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边塞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长城边上古城堡 我的家乡花马池

盐池长城保护学会组织考察长城,对我来说收获很大,不但对长城的实地和现状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促使我对长城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解读。

长城上到底还有什么东西?长城上的建筑有哪些?长城的具体构造是怎样的?我们在考察的时候,没有就长城的附属建筑和构造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是大概地对长城的年代、损坏的程度、修筑的形式等进行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还远远达不到对长城知识的具体掌握,也就无从谈起对长城的具体保护。

当然保护长城要广泛地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也要呼吁有志之士共同参与。盐池长城学会的张生英会长信心满满,他一再鼓励我们要多研究和挖掘长城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发出声音,向社会各界发出强音,保护长城时不我待。

在张会长和其他几位副会长的感染下,我有了对长城知识更进一步了解的想法,于是乎,到处搜集资料,想把长城的知识整理一下和大家共享。

生活在长城边上,对长城的印象十分深刻,蜿蜒曲折的长城几百年来无声无息地在草原上屹立着,任凭风吹雨打。当年的防御功能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也就是说当年长城上的构造和它的附属建筑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只是表面上的黄土夯筑的一道土墙,至于长城上的其他东西已经荡然无存了。

盐池境内的长城和几个城堡的遗迹,在经历了自然的洗礼后,越来越沧桑了,也越来越失去了固有的风貌,人们对长城的认识也逐渐在淡化,对长城和长城上附属物的构造了解不是很多了。

我们很有必要对长城和长城构造以及长城上的附属建筑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长城上的古城——花马池古城在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沧桑地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尽管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破坏,但古城四址依旧清晰可辨,城墙依旧高高耸立。可惜的是城墙上的附属建筑一个都没有了,就连城墙上甃以的砖石也荡然无存了。

而今城墙恢复一新,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当年古城上的建筑物了。

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位置多选择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整个关隘构造,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城墙:这里的长城城墙,一般特别坚固,内外檐墙多用巨砖、条石等包砌,内填黄土、碎石,高度一般在十米左右,这不仅使攻城的敌人难以攀登,而且可以给人望而生畏的感觉。城墙顶上一般都是四马并骑的宽度,即有四五米宽,以便作战时部队机动和运送粮秣、兵器等。这里还有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在城墙的外檐上筑有提供瞭望和射击的垛口,在内檐墙上筑有女墙(宇墙),起保护人马不至于从墙顶跌落下来的作用。花马池古城、兴武营古城的城墙都是这样的结构,可惜的是原来的城墙没有一处完整保留下来。

花马池古城虽经修复,古城墙上的许多关隘也修复了起来,但很多地方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人们对城墙的功能和名称仍然不知道,很有必要把这些城墙上的设施明确地告诉大家,以便游览的人对城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城门: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是反击敌人的出口。早期多用木头过梁,元朝以后一般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的门洞。为了增加稳固性,城门附近的一段台基多采用条石砌筑。不少城门上均镌刻着门的名称。门洞内装有巨大双扇木门,木门外包铁皮,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

花马池古城的城门原来只有南门、东门、北门三处,现今已全部修复起来,很是壮观,门楼上的名称也依据古之名称,镌刻在城楼之上。虽与古城门有所区别,但仍能显示出古时的风貌,有些地方修旧如旧,和史书的记载几乎相同。“门”在修复中原来的功能已经完全消失了。

长城关没有修在原址上,离原址稍远,但站在长城关上,依旧让人感觉到气势恢宏,极目四望可览花马池古城全景,可以瞭望到一望无尽的大草原。

城门楼:城门上方一般筑有城门楼。它是战斗的观察所和指挥所,也是战斗据点。城门楼多为一层、二层或三层的木结构及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其屋顶多为庑殿式或悬山式、歇山式结构。这些结构普遍使用斗拱。整个建筑物内外用油漆彩绘进行建筑装饰。这样使整个城门楼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而且增添了它尊严威武的气魄,以适应战斗的功能和审美的要求。

花马池古城上的城门楼全部恢复重建,东门,也就是永宁门上的城门楼最为壮观雄伟。永宁门上的门楼为一座歇山式屋顶的二层建筑物。永宁门后还有一座城楼,为箭楼,是一座歇山式屋顶的三层建筑,两座城楼一前一后,高高伫立在东门——永宁门上。城门楼雕梁画栋,彩漆鲜艳,人物故事栩栩如生;飞檐舒展,歇山式屋顶上绿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屋脊上装饰的兽形瓦、蟠龙、狮子等显得更加光亮活跃。

瓮城:瓮城是在预想的敌人主攻方向的城门外,再构筑一个“∏”形的城墙,形成二道城墙,故叫“瓮城”。其作用是增大防御纵深,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瓮城也有城门,但其主轴方向与主城门的主轴方向多形成直角,这是为了加强防御,使敌人在攻破瓮城城门时,不致直冲主城门,同时也便于在城墙上向下射杀敌人。兴武营和安定堡古城等都建有瓮城,而今已被黄沙掩埋了,只有隐隐约约的痕迹。

永宁门建有瓮城一座,门向南开,现今有所变化。紧挨着城楼两侧建有两座魁星楼(原叫魁星阁,据王珍同志著《盐池县城及其古建筑考证》一书),魁星楼坐东向西,为歇山式两层建筑物,同样的雕梁画栋,朱漆鲜艳夺目。魁星楼寓意深刻,希望花马池城能出更多的文曲星。盐池一中、盐池一小坐落在魁星楼下,当年教育局也在魁星楼下。

古城上四隅建有角楼,角楼稍微小一点,也是歇山式的二层建筑,为观察四面敌情的瞭望地,建筑风格和永宁门城楼异曲同工,登上角楼,城外左右观望一清二楚。

南门叫广惠门,上面无城楼,但筑有瓮城,先前修复时曾向东开门,后又被封堵,至今能看到修葺时东门被封的痕迹。究其原因,是南北已经形成了道路,为方便群众往来,遂开了南门。北门叫威胜门,城门之上建有三清阁(原叫三清殿,据王珍同志著《盐池县城及其古建筑考证》一书),早于东门永宁门修复,现改为三清阁。它也属歇山式的二层建筑,翼角高翘,雕花脊兽,画梁漆柱绚丽壮观。修复西城墙时,按西门—鼓楼—永宁门的中轴线,建有西城门。古时没有西城门,今天的西城门也无名字,城楼和东门城楼一样,形成东西呼应之势。

水关:长城在溪流、河谷相交处为达到水流通过和防御目的而设计的种种通道式结构。盐池长城在大漠草原中,没有溪流和河谷,水关就不存在了。

罗城:罗城是在预想的敌人主攻方向瓮城外,再构筑的一道“∏”形城墙,罗城城墙比较长,它不仅起掩护瓮城的作用,而且能掩护内城城墙较长的地段。在盐池境内至今无罗城的文字记载,或许建有罗城,这有待于考古学者的进一步发掘,我们拭目以待。

护城河(壕堑):利用地形挖成深沟灌水代替城墙,一般在城关的四周均有护城河。它是在筑城挖掘土方时形成的,后来再引入河水,形成了关城的又一道防线。花马池城外有护城河一条,口宽约七米,底宽约四米,深约七米,为防止护城河蓄水渗漏,护城河河壁及河底均挖有蚂蚁眼,用黄胶泥匝护。(此处引用王珍同志著《盐池县城及其古建筑考证》一书。)

炮台:长城上的城墙都建有炮台。花马池古城上东南西北四面都建有炮台,炮台侧面址厚九米,顶厚七米,正面址宽二十三米,顶宽十九米,南城墙有炮台三个,其余三面各有炮台四个。西墙因无城门,中间有腰墩一个。(此处引用王珍同志著《盐池县城及其古建筑考证》一书。)

长城关隘所经地方不同,有不同的建筑结构。盐池长城自西向东,所经之地,筑造为一个整体,它和向西、向东延伸的长城同为一体,建筑结构应该是一样的,实际上应该是长城建筑上的通用方式。

长城上的关隘在盐池长城有好几处,著名的有花马池、安定堡、兴武营等,在这几处古城堡上,历史的遗迹还是比较清楚的。花马池古城的修缮和恢复,让我们对长城关隘的认识有了新的拓展,我们也期待着对长城其他关隘的挖掘和修缮,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对长城修复的几点认识:

在恢复古城墙的建设过程中,也要特别注重有关城墙上的附属设施建设的恢复,应该把城墙上古时有的都尽可能地恢复出来。

在古城墙的显著地段,对城墙构造的内容进行标识说明,以利于游览者和市民对古城墙有所了解,从而对长城有新的认识和感受。

对古城墙的附属建筑也要有明确的标志,并且应该有简短的简介,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对古城墙的功能和防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护城河的功能也应该恢复一段,再现当年关隘的雄风和功能。

品字坑也应该恢复几处,当然这个可以做在博物馆内。

长城两边是故乡,我的家乡花马池就在长城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