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济发展报告.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报告

总报告

宁夏落实“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题词精神研究——宁夏经济形势分析及中长期发展对策报告

段庆林

习近平总书记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是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宁夏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宁夏、怎样建设新宁夏”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非常重大的意义。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宁夏发展经验,更加明确“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主要任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牢牢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三大战略”,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一、“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必须以题词要求统领宁夏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段庆林,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西北区域经济、中国农村经济、生态经济、“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型经济等。

(一)准确把握题词的深刻内涵

一是“美丽”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题词中“美丽”是中央对宁夏最美好的祝愿和最殷切的期望。既体现在习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的“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也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非仅仅指生态文明建设。宁夏之美是民族和美、人文之美、风光秀美。

二是“新宁夏”新之所在。新宁夏是中央对新时代宁夏发展的新要求。其新在新理念,要求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新在新动能,积极促进增长动能转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新在新格局,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和全面开放新格局;新在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地区,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三是共圆伟大中国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发展,强调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共圆伟大中国梦。“同步”“共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二)深刻领会题词的重大意义

一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特别是宁夏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等民族地区题词,都提到了“美丽”“壮美”“亮丽”“民族团结”和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目标。①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短板,也是重点,更是难点。体现了党中央对宁夏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70年来,宁夏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要把党中央的关怀化作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实际行动,振奋精神,实干兴宁,为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二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率领全体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核心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目标,其初心和使命,都充分体现在“共圆伟大中国梦”题词之中。

三是体现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新发展理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方面。同时,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要日益增长。新宁夏必须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新需求。

四是体现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新宁夏必须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必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发展方式依靠投资拉动和资源消耗的特征明显,宁夏应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动力变革促进效率变革,进而实现质量变革。

五是体现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远大期望。党的十九大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西部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难点,美丽新宁夏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的新宁夏。

六是体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建设美丽新宁夏,并非仅仅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但天蓝水清地绿空气更加清新的狭义的“美丽宁夏”,不但是“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广义的“美丽新宁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

二、辉煌70年经验与建设美丽新宁夏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一)辉煌70年宁夏发展历程

1949—2018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从1.13亿元增加到3705.18亿元,增长了3279倍,年均递增9.6%。2018年,宁夏人均GDP达到54094元,折合为8175美元,宁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与祖国一起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宁夏70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一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宁夏解放以后,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掀起第一个工业化建设浪潮。“三线建设”时期一批高技术企业从沿海迁入宁夏,为宁夏现代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1978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1949—1978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工业化率从1957年的7.9%提高到1978年的43%。国家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建成包兰铁路、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由于医疗水平不断改善,宁夏人口死亡率从1950年的20.6‰降低到1978年的5.5‰,人均预期寿命从1958年的35岁上升到1981年的65.48岁。宁夏人口文盲率从1949年前的95%降低到1982年的45.9%,并且加强社会改革,移风易俗,城乡社会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二是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2002年以后,宁夏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和重化工业发展等机遇,建设宁东基地等重点工业园区,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1978—2012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从13亿元增加到2353亿元,年均增长10%,城镇化率从17.2%提高到5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5.6%提高到42.3%。人均GDP水平从370元增加到365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6元增加到19507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6元增加到6776元。城乡面貌及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宁夏努力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建设经验,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宁夏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经召开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2012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为内陆地区先行先试开放地区。宁夏进出口总额从1958年的704万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2962万美元,2018年达到37.81亿美元。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发展思路。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安排。宁夏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近年来,宁夏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银川丝路经济园、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苏银产业园等平台,将原有开发区整合优化成22家,提高资源集约化水平。积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贺兰山生态环境修复整治保卫战、新时代黄河保卫战等,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批贫困县逐步“脱帽”。2012—2018年,宁夏GDP年均递增8.1%,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研发投入强度从2000年的0.59%提高到2018年的1.23%,经济新动能正在形成并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新型煤化工、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高速增长,企业效益总体提升。

70年来,宁夏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巨大改善等历史性变化,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美丽新宁夏,是宁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宏伟目标;共圆伟大中国梦,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需要。

(二)辉煌70年宁夏发展成就

一是建立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70年来,宁夏经济呈现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巨大变化。2018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5.18亿元,人均GDP达到54094元,处于全国各省、直辖市第15位。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从1949年的84.1∶3.5∶12.4,调整为1958年的55.9∶19.9∶24.2,优化为2018年的7.6∶44.5∶47.9。宁夏解放时除了有几家面粉厂、毛织厂、甘草膏厂等外,其他几乎都是小手工作坊。经过70年来的建设,宁夏已经形成了新型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纺织服装业、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现代工业体系。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200多家。建成全球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宁夏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和十大牧区之一,2018年人均粮食产量573公斤,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通过加快发展优质粮食、草畜、瓜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农业,享有中国“枸杞之乡”“马铃薯之乡”“硒砂瓜之乡”“滩羊之乡”“甘草之乡”等称号。

二是形成了相对齐全的基础设施网络。70年来,宁夏投资规模逐步扩大,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958年的0.93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4.27亿元, 1998年为108.7亿元,2009年为1119.1亿元,到2018年已经达到3813.4亿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跨上十亿、百亿、千亿三大台阶,目前已经直逼4000亿元大关,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万亿元。基本形成以包兰、太中银、宝中铁路以及即将建成的银西高铁为主的铁路网络,以银川河东国际航空港及固原、中卫香山支线机场和若干通用机场组成、直达国内外的航空网络,还有县县通高速的“三纵九橫”干线公路网。1958—2017年,铁路、公路、民航里程增长1.9倍、11.9倍、90.5倍,客运量从1957年的3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89万人,货运量从1957年的96.3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01亿吨。邮电业务总量从1957年的197.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7.79亿元。特别是1998—2018年通信业务发展迅速,互联网用户从4.99万户增加到2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0.12万户增加到881万户。宁夏还是煤炭、电力富集地区。发电量从1958年的0.11亿千瓦时提高到2018年的1609.97亿千瓦时,人均发电量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三是实现了城乡人民生活巨大改善。改革开放前30年,宁夏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下,社会改革全面深化,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城乡面貌得到巨大改善。地方财政收入从1949年的0.11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16亿元, 2018年达到436.5亿元,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改革赋予农民长期的土地承包权、使用权和生产收益权。1978—2018年,宁夏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6元增加到11708元,其中经营净收入比重从1983年的77.5%下降到2017年的39.6%,工资性收入比重从15.9%提高到39.3%。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90.7元增加到10790元,恩格尔系数从1983年的0.765降低到2017年的0.253,农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更多地用在改善居住环境、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交通通信等方面。“三西”地区是我国开发式扶贫的发源地,通过产业扶贫、吊庄移民、扬黄灌溉、生态移民、闽宁协作等多种方式, 1982—2018年宁夏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3.0%,绝对贫困人口累计减少340万人,累计移民安置13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6元增加到2018年的31895元,人均居住面积从1983年的16.7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1.4平方米。2018年,城乡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分别为42.8辆和32辆。宁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8年的1.5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35.75亿元。实施健康宁夏建设,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宁夏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33岁。宁夏平原在2008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银川市以其宜居宜业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中名列前茅。

四是构筑了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空间规划体系。宁夏三面被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包围,虽然北部宁夏平原得天独厚,古代就被称为塞上江南,但中部干旱带荒漠化严重,南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比较脆弱。70年来,宁夏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荒漠化盐碱化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三北防护林、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从1.5%提高到15.2%,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土地沙漠化整体逆转,先后建成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夏还非常重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为93%和84%。实施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黄河宁夏段II类良好水质以上断面达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9%。从2016年始,宁夏作为中央批准的全国第二个省级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省区,划定了“三区三线”,即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及其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2018年,银川市被联合国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评选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全区累计建成美丽小城镇104个、美丽村庄588个。2020年,全区90%以上村庄将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夏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坚强领导,这是“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宁夏70年来取得伟大发展成就,中央大力支持和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也是宁夏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够带领各族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圆伟大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和来宁夏讲话精神,为宁夏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我国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改革开放,才真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核心是走市场化改革之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制度体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内陆地区更应该通过改革开放优化资源配置,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更要讲政治、重大局。

三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和依托。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宁夏区情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宁夏区情的新发展路子。例如2000年代宁夏建设宁东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等跨越式发展思路,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等,都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代表实例。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民族地区更要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切实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建设美丽新宁夏,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必须牢固树立“五个认同”意识,这是“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思想基础。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民族平等。宁夏70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必须强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依法提高民族宗教治理水平,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四)“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主要任务

一是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且明确提出了“着力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重点任务。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习总书记嘱托作为奋斗目标。习总书记还特意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重大目标。习总书记提出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是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具体目标。贯彻宁夏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落实“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题词精神的体现。目前,宁夏正在集中精力抓落实,稳定脱贫攻坚政策,提高脱贫质量,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两个阶段的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发生后,逆全球化趋势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重点是: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主要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目前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创新型地区。我国即将于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并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宁夏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传统产业优势逐步丧失的同时,尽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继续重视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成果,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努力提高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实现动力转换、效率提升和质量变革。而建设创新型地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实现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三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是宁夏现代化新征程的指导思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美丽新宁夏,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共圆伟大中国梦。

(五)2019—2020年宁夏经济形势分析

在充分评价70年来宁夏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再关注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短期波动和微观表现。

2019年,我们深入五市及部分县区的园区、乡村等开展“宁夏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并与基层干部、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座谈交流,结合统计资料,对2019年宁夏经济形势简要分析如下。

1.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2019年,经过10年金融危机后,又出现了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预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只有3%,欧美发达国家更低。加上国内“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全国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6.1%。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发展形势最好的经济体。

一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做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宁夏落实高质量发展制定了总体措施。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积极实施高铁高速、城乡供水、生态环保、5G网络等补短板项目。努力减税降费,实施“放管服”改革,企业成本和负债率下降,2019年预计全区新增减税降费123.4亿元,民营经济是减税最大的受益群体。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落实《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推进工业对标转型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保政策,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四是积极关注民生改善。全区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75%,完成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7%,坚持就业优先,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2019年前三季度,宁夏GDP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2.6%,第二产业6.1%,第三产业7.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经济强刺激政策影响下,2008—2012年宁夏经济在传统增长模式下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长率。十九大以后,中央强调不搞强刺激,投资趋于谨慎。2013年以后宁夏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是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形势下的结果,前期市场因素影响大,近来环保因素影响大。2018年宁夏GDP增长7%,2019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会略有降低,但总体处于合理空间。

应该充分关注经济发展新亮点:

一是增量投资优化产业结构。2019年1—11月,宁夏制造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13.4%和14%,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上升,而六大高耗能工业投资比重下降。

二是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新型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1—11月,规模以上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5%,装备制造业增长19.8%,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2.5%。

三是经济效益明显回升。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企业负债率降低。前三季度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和9%。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同比增长7.3%。宁夏经济中动能转换、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景气复苏形势逐步显现。

2.从需求侧看,高度重视经济风险

短期经济分析需要关注“三驾马车”变化。

出口下降较大与进口大幅增加。从外贸形势来看,宁夏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015年下降30.3%,2018年下降25%,2019年1—10月同比下降1.6%,应该说降幅显著收缩,但主要是进口高速增长的结果,出口下降幅度依然较大。2019年1—11月,宁夏出口额下降12.1%,进口额增长25.2%。其中,红霉素及盐增长1.6倍,金首饰及零件增长1.3倍,四环素及盐增长30.7%,赖氨酸酯及盐增长30.2%,机床及铸件增长25.6%,羊绒衫增长8.8%,天然蜂蜜和枸杞分别增长46.4%、13.9%。2020年中美贸易谈判将进入最艰难最核心的时期,不确定因素更加凸显,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投资大幅度减少与逆周期调节。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13年的增长27.5%到2018年的下降18.2%,2019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8%,投资降幅略有收窄。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017年增长26.1%, 2018年下降为23.5%,2019年1—11月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1.9%,2019年底央视曝光宁夏某县政府拖欠企业道路工程款事件,说明前些年个别地方政府违规上马基础设施,目前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已经越来越严格。宁夏工业投资2015年增长15.7%,2016年下降0.5%,2017年下降9.3%, 2018年下降7.3%。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3.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30%。制造业投资已经开始复苏。在过剩经济影响下,民营企业投资更加谨慎,2018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5%,2019年1—11月,民间投资下降13.3%。目前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是亏损状态的企业仍然占有较高的比例,防范化解企业风险任务艰巨。2019年,中央提倡逆周期调节,经过努力各项指标跌幅都有所收窄。因此,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力度”,并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移到最后,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放在“三大攻坚战”首位,估计2020年更加注重对结构调整的支持,重点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房地产投资下降及其价格上涨。近年来,宁夏房地产市场总体政策宽松,发展良好。宁夏房地产投资从2016年增长14.9%,受国家宏观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影响,开发商对市场信心一度不足,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下降10.3%、31.1%,2019年1—11月下降11.6%,尤其是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大幅度下降,房屋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减少。目前银川市房价为6808元/平方米,是西北地区省会城市最低,只占兰州房价近一半,比西宁房价低28%。近些年,先后吸引了世茂、中海、恒大、绿地、碧桂园、万科、天山、融创、华远、旭辉等大型品牌房企入驻银川,银川市共出让商住土地分别为2017年18块(总价值27亿元)、2018年24块(总价值37亿元)、2019年约45块(总价值59亿元),著名房企入驻提高了银川市房地产供给的品质。银川市房价在经历了2016—2017年徘徊和下行,2018年温和上涨,2019年开始了快速增长,2019年12月房价比一年前每平方米上涨了几乎1000元,2019年11月银川市房价以环比增长1.9%领跑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增长。银川市作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城市,优越的环境,加上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所创造的需求及其支付能力,还有高铁开通促进周边地区居民到银川买房,住房消费升级等因素,使得银川市房价会有一定的补涨。在一二线城市非常严格的房地产市场管控政策的形势下,造成了对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外溢,这是推动房价快速上涨的因素之一。实施去库存政策。2017年宁夏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2.6%,而且商品房出租面积也大幅度增加,投资减少和需求增加,使得待售面积减少,市场供需格局变化是房价上升的重要因素。大牌房企对产品议价能力强也是推高房价的因素之一。据专业人士判断,预计2020年上半年宁夏房价将继续较快上升,下半年将趋于平稳,对2020年房地产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由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诸多产业具有重要关联效应,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突出“三稳”政策,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也具有较高依存度,都不会坐视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问题。宁夏近年来产业支撑弱化,周边地区来银川购房能力降低,要适当控制房价过快增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地价快速增长推高房价。银川市城北城南为改善性高端住宅区,特别是由于城北阅海板块优越的宜居环境,2019年底银川市最新地王土地出让价已经达到629万元/亩,起始楼面价4718元/平方米。地价上涨过快成为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二是在大量央企入驻银川后,本地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值得关注。本地房企为宁夏提供了大量税收,但因资金实力小等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地方经济下滑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个别不良房地产企业经营恶化,要防止资金链断裂等“爆雷”。

消费总额减速与猪肉价格上涨。宁夏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年增长9.5%,2018年增长仅为4.8%,增长率只有上年一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信器材类、汽车类等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下降、政府消费压缩、汽车消费低迷等影响。一是汽车消费低迷,2018年,宁夏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3.1%。2019年1—11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9.3%,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政策性特征。二是购物方式变化也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2016—2019年,宁夏网上购物零售额从150.2亿元增加到322亿元,年均递增46.4%,而网卖零售额从16.6亿元增加到85.4亿元,网络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额的43.5%,网络购物对本地实体店形成巨大冲击。2019年前三季度,宁夏网购额和网卖额分别为299.2亿元和71.2亿元,网购逆差越来越大。三是猪肉价格上涨。2019年,消费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猪肉价格暴涨,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跨省流动受到限制。1—11月宁夏猪肉价格累计上涨100.2%,并带动禽肉、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上涨27.8%、16.3%、14.2%。但主要畜产品出栏数普遍下降。目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行压力依然较大,1—11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扣除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后保持微正增长。

宁夏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面临困难,但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巨大的经济韧性,应该从短期“形”和长期“势”的统一中把握发展主流大局,提高短期经济治理水平,坚定长期经济发展信心,把各项经济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科学,为宁夏经济创造广阔的增长空间。

三、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19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强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①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对宁夏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动力,狠抓稳定增长,积极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人均发展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宁夏等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也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通过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下更大的功夫聚焦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短板依然较多,应该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家庭财富和大众消费等在GDP中的比重。

建设美丽新宁夏必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应该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及《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等导向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新宁夏,必须要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做支撑。宁夏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川区工业化急需转型升级,山区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发达国家都在再工业化。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依然较高,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压力较大,不能简单地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看成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体现,防止经济空心化和服务业化。2020年全国GDP增长率预计达到6%,宁夏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扣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影响,通货紧缩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必须采取逆周期政策抑制经济进一步下滑,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宁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动能转换。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特色创新和开放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加强东西部科技合作,建设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资,做好对标补链工作。宁夏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应该高度重视招商和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煤炭、电力、化工等产业占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7%,要发展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努力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制造和流通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银川市逐步形成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端轴承、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高端铸造、配电装置、电工仪器仪表、风力发电设备等主导产业集群,防范化解羊绒产业系统风险。石嘴山市形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电石化工、多元合金、食品轻工业五大主导产业。吴忠市加快构建以高端装备、现代纺织、健康食品为主导,以电力、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为重点的“3+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中国自动化制造产业园区”。中卫市建设大数据中心,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提高西北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抓好大数据、锰产业、富硒产业等发展。固原市打好脱贫富民、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城乡统筹、民生改善、改革开放“六场硬仗”,建设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市、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19年底,宁夏盐池青石峁地区发现控制储量千亿立方米级的天然气田,将为煤炭富集的宁夏开辟大油气开发的新局面,为宁夏高速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着力打造高端产业聚集群区,追求规模效应。未来区域竞争主要是城市群的竞争,表现在对人才和人口的吸引力。2018年宁夏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88%,沿黄城市带具有宜居宜业的优势,要强化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银川都市圈产业集群效应,强化宁东基地等重点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以工业园区为抓手,强化县域经济实力,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积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名特优农产品形成规模优势,以规模优势降低生产、销售等成本。过去我国国际经济竞争优势主要在于成本相对较低,今后应该努力提高在本行业本领域的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来获得超额利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市场化、降成本和补短板。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放在减税费和补短板上,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通过市场化、法治化而不是行政化去产能。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降低重大金融风险、债务风险和市场风险。要努力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将改革进行到底。目前中国制造业税费负担总体高于发达国家,而人工费用优势与欠发达国家相比正逐渐丧失,应该尽快将税种和税负设计与国际接轨,降低企业税费成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把补短板作为重点。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宁夏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9.6%,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一般在70%以上,宁夏只有47.9%,服务业是就业的主阵地,今后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作为产业融合的突破口,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从研发设计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管理,提高分工水平和效率。要创新生活类服务业的业态和模式。大力发展以“旅文体康养”为重点的服务消费。通过“互联网+服务业”,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和舒适度。切实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二)必须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重解决建设美丽新宁夏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

建设美丽新宁夏,应该重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重点是缩小城乡差别和山川差距。

塑造高铁时代新型区域关系。一是优化产业分工。银川市等城市要尽快奠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产业,逐步将化工、医药等产业分流到宁东基地、石嘴山及其他市县级工业园区。形成总部基地与制造基地的分工。二是高铁改变生活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了周边市县部分就业人员举家开车到银川过周末的生活方式,高铁和城际快铁将进一步促进形成“在周边市县就业,在银川居住”的通勤方式。或者周末坐高铁到吴忠吃美食、到中卫去旅游,以后西安、兰州、银川城市人也可以到固原去避暑。银川市需要继续唱响“住在银川”等品牌,凝练文化底蕴,突出休闲城市特色,提升教育、医疗、居住、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石嘴山市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三是形成南北双区域中心。宁夏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很早就形成了山区和川区两大区域,近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及人口会向大城市流动,将促进山区人口向城市特别是沿黄城市带转移。逐步形成以银川市为核心的北部现代产业经济中心和以固原市为核心的南部现代生态经济中心。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塑城乡关系。一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我国曾经过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农村税费负担、农村土地征用等形式,先后为工业化、城市化积累了大量资金,如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城乡生产要素必须从单向流动转为双向流动。应该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二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高昂的房价反而抑制了农民市民化,应该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目前宁南山区城镇化率还较低,川区城市化率依然有一定提升的空间,但农民普遍不愿意放弃农民身份及其土地等保障。要通过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改革和确权,来确保进城落户农民的承包权和收益权;通过高等教育,使农民子弟获得进城就业的人力资本。逐步允许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形成新乡贤阶层,或部分居民“就业在城市,居住在农村”,享受田园生活。三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配置。农村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依然不充分不平衡,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县域经济,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非是扶贫开发的接续政策,也并非扩大内需的暂时之举。

重视人口非均衡发展现象。随着人口流动加速,我国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山区市县、生存环境较差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口集聚能力降低,人口流失将成为未来一种突出现象,甚至产生一些“收缩城市”和“消失的村庄”,银川市等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密度将进一步提高。这是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并将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已经完全放开300万以下城市人口落户限制,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目前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促进服务业更多地吸纳中老年人口就业。适应产业升级需要,加大职业培训,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新宁夏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必须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大对水资源、大气、土壤等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新宁夏。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体系。一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高标准建设绿色工厂,加快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改造,打造绿色产业链。二是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严格控制开发区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加强对古老灌区及其耕地保护,提高园区资源集约化程度。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走绿色化、高端化、低碳化的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城市、美丽小镇、美丽乡村。

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沿黄河、清水河等流域生态廊道,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禁牧、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变中部干旱带面貌,把宁南山区建成宁夏生态文明中心。2000年后全球气候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西北地区呈现气候暖湿化趋势,近年来宁夏降水量明显增多,对固原地区和中部干旱带意义重大,气候变化有助于形成绿水青山。宁夏将积极参与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展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研究,努力改变干旱缺水状况。

(四)必须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营造优良的投资营商环境

我国从沿海特区开放,到沿边开放、内陆开放,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及其逆全球化趋势,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理念从过去的开放第一转变为创新更加重要,对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夏需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优化营商投资环境。宁夏对外开放重点是确立内陆开放视角,以及向东开放为主的方向。

宁夏对外开放应该更加注重内陆视角。宁夏作为全国第一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要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克服经济密度小、运输距离远等劣势的机制,努力在建设银川都市圈、加强互联互通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作用,积极形成园区特色产业集群,以规模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宁夏应该更加注重国内市场及其对内开放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中国将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心市场,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人口、经济、市场重心在东部沿海地区,宁夏主要经济技术联系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宁夏对内对外开放,“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应该高度重视打造外向型产业体系,注重弥补互联互通等短板,为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产业支撑。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积极延链补链造链,对标国内外先进产业园区和企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消费支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力,其中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家政、电信等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比重逐步提高,宁夏虽然本地市场狭小,但有幸在祖国巨大市场之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

宁夏交通运输格局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宁夏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向西开放的货运量和客运量相对较少。货物运输主要是天津港、上海港、青岛港等,以及与国内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客运主要是北京、西安、上海、广州、兰州等城市。宁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应该更加重视面向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与海运对接的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以向东开放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向西开放应该更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力量,努力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市场潜力。要加快银西高铁、包银高铁、银兰高铁建设,促进银川国际航空港与国内外互联互通,促进与天津港等东部沿海地区公路等综合运输。更加重视兰州—固原—太原高铁对固原山区融入国家高铁网络的重大意义,将固原山区融入陇海高铁和银西高铁等交通网络,缩短固原市与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等大城市的客运时间,促进宁南旅游业等发展。

(五)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美丽新宁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根本要求。2020年,我国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中央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必须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坚持共享发展,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更加注重解决城乡相对贫困问题。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实施意见》精神,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四五”规划时期,要继续加强产业扶贫力度,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在基本解决区域性绝对贫困基础上,更加重视解决因病致贫等社会性相对贫困问题,把农村反贫困与城市反贫困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既要坚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也要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健康宁夏战略,努力提高人力资本,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通过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小康向富裕的新飞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宁夏作为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长治久安之策,也是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政治保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 加强新时代宁夏民族宗教工作的决定》,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推进“三化”问题治理。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擦亮民族团结进步亮丽名片。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推进国旗、报刊等进宗教场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积极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共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人民网, 2019-12-12.

[2]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宁夏日报, 2019-12-07.

[3]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宁夏广电新闻中心公众号,2019-12-28.

[4]国新办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举行发布会. 2019-08-30.

[5]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著.宁夏辉煌60年(1958—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6]宁夏统计局.辉煌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一.宁夏统计公众号,2019-09-05.

[7]周天勇.中国经济战略和政策如何走.第一智库网,2019-09-05.

①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2015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2017年,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2018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

①《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宁夏日报》201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