座特别显眼的荒废的古城就出现在了眼前。古城墙呈红色,十分耀眼,所以当地人叫这座古城为红城城,这就是高平堡。《嘉靖宁夏新志》记载,为明代屯兵之所。古城四隅有角台,城门东开,带瓮城。全城为红色土夯筑而成。红城城每每路过都能看到,今天近前观看,另有一种感受,城池虽已荒芜,但城墙依然高大威武,不知当年屯兵中,是否有“夜不收”之兵,史书无记载,我也感到很茫然。转而向东,花马池城就在眼前,我想高平堡离花马池城近,可能无“夜不收”,只有驻守的将士。

花马池城就是今天的盐池县城,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都很熟悉,但明代却是边关重镇。城高三丈五尺,周回七里三分,现今基本保存完整。古城修葺一新,城墙砖砌而成,面貌崭新。明正德二年(1507年),杨一清奏改千户所,领5个千户所,50个百户所,成为当时防御鞑靼部的重要之地,也是明代“防秋”的重中之地,所以每年秋天移陕西三边总制府于花马池,可见当时花马池的重要性。花马池的“夜不收”,明杨一清在著书中多有提过,而且还详细地提到过“夜不收”的具体名字。有一个“夜不收”叫王文好,可能在当时比较出名,被杨一清记录了下来,但具体怎样没有记载,我感觉到很是遗憾。

“夜不收”传奇般的名字,传奇般的故事(尽管我没有听到过一个关于“夜不收”的完整故事,但我总感觉到很传奇),每每让我感慨,回到花马池城,我依旧回想着长城沿线的“夜不收”。“夜不收”可能要成为我心里的梦,那就让我一直梦想着“夜不收”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