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出生于1916年农历七月三十,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民众疾苦难于言表。我的祖辈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家庭非常贫寒。祖父母膝下有儿女九人,都得穿衣吃饭,祖父母都是农民,瘠薄的一点田地,怎能养活如此众多的儿女,想想令人胆寒,大家穿衣吃饭都是问题,何谈读书学习受高等教育。
父亲家庭贫寒,虚岁十五岁时,去山西太原学艺打铁,让自己生活有保障,也能减轻家庭负担。父亲十五岁离家谋生,他没有现在同龄人的优越条件,只能自谋生路。在太原学艺四年零八个月,回家时老板发了四块银圆的工资,他步行回家,钱用于旅途的吃饭住店,回家钱所剩无几。自起炉火,最少也得四五十元钱,父亲家里困难,实在无法办到。
二祖父上延安找大伯,二十二岁的父亲背了一个起刀磨剪子的板凳,跟随二祖父来到延安,大伯在刘子丹处当红军。他们找到大伯所在的部队,只找到大伯的碗,没有找到大伯的人,四处打听,依然杳无音信。二祖父和我父亲走散了。二祖父回了老家,可怜父亲身无分文,有活挣口饭吃,无活就乞讨。辗转南北,落脚宁夏盐池大水坑,帮人做活挣了一点钱,父亲就自起炉火在盐池打铁为生。
父亲学的手艺是专打剃头刀,剃头刀打出三起两蘸水,父亲的火候把握得非常好,打出的剃头刀既轻巧又锋利,非常耐用,三乡五里都让父亲给打剃头刀。一把剃头刀用好多年,单一手艺无法长期生存,当地有一个老师傅打铁,父亲就给人家添锤学手艺,慢慢父亲也成了一个样样精通、鼎鼎有名的铁匠师傅。
大水坑没有集市,经人介绍,父亲来到下马关镇居住,娶妻未能生子,收养一子,我哥名叫来福。因两家铁匠铺相距太近,父亲就搬到相距百里之外的预旺镇居住,重操旧业。
解放初期父亲的前妻生病,救治无效,于1952年夏季去世。同年9月,父亲娶了我母亲,母亲带来我姐,父亲膝下有我哥,后相继生下我和弟弟,我家就搬迁到汪家塬生活。预旺镇个体经营解散,把有手艺的人都组织起来,办了一个铁木厂,父亲就在铁木厂工作,有几十亩地无人经营。家中招来一个帮工,还有父亲早年认的一位老爹,即我们的爷爷,持家指挥经营。没过几年,农村就搞合作化,又转变成人民公社,这时父亲还是在预旺镇铁木厂当工人,家庭其他成员都成农村户口。接着全国就搞起了“大跃进”,大炼钢铁,父亲领一组工人炼钢铁,虽然工作很累,但生活有保障。农村吃大锅饭,那时候父亲省吃俭用,一月余一点钱给我们。1962年,铁木厂解散,父亲也回到农村当了农民。在大队支书的支持和鼓励下,1964年,父亲在大队办起了铁匠铺,为四邻八舍的农民打造农用工具、家庭用品等,直到六十岁回家,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父亲就帮助母亲带孩子做家务,直到逝世。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做过的事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我就简单地讲几件事情,可以看出我父亲的为人。他三十多岁认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孤寡老人,给自己当爹。他还给三位外姓光棍掏钱娶妻成家,此事今天谁能够做到?认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爹干什么?听教诲,自己都已过而立之年,什么都知道;靠劳作,步履蹒跚行动不便,能做什么,要有何用?父亲这样的认识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我想这跟父亲给我们常讲的吃亏是福和积德行善有关,没有别的解释。但父母对认的老爹—我们的爷爷赡养得无微不至,尽善尽美,直到养老送终,尽到了别人无法做到的孝顺。爷爷临终一句话,现在记忆犹新,“全世界没有广东和创桂对老人的孝敬”,广东是父亲的名字,创桂是母亲的名字,多么难得的一句临终遗言,父母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作为儿子,我们为你们的付出感到骄傲和自豪!给三位娶妻的人都是和父亲一样,是家庭条件十分艰苦的人,岁数都和父亲差不多,三十多岁还是光棍一个,父亲就给托媒筹钱,最终都给组成了幸福的家庭。父亲在世他们常来探望,相谈互述历历在目,所作所为让人敬佩,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大爱无疆。现在这几家都是儿孙满堂,这也是父亲做的令人称赞的一件事,儿女们感到非常欣慰和光荣,感谢父亲一生的耳提面命,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们,激励我辈用心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活好每一天。
父亲一生视金钱如粪土。父亲在大水坑打铁,稍有积蓄,去中宁玩,到市场一看,市场活羊的价格两地相差很大,就回家买了一百六十只绵羊,自己前面联系市场,雇人后面赶羊去中宁贩卖。到中宁后几天不见羊来,父亲就返回新庄集,可怜父亲几年的积蓄都让赶羊的摇宝把羊赶进了“宝缸”。父亲把赶羊人大骂一通,以后不再提起,有人说让赶羊人赔,父亲说一百六十只绵羊拿什么赔,要钱就要要人命,这事是万万不能做的。
有一次我们都在生产队劳动,我没注意把一个姓张的人的一根绳子拉断了,姓张的人很不高兴,我就说对不起我给你赔,父亲不知什么时候赶到的,直呼姓张人的名字说:一根绳子要赔,我的十二领皮大衣啥时候给我赔,姓张的人听后二话没说,提绳就走,头也没敢回。事后我问父亲才知道,父亲的前妻我的大妈有病,父亲和大妈去平凉看病,姓张的自告奋勇给我家看门。那时交通不便,看病来回一月有余,都是骑的毛驴,回家后姓张的把父亲准备回老家缝的十二件二毛皮筒子,都摇进了“宝缸”,就这样,父亲没能回老家探望亲人。不是我把姓张的绳子拉断,此事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的。现在一只绵羊七八百元,一件皮大衣好几千元,一百六十只绵羊,十二件皮大衣,想想今人谁能接受得了?父亲接受了,但两个人家庭困难也是事实,事后父亲不刻意提及。这样的事情父亲做过多少,谁也说不清。
父亲打了一辈子铁,没有进过学堂,不会写字记账,做出的铁活有钱付钱,无钱赊给,之后有钱再给父亲,实在没钱也就算了。有一次一个人偷走了一把铲子,父亲看到没吱声。我在一旁看到,回家后我对父亲说,你卖东西别人偷你咋不管?父亲说人家没钱才偷,有钱谁做那下三滥的事呢。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逝世五六年后还有人给我父亲赊下的铁活钱。父亲逝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宝贵的东西,但他的大爱无疆的精神,在我们思想深处永世长存。
父亲有五个儿女,我哥是收养的,姐是母亲带来的,我和弟弟是父母亲生的,只有彭姐是二十几岁已经结婚后认的。父亲对待每一个儿女心公如水,没有偏颇,谁如果有异议,也是自己认识有偏差,绝对是一视同仁。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说的一些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受益终生。
父亲为人处世绝对是童叟无欺,尽做善事,在我们心里时常种善念,经常丰富我们的心灵,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决不能伤天害理,也使我们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给我们奠定了人生的基础。
让父亲唯一抱憾终身的事,就是二十二岁从老家出门,再没有回家看望过自己的父母,没有在二老膝下行孝。那时兵荒马乱,交通不便,纵然是望眼欲穿,也没能如愿。我诚心恳求祖父母原谅父亲!两千多里路程,几十年没有回家,不能单身进户,如果带一些东西,步行谈何容易!要是现在交通方便,不去看望二老,那就大错特错了,祖父母在天有灵,孙儿再次请求原谅我的父亲!祖父母对父亲的言传身教,父亲常教导我们,我们听后倍感受益,铭记心中。
父亲一生的嗜好,就是爱吃肉。吃了喝了是落下的,这是父亲的口头禅。他从来不谋划干什么事情,有钱就买吃的,只要有好吃的东西,自己没钱借钱都要买,从不谋发家致富,他常说的一句话,糊里糊涂过好每一天。他生活非常讲究,只要有,一定要吃好,哪怕早晨吃了没晚上的,早晨吃好,晚上再想办法。父亲穿衣不讲究,穿旧一点都无所谓,穿暖和就行。
父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常拿忠孝悌与友谊的思想教导我们:“男活四海,女活贤良。吃亏是福。人做好事,好事等人。上天有二十四个检查神观察着人间,记录人间善恶: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果不报,时间没到。”他遇事从不跟人斤斤计较,一生做事都是吃亏为本,也非常友善,谁家有事他都想帮,尽自己的所能,不计得失。但父亲做事首先考虑是否有伤害,如有伤害打死他也不会去做的。给别人挖坑、做坏事,在父亲思想意识里,想都没想过,更不要说做了。如果谁做了坏事,父亲知道就说一定有报应,绝不能好过。如果做了坏事的人家发生什么不好的事,父亲就说看报应来了嘛,就这样教育我们,让我们时时警惕,远离不道德的事情。
父亲有河南老家的口头禅,同辈或和父亲年龄相仿的人,见面就相互学舌、互相挤对,年轻的小一辈的见面相视而笑,逗着玩一会儿,大家都高兴。他上衣口袋啥时候都有水果糖,见小孩给一个糖,大人小孩都高兴。父亲一生一直笑口常开,从不和人结怨,帮助人是他做人的重责。记得一次残疾邻居严天丛拉麦子,车辕折断无法使用,父亲看见马上让拉来给修理了。严家特别贫穷,说姨夫以后我给你钱,父亲说快拉去使,谁要你钱。就这样分文不取、无怨无悔地帮助别人。父亲寿终,严天丛自告奋勇要做重活,我们都说你腿有残疾能来就行,严天丛执意要做,我们也无可奈何,只能满足他的心愿。
父亲的一生是平淡的,对我们的教诲是受益终生的。他与世无争,笑口常开,胸怀敞亮,不计得失,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这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父亲逝世后,山川两道都说失去了一个大好人。给父亲送终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如果父亲在世活人不到,能有那么多人来相送吗?父亲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激励我辈,一定要好好学习父亲一身正气,让父亲的精神长存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