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浪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长办完成《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听取了林一山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汇报和李锐的不同意见后,为进一步减少矛盾同心协力,将水利、电力两部合并。2月26日,国务院领导和大区及省负责人及长办林一山、李镇南、魏廷琤和苏联专家等在武汉登“江峡”轮沿江上行,查勘荆江大堤和三峡南津关三斗坪两处坝址。3月3日,在赴重庆的专轮上,对汉江流域规划的丹江口工程、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水利枢纽设计进行了讨论。苏联专家有6人讲话,专家组组长先后两次发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西尧、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刘澜波、四川省委书记阎红彦、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长办主任林一山写了书面报告并在会上印发给了大家,李镇南等水利水电航运专家也发表了意见。通过实地考察和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三峡工程必须搞,而且也能够搞。3月23日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4月5日政治局会议批准,颁布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中国共产党与三峡工程》第63页),明确了“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长江流域规划基本原则,对三峡水利枢纽也指明是必需兴建和可能兴建的,应按“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正确地解决好7种关系。文件还认为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准备条件已成熟,批准可以开工建设。

5月成立以张劲夫为首的三峡科研领导小组,由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国家科委、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及其他有关单位联合,5月5—16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三峡水利枢纽科学技术研究会议,组织开展跨部门的三峡水利枢纽科研大协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著名科学家200余人,还有苏联电力、机械等专家十余人。会上签订科研协议和任务书200多份。如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在全国统一动力系统中的作用这一项,就有系统设计院、勘察设计总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3个大学、8个水电设计院、5个电力设计院参加。一机部部长助理周建南提出了要赶超当时水平制造出45万kW或60万kW甚至更大单机容量的水轮发电机组的长远目标,近期争取通过试验先为刘家峡水电站试制超过22万kW的双水内冷机组,再研制更大容量的水轮发电机组。对升船机也开展了科研协作。这些研究后来都取得了经验和成果。长办第二任苏联专家组组长巴克舍耶夫还针对这次会议成果在《人民长江》发表了技术性小结论文。

苏联专家一般在华工作不超过两年,只有第一任的阿卡林和老组长援华超过三年。接任的组长巴克舍耶夫来自乌克兰,曾主持克里明楚克水电站设计。他年岁资历低于老组长,但善于听取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显示出领导才能。他随周总理查勘后参加了第一次全国三峡科学技术研究会议,很重视苏联专家与中国各部门专家的沟通协调和配合。

1958年8月31日,北戴河会议期间,还召开了长江三峡工程工作会议,批准在陆水蒲圻做三峡试验坝,研究用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大坝的施工方法。特意把工程兵当年复员的1000名人员充实到长办陆水工程试验总队。还明确,丹江口枢纽和陆水试验坝的器材问题由湖北省与水利电力部解决。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正式动工兴建。

1958年10月,苏联电站部邀请中国水电部派代表团参观伏尔加河上的新大林格勒水电站截流。当时黄河三门峡工程正准备截流,三峡水利枢纽也在研究截流问题。水电部决定由李锐副部长任团长,长办有魏廷琤、蒋子德和我3人参加共8人的水电部代表团,在三门峡工程苏联专家康宁可夫全程陪同下飞赴莫斯科。苏联电站部接待热情周到,除安排我们参加31日的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浮桥抛四面体平堵截流的现场考察外,还安排我们参加十月革命节红场观礼,组织我们参观访问了莫斯科水电设计院和科研院、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和全苏水工科研院,以及伏尔加河上已运行的古比雪夫水电站,其中古比雪夫水电站两级船闸的过船情况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还去外高加索山区参观学习塞万诸梯级、赫冉姆诸梯级已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各型水电站;我们还对引水式水电站、地下厂房与隧洞开挖工艺,贯流式灯泡机组等建设运行实况进行了了解;我们在乌克兰对巴克舍耶夫设计建成的克里明丘格等水利枢纽增添了认识。这次访苏历时5个星期,我们于11月28日回到北京。在苏期间,我们遇到曾在长办工作过的一些苏联专家,他们对中国政府对三峡工程表现出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老组长邀我们去他家作客,详询设计进展现状。他一直偏向南津关坝址,说中国人连金门开炮都不怕,应该也不怕南津关的挑战。水文专家斯特尔马赫、厂房专家鲁达柯夫,还有刚回梯次里斯水电设计院的枢纽布置专家梅纳布吉都热情地和我们会见交谈。

对于巨型水电站日调节不稳定流问题,1958年比选过在宜昌下游的古老背(配南津关坝址)或在三峡出口处葛洲坝(配三斗坪坝址)修建反调节梯级。初步设计要点报告定稿明确选三斗坪坝址配葛洲坝建反调节梯级。长江科学院对葛洲坝梯级反调节功效做了露天模型试验。

长办于1959年5月邀请了有关部委、省(直辖市)66个单位代表和专家在武昌开会讨论《三峡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选用三斗坪坝址和正常蓄水位200.00m进行设计。讨论会结束时接待了与会代表观看模型放水,见证了葛洲坝反调节梯级壅水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显著功效。

1959年12月长办与交通部联合在北京开会,由王首道部长主持讨论,同意选定葛洲坝工程作为与三峡枢纽配套的反调节梯级,以此决策落实了《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要点报告》的航运格局上报国务院。1959年底,为三峡水利枢纽编制完成了以选择坝轴线为中心的7个专题报告(坝轴线选择、水利经济规划与死水位选择、枢纽布置与坝型厂房形式选择、通航建筑物形式选择、机电设备及其布置选择、三斗坪至南津关航道改善措施及葛洲坝枢纽论证,及施工方案及施工准备工程计划)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