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失控是人的自然倾向
【第一编 人是如何失控的】
“不想白熊”有多难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托尔斯泰和他的弟弟打赌,赌他弟弟不可能坚持5分钟不想白熊,结果他的弟弟输了,因为他满脑子想的都是白熊。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事实:人通常认为能控制自己的思维,但是实际上,人们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受控。
人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总想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例如初次进行冥想的人,总想让自己集中精力,可是每次他们都发现,自己总是在开小差。他们一再告诫自己要专注,最后往往也只能控制一部分思维。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在听人讲话的时候,总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就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等反应过来已经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内容,于是提醒自己不能再走神。但是没一会儿,我们的思维又飘出去了。这些都是思维不受控的现象。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韦格纳以“不想白熊”的故事为基础,做了一项有关思维是否受控的实验。为什么以白熊为参照物,就像心理学家所说,他们已经将白熊看作为吉祥物。韦格纳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他先让第一组被试者在心里默默想白熊五分钟,然后就不让他们再想白熊。对于第二组被试者,他采取了相反的措施:前五分钟之内先不想白熊,之后可以尽情地想白熊。韦格纳告诉被试者们,在整个实验中,只要白熊一闯入他们的脑海中,他们就要拉铃示意。实验人员会记录他们拉铃的次数。尽管被试者们想尽一切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白熊暂时离开自己的脑海,但是实验结果表明,每个被试者都拉响了铃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能成功抑制自己不想白熊。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先想白熊五分钟的第一组,相比开始不想白熊的第二组,拉铃的次数更少,说明他们能在更大程度上抑制想白熊这件事。
这个实验说明,人在控制思维的过程中会消耗意志力,意志力消耗过度,就会出现无法控制思维的现象。为了弄清楚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思维。有一个研究生仿照韦格纳的思路做了另一个实验,就是让被试者们不想自己的母亲。不过这个实验最终没有成功。
为什么没有成功,原因在于母亲并不是一个做实验的好素材,因为她涵盖了太多情感、太多感受。一个人不想自己的母亲,只能说明他不擅长去想,因为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正在努力让自己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需要把母亲从脑海中赶走。如果他们没有时常跟父母联系,他们会感到内疚。为了不让自己内疚,他们就不敢去想自己的母亲。因此,相对于“母亲”来说,用“白熊”研究人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维显得更有意义。
如果人们无法在几分钟时间内做到不想白熊,他们在做其他事情时,可能放弃得更早,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感受。
实验人员告诉被试者们,一会要看一场电影,第一组被试者被要求在看电影期间,不能随意流露表情,也就是说让他们压制自己的感受。第二组被试者被告知要把自己情绪反应放大;第三组作为对照组,被告知看电影即可,没有其他要求。实验人员会记录下被试者们的不同表情。
电影播放的是来自意大利的悲剧《世界残酷奇谭》,讲述的是核废物对野生动物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屏幕上每一个画面都令人有所触动,其中一幕这样的:一只大海龟在沙滩上漫无目的地划动,它的四肢已经发软,失去了方向感,它回不到海洋,只能在岸上等死。按照实验人员的要求,即使画面感人,一些人也不能哭,而是要保持面无表情的状态,而另一些人则可以痛快地流泪。
电影播放完毕后,被试者们被要求紧握手中的练力球,进行耐力测验。结果显示,第三组看电影前后的耐力没有改变,而另外两组被试者观看电影之后更早放弃了耐力测验,也就是说他们的耐力减少了。
实验最终结果表明,个人要想控制自己的思维,无论是压制情绪还是放大情绪,最终都会消耗人的意志力资源。很多人一谈意志力,就想到个人如何抵制诱惑,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或是坚持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很少想到人的思维不受个人主观控制。人只要控制思维,就会消耗意志力。
人的意志力资源是有限的,每做一项决策或是需要自控的事情,都会消耗人的意志力。如果想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就应该进行意志力调控。调控意志力的时候,不可或缺的是对情绪和行为的监控,但是还有一点不要忘记——思维调控也很重要。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只要我们需要摄入知识,就需要集中精力,所以当个人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把思维控制融入其中。
当一个人努力不让自己去想某些东西的时候,会消耗意志力,这时大脑就很容易脱离个人主观意愿的束缚,反而更容易去想这件事。越是告诉自己不想,反而想起的次数会更多,这就好比你越是告诉自己面试时不要紧张,结果就会越紧张一样。所以,当我们产生某种不可控制的想法,千万不要强迫自己不去想。你可以将自己不可控的想法先写到纸上,写出来后,你会感觉心里的负担卸下了一些,等头脑冷静的时候再去想如何解决这些想法中的问题。
顽固的偏见——“定型化效应”
人们通常对某人或某种事物会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常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虽然人们意识不到,但实际情况表明,人的大多数看法是不够客观准确的。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名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例如,一个明星长得高大帅气,在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大多健康向上,那么他在广告中代言的商品,我们就认定是值得购买的。这是因为他身上某一种好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我们就会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给予认可,同时也会对他代言的商品给予较高评价,这就是光环效应。
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人会形成爱屋及乌的心理,例如一个作家以前写的稿件可能不好,就把这些稿件都压在箱底,等他出名之后,人们就会认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好的,所以他的作品就不愁卖不出去;还有,情侣之间,如果觉得对方身上都是优点,那么无论对方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他充满魅力;在超市选购商品的时候,当你看着某商品的包装盒上画的是一个天使的图案,你选择这个商品的概率肯定要高过没有天使图案的同类商品,因为天使通常给人留下纯真美好的印象,这也影响了人们对商品本身的判断。
俄国著名文豪普希金,爱上了长相漂亮的娜塔丽娅。在普希金看来,只要是漂亮的女人就会拥有出众的智慧与高尚的人格,但事实上,他错了。结婚之后,娜塔丽娅的表现和普希金的预期几乎完全相反。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就捂着耳朵大声说:“我不听,我不听。”而当她出席一些娱乐场所或参加活动的时候,不管普希金多想进行写作,她也要他陪在自己身边。最后普希金不但被这个漂亮女人弄得负债累累,还为她与人决斗,献出了生命。
可见人对某些事物的观点确实是片面的。不过即使知道片面,人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
与光环效应相对的是定型化效应。定型化效应是指人习惯将某人或某事看作一个典型代表,这会影响个人判断的正确性。定型化效应体现为对一个或一群人的偏见,例如我们认为老人墨守成规,年轻人热情开放等。
多数人认为偏见只存在于那些思想极端的人身上,其实那些不明显的,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偏见也是存在的。在一项关于偏见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向美国白人学龄儿童展示愤怒和高兴的表情图片,并让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结果,大部分儿童将愤怒的表情涂成黑色,高兴的表情涂成白色,这表明这些儿童潜意识里是有种族偏见的。
认知偏见是个人因为某些社会因素或个人经验,在认知中产生的一种主观偏见。这种偏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人无法客观地思考和看待问题。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有定型化效应,是因为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信念和看法,为了证实这一判断,他们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格林沃尔德教授完成的。
格林沃尔德教授发明了一个可以测量人们对某个群体潜在态度的电脑测验。在测验中,被试者们需要快速将看到的单词或图片按要求分类。其中单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代表积极向上的,一种代表消极悲观的。而图片也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男人和女人的脸。测验以两种方式进行,先进行的是内隐测验。测验开始后,屏幕中心逐个出现不同类型的词语或图片屏幕上方的左右两边会出现与之对应的类别标签。测试者需要分辨词语或图片类型,然后按键盘上的“E”或“I”键确认。例如屏幕上出现了男人脸孔的图片,标签为左边是女人,右边是男人,检测者就应该按“I”键,因为“I”代表了右边一类。
如果测试者按键正确,下一个图片或单词就会自动出现,如果按键错误,电脑就会出现一个“X”的符号。内隐测试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发生些改变。特别是到了第三和第四阶段,屏幕中的单词和图片随机出现,左右上方分别有两个标签,例如左上方是“男人”“坏的”,右上方是“女人”“好的”。第六、第七阶段与第三、第四阶段内容一样,就是左右两边标签调了下位置,例如左上方是“男人”“好的”,右上方是“女人”“坏的”。
如果一个人对男人的印象有偏见,当“男人”和“坏的”两个标签同时出现时,这个人的反应会变快,直接就按下正确的按键。如果标签将“男人”和“好的”归类在一起,测试者会因为这个标签与个人内心看法不符,导致反应速度变慢。在按键的过程中,大多数会做到迅速反应,这种反应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们对某一类人的偏见是隐性的。
内隐测验结束后,测试者参加问卷调查。他们需要填写一些个人资料和问题。结果显示测试者填写的调查问卷都是积极向上的,与内隐测验结果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很多人表面上没有表现出对一类人的偏见,这是因为偏见不受他们意识的控制。但是这些偏见部分存在于他们的无意识中,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对他人产生偏见时,自己通常意识不到,无意识的想法难控制,而无意识形成的态度更难控制。如果想控制自己无意识的偏见,就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认知偏见通常以个人思维和认识为导向,要想控制偏见,先要改变思维和认知。例如你对一类人有偏见,可以跟他们相处一段时间,等你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处事与你印象中不一样时,你对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观。
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愿改正
有时候,人们坚信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即使别人已明确指出错误,他们也不愿承认,而是固执地坚持下去。这是个体自我保护机制造成的,因为人们尊重自己,不愿否定自己,思维一旦被感性主导,自控力就会不起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到饭店吃饭,发现菜肴有异味,这多数是食材变质造成的,可服务人员品尝之后,虽然发现食材变质,他们也不愿承认,而是解释为厨师换了其他的调味料,或是菜本身就是这个味。还有,有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没有考好,他不认为这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而是把原因归结为昨晚没有睡好、精力不集中,或最近事情太多被分心等等。这些都是个人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而使思维的控制力下降。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个人不明真相,认为自己今天之所以会失败都是被另一个人害的。于是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另一个人并没有陷害他,失败只是意外的时候,他还是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就不停地找机会报复他人,最终害人害己。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维护自己原本坚持的观念,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尤其是当这个观念存在错误或漏洞的时候,人们可能会通过撒谎、攻击别人的观点甚至耍赖的方式,来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时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有时事后他们也会意识到,自己怎么会做出这么不可理喻的事情。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却无法自控。
心理学家认为,当新的信息显示个人原有信息是错误的时候,个人就会产生维护自己原有观念的冲动。为了证实这个观点,心理学家做了多项研究。
2006年,密歇根大学的布伦丹·奈恩和佐治亚州立大学的杰森·雷夫勒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伪造了几条政治新闻,让被试者们先阅读这些伪造的新闻,然后再阅读真实的新闻。例如伪造的新闻为美军在伊拉克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真实新闻则是美军在伊拉克什么也没有发现。实验人员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反对战争的人,另一组为支持战争的人。结果发现,有反对战争倾向的被试者,往往信任真实的新闻,而支持战争的被试者更愿意相信伪造的新闻。上述结果不是什么新发现,真正的结果是,那些支持战争的人相信伪造的新闻上说的美军在伊拉克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使告诉他们第二次阅读到的“美军在伊拉克什么也没发现”是真新闻,他们依然相信那条伪造的新闻才是真的。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人的大脑接收到一个消息之后,会本能地对它进行保护,使它不被其他信息所侵犯。也就说当新出现的信息证明个人原有观点是错误的时候,个人的保护机制就会被激活。人的思维不受控制,就会坚持原有观点的正确性。之所以有这种思维不可控的情况,是由对信息的了解过多造成的。人们对原始的信息了解越少,对其坚信程度也就越低。对信息了解得越多,越是会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
1976年,里根在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长期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漏洞骗取钱财的芝加哥女人。这个女人据说利用80个假名字、30个假地址,伪造了12张社保卡,骗取了多人的医保钱财。人们得知有这样一个“社保女皇”在挖美国资本主义的墙脚后,对她的行为议论纷纷。有关此人的各种话题一直持续了30年,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对此信以为真。
其实,这个“社保女皇”的故事完全是里根虚构的。因为据有关人士调查,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名女性符合里根总统的描述。但是,只要人们一提到这个女人的例子,就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钱财却被这个女人骗走了,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真相其实就在网络上,只要人们拿着鼠标搜索一下,便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但是人们一旦认定一个信息是真实的,就不愿意再接受新信息的干扰,就算新信息的正确性已被权威部门证实,他们也不愿意接受。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信念和观点坚信不移,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而是因为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让个人无法理性思考与行动。所以,如果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思维不受感性控制,客观对待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就得提升我们的自控力。
首先,要明白一个人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原有信息的影响。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到现在形成的看法会为将来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所以不知道如何应对信息。我们坚持自己原有的观点是正确的,就是因为对信息了解不够多,如果能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地了解各种相关信息,我们就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也能客观地做出判断,并合理控制思维。
其次,要改变心态,寻找新的平衡。人的自我保护机制经常会无意识地影响自身思想和行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这种影响虽然好坏参半,但我们仍然应该做好自我控制,让这种影响向好的方面倾斜。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把承认错误看成是一件丢脸的事。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能为了过度的自尊而就把错误坚持到底。如果一味把错误的观念和想法看成是正确的,并按照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去行动,到头来伤害的还是自己。建立这种接受错误的意识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当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到心理平衡,我们就能控制思维了。
“锚定效应”让人失去判断力
人在做判断、决策的时候,都要以某种信息为依据,不过在信息不充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在脑内对不完整的信息进行补充。此时思维是不受控制的,我们无法控制自己补充出来的想象是好的还是坏的。
当我们到商场选择一件商品的时候,看到标签上的定价,会习惯于对商品的真实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的方式来自于商品需要多少道制作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花费,材料的成本,等等。其实我们并不真实地了解一件商品怎样制作,这些都只是我们无意识中想象出来的,这个想象的过程就是大脑在补充不完整信息的过程。
大脑将他人没有说明的事情或信息进行补充,是一种思维过程,有助于我们将需要了解的信息补充完整。补充正确的信息,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而补充错误的信息,就会导致我们对事情判断错误,但是我们不能控制信息的补充是正确或是错误。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照镜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比照片中或现实中的自己更好看。镜子照的时间长了,感觉自己的眼睛也变大了,鼻子也挺拔了,脸蛋也更有型了。据说人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感觉比真实的自己好看1%~30%。事实真是这样吗?心理学家说,照镜子能美化自己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取决于当时的心情,当时心情好,镜子中的自己就看起来漂亮;心情不好,镜子中的自己就不容易被美化。第二是跟照镜子的动机有关。虽然没有数据明确表明照镜子确实能美化一个人,但是人在照镜子的时候会对信息进行补充。人们都希望镜子中的自己能好看一些,这就给了自己一种心理暗示,结果镜子中的自己看起来真的会感觉比真人好看。
一个人的大脑在进行信息补充的时候,会受一些信息、态度或是数据的影响,从而对个人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就像我们购买商品,如果商品的评估价格与标签价格相符,我们对该商品的购买概率就会增加,如果相差太远,我们可能就不会去购买,可见大脑补充的信息受某些因素的控制。
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与丹尼尔·卡尼曼做了一项脑补实验。实验人员示意被试者们看一个幸运大转盘,转盘边缘依次刻有数字1~100。为了达到实验效果,实验人员对转盘进行了特殊处理,每次旋转之后,使指针都指向10或65。不过被试者们不知道转盘被动过手脚。
转盘停止后,实验人员问被试者们一个问题:“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中占有的比例是多少?”实验人员示意被试者们可与自己转到的数据做比较,并记录他们评估的数值。结果显示,转到10的被试者们评估的数值平均为25%,转到65的被试者们评估的数值平均为45%。
实验证明,人在进行信息补充时,内容会受听到或看到的一些事情的影响,从而影响评估结果。这也是一种认知偏见,被称为锚定效应。锚定效应使人在对某件事情做出评估的时候,无法自控地就会将更多注意力放到最初获得的信息上,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胡思乱想,我们就要找到适合的方式去控制思维。
在求职面试时,如果一个人长相不错、仪表整洁,一踏进招聘人才的公司,就能给人力资源经理留下个好印象。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如果他行为得体、谈吐不凡,人力资源经理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认定这个人是招聘职位的理想人选。其实这人适不适合这个职位只有放到真实的工作中才能看出来,不过这足以看出人的大脑很容易被某些信息控制。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轻松控制补充信息对决策和判断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认清大脑补充不完整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有意识进行的,一种是无意识进行的。对于有意识的信息补充,只要不放松警惕还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对于无意识脑补,因为在信息补充的时候,你没有意识,所以控制起来也不容易。
其次,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要避免产生认知偏见。避免产生认知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思维,不要让你的思维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支配。例如你要买一处房产,千万不要被售楼人员的话语所迷惑。如果他们说房子如何结实,结构如何合理,环境如何宜人,你的思维立即被他人牵引,头脑一热就买了房子,那绝对不是明智之举。一定要根据多方面因素仔细判断,然后再做决定。
人的大脑为何会对不完整信息进行补充,主要因为个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所以还需通过其他信息做出判断或评估。如果你能尽可能多地将信息了解全面,将一切合理掌控,你的大脑就不需要额外补充信息,你也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了。
控制自己什么都不想,非常难
当人疲惫紧张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思维变得更难,越是试着摆脱某个想法,这个想法越是会反弹回来。
既然人的思维不受掌控,人很难刻意用一种想法去取代另一种想法,那么如果我们不去控制某一种想法,而是让大脑放空,什么都不去想,这会不会容易一些?
2012年,几位心理学家对不同形式的思维控制所消耗的意志力进行研究。被试者们是来自某体育大学足球专业的学生,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21岁。他们被告知参与实验的目的是测试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真实目的是测试不同思维消耗的意志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中,被试者们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的思维控制任务不同。第一组被告知在五分钟之内除了不能想自己的教练之外,可以想任何东西。把想到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写到教练用画钩代替。第二组被试者被要求在五分钟之内不能想任何东西,如果想了,就在白纸上画钩;第三组被试者被要求在五分钟之内不想白熊,想到其他东西写在纸上,想到白熊就画钩;第四组被试者作为控制组,在五分钟之内可以想任何东西,把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就可以。除了第四组之外,其他三组都需要按照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如果想了不该想的东西就要想办法让自己不要再去想。
到了实验的第二个阶段,被试者们被要求紧盯电脑屏幕。屏幕中会逐个出现0~9之间的阿拉伯数字。如果屏幕中出现数字6之后,数字4紧跟着出现,被试者们需要按下键盘上的“I”键。每个数字出现的时间和间隔时间都很短,这需要被试者们集中注意力,如果有漏报或虚报,电脑会自动记录。
实验完成后,实验人员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四组数据的虚报数有明显差距。虚报数越高,说明人的意志力在第一阶段被消耗越多,其中控制自己什么都不想的第二组虚报数最高,可见他们的意志力消耗数量最多。
控制自己不去想某一件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和本人的相关程度比较高,那么就很难控制,意志力消耗也较多。例如第一组和第三组意志力消耗程度就不同,因为教练与学生被试者们的生活有密切关联,而白熊则在生活中很少出现,所以不想教练组消耗的意志力相对较多。不过控制自己什么都不想比控制自己不去想某事消耗的意志力更多,也就说控制自己什么都不想是最困难的。
失去控制感,就会失去“运气”
很多人在买彩票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有好运降临,赢得大奖;学生在升学考试的时候,都希望自己一切顺利,考出好成绩;在参加职位面试的时候,希望自己一帆风顺,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可见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幸运儿,希望好运能伴随自己。
大多数人认为运气这种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也无法用科学进行解析,因此把它看得神秘莫测。虽然人们为求好运,不惜运用各种方式,但是,没有人敢肯定某种方式确实能起到改变运气的作用。
如今,心理学家对“运气”提出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运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莫测,它与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一个人思维方式积极乐观,他便能看清形势,分析利弊,制订出完善的计划,再按照计划勇往直前,即使面对困难,也会积极想办法去克服,这样的人多半能交到好运;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消极悲观,只会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情,还没有遇到困难,就害怕自己陷入困难之中,这样的人做事倾向于拖延或放弃,即便有好运降临,他们也感受不到。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有“英国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教授”称谓的理查德·怀斯曼曾经做过多项实验来解析运气是从哪来的。在其中一项实验中,他召集了400多个被试者来参与。被试者们被分为两组,认为自己很幸运的人为第一组,认为自己不幸的人为第二组。实验人员给所有被试者一张报纸,两组被试者拿到报纸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版面内容被实验人员做了变动。在报纸第二版上,有一条用很大字体印刷上去的信息:“不用再数了,一共有43张照片。”
接着,实验人员告诉被试者们数出报纸上一共有多少张照片,如果被试者们能看到第二版上的那一行字,他们不用数就能知道照片数量。实验人员为两组被试者记录他们数照片用的时间。结果发现,认为自己幸运的第一组被试者只用了几秒钟时间,因为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报纸第二版上的信息,直接报告就可以;而认为自己不幸的那一组则花了平均两分钟的时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看到第二版上的信息。
为了证实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人员又召集新的被试者,进行了一轮新的实验。这次实验的内容与上一次基本相同,不过,实验人员对第二版上的信息内容做了变动,改为“别数了,告诉实验人员你看了这条信息,直接赢取250英镑。”实验结果仍然与上一次实验一致。自认为幸运的人很快看到这条信息,自认为不幸的人还是没有看到。
实验结果表明思维方式积极和思维方式消极的人,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认为自己幸运的人,用积极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他们更擅长留意身边的机会,愿意为今后的成功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而认为自己不幸的人,思考方式较为消极,很难为自己创造机会。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很难控制自己。
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让“运气”眷顾自己,就要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变得积极向上,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但是,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呢?那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只有心态好了,人的思维才能变得积极。
当今社会物质经济高度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往消极的方向想。遇到的问题越严重,消极想法就越多,于是心情就变得越来越压抑,从而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多负面影响,继而更让自己陷入消极思维方式中。
所以,那些自认为运气不好的人,最应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改变自己的态度,控制自己的思维,让自己多往积极的方面想。想法改变行为,行为改变结果,想法积极了,你的运气很可能就跟着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