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突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优秀比成功更重要 
重塑心智模式,做命运的创造者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

这是一个成功者盛行的时代。我们听说过张爱玲的“成名要趁早”,也看过了太多网红和偶像的迅速崛起,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功就是人生追求的第一目标。

大部分人眼里的成功,往往是一个人的社会认可度,落到实处,就是“名利”二字。

美国主持人大卫·莱特曼在新节目《我的下位来宾鼎鼎大名》(My Next Guest Needs No Introduction With David Letterman)中采访了退休后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节目快结束时,奥巴马忍不住问莱特曼:“有一件事,总是让我很意外,那就是我看到一些取得成功的人,无论是在商业、娱乐,还是政治领域,都以为成功是因为他们聪明。我总是说,我既努力,我也有一些天赋,但还有很多人既有天赋又勤奋,其中也有一些机遇的因素,一些机缘,我想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而莱特曼的回答也是如此,他说:“总统先生,我目前的挣扎正是因为这个,我唯一有的就是运气,我只是幸运而已,一直幸运到今晚。”

大卫·莱特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脱口秀主持人,在他做深夜节目的最初20年里,获得了67次艾美奖提名,并最终获奖12次。

现在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喜欢说自己加倍的努力和过人的天分,却很少提到自己的好运气。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成功故事,都有既定的套路:

聚焦于已经成功的企业和个人;

搜寻企业和个人在认知、选择、决策上的关键点;

通过一个有逻辑的故事线,把各个关键点串联起来,然后得出一个自洽的解释,进行简单归因。

这种套路,看似合理,其实都是在追求成功的必然性,但却忽视了其中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达尔文在19世纪写出了《物种起源》这部颠覆性的巨著,成了进化论的奠基人。但他的成功背后其实有非常多的偶然因素,这和他的人生际遇息息相关。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一个富足的家庭,从小生活无忧,因此他才有机会去探寻大自然,并在爱丁堡大学、剑桥大学接触博物学和生物学。在达尔文所处的时代,地质学家对地层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科学家已经开始怀疑生物自古不变的认知,而且在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海外考察。就在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之后,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享斯洛受邀作为博物学家参与英国的一次远航考察。但恰巧教授有事在身,所以就推荐了达尔文,而这一次远航考察对于达尔文理解生物进化规律至关重要。其实在达尔文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物种间的起源关系,比如那个时代的古尔德、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马尔萨斯等,达尔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果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进化论。

优渥的出身环境,大航海的经历,时代的发展趋势,前人的科考背景等,这些无疑都是达尔文成功的机缘,即使没有达尔文,也会有另外一个人出现,发表物种起源学说。

许多事情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都是随机性使然。把一个人的成功简单地归咎于天赋和努力,这终究是一种归因偏差。

成功往往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莫布森在《实力、运气与成功》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成功的公式:

成功 = 运气 + 实力

我们所经历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运气和实力的组合,有些事情更偏重于运气,而有些事情则更偏重于实力。

如果你跟李世石下围棋,跟斯蒂芬·库里打篮球,那么他们轻易地就能赢过你,此刻的成功往往更偏重于实力和技能;但如果你和他们比赛扔骰子,或者用石头剪刀布来一决胜负,这时候就得看谁的运气更好,输赢往往更依赖于运气。

社会上的成功,比如,创业公司的上市,产品的热卖,个人的爆红,这些往往都是实力和运气的组合,只是两者的占比不尽相同罢了。

面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我们常常会低估运气的重要性,总是认为成功源自自己的强大,这就是大部分人的“认知归因偏差”——以为只要深究成功人士的逻辑,发掘其中隐秘的关联性,最终就可以和他们一样成功。

成功是一个单一的结果,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却可能有很多。而那些成功的故事,无一例外地会让人陷入到归因偏差里,因为成功者往往会更愿意从各种纷繁复杂的理由中,找到一个最简单、最能证明自己厉害、把自己推向神坛的原因,而听众也往往会选择那个自己最容易接纳、最容易做到,以及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最匹配的理由。

大公鸡以为天是它叫亮的,因为每次它叫完天就亮了。

而这就是成功学的不靠谱之处。

优秀>成功

人一生的运气,总是有好有坏,就像坐飞机,在一段时间内,飞机能非常顺利地平稳飞行,而在某个时刻会遇到气流,产生较为剧烈的颠簸。

把成功当作人生的第一目标去追求,常常就会欲速则不达,甚至感觉非常痛苦,因为成功往往和许多外部因素相关,比如环境、人缘、机遇等,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背后有着许多琢磨不透的运气使然,而这些是很难把控的,特别是在我们还不够有实力时。

与其把无法掌控的成功当作毕生追求,不如先选择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所谓优秀,是指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强大的实力,其中就涵盖了迈克尔·莫布森的成功公式里的实力这个部分。

优秀 = 自由的头脑 + 丰富的心灵 + 强大的实力

自由的头脑,就是能够正确地认知这个世界,不被世事的无常所裹挟;

丰富的心灵,就是能够敏锐地感知这个世界,与周围的人、事、物构建和谐的关系;

强大的实力,就是能够耐心积累,知行合一,能够通过持续的实践来达成设定的目标。

成功不完全是我们所能支配的,但是,认知、智慧和实力却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的东西。如果你把第一目标设定为优秀,你就掌握了人生的主动权。

这时候你的心态会非常好,你会更关注那些不那么依赖于运气的事情,专注地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提升个人价值,而不会想要通过投机来成功。

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里,你也许会因为一时的好运平步青云,获得高于你个人价值的外在成功,也许会因为一时的厄运而跌落谷底,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但是在一个人漫长的人生里,这些动荡的外在估值都是虚幻的,实际上它总会锚定在你真实的个人价值上。

没有个人真实价值的提升,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外界市场的估值一定上不去,甚至更可能会被严重低估。

经济学最基础的供给和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获得某样东西,就需要提供同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

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在不断自我成长过程中,你越优秀,个人价值也就越高,能够与这个世界交换获得的资源、人脉、机会也就越多。

社会上很多人追求的所谓人脉,殊不知对于个人而言,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所拥有的价值。任何人和人之间的有效社交,都建立在双方对于各自价值的认可上。当你足够优秀,拥有强大的实力,你自然可以吸引认可你价值并且也能给你提供价值的人,然后在交往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相互成全。

其实,优秀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第一目标,而成功,则往往是优秀的副产品。

在成功的公式里,当实力的占比越来越高,运气的占比越来越低,这时候的成功才更可能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把握的。

荀子曰:“君子敬其在己者,不慕其在天者。”这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尽己所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至于优秀之后的收获,以及是否能够获得成功,顺其自然就好了。这种心态上的心平气和,反而会为我们增添许多意想不到的好运。

生活的本质就是交换,要与这个世界进行价值交换,优秀才是我们手里最大的筹码。

所以,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要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这件事情能够给我带来价值的提升吗?

这件事情能够给我带来长期的价值提升吗?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件事情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长期的成长,能不能让我们变得优秀,而不是它是否能够成功。

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中,机会也越来越多,任何优秀的人,他的个人价值都会受到关注,而让自己优秀,就是一条个体价值崛起之路。而你因为优秀而获得的成功,一定会是自己内心真正认可的成功,也往往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有机统一,因而一定能够更长久也更有意义。

优秀是一种习惯性的心智模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个人都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铸造,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一个人能不能变得优秀,关键在于这个人有没有好的习惯。

习惯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一再重复的思考和行动模式,我们被这些习惯所左右,不假思索地按照习惯的模式去看问题、做事情,就像物体顺着自己的惯性运动一样。

其实,习惯的背后就是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是一个人对人、事、物惯有的态度和看法,它打着家庭、教育和阅历的烙印,是你身体里看不见的操控者。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部手机,那么心智模式就像在手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每个人的大脑在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千差万别,因而在处理外界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之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了解心智模式的IPO模型。

Input是输入,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取的信息数据会进入大脑意识中;大脑就会依据某种习惯性的心智模式来处理(Process)信息数据,进一步分析信息,解码信息;最后经过处理而形成的想法或者思考结果,会作为Output输出,让你做出选择,采取行动。

心智模式是不易觉察的,它有一种“框架效应”,让我们不自觉地选取一种取景框,根据自己的感知偏好,选择性地接纳事实,选择性地看到我们心智模式里认可的东西。就像我们在拍照片的时候,总是会选取特定的角度一样。这个框架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在看待世界、表达想法时,我们都会无意识地去启动那些潜在的心智模式,从而引发框架效应。

松下幸之助在招聘时必定会问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吗?”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聘用这个人。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就会把这种对不幸的感知带入组织中和生活中,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寻找自己不幸运的证据。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幸运,他往往习惯于在工作生活中搜寻证明自己幸运的事情。

我们都在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过滤掉不符合自己心智模式框架的东西,只留存那些我们认同的部分。每个人眼里的世界,并不是这个客观的真实世界,而是经过心智模式处理之后呈现出来的符合自己内心设想的主观世界,所以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准备下周出发去北京,你就会发现网上到处都是与北京相关的信息,事实上,与北京相关的信息一直都是这么多,只不过当你在“心智框架”里添加了“北京”这个关键词之后,你就有了一种主动感知北京的意识,而这种意识会像雷达一样,自发地寻找有关北京的讯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面对同一个事实,幸运或者不幸就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那个心智框架。

当你选择了“自己是幸运的”这样一种心智框架,你的意识自然就会去搜寻那些与幸运相关的事实,并且自动忽略那些让人沮丧悲观的不幸。

这时候的你被一种幸运的心智框架所占据,你的思维和行动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强化你的这种心智模式,让你在无意识中去做好那些与幸运有关的事情。

科学地说,幸运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但是,如果你选择相信自己是幸运的,你的为人处世、所付出的努力、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比起没有这种信念的人,就会有很大不同,而把一件事情做成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高于不相信自己幸运的人。我们可以不去刻意地追求捉摸不定的运气,但是我们却可以重构自己感知幸运的心智模式,让意识雷达始终开启——留意前沿趋势、琢磨前人的经验、捕捉更优的方式,利用这种新的心智框架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物,从而与周围的环境构建和谐的关系。

命运,潜藏在你的心智模式里

心智模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决定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为人处世的方式。它将使个人与周围环境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互动,进而勾勒出一个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曲线。

吴军老师在他的专栏《硅谷来信》中提过这样一个例子。

试想你人畜无害地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人过来扇了你一个耳光,你作何反应?

有的人,抱持着自卑消极的心智模式,就会直接认㞞,捂着脸跑开。

有的人,因为自身冲动的个性,抱持着绝不吃亏的心智模式,所以他会急着把耳光扇回去。

还有一种人,他秉持理性思考的心智模式,先冷静分析一下,找到被人扇耳光的真正原因,进而正面地处理问题。也许对方是个疯子,那就当自己运气不好,不再纠缠此事,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接受教训总结经验,以防下次被扇。

在职场中,同样是不受领导待见,抱持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命运也会不同。

悲观认㞞的人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渐渐失去对职业的兴趣,成为职场老油条。

急着把耳光扇回去的人,因为跟老板对着干,肯定也落不到什么好处,关系反而更紧张,更加不受重视。

而那些善于主动思考的人,则会在明确领导的偏心和不公之后,换一个更合适的部门发挥优势,最终通过自己的能力取得跟之前领导平等对话的权利。

一个人的命运,在挨巴掌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那个巴掌只是命运发送给你的一个信号,它会触发你习惯性的心智模式,让你直接做出下意识的反应。结果,认㞞的人一辈子都在认㞞,无法跳脱自设的牢笼;而扇回去的人一辈子都在扇别人巴掌,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往往就会自取其辱。 

面对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感知世界和解读世界的心智模式,它会塑造你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式,会引导你对世界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世界又会针对你的反应予以反馈,对你施加影响。

优秀的人往往都有一整套更加正面、积极的心智模式。

他们总会有多元的思维模式,面对困难会有完全不同的心态,看待事物会有深入的思考,对同样的事情会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更重要的是,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进化,调整自身的心智模式,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情的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

而当我们追求优秀的时候,我们就是去定位一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心智模式,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创造者。