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五大问题
存在哪些问题?哪些人有这些问题?
我们采访到的大多数人都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向不同国家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要求他们描述在演讲时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在准备和进行重要的演讲报告时面临的所有困难。
我们收到了诚恳的回复,也认真倾听了人们讲述的故事。
我们搜集到的内容都很有趣,但有个现象格外引人关注:虽然调查对象的年龄、工作领域及所处的文化环境截然不同,但他们面临的问题却极其相似。他们当中既有自由工作者、新兴公司的创业者,也有企业团队、政府组织成员等,他们都被同样的问题困扰。
我们分类整理调查问卷,结合近十年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五大问题:
·面对演讲的焦虑
·拘泥于惯例
·痛苦的准备过程
·选择内容的焦虑
·无法吸引听众
本书的编写正是从以上问题入手。我们详细地描述每个问题对应的体验及其反映的当事人的信念,随后探究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解决之道。
请详读下面的章节,想一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本书将带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问题1:面对演讲的焦虑
我们面临的问题
·没有做好准备
·不确定信息是否准确
·为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感到焦虑
·害怕遗忘演讲稿内容
·无法与团队其他成员协调
深层原因
引起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也许并非如你所想。你也许以为这些问题是由紧张或上台演讲时面对听众的恐惧造成的,而事实上,人人都可能紧张,即使是专业的演员也不例外。紧张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必过分忧虑,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在准备演讲稿时你可能按照内容结构或信息模块分步准备,然后在较短时间内速记演讲内容。很多时候你脑海中并没有清晰的思路,无法对故事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做到了如指掌。当你闭上双眼,大脑一片空白,无法记起连贯的语句、精确的数据和零碎的信息。
如果是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可能缺乏共享的整体视角或统一的内在逻辑。可能每个成员心中所想并不相同,成员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解决办法:构建内在的故事线索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如何帮你实现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将彻底改变我们处理各种演讲报告的方式,帮助你将演讲转化为故事化展示。如果你脑海中有完整的故事场景,真切地听到、看到自己将要演讲的内容,便能自信从容地向听众传递故事内容。我们应该在准备过程的初期就开始运用这一技术,而不是等到上台演讲前才临阵磨枪。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将分步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创作演示文稿或演讲报告,帮助你在准备创作的阶段,就可以逐渐理解并记忆演讲内容。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的第一步将向你展示如何生成内容。接下来,你将学习如何创建故事板(storyboard),以可视化的方式整理、排序演讲内容。故事板是一种视觉工具,类似电影中的一帧帧镜头画面,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故事内容序列,激活大脑中与视觉和语言加工有关的脑区,使整个大脑参与创作过程。如果是团队合作,故事板就像是团队成员的共享大脑。
当我们能够将故事情节梳理得清晰明确时,记忆演讲内容并胸有成竹地在听众面前演讲便不再是难事。跟随本书的步骤学习,把焦虑和痛苦抛在脑后,哪怕投影仪发生故障或灯光突然熄灭,你依然能够从容地继续演讲,思路完全不受影响。
问题2:拘泥于惯例
我们常有的想法
·尝试新鲜事物容易被别人取笑
·必须频繁地使用术语才显得专业
·学习新方法不会带来改变
·没必要在准备工作上花费过多时间
·演讲报告必须辅以幻灯片
深层原因
每个人都会在职业生涯中养成一些习惯,其中,可能有我们自己不喜欢甚至不知道如何养成的习惯。也许是由于模仿他人或者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慢慢陷入习惯的陷阱。
惯例为我们提供安全感和参考,很快就成为毋庸置疑的常规:处理事情的标准方式。然而,不假思索地遵循惯例可能会使大脑关闭思考其他可能性的大门,让我们无法触及更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压抑我们自身具备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想象力等天赋。
我们可能对脱离熟悉的领域去探索新事物感到些许恐惧,因为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代价可能无法换来预期的回报。我们时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当今社会不断激励着我们创新,而我们所在的工作环境并未提供让创新开花结果的土壤。
解决方法:打破常规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如何帮你实现
要摆脱惯例的束缚,我们首先需要认清深陷其中的事实;之后,判断哪些惯例已对我们失去了意义,并将目光锁定在打破常规。我们喜欢与众不同的演讲方式和叙述方法,它们新颖而富有创意。我们对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跃跃欲试,可是,我们真的敢吗?摆脱常规在令人兴奋愉悦的同时又令人惶恐不安。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将帮助我们与创作构思和演讲沟通建立起新的关系。跟随本书的详细步骤并借助辅助工具,你将具备充足的空间来发挥个人想象力及批判精神,在感到自由的同时又获得指导。你很快就会发现,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易用性,帮助你打破常规,为你日常的工作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
本书将助你获得对于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的信心。每一点一滴的收获都将激励你继续向前,越来越享受创作的过程,收获的喜悦会使你忘却打破常规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问题3:痛苦的准备过程
我们面临的问题
·不知从何入手
·对创作缺乏自信
·情绪上的挫败感
·难以专心致志
·认为技术比人重要
深层原因
你什么时候听人说过“要准备一个演讲报告了,好期待!好想马上开始”?从来没有,对吧?每当我们开始准备一个演讲报告,感觉就像要进行没有地图和指南针的探险,总想尽量拖延而迟迟不动手。没有明确的步骤可循,我们感到寸步难行。很多人着手工作时,试图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筛选信息、编辑内容、排版演示文稿、搜集图片、上网搜索、剪贴文档。这样我们不仅无法专注于当下的工作,而且容易被无关的噪声或焦虑情绪干扰,导致大脑超负荷处理信息,思路难以保持清晰。
没有科学的指导,一开始便把注意力聚焦到定稿——最终的成果,这是我们以往常有的工作思路。或许我们的确清楚最终的目标,却不懂如何才能达到。我们常常将手中的各种技术工具(PowerPoint、Keynote、Prezi……)当成救命稻草,寄希望于技术工具能为创作提供结构框架,因而明亮的电脑屏幕不可避免地吸引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不知不觉,我们便将创作的任务推给技术工具,从而放弃了我们作为创作者的角色。
解决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创作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如何帮你实现
假如你的脑海中不是一片空白或一团糨糊,而是清晰有序的步骤,那么情况会是怎样?如果你眼前面对的并非空白的演示文稿,而是引导你收获惊喜成果的指南,它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激发你的思想。这就是本书的主要目的:为你提供循序渐进的指导步骤,帮助你以讲故事的方式演讲和沟通。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将创作过程分为四步,每一步都配有具体的工具,为我们随时提供技术支持。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在每一个时间点只专注于一件事,不必承受在同一时间处理整项流程以及面对最终成果的巨大压力。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聚焦、组织、可视化以及串联。在这些步骤中,你将学会如何正确地做选择和决策,它们也将不断激励你完成整项创作工作,保障创作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循序渐进、有章可循,让你完美地演绎创作者的角色。
问题4:选择内容的焦虑
我们面临的问题
·面对大量的信息无从下手
·害怕遗漏关键问题
·无法确定核心内容
·对挑选或制作图片没有把握
深层原因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总想以最快速度找到正确答案。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沿用这种思维模式已不太合适。很多时候我们急于表达,或者急于完成任务,并未在行动之前静下心来思考关键问题,而是直接动手编辑内容,随后便陷入困境,不得不与之周旋。
我们开始思考演示文稿包含的内容:语句、数据、图片等,并为此感到焦虑。在确定决策依凭的标准之前就一头扎进信息的海洋,试图做出决策,感觉心烦意乱不足为怪!很多人尚未确立清晰的目标就匆忙着手编辑信息,甚至把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强行塞进演示文稿。
关于演示文稿的视觉设计及排版,存在的问题更是不胜枚举。很多人在确立演讲目标前首先考虑运用哪些视觉元素,这样便将内容创作与设计流程分割开来,使两者成为互不相干的独立部分,因而打破故事的和谐统一,甚至会破坏故事呈现的整体效果。
解决办法:提出策略性问题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如何帮你实现
如果你选择转变工作方式,不妨试试这样做:在下次准备重要的演讲或报告之前,先坐下来,取出本书,翻阅有关工具2和工具3的内容,回答其中列出的问题。然后带着一种新的平和与专注的心态,找到工具4相关的章节并回答其中的问题。你面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就是如此简单。
当我们需要做决策时,提出问题能为我们提供指引。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曾说:“使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提出问题,恰当地提问是思考活动最重要的环节。”
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静下心来,为大脑腾出空间进一步思考,你已掌握的信息或意料之外的新颖有趣的想法会进入你的脑海。对于搜索、筛选及锁定重点信息,你已有了初步的框架和原则。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的前四种工具配有一系列的简单问题,帮助我们构思文本内容及视觉元素。图片的选择以及内容的编辑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并与叙事线索保持协调一致。四种工具中的策略性问题引导你轻松地做出正确决策,帮助你利用精彩的故事引发听众的共鸣。并且,这些问题还能告诉你故事该在何处结束。
问题5:无法吸引听众
我们面临的问题
·因无人关注演讲而感到懊恼
·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阐述观点
·不会运用幽默与煽情的技巧
·与听众交流时缺乏自信
深层原因
故事的听众是谁?如果你没有清楚地了解听众,那么向听众传递有效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你漫无目的地进行演讲时,苍白无力的话语飘荡在空气中,没人知道观众是否能真正接收到有效的信息。
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编辑内容时没有事先确定听众是谁。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制作完成演示文稿后,才想起来考虑听众。或者,有时我们对听众十分熟悉,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对听众已了如指掌,无须重新带着好奇审视他们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了解听众,不清楚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就会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动他们,更无法与其生活和世界观产生共鸣。因此,在编辑演示文稿时,你也许仅仅使用自己认为恰当的词汇和话语。然而,你使用的语言对听众而言可能并没有明确的意义,因此你最终只是说给自己一个人听。
解决方法:调整你的语言
故事板思维整理术如何帮你实现
当我们对听众的理解发生改变时,我们所做的一切也会随之改变,这便是故事板思维整理术的核心观念之一。在你开始编辑内容之前,故事板思维整理术会先将你的视线锁定到听众身上,让听众始终处于你的视野范围中心。
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将听众作为创作的中心。故事板思维整理术的首要工具之一——听众分布图,就是帮你了解听众的关键特征及其认知世界的方式。利用这一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你能够为听众量身编辑故事内容,使你传递的信息对听众产生真正的意义;你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实现与听众的完美交流。
当听众在你的言语间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理解与关怀时,便会细心地聆听你的演讲,进入你渲染的情绪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你精心策划的活动。若你能真正学会关注听众,便能在一开始就建立强有力的沟通渠道,这就是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