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与收获: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2018年公开发表论文汇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党建

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实践路径探析

李 喆

摘 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党内政治文化的要求,打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营造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外环境,创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理论基础;内外环境

党的十九大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提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加强自身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提升,是党的建设的深层次基础性建设,直接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是形成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丰厚土壤。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党内政治文化的要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一、打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改造和重塑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为此,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定信仰。党内政治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信仰文化。信仰是一个政党的政治灵魂,是一个政党政治实践的初心。正是由于不同政党的信仰存在差异,它的政治实践、价值追求、根本目标才各有差异。因此,一个政党的信仰就是对政党政治文化精神内核的塑造,使得党内政治文化呈现出一种鲜明的信仰文化特点。因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信仰作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核,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指示精神上来,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确保党员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同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坚定信仰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营造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良好内外部环境

在外部环境上,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净化外部环境。一是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文化。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信念,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不良思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辨析主流与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二是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当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有力的主导性因素,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文化才没有了滋生的土壤,才会日趋消亡。为此,应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同时,确立党内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先进的党内价值体系。党内的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充分反映党章党纪要求。

在内部环境上,坚决清除党内“潜规则”。一是要在思想意识上铲除党内“潜规则”滋生蔓延的土壤。继续肃清封建残余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现代民主政治理念,重视社会政治文化的再塑,培植和巩固人们对“显规则”的认同、敬畏、尊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抵御“潜规则”腐蚀的能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着力培育知荣明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用优秀的法治文化代替鄙陋的人情文化、关系文化、圈子文化,依法规范各种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是要增强党内“显规则”的约束力。着力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堵塞各种制度漏洞,增强党内“显规则”对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各项工作的约束力;加快推进党内权力结构改革,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快推进党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三是要强化党内监督。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构建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同时,建立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把党内监督和各方面的监督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这样,党内“潜规则”才会失灵,党内“显规则”才能彰显主导性。

三、创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组织载体的创设。各级党组织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承担着领导、组织、协调的重要任务。必须规范、科学地设置各级党组织,发挥党组织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依托和基点的作用。一是明确党组织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有组织的政治集合体,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通过各级党组织来加以实现。各级党组织承载着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紧密团结并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通过各级党组织传达并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重要指示,并通过各级党组织有计划、分步骤的工作,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全党的共同行动,把党组织的决定转化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为,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科学的组织载体能够全面带动党内政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科学化、有序化。二是科学、灵活地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如针对非公组织、“两新”组织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党支部、党小组,并积极沟通,保持与上一级党组织的顺畅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方向,保证支部正常组织生活,保证支部成员能经常性地得到教育和实践的机会。三是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摸底、排查、确定工作,并认真开展整顿提升。实行领导干部包挂联系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制度,强力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对班子配备不齐、党组织书记个人能力素质较差、班子内耗严重、成员间相互推诿扯皮的党组织,分别进行选优配齐和组织调整,消除不团结因素,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职,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活动载体的创设。活动是承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活动载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能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能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使其保持优化状态。一是创新活动内容。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工作对象,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使活动真正发挥出实效。比如通过“结对帮扶”“支部共建”等形式,实现各级党组织资源、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有机配置、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同步提高;通过“数字党课”“流动党课”“掌上党课”等形式,构建“大数据+大党建”模式,为党员干部发送党的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读本,开展远程思想教育;通过整合活动场所,建立党员学习阅读、文体娱乐场所,建立常年向周边党员群众开放的活动平台。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根据活动的目的和内容,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职位党员干部的认识规律和接受程度,考虑实际工作环境和客观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保证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既注重正面宣传引导,又结合反面教材警示教育;既要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形式,也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性和创造性。寓教于乐,不拘一格,以此增加活动的新鲜感、吸引力。

传播载体的创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创造同等重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关注文化传播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载体、新途径,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主动地、有意识地推动政治文化在党内以及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一是促进传统传播载体的创新。报刊、图书、影视等传统大众传播载体,是大众文化时代重要的传播阵地。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要把党的意识形态、规范和行为方式生动活泼地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传播的穿透力和渗透力。在内容上,改变一味的政治说教,运用体现人文关怀的情理交融式话语;在形式上,改变生硬的教条式话语,运用鲜活生动的大众话语;在风格上,改变居高临下的单一灌输方式,运用包容、平等的双向对话方式。二是推动新兴传播载体的创新。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拓宽和方便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促成了传播方式的网络化。要充分适应并有效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传播载体,借助网络途径传播党的声音,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意识形态、规范和行为文化。如开通党建网站,设立党建动态、学习园地、党务手册、工作回答、网上党校、经验交流等栏目,通过互联网实现党建动态、党建理论及党的知识信息等资源共享。同时,坚决防止有害的封建文化和西方腐朽、错误文化思潮在网络空间传播,坚决不给那些错误的思潮、政治观点提供传播的渠道和场所,大力净化网络虚拟空间的文化环境。

四、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良好主体形象

倡导并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态的灵魂。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的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观则是其核心所在,它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共产党是集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和价值追求于一体的先进政党。共产党人组党建党的源起,就是一批先进分子为了实现共同的价值理想而集聚在一起,结合为一个具有共同的道德追求、价值理念和精神气质的文化和政治共同体。共产党人相互之间以及对于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感首先源自对具有自身特质的价值观的信仰和认同。因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倡导并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发挥其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基本评价标准的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是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作风的集中体现。要把倡导和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作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使共产党人价值观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中,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落实到每个党员的行动上,以此强化共产党人的政治文化认同,凝聚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既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充分展示了党的光辉历程以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优良作风,又为我们党完成新的历史使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源泉。党的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党领导人民克敌制胜、奋发图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动力,也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在任何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新的方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倍加珍惜、继续弘扬、积极践行这些优良传统。

注重党的形象的对外传播。开展外交传播是提升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有效路径,注重以行动说话,借外国媒体传声,其效果也更加深刻、有效。一是从现实政治到价值观的输出。将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价值传达给大众。对外传播应该做好谋划,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念包装在各类事件中,向世界展示自信、包容、民主、和谐的形象。二是注重外交实践传播。可通过开展学习、交流、慈善活动等形式,向外国派遣党团组织,与他国党派党员、民众、机构交流沟通,增进彼此了解,传递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三是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开党务信息,同时邀请港澳台以及国外的记者出席,借船出海、借口传声,向外界展示一个开放、透明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四是运用新媒体创造新的宣传契机。应发动党员网民在网上建立个人社交网络,传播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信息,通过以点对点、点对面的形式不断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原载于《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