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到小篆的见证:石鼓文
唐代初年,在今天的陕西凤翔,发现了10个花岗岩制的石墩,每个高约60厘米,形状像鼓,所以也被称为“石鼓”(图8)。起初关于这些石鼓的制作年代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但是经过后来长期的考证,大家公认这些石鼓是秦襄公时期的作品。每个石鼓上都环刻有一篇韵文,记载了秦国国君出游打猎的事情。因为这些文字刻在石鼓上,所以被称为石鼓文。
据推算,石鼓文最初应有600多字,但是历经千年风吹雨打,颠沛流离,如今只残存了272字。石鼓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在多个领域都有开创性。在石鼓文出现之前,甲骨文和金文虽然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但终究是实用性的文字,更注重记述,或者只是器具上附属的一种装饰。但是石鼓文是纯粹用来观赏的文字,并且不是观赏的附属物,而是主要对象。书法在这时候变成了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正因如此,石鼓文的艺术性高于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
石鼓文的笔法挺拔、浑厚,明显是继承自甲骨文和金文,但是笔画间的粗细变化要比金文小,整体看上去更均匀,笔画间藏着一股力道,圆润且凝重,每个字都能让人感受到重心所在,稳重踏实。从布局上讲,因为石鼓文是刻在相对平整的石面上,比之前的甲骨和青铜器更为方便,所以更好规划布局,也更能体现书法的艺术性。石鼓文对空间留白非常注重,甚于金文,布局规整、均匀,视觉上讲究对称,给人以稳重感。
【图8】石鼓文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大篆和小篆之间的过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统一了文字。在此之前,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统称为大篆,此后文字进入了小篆时期。小篆是大篆的简体,笔画更简单、规范和工整。大篆到小篆的转变可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而石鼓文正是这一事件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在石鼓文中,异体字已经大大减少,这正是小篆的风格;而也有个别字在不同地方会以不同字体出现,写法多达三四种,这是典型的文字统一前的大篆风格。
石鼓文自从被发现起便备受关注,历代文人不惜笔墨,写文章赞叹石鼓文的精妙,其中不乏大家,比如杜甫、韩愈、韦应物、苏轼、康有为等等。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若《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体稍方扁,统观虫籀,气体相近。《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近代很多大书法家的篆文也都明显继承自石鼓文,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吴昌硕,据说他数十年如一日,临摹石鼓文。
在唐代,石鼓一经发现便立刻引起了重视,韩愈为此专门作了一篇《石鼓歌》,希望这些石鼓能够得到保护和妥善的安置。郑余庆将这些石鼓从野外移到了凤翔孔庙,使其免遭风吹雨打。五代时期,兵荒马乱,十个石鼓丢了一个,直到宋代的时候才从民间找回来。传说宋徽宗非常喜欢这些石鼓,让人用黄金将上面刻的字填满,使其免受反复拓印的损坏。但是后来金人攻占汴京,不仅将石鼓上的黄金挖下来,还将石鼓运到了燕京。抗战时期,为了避免这些石鼓落入日本人手中,石鼓被南迁,抗战胜利后才重新回到北京(当时称北平),如今被安置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