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后期的还原和创意
摄影后期是前期拍摄的延续,是摄影创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后期在摄影创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手机等通信工具的拍摄功能的不断增强,倒逼广大摄影师在后期领域不断发力。
从本质上说,摄影后期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对前期拍摄场景的准确还原,二是进行艺术化的创意加工。
照片还原和适度优化
为了确保最大限度地保留所拍摄场景的细节,相机会压暗高光,提亮阴影。但这样很难做到所见即所得,即直接拍摄出人眼看到的画面效果。另外,镜头的特点等也决定了摄影器材所拍出的效果远远比不上人眼直接看到的画面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后期软件对前期拍摄场景进行一定的延续创作或还原处理,最终让处理后的画面更接近于人眼直接看到的效果。
下面看两个具体的案例。
下图为一个丁香花开的场景,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丁香花。拍摄时,即便使用超广角镜头,也无法一次性拍摄下整个场景,所以我带着后期的思维进行了前期的拍摄:使用三脚架,将相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并进行多个视角的拍摄,从左至右一共拍摄了6张照片。在后期处理时可以将这6张照片拼接起来,最后实现一个全景的效果,也就是一幅人眼直接看到的超大视角范围的画面。
虽然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全景接片可以得到超大视角范围的画面,但此时的照片画面影调和色彩都是灰蒙蒙的,不够漂亮。
通过后期软件进行处理,最终得到了下面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影调和色彩都漂亮了很多。
事实上,这种处理仅仅是对前期拍摄场景的一个还原,因为眼睛直接看到的场景不是灰蒙蒙的,影调和色彩都非常漂亮,只是相机无法直接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使用后期软件还原眼睛看到的场景,也就是说,后期最主要、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就是对前期拍摄的准确还原。
下面这个案例是2019年春节过后箭扣长城的雪后日落画面。
拍摄时太阳的角度仍然很高,光比非常大,相机通常无法同时兼顾高光与暗部,因而没有足够大的宽容度来呈现画面。可以看到原照片非常暗,这是因为在拍摄时降低了曝光补偿,这样做可以避免高光出现严重的过曝。如果高光严重溢出,“死白”一片,那么画面就没有后期补救的空间了,所以说当时的曝光只能低一些。在后期处理中,将画面整体提亮,也就提亮了暗部。在最终得到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从最白到最黑,影调层次过渡平滑、分布非常合理。
此时的画面才更接近人眼直接看到的场景效果。这种影调和色彩的后期处理,看起来是一种艺术加工,但事实上它是对前期拍摄的一种延续,只是还原了人眼看到的真实场景。
下面这张图片表现的是RAW格式的原文件的画面效果。
下面这幅画面经过后期处理,基本还原了人眼直接看到的场景。
艺术创意加工
后期软件的强大之处并不仅在于它能对照片画面进行简单的后期修饰,它还能根据摄影师的认知和创意,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让照片画面更加符合摄影师的预期。但这种想法可能已经超出了这些场景本身的真实效果,这样的后期处理便是一种艺术创意加工。
很多摄影师都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或多或少的艺术创意制作,得到更符合大众审美的画面效果。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的新疆五彩滩。
拍摄时间为8月底,植被还没有完全变黄,所以在后期处理时,摄影师就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将原本青色的植被调整为了金黄色。这样一来,秋色、秋意的氛围就表现了出来,就更加符合摄影师的创作初衷和目的了,如下图所示。
当然,这种创作已经背离了原始的真实场景画面,是一种艺术加工。在风光、人像等题材中,这种艺术加工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小提示
对于人文纪实类题材,我们也可以对色彩浓郁度进行调整,但改变色调这种后期方式,有时并不被接受;至于添加某些元素等后期合成方式,则更不被允许。
下面这张照片表现的是河北保定涞源县北楼台长城的星空银河美景。
远处山谷中有一条高速公路,不断行驶的大货车的灯光很亮,收费站也有明亮的照明灯,这些光亮会对星空拍摄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地景出现大片的光污染,拍出来的照片会非常难看。所以我最终采用了分别拍摄地景和天空的方式进行创作,夜晚只拍摄天空的银河。到了黎明时分,当地面上的车灯及收费站的灯光已经不会对画面产生干扰时,再对着原方向拍摄地景。最后再对地景进行抠图,将地景与天空的银河合成在一起。
经过后期处理,漂亮的银河合成到以长城作为主体的地景画面中,然后对整体画面的影调和色彩进行修饰还原,就得到了最终的画面效果,可以看到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是比较漂亮的。这里运用的是照片合成的方式,也属于艺术创意加工的范畴。
下图是为配合一家公司的营销活动而拍摄的实景照片,主要用于文稿配图,所以不需要对照片进行大幅度精修。
下图为经过后期处理的效果图,仔细对比原图与效果图,可以看到除了影调和色调有变化之外,人物的肢体形状、脸型等也有轻微变化。这是借助于后期软件中的液化功能,对人物的肢体和脸部进行了重新塑型,最终让照片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完美。
这种对照片中的主要对象进行像素位置改变的后期调整,并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一种艺术创意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