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因人传《平复帖》
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陆逊曾任三国时东吴的丞相,他的父亲陆抗曾任大司马,而他也曾官至平原内史,后人称他为“陆平原”。东吴灭亡之后,陆机回到老家,闭门苦读十年,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被同弟弟陆云合称为文坛“二陆”。他的文艺理论著作《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地位显著。陆机还是位大书法家,擅长行书、章草和今草,代表作是《平复帖》(图23)。
《平复帖》高23.7厘米,宽20.6厘米,全帖共9行,86字。此帖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札,因为里面有“恐难平复”一句,因此得名。此帖卷前题有一行小字:“原内史吴郡陆机士衡书”,表明了此帖的作者身份。根据帖上的题跋,我们可以得知它的流传史。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代万历年间被韩世能、韩逢禧父子珍藏,后来又到了张丑手中。清代初期,先后经过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被乾隆收入皇宫,之后又赐给了皇十一子成亲王。光绪年间,此帖归恭亲王所有,并传给了他的孙子溥伟、溥儒。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出售,被张伯驹重金购得。《平复帖》被张氏夫妇于1956年捐献给国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平复帖》因为年代久远,一些字已经模糊不清,无从辨别,但我们仍旧能窥见这幅书法作品的风采。墨色的浓淡变换,像是用秃笔在粗糙的麻纸上所为,圆浑的笔画间,夹杂着一股古朴沧桑的气韵,整体上看像是章草,但又有今草的痕迹,别有一番韵味。
【图23】〔西晋〕陆机《平复帖》(墨迹纸本)
笔法上讲,横向的笔画平直、短粗,向右上方倾斜;纵向的笔画偏长,多有背向右边的弧形;撇没有固定的角度,变化多端;捺多横出;笔画之间的连续比之前的草书作品笔法高超,笔画间的连接、过渡、转折挥洒自如。
结体上讲,《平复帖》结构多变,有的字偏长,有的字偏方,有的字偏扁,还有的字呈三角形等,但是整体上看,字体稍微向左倾斜,右高左低;虽然看似不端正,但是整体上却营造出了一种稳定的效果,非常有趣。
布局上讲,《平复帖》字间距偏大,而行间距比字间距还要大,字帖上端平齐,而每一行长短不一。布局留白较多,看似疏朗,又别有一番灵气流淌在其间。字与字之间并不相连,但提笔和收笔的时候相互照应,顾盼生姿,有一股含蓄美。
《平复帖》是章草向今草过渡时期的作品,无论从用笔、结体还是布局上,都表现出了这一点。比如章草有个明显的特点,一个字最后一笔往往会尾端上挑,而在《平复帖》中已经基本见不到这种笔法。从《敦煌汉简》中所见的西汉章草,以及《居延汉简》中所见的东汉章草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章草向今草发展的痕迹,其中一些在笔势上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到了魏晋时期,民间的文书手札中,介于章草和今草的用法更是常见,这一点从楼兰出土的魏晋时期的木简中便可得知。所以说,陆机的《平复帖》是当时草书潮流的代表作,并非偶然天成,而是有着充分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的。
《平复帖》因为字迹难辨,所以临摹者少,欣赏者多,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对这幅作品的点评,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明代詹景凤评价:“陆士衡《平复帖》以秃笔作稿草,笔精而法古雅。”明代张丑评价:“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清代杨守敬评价《平复帖》:“系秃颖劲毫所书,无一笔姿媚气,亦无一笔粗犷气,所以为高。”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称赞《平复帖》:“翠墨黟然发古光,金题锦帙照琳琅。十年校遍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
《平复帖》除了书法上的欣赏价值,本身还有另外一层历史意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价值无与伦比,被称为“法帖之祖”。
“草书”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叙》,所谓“汉兴有草书”。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为的是书写简便、高效。所以在汉晋时期,草书既是书写尺牍的书体,也是官员批答文书的常用书体,但正式文书不用草书,而用隶书。
草书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的省笔和连笔都已经具备,但连笔仅限于一个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并不相连,是草书中最“端庄”的一种。今草由章草演化而来。今草下笔流畅,不拘章法,笔画和字体更加简化,注重行笔和气韵的贯通,连笔扩大到字与字之间。到了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和怀素开创了另外一种新型的草书——狂草,笔势放纵,不拘一格,基本上不具备实用性,完全是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